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前十券商分公司合规风控背景,无营销压力。
最近看论坛基金之争比较多,年底偷闲来说几句。
关于明星基金好不好?
从业很多年了,刹那的基金经理特别多,自然会怀疑明星基金有没有用。
大家可以问问交心的业内员工,看他们是怎么看明星基金经理,自己会不会买他的产品。
几年前的星光璀璨的明星经理,最终默默无闻的才是大概率的归宿。
买上一年度的金牛基金,的确大概率可以跑赢沪深300。
但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同为专业人士的比赛中,明星基金经理并没有长期优势,甚至单年度的平均水准都达不到。
沪深300是一个打马虎眼的对比标的,分散行业是降低黑天鹅的方式,但别忘记,极度分散等于极度平庸。
沪深300的长期年化的中值大概是8%,如果你满足长期年化8%,可以听金融机构的买入沪深300,但从走势曲线上惊心动魄,如果大家自己回测过就知道,占比15%-25%的权益的混合基金,长期年化也能达到8%,但曲线优美的多得多。这几年有个新说法就是固收+。
如果一个基金的对比标的是用上证综指,那这个基金就别买了,哈哈,对比的对象实在太弱了。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过全球资本市场历史,有4个行业是非常牛的(传统消费+医疗+科技+高端制造),
大部分的长期明星基金经理,基本上投资方向都是这个。
如果收益对比是这4个行业的细分指数对比,那你瞬间就可以明白,明星基金不过如此。
(比如易方达的张坤持有50%仓位白酒和其他仓位,那你就用50%的白酒指数+其他对应的指数去对比)
那既然已知这几个行业是长期大概率最强的,投资对应的被动指数才是更省钱的方式。
那今天也不光吐槽,也给大家几个方案吧。
第一个是选这几个行业的主题基金,看看有没有网下打新,然后规模最好2-5亿,最近几年大概有10%以上的打新增强收益。(规模越大摊薄越多)
第二个是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我明确喜欢某两只股,但我又觉得不够分散。
再细一点举例,港股我喜欢香港交易所和腾讯,这时可以反过头来去寻找重仓持有这两只股的基金,这时我找到张坤(为什么又拿我举例)的易方达蓝筹精选。那我付点管理费,让这个跟我有类似思路的人帮忙管理,既有我自己的观点,又让基金解决剩余的分散问题。
最好是主观选出来的基金刚好也在网下打新,规模在2-5亿范围。哈哈。
如果大家有很强的选股能力,那自己做,自己打新是最优选。
如果没有很强的选股能力,或者懒得天天盯盘,那就每季度按我说的思路去选一些基金,比自己更稳定的吃到打新红利和行业发展红利。
转债也好,封基也好,定增也好,其实本质优势都是一定的安全垫。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万一我未来转岗营销了,以上说法全部作废。
最近看论坛基金之争比较多,年底偷闲来说几句。
关于明星基金好不好?
从业很多年了,刹那的基金经理特别多,自然会怀疑明星基金有没有用。
大家可以问问交心的业内员工,看他们是怎么看明星基金经理,自己会不会买他的产品。
几年前的星光璀璨的明星经理,最终默默无闻的才是大概率的归宿。
买上一年度的金牛基金,的确大概率可以跑赢沪深300。
但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同为专业人士的比赛中,明星基金经理并没有长期优势,甚至单年度的平均水准都达不到。
沪深300是一个打马虎眼的对比标的,分散行业是降低黑天鹅的方式,但别忘记,极度分散等于极度平庸。
沪深300的长期年化的中值大概是8%,如果你满足长期年化8%,可以听金融机构的买入沪深300,但从走势曲线上惊心动魄,如果大家自己回测过就知道,占比15%-25%的权益的混合基金,长期年化也能达到8%,但曲线优美的多得多。这几年有个新说法就是固收+。
如果一个基金的对比标的是用上证综指,那这个基金就别买了,哈哈,对比的对象实在太弱了。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过全球资本市场历史,有4个行业是非常牛的(传统消费+医疗+科技+高端制造),
大部分的长期明星基金经理,基本上投资方向都是这个。
如果收益对比是这4个行业的细分指数对比,那你瞬间就可以明白,明星基金不过如此。
(比如易方达的张坤持有50%仓位白酒和其他仓位,那你就用50%的白酒指数+其他对应的指数去对比)
那既然已知这几个行业是长期大概率最强的,投资对应的被动指数才是更省钱的方式。
那今天也不光吐槽,也给大家几个方案吧。
第一个是选这几个行业的主题基金,看看有没有网下打新,然后规模最好2-5亿,最近几年大概有10%以上的打新增强收益。(规模越大摊薄越多)
第二个是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我明确喜欢某两只股,但我又觉得不够分散。
再细一点举例,港股我喜欢香港交易所和腾讯,这时可以反过头来去寻找重仓持有这两只股的基金,这时我找到张坤(为什么又拿我举例)的易方达蓝筹精选。那我付点管理费,让这个跟我有类似思路的人帮忙管理,既有我自己的观点,又让基金解决剩余的分散问题。
最好是主观选出来的基金刚好也在网下打新,规模在2-5亿范围。哈哈。
如果大家有很强的选股能力,那自己做,自己打新是最优选。
如果没有很强的选股能力,或者懒得天天盯盘,那就每季度按我说的思路去选一些基金,比自己更稳定的吃到打新红利和行业发展红利。
转债也好,封基也好,定增也好,其实本质优势都是一定的安全垫。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万一我未来转岗营销了,以上说法全部作废。
7
赞同来自: fishguysword 、kiwihou 、fuyun 、投资交朋友 、乐比猫 、 、更多 »
引用主贴: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过全球资本市场历史,有4个行业是非常牛的(传统消费+医疗+科技+高端制造)
所谓全球资本市场,实际上就是美国股市及其附庸国家和地区的股市。
A股机构里喝过洋墨水崇拜美股的人也不少。这四个行业,恰恰是美国最牛逼的产业:传统消费,可乐汉堡星巴克之类,美国的店铺可以开遍全世界,但茅台酒出了国门基本没人料(大约十年前我工作的某单位曾接手过不少出口转内销的茅台,有段时间我们单位内部团建活动聚餐拼酒经常喝茅台),所以,茅台与可口可乐没有可比性,中国基金经理是东施效颦。医药也一样,美国的创新药太牛逼了畅销全世界。科技产品,也是老美领先全世界。但是老美头部公司牛的东西大多不是大A上市公司擅长的,一群机构和基金经理瞎抄美股投资者的作业。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过全球资本市场历史,有4个行业是非常牛的(传统消费+医疗+科技+高端制造)
所谓全球资本市场,实际上就是美国股市及其附庸国家和地区的股市。
A股机构里喝过洋墨水崇拜美股的人也不少。这四个行业,恰恰是美国最牛逼的产业:传统消费,可乐汉堡星巴克之类,美国的店铺可以开遍全世界,但茅台酒出了国门基本没人料(大约十年前我工作的某单位曾接手过不少出口转内销的茅台,有段时间我们单位内部团建活动聚餐拼酒经常喝茅台),所以,茅台与可口可乐没有可比性,中国基金经理是东施效颦。医药也一样,美国的创新药太牛逼了畅销全世界。科技产品,也是老美领先全世界。但是老美头部公司牛的东西大多不是大A上市公司擅长的,一群机构和基金经理瞎抄美股投资者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