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能源汽车继续嗷嗷,小鹏汽车涨33.92%,蔚来汽车涨12.45%。
我最近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一些思考,今天和大家分享下。
我不太喜欢科技股,因为如果剥离掉高大上的概念和光环,就会发现很多科技股的盈利能力和内在价值,对不起他高高在上的估值。
除了互联网是我认同的科技板块,其他我都不太感冒,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偏见。这导致最近一两年,我可能忽略了两个处于拐点的科技行业:光伏和新能源汽车。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是科技行业,但也是重资产制造业,算是科技行业中的屌丝。
光伏是一个老行业,一直靠着补贴生存。
全球十强级光伏企业无锡尚德,老板施正荣在2005年就是中国首富,但很快就从百富榜上滑落,尚德破产,施正荣受到转移资产的追诉。
另一个十强企业天威英利,在光伏低谷期直接把A股的天威保变带进了沟里,变成*ST天威,后来还是靠母公司资产重组剥离掉光伏业务,才得以摘帽。
但在光伏价格越来越低,拉平火电价格时,拐点可能就来到了。这次可能不再倚赖科技的光环,而是商业规律的强大驱动。
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
多年以来,电动汽车因为续航性和充电速度这两个硬伤,一直在实用性上远低于油车,全靠补贴硬撑。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很多国家就制订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不仅仅是钱的补贴,一些国家还把车企牌照和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强制挂钩,促进车企除旧迎新。
对大天朝而言,新能源汽车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各种补贴和政策扶持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前几年假造车、真骗补的案例也时不时就引爆一个。
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带着污点却瑕不掩瑜的一步步走向前方。
经过十多年的厚积薄发,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实用性上的拐点。
上表是10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理想、小鹏、蔚来这些车企新贵,股价的上涨确实有着销量预期支撑的,并不是无源之水。
理想汽车,年涨幅279%,市值364亿美元。
小鹏汽车,年涨幅381%,市值530亿美元。
蔚来汽车,年涨幅1277%,市值747亿美元。
而龙头大哥特斯拉,年涨幅523%,市值5000亿美元,全球第1,已经超过第2名丰田的两倍了。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电车在实用性能基本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不限号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吸引力。尤其对于上下班和接送小孩来说,更是如此。
在这种拐点下,行业天花板和预期市占率往往成为价格推动的核心驱动力,估值的想象力被打开,盈利也被忽略。
对于先知先觉做拐点的投资者来说,这是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但是,如果之前没有上车的投资者,现在上车是否合适?
数据说话。我统计了申万3级行业“乘用车”的估值历史曲线,如下图:
纵坐标代表PE,图中统计了2014年至今的估值变化。黑色线是沪深300,灰色线是中证500,而紫色线是乘用车行业。
可以看出,乘用车一直是个屌丝板块,PE始终在15左右波动,但最近两年突然暴涨,现在蹿到了50左右。
但是有一个问题:从逻辑上,即使新能源汽车会取代燃油车的市场,导致少部分优势公司的内在价值急速抬升,但没理由整个行业突然出现飞跃。
乘用车的市场是逐渐增加的,并不会因为新能源汽车而整体大跃进。更何况从销量表上来看,主要的新能源车企,是在美股上市的。
这说明,A股的乘用车板块,很可能出现了虚假繁荣。
那么,也许可以用最近交银国际洪灏接受采访的一句话,来作为今天文章的收尾:
“在这么多利好政策的熏陶下,新能源汽车涨得很快。但是,你还需要思考,这个世界上究竟需要多少车?市场往往就是把一个10年的机会,一下用10天的时间消化掉。”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盛唐风物』,每天获取最新羊毛信息,交流价值投资、可转债、套利方法,发掘股市获利机会。
我最近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一些思考,今天和大家分享下。
我不太喜欢科技股,因为如果剥离掉高大上的概念和光环,就会发现很多科技股的盈利能力和内在价值,对不起他高高在上的估值。
除了互联网是我认同的科技板块,其他我都不太感冒,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偏见。这导致最近一两年,我可能忽略了两个处于拐点的科技行业:光伏和新能源汽车。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是科技行业,但也是重资产制造业,算是科技行业中的屌丝。
光伏是一个老行业,一直靠着补贴生存。
全球十强级光伏企业无锡尚德,老板施正荣在2005年就是中国首富,但很快就从百富榜上滑落,尚德破产,施正荣受到转移资产的追诉。
另一个十强企业天威英利,在光伏低谷期直接把A股的天威保变带进了沟里,变成*ST天威,后来还是靠母公司资产重组剥离掉光伏业务,才得以摘帽。
但在光伏价格越来越低,拉平火电价格时,拐点可能就来到了。这次可能不再倚赖科技的光环,而是商业规律的强大驱动。
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
多年以来,电动汽车因为续航性和充电速度这两个硬伤,一直在实用性上远低于油车,全靠补贴硬撑。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很多国家就制订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不仅仅是钱的补贴,一些国家还把车企牌照和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强制挂钩,促进车企除旧迎新。
对大天朝而言,新能源汽车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各种补贴和政策扶持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前几年假造车、真骗补的案例也时不时就引爆一个。
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带着污点却瑕不掩瑜的一步步走向前方。
经过十多年的厚积薄发,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实用性上的拐点。

上表是10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理想、小鹏、蔚来这些车企新贵,股价的上涨确实有着销量预期支撑的,并不是无源之水。
理想汽车,年涨幅279%,市值364亿美元。
小鹏汽车,年涨幅381%,市值530亿美元。
蔚来汽车,年涨幅1277%,市值747亿美元。
而龙头大哥特斯拉,年涨幅523%,市值5000亿美元,全球第1,已经超过第2名丰田的两倍了。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电车在实用性能基本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不限号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吸引力。尤其对于上下班和接送小孩来说,更是如此。
在这种拐点下,行业天花板和预期市占率往往成为价格推动的核心驱动力,估值的想象力被打开,盈利也被忽略。
对于先知先觉做拐点的投资者来说,这是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但是,如果之前没有上车的投资者,现在上车是否合适?
数据说话。我统计了申万3级行业“乘用车”的估值历史曲线,如下图:
纵坐标代表PE,图中统计了2014年至今的估值变化。黑色线是沪深300,灰色线是中证500,而紫色线是乘用车行业。
可以看出,乘用车一直是个屌丝板块,PE始终在15左右波动,但最近两年突然暴涨,现在蹿到了50左右。
但是有一个问题:从逻辑上,即使新能源汽车会取代燃油车的市场,导致少部分优势公司的内在价值急速抬升,但没理由整个行业突然出现飞跃。
乘用车的市场是逐渐增加的,并不会因为新能源汽车而整体大跃进。更何况从销量表上来看,主要的新能源车企,是在美股上市的。
这说明,A股的乘用车板块,很可能出现了虚假繁荣。
那么,也许可以用最近交银国际洪灏接受采访的一句话,来作为今天文章的收尾:
“在这么多利好政策的熏陶下,新能源汽车涨得很快。但是,你还需要思考,这个世界上究竟需要多少车?市场往往就是把一个10年的机会,一下用10天的时间消化掉。”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盛唐风物』,每天获取最新羊毛信息,交流价值投资、可转债、套利方法,发掘股市获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