市场不易,机会永存,投资者且行且珍惜。
组合模型: 买入最远月最深度实值认购期权+华宝添益+卖出N倍近月认购期权
解读:买入深度认购+华宝货币基金相当于正股替代。
N的数值在0-3区间根据自我判断随机调整。
N=0,组合类似杠杆比率做多。杠杆率自我设定。
N=1,组合相当于备兑
N=2及以上,组合演变成比率价差组合
实战中只需要动态操作义务仓倍率(N)即可,直到权利仓归0或到期重构组合。
风险提示:买入深度实值认购+货币理财相当于股债平衡,存在有限亏损风险,如果替代比例过高,在
行情不利(熊市)情况 下则有本金完全损失可能。
卖出认购理论上收入有限风险无限,如果比率过高在行情不利(牛市)情况下需要将N调整
到小于等于1,这等于部分止损。
思路形成来源:请参考去年我的实战帖子《续貂:购权比率跨期组合的实践》
链接:https://www.jisilu.cn/question/86967

赞同来自: gaof68682464 、职业投资之路
兄好!看到你留言,甚慰!
如果能够在论坛交流中彼此获得启发和提高,那这个帖子的含金量就高了。
闭门造车容易“失控“,“真理”只有在阳关下才会有自己的生命力。
遗憾的是,伴随行情的降温,论坛参与互动的看官们越来越少,帖子冷清,失去了往日激扬文字的快意。
在我的历史帖子里,无论对错,那种较劲的气氛里虽然不乏对我的人身攻击,但我其实是获益者,可以从争论中不断拷打完善自己的实战体系。
俱往矣!
真的希望我们的股市文化能够尽快改善,不要让投资者只有做多盈利一条路,以信仰为本,与武装到牙齿的海外机构同台博弈,九死一生。

赞同来自: 职业投资之路 、娱乐第一 、AKING99 、m300126 、xyzhero更多 »
《天龙八部》中初出江湖的小和尚虚竹是如何获得人生际遇的呢?原来是在一盘围棋争霸战中,通过“自杀”这样的招数,出乎场内众多高手意料之外,走出了困境,获得了新生。
其实,这就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哲学演绎。虚竹不懂围棋,所以“敢于”挑战现有规则。如果成功了,人们会将其定义为出奇制胜。如果失败了,人们会嘲笑其傻帽。这其实是以成败论英雄,是后视镜的表现。在当时的场景中,剑出偏锋绝对是进入全体高手思维盲区的。如果虚竹懂一点点规则那必然就没有勇气下这一手棋,也就与逍遥派无缘了。
然而“傻”人有“傻”福,只有抛弃现存规则才会柳暗花明转危为安。这其实表明设计棋局的无崖子深谙人性弱点,也表明金庸先生才是绝顶高手!
类似的场景在《笑傲江湖》里进一步出现了两次:一个是挥刀自宫的辟邪剑法,另一个是无招胜有招的独孤剑法,全部都是走正常思维盲区之外的路子。如果用常规思路去理解,两者皆为魔道。但如果不坚持所谓的政治正确立场,坚决从功效角度去考量,那么评价就会截然不同了。在武侠世界里,只有最厉害的武功才能问鼎诺贝尔。
时光隧道进入了2018年,有一个“傻子”通过买入最高价的期权,在集思录创立了一套称为永动机的技法,将逍遥和独孤的至臻境界融入了投资领域。

预测可以但不能盲动,否则就可能形成损失。
本贴开贴至今,首次在资产端上也产生盈利,这样永动机就更加名符其实了。
实际上这是为了弥补上周过于乐观的错误判断采取的有点冒险的动作。不过伴随下跌的过程这样的动作可能会不断增加。

我这里给大家鼓劲打气:永动机不怕熊市!
资产端,因为持有远期买权,即使11月跌倒2.2元,多头都可能有0.1元残值存续,并且有足够时间等待最后一跌的完成。
另外,股债平衡的战术可以在N=0的被动时期,通过小仓位加多头比率来做一些抄底动作。IV高企的时候,买购不如卖沽。不断增加现金流就可以支撑到熊市结束。
负债端,一旦跌破2.4元进入下箱体,又可以充满活力了,甚至可以肆无忌惮做N值加减法,充分相信趋势的力量,胆小的可以在0-1之间运作。
既然2638点破位之后,救市也无法阻止其成为重要阻力区,那么同样一旦50破位,2.4-2.45元就是XXXXX(此处省略5个敏感字)当然,考虑到看得见的手会维稳,你要注意逆势而为才有更多胜率。
未来会如何演变?
这个看不清楚,但几次股灾会形成一个过往时期没有的新概念:流动性溢价。所以50指数为代表的大盘蓝筹类股股性活跃这个特点应该继续强化。A股港股化正在形成,股价价差扩大的局面不会扭转。
说到港股化,有一个启发供看官参考。众多大型金融机构通过长期持有权重股控制波动区间,一方面获取股息收入,另外一方面通过发行个股期权(俗称窝轮)来增加超额收入。其实他们这个动作就是在运行永动机!
所以我个人不简单认为这次券商板块的井喷仅仅是一次炒作。毕竟现在加快开放已成倒逼趋势了。
由于权威人士的救市拉升,最近这一轮永动机运行不理想,连小周期都出现牛短熊长的格局,导致负债端配置功能无法顺畅实施。不过趋势一旦确立局面反而明朗了,下一步的动作将不再犹豫!

10月8日,我建仓。
50ETF收盘2.533元,3220购0.4102元。
现在,50ETF2.5元,3220购0.39元。
股价跌了0.033元,购权跌了才0.02元。
好像结论是:以前买的有防御保暖功能,现在买的价格虽然低了但其实贵了些。

永动机可以将做空盈利全部锁定,等待多头回本。
但是,选择近月买权,在这样的走势下就必然需要支出了。难道不是吗?即使不跌到2.2元也存在月供。

赞同来自: 职业投资之路
我给喜欢做空头跨式策略的网友推荐一个我认为非常有价值的帖子:
《当前市场环境下,卖跨式期权和比率价差2种策略的比较》
链接:https://www.jisilu.cn/question/288336

谢谢你昨天的精彩参与和体会分享!
借此机会说几个诸君一定感兴趣的话题。
1:永动机如何应对突然暴涨?
做购权比率价差最怕的是当你的N=2或者更大的时候,股价再次逼空上涨,于是组合呈现由盈利转为加速亏损状态。
对策其实很简单,调节N小于1即可!
估计很多人觉得这一定对应止损空头,其实加多头也可以。主贴正文里说了一个股债调节方案就是。这样的结果就会让组合变成至少是备兑形态。
我这里提供一个0支出方案:卖出远月认购,买入N倍当月认购准备接受备兑,组合最后盈亏由股价定位决定。这个比双平要好,到期前还可能争取到回旋机会。
事实上还有些更好的方案可以继续保持永动机运行,这就是我个人的知识产权了,不便公布,反正,止损认赔出局在我看来是最没出息的办法。
2:牛市趋势下的策略是啥?
永动机在N小于等于1的情况下可以应对牛市,但最适合的市场环境是非牛市。其实应对牛市我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公开了成熟方案了:沽权对角组合,这个请看历史帖子即可。
回头看后视镜,大家会觉得牛市里最优策略是合成多头,但去年19分化背景下我自己是没有胆量这样做的。
3:如何分辨牛熊?
很简单,一个对冲型组合里包含多头空头,让方向性仓位盈亏来告诉你!

好像确实是只有认为价格代表一切的人才能这么认知,其实我也是认为一切都包含在k线、均线和量能里面了,去年其实就已经推翻了很多书本上的对冲方式和字母了。但是当时没想通的调整方式,在研究楼主的策略中想通了。应该是用不同维度解释原本的开仓价格以及现在的现值的关系,我以前在这方面被混淆了。
然后我测算了一下,用买远月沽卖近月沽,其实也是一样的
我理解,反正实际上是价差,你的操作等于是高抛低吸或者说是买跌杀涨,所以其实都一样。
最后,楼主可以问一下,在去年那种单边市中也用这个策略了吗?遇到不利情况,是否安全度过了。还是平仓认亏了。
最后,确实是要对市场有一定判断才能艺高人胆大,确实普通人很难学你的永动机,但是期权其实是有很多数据的,挖掘和利用的好,还是有辅助价值的。我打算利用一下楼主的策略,当作一个参考数据。
忘记了,感谢楼主的帖子,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更新过我的策略版本了,最近都在熟练技术,这样又能迈一个台阶了,谢谢!

赞同来自: 之鱼星 、职业投资之路 、娱乐第一 、adp渐行渐远 、天书 、更多 »
昨天50ETF大跌0.088元。相关认购合约跌幅数值如下:
11220购0.0759元
12220购0.0676元
3220购0.0613元
11240购0.0641元
11250购0.0483元
结论:
1:做为资产端的2.2元认购期权,跌幅均小于50ETF,3220购防御性最好。
2:做为负债端的合约,跌幅小于资产端合约是事实。在N等于1的情况下单日下跌整体组合浮亏是正常的。
3:实战中应该出现各种差异。比如资产端买方难道一定是在前收盘最高价建仓的吗?在单日大涨之后,N难道一定设定为1吗?(我自己恰好在2.6元公开发帖将N=1.5倍的)所以静态数据结合实战,不应该出现太大的浮亏现象!
回到网友自己的说明,我可以坦率指出问题所在:
1:前日大涨之际高位买权,形似追涨。
2:暴涨之后没有考虑回调风险,将N设定为1,防御性不足。
3:昨天大跌之时卖权随意操作,增加成本损耗,疑似杀跌。
4:一般而言,错误方向的头寸才需要移仓自救。正确方向的头寸应该获利平仓,等待下一次高抛机会。如果做正确方向上的头寸移仓,等同于追涨杀跌操作,需要更准确的判断,否则就会得不偿失。因为你放弃了确定的时间价值,转而追求不确定的内在价值。
(当然,刚刚收盘的美股还是下跌,如果带动A股继续下跌,那么向下移仓就会出效果了)
至于盈利无法覆盖损失的原因昨天已经说明了,不再重复。阶段性出现是正常的,如果经常发生,一定是你的N值不对!
我今天的分析对事不对人,无意冒犯讽刺他人。在这样艰难的市场环境里,期权市场是最好的熊市避风港,希望诸君都能获得收益而不再拥抱损失,今后在投资方面发生问题不要急,无须抱怨,大家一起参与讨论,期权策略交易可以不断化解风险。

赞同来自: honeybuyer 、复利工具 、adp渐行渐远
1:你的N不够大
2:你的空头盈利没有及时平仓提取。(现在每天波动巨大,加大周转频率效果更好)
3:组合运作时间还较短,空头累积盈利小。

由于建仓起始日期不同,资产方成本不同,所以资产方浮亏、甚至组合整体浮亏都是可能的。但现在这样的大跌日负债方居然亏损,还要做移仓动作,真的难以理解?
我都已经直播自己的操作了,目前为止没有发生差错,真的不明白空头怎么会操作亏损???
是不是前天下跌到2.4元时你没有及时平仓?

假设选择近月合约,那组合就变成了垂直价差组合或者比率组合,这样做的结果是毫无回旋余地,纯粹赌股价上涨,最好是小涨。如果判断错误,下行风险还是存在的。所以在本论坛里,几乎看不到有网友公开做垂直价差组合,因为实在太“无聊”的。
去年我有一个实战帖子就做过这样的组合:买入近月平值,卖出N倍远月虚值。如果将这个组合放到本月来演习,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义务仓无法赚到理想中的利润,因为高IV下抗跌,近月权利仓却实打实亏损或者被套。去年能够转危为安,是靠了网友文明守望提供的一个思路,将N扩大到很高的倍率并且及时平仓才获利的,其实存在很大的风险。

赞同来自: 瀚海银沙 、娱乐第一 、复利工具 、cbdcbd 、烙饼姐姐更多 »
休息日我一般不参与投资讨论,怠慢兄台望海涵。
弱水三千,我取一瓢饮。条条大路通罗马。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优的策略。
以上文字针对你的周日精彩分享,接下来说说我的个人观点。
1:资产端。我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精选个股回避黑天鹅,以及中签新股的运气,所以选择远月深度实值期权+货币理财组合,确保现金流为正。这个配置有很强的实战意义,前面跟帖里做了几次数据分析都证明了熊市中的防御功能。另外它还具备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通过调整多头杠杆率来参与潜在的牛市。
2:负债端。今天我敢于在本论坛里公开提出一个论点,做义务仓不是赚时间价值而是赚内在价值!熊市也好,大通胀也罢,最优的策略不是防御而是进攻,赚取更多收入才是法门!A股已经向全球开放,和武装到牙齿的海外机构博弈,靠单边做多盈利的思路毫无胜算。
3:关于德尔塔调整。这仅仅是一个对冲的思路,可以降低风险但无法避免实际的亏损。上周五50ETF面临破位的时候,如果国家队来一个低位杀跌,向下拓展空间,那么空头盈利可能就难以覆盖多头损失。因此当时我自己就很纠结,实战中调整德尔塔搞不好就是两面打耳光。

赞同来自: 滚雪球2020 、瀚海银沙 、之鱼星 、请给我加油 、建淞 、更多 »
1、资产端我用平安+银行股构建,主要可以做打新底仓,而且都是50的主要权重;
2、义务仓主要用下季合约而非下月合约构建,主要怕波动率变化带来的影响太大;
但我不以N做为调整基准,而用delta,中间会调整仓位,尽量保证delta中性;
换算一下,N=6左右,因为卖的都是深虚值,避免波动率变化影响而产生频繁调整;
盈利来源就两块:现货跑赢指数的收益 +义务仓收割的时间价值
目前现货端平安没怎么跌,亏的不多,义务仓收益大概25% ,而且还有12月合约隐含较多时间价值没有收割完毕,2850 2900 2950这些,年底gjd拉到3000的概率很低,但也不得不防。
风险其实就只有上涨风险,而且还得是短期快速大幅上涨,当你来不及对冲就产生较大的方向性亏损,这个很致命;所以得不时看盘,还得关注有没有大放水政策出来;其它情况,大跌、慢涨、慢跌都无所谓,慢慢调整无非付出点交易成本而已;
国庆节前连续大涨就搞得我很难受,还好最近又跌过头,跌的我都看不下去了,因此借机把N降低下来,估计要调整到n<3,慢慢抄底,50既然抗跌估计也抗涨,后面500和创业板反弹机会更大,准备逐步加一些做资产端。
建议还是拿现货比较好,因为可以打新。。。用权利仓总归是有成本,等大盘跌的惨到不行抄底钱又不够时候可以搞吧

赞同来自: 朽木不可雕yeh 、职业投资之路 、更能消几番风雨 、adp渐行渐远 、水漫金山更多 »
10月18日50ETF收盘2.419元,3220购0.3359元。
10月11日50ETF收盘2.439元,3220购0.331元。
神奇的一幕:股价继续下跌0.02元,认购期权没跌!分析师可以用波动率上升、市场强烈看多后市等原因来解读,而实战家只要记住该期权有强大的防御功能即可!
数据表明深度实值认购期权替代正股的意义很重大!
做为进攻之矛,它以小博大,通过让渡部分收益获得上涨的方向性成果。
做为防守之盾,在调整或者熊市里完美替代正股,获取相对收益,并可能最终让多头在熊市里完成一次转换套利!
看来我的永动机组合名符其实!(自夸一下)
提醒看官注意,这个期权后市的可能变化:
如果50ETF反弹,期权涨幅可能落后于正股。
如果继续下跌,波动率维持高位(就是说大跌),期权的相对收益可能还会提高。
如果股价陷入低位盘整,那么期权价格会逐步回落,但你有足够回旋余地可以从容调仓。

赞同来自: 瀚海银沙 、娱乐第一 、更能消几番风雨 、adp渐行渐远 、清水无香 、更多 »
应该说,这个认购合约做为买方而言不是太合算。因为支付的时间价值较高,由此形成打和价高达2.57元以上。
如果做为看涨的工具,那么未来即使看对了股价,合约的涨幅会跟不足股价的升幅。
那么买方的意图是什么呢?
1:来自我的永动机思路,买入资产是为了更安全地做卖方义务仓。
2:更可能的是我前日所述,采用增灶减兵战术,完成正股替代,将股票仓位换成50ETF看涨期权,其实质是在做撤退!
10月份的大跌让诸多多头猝不及防,乃至在论坛上体现为强烈的仇视空头言论的情绪,这其实于事无补。看看人家利用期权做正股替代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策略就可以控制损失稳定情绪,而且买入认购只不过是一级开户者就可以轻易完成的动作,想想自身,真的不必在论坛上相互口角。
期权,是熊市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