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的蛮多人应该都读过塔勒布的书,反脆弱基础概念尽量不讲了。不明白的朋友可以先自行学习下。
现实投资中主要就是杠铃思路的实际应用:大部分投资低风险+小部分投资高风险。
最适合普通人的典型应用我称其为9债1购,即9层仓位是债券,1层仓位是看涨期权。
用公开的投资产品做说明吧。
先看美股基金产品BlackSwan增长&国库券核心ETF(基金代码SWAN,雪球就可以搜)
上图胜千言:(用的我之前截的图,最新的走势可以自行搜索)

蓝色为黑天鹅基金,红色为标普500。
另一张是发行基金公司提供的历史测算,含2008年金融危机:
红色为黑天鹅基金历史测算,黑色为标普500
更多信息可以看基金官网https://www.amplifyetfs.com/swan(翻墙速度好点)
明眼人马上就能看出来,该黑天鹅基金的牛逼之处:
股市涨的时候,走势像股票;
股市暴跌的时候,却能很大一部分置身事外;
这就是黑天鹅基金的魅力。
跟大家说明下该基金的投资策略,有兴趣的做好笔记:
它采用的是固定比率,持有90%的美国长期国债加上10%标普500指数的实值LEAP(Long-TermEquityAnticipation)长期期权。
在期权端的仓位目标是复制标普500指数 70%的涨跌波动,基金在每年的6月和12月进行调仓平衡,恢复债券和期权的配置比例。
90%长期国债,政府不被颠覆的情况下非常安全,剩下的10%资产投向高杠杆的期权,这意味着单笔最多损失10%。
如果按基金官网所描述的,期权端能复制70%的指数走势,换成股债平衡角度,表面上看是1分权益加9分债券,实际是有成本的股7和债9的比例,同时暴跌时回撤又能接受,实现非对称的风险收益。
美国该ETF基金于2018年11月上市,国内暂时没有这类基金可供傻瓜式买入,只能自行构建。我关注到本论坛几年前就讨论过远期实值期权代替正股持仓的可能性,可惜期权知识可能比较困难一些,没能达成共识。
国内50ETF的测算可以参考余力老师的问道篇:纵长剑之所如,凌股海之茫然~~从OBPI到90/10策略的深度解析 https://www.sohu.com/a/162899088_715314
我之前说过,我不是特别满意国内的宽基指数基金,国外也有人不喜欢,那就出现了另一种风险限定型的基金——Defined风险ETF(基金代码搜DRSK)
同样该基金于2018年上市,90%到95%的资产投资于企业债券,其余资产则购买了20余只自选优质美股的认购期权合约。个股期权组合的形式有效地获取了股票市场上涨的收益而又能分散个股期权的风险,而与股票市场存在负相关性的债券ETF则提供了稳妥的基准收益。
大家仔细想,这是不是有点像可转债摊20个饼的味道。
如果这些饼中能多选中几个像拼多多一样的看涨期权,这两年的收益简直爆炸。
拉个拼多多的股价走势给大家:
我自己的偏好是喜欢自建这种极高风险,极高收益的资产,并接受投入部分血本无归。很可惜,国内暂时也没有个股期权。
国内可转债利用的是合同规则优势,质地并不算好,这里给大家打个气,就我不多的调解经验看,最终大规模违约不还钱的可能还是比较低的,真违约的话,更多损失的是时间成本,做好多年的赔付拉锯战准备就行。
前两天有个资产配置帖,我的回答是:
投稳/应急部分,30%,标的是流动性较强的类固收。
投增/不动部分,60%,标的为消费红利和顶级商业模式等资产。(这块可含多种策略思路)
投变/补充部分,10%,标的为不会爆的杠杆或者高波动的资产(如远期期权滚动,数字货币,杠杆基金),这部分可以接受完全亏损,高风险,高收益,弥补投稳部分的收益。
整体仓位换算的话相当于80%-120%的权益资产,定期再平衡。
进攻性和反脆弱兼具。
9/1杠铃策略就是相当于我的投稳+投变,只是我不满足9成投稳的收益,用了些投增的资产代替。
这些投增的资产标的是我心目中确定性最高的生产资料。
投增部分不用去追热点,概念啥的,基本不需要动。
因为我有投变部分,赌未来的话,我更愿意用更小的仓位买期权或者杠杆ETF,而不是去花更大的仓位买还没跑出来的那些有想象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既不如投稳和投增部分能实实在在赚钱,大的回撤我也拿不住,更何况即使跑出来,我手上的投变可以复制大部分收益。
人总是很容易将交易的冲动误会成自己有交易的天赋。
我将自己交易的冲动限制在10%的资产以内。
比如前几天我求教的数字货币帖:投稳和投变,数字货币相关,老司机请进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12461
我下手的杠杆BNB和MX,短短几天均有400%以上的收益,当然后面极大可能归零,但我本身的心态就是抱着归零的打算去的。做动态平衡的话,也是蛮舒服的。
这种看着风险挺高的,实际整个资产组合起来看,风险其实是可控的,收益比更高。
20210218更新施工:为什么可以接受有成本的远期购
过年期间没更新,毕竟不是专门吃码字这碗饭的,现在补上一部分。
有人提到期权买方的成本问题,这个问题本人也确实思索过很长时间,也尝试过相当多的可能。
仅从期权范围内考量,想赚钱太难了。
买方和卖方互为对手,互摸口袋,想占便宜并不是普通人可以简单做到的。
有天我突然意识到跳出期权本身看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
还是那句话,总是想占低估的便宜,往往就吃不到成长的溢价。
优质免费廉价的期权可遇不可求,总是想在期权端占便宜太难,卖方看起来胜率高,但风险来临时,卖方是需要用命去填的。
跳出期权范围限制,用9债的部分来尽可能覆盖1购的潜在最大损失,不纠结1购的成本,转过身来加强9债的部分(比如用类固收代替,放弃复杂的期权部分本身的博弈,回归本源,期权就是用来作为收益放大器使用)
尽可能避免用专业用词,尝试讲讲买方期权部分为什么可以接受有成本的远期购。
看涨的购权损益图是这样的:
期权的往右上涨时的曲线更陡,跟传统的线性走势不同,它有个特点,涨的越多,盈利速度越来越快,往左下跌时越来越平缓,意思是跌的越多,亏损速度越来越慢。
白话是这样的:
资产说我涨100元,购说那我跟,先涨个50元意思下;
资产说我再涨100元,购说你别这么急,我再跟,涨个70元;
资产说我又涨100元,购说怎么还涨急眼了呢,我努力跟,这次涨个90元;
。。。。。。
也就是说,资产在涨了一共300元的过程中,购的跟涨速度是越来越快的,直到越来越趋近于资产涨多少,购也跟涨多少的地步。
跌的时候则是这样的:
资产说我跌100元,购说行,我跟跌50元;
资产说我再跌100元,购说你狠,我跟跌30元;
资产说我又跌100元,购说不带这么玩的,我只能跟跌10元了;
。。。。。。
资产在跌了一共300元的过程中,购的表现是越来越不情愿跟跌,直到越来越趋近于资产跌多少,购已经跌不动了,就目送看着资产继续跌。
投资中经常说高抛低吸,对是对,但总感觉怪怪的,什么是高,什么是低仍未可知。离实践差的还很远。
但如果利用期权这种涨跌速度的非对称特性,滚动买入,高抛低吸是一定可以实现的,比较下来,网格策略什么的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实实在在吃肉多挨打少。涨的快但跌的慢,不利的代价是付出时间价值。
如果未来价格一动不动,那付出时间价值是很难受的,每天钱都在流逝。
值得庆幸的是,变化才是我们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东西。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减少时间成本。
期权的特点就是非线性,时间成本流逝也是,一般而言,最后一个月流逝最快,远期的时间流逝会慢一些。
加上平值期权的时间价值最大,流逝最快,实值和虚值都会慢一些。
再加上滚动展期,被动实现涨跌幅的非对称性,来回赚这个高抛低吸,行情配合的话,甚至可以把这个时间成本给刷回来。
综合起来,普通人的应用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无脑滚动买入远期的实值看涨期权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国外基金SWAN用的是远期实值,DRSK用的是远期平值,走势上SWAN略占优,也可能有DRSK付出了更多时间价值的关系。
(尽量表述为能看懂的,更深入的希腊代码本人这里就不献丑了,有兴趣和能力的朋友自行学习)
20210222更新:
庞氏骗局模型说明这个好难写,先放着。
先说说怎么理解很多人看不上的,认为风险极高,并会价值毁灭的杠杆ETF基金。
我在自己另一个帖子普通人的躺赢之路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07312中主贴最后提到了美股消费杠杆基金,现在正式开始联动。
因为不止一次提过消费医疗科技加高端制造是四大牛逼行业,消费医疗杠杆基金可能大家不熟悉。就拿大家熟悉的科技代表纳斯达克指数基金来做说明。
纳斯达克(基金代码QQQ),3倍做多(基金代码TQQQ),3倍做空(基金代码SQQQ)
懒得截图了,大家自行搜索看走势吧。
可以看到纳斯达克10年收益约7倍。这已然是相当优秀的水准的,年化超过21%(能融合投稳投增投变框架的朋友可能已经想到科技代表纳斯达克可以归属于投增部分)
3倍杠杆呢,那结果是不是接近于10年21倍呢?
很多人想当然认为会有磨损成本,并且很大,按照这个逻辑,收益肯定是小于10年21倍的。
但你只要看过3倍做多纳指的曲线,会很惊讶的发现,实际上,3倍纳指的10年收益起码有50倍,远远超过了理论杠杆3倍。
如果不确定方向,10年前同时买入3倍做多和做空各1万,那1万做多变成了50万,1万做空近乎归零。整体仍然2万变成了50万,10年25倍。
看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同样9债1购的思路,可以把远期购换成杠杆ETF,也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
先讲一下传统杠杆,比如刚开始我有100元,我借了100元,一共200元,这时1:1的杠杆;
假设涨了,我一共有了300元资金,其中200元是我的资产,100元是借款,这时候自有:借款是2:1的杠杆,实际杠杆变小了,风险变小。
假设跌了,我一共只剩下150元,其中50元是我的资产,100元是借款,这时候自有:借款是1:2的杠杆,实际杠杆变大了,风险变大。(此时由于金融机构风控要求,会要求补充保证金之类的,不然再继续下跌就爆仓了)。
分级基金其实是我国最好的金融创新,可惜被赌徒拉横幅给整没了。
可能新入市的朋友不清楚分级基金,我这里也不详细说明了,默认大家有一定基础。
分级B的设计是本身随着上涨,杠杆变小,风险变小,但杠杆变小之后会有个上折,重新回归原始杠杆。上涨的时候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好像还吃点杠杆变小的亏。
下跌的时候噩梦就开始了,实际杠杆变大直到下折损失大部分资产。
如果足够深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黑天鹅。你会知道分级B最后一定会下折,就是一定会炸。
相比较而言,分级A应该是我见过的风险收益比顶级的资产之一。
不但有约定利息,还具备看空期权,能吃到额外的下折收益。
我这里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可转债在条款上占有,但在风控上不占优,为什么这么说?
分级基金(融资融券)的资产并没有外流,都在资金监控池子内,加上金融机构用的是打了提前量的平仓线,除非暴跌无法平仓,这个钱监控难度还是不大的。
转债(信贷)募集的钱是用掉的,用到实业上,是脱离资金池监控的,后面能不能回来,尚未可知。
所以同样是息差策略的应用,安全性方面,融资融券业务会比信贷业务好一些。
以至于其实很多年来,不少银行都在偷偷做委外配资业务,风险比实业信贷低嘛,息差又高。
分级A没了,真是痛心。
扯远了,回到杠杆基金上,杠杆基金的原理就是杠杆再平衡。
同样刚开始我有100元,我借了100元,一共200元,这时1:1的杠杆;
假设涨了,我一共有了300元资金,其中200元是我的资产,100元是借款,这时候自有:借款是2:1的杠杆,我已经明白这个时候我吃了杠杆变小的亏,那我怎么办?我马上再去借100元,使得自有:借款重新变为200:200,即1:1。
假设跌了,我一共只剩下150元,其中50元是我的资产,100元是借款,这时候自有:借款是1:2的杠杆,实际杠杆变大了,风险变大。为了避免爆仓,能继续玩下去,我马上去还了50元借款,使得自有:借款重新变为50:50,同样回归即1:1。
我说明白了吗,杠杆ETF基金,实际就是一个盈利了增加投入,亏损了减少投入的方式。
大家可以理解为追涨杀跌,趋势或者动量都可以。
数学上,这种方式,每次回到原点都会有磨损,这是完全正确的。
但实际上,不要光粗暴的认为它价值毁灭,也可以将其视为盈增亏缩的投机姿势的成本。
同时做多做空杠杆ETF,也可以理解为做多波动率,和期权的双买同理,
再直白点,回到原点的磨损,可以视为时间theta的损耗。
这种非线性的工具,个人真的是非常喜欢,真的理解了,会是相当强大的武器。
追涨杀跌的典型:商品期货CTA策略更是依赖于程序化的自动交易,机器没有情感,执行斩仓无情且迅速。
很多普通投资者追涨杀跌最后亏损的重要原因就是动作慢或者下不了决心止损,甚至压根不知道止损死扛直至爆仓。
但这不影响趋势类策略赚钱,只是普通投资者不行而已。所以真心不建议普通人玩期货,人性纪律绞肉机,事实上,后台我看到的期货客户基本没有善终的。但仓位管理后的杠杆基金是可以适当参与的。
我的宗旨是尽可能躺着,不需要时时刻刻关心资产。所以不会爆的杠杆对我而言十分重要。
远期期权呢,也就季度或半年滚动一下就好了,简单轻松。
关注转债的公告和传统期货的保证金都太让人头大了,年纪大了睡眠本就不好,不适合懒惰的我。当然如果大家喜欢交易,相信也是能做出花来的。
杠杆基金的风险点在于回撤巨大,换个角度看就是高波动,高波动本身也是机会。
应对高波动的数学工具相信大家也知道,资产动态平衡或定投。
即使是一些长期走势很差的杠杆基金,比如能源类,也是可以通过定投,确定一个年化目标止盈来获利的,这里我希望大家可以帮忙去研究下,留言分享些泛用的杠杆基金止盈标准。
附上美股最大的杠杆基金官网产品网址:https://www.proshares.com/funds/
更新见回帖。
祝大家牛年平安喜乐~获得很多很多爱,也有很多很多钱。

账户已注销 - 过去发生的频率不代表未来发生的概率。
赞同来自: jdtbgem 、bohaoist 、款特长 、apple2019 、hippohipp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没有海外途径的,那只能找国内波动性大的标的。
我也是来一起成长的,学就完事了。
孔曼子老师的摊饼埋伏转板赚流动性;
GLZ0514老师的研究ST股的清算重组;
都是投变很不错的思路。
藏龙卧虎集思录,名不虚传。
分享个近期文档:
可以自行用期权实现的目标保护和目标成长策略,那个混合策略我看着挺喜欢的。
风险和收益不规则,挺有意思的。
也期待国内早日引进这类ETF。
见附件。

账户已注销 - 过去发生的频率不代表未来发生的概率。
赞同来自: bohaoist 、Joybee 、kinkiyf 、凿壁偷光 、小樱20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找了下原因,发现美国长期国债跌了8%以上,这是没想到的,也就是说,9债部分跌了8%,投变的1购收益仍跟上了预期。
另一个投变的应用杠杆基金3倍纳指TQQQ涨幅34%。
数字货币目前敏感,暂时不谈,收益还是很可观的,半年来即使大幅杀跌后还有几倍的利润。
大家不用纠结这些标的,主要是交流投变思路,大家有发现其他投变吗?介绍下,我的打赏已经饥渴难耐了。

赞同来自: bohaoist 、wizper 、魂斗罗 、m飞m 、一川20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把每月的收入,扣除生活费和一定的后备资金,剩下的就作为9债里面利息产生的收入。
直接买入远期实质。
有工资收入的人,其实你的劳动就是你的债权资产。按照扣除生活费和后备资金后。如果每月有10000元的话,一年12W。按照债券固收(不考虑利率变化)4%的情况下,对应也是有300万资产的人。总资产312万
楼主的策略看起来不错,不过我要仔细算一下312万做9-1策略。
300万资产当作9债,12万当作1期权(远远到不了1,因为没有什么债能到1,也就是33W的收益)。
按照楼主半年投一次6W买入delta 70%的2112 etf300实值期权C4900,可以买15张。对应市值76.89万的权益。
杠杆完全没有2倍呢,只有区区1.2倍。算上0.7的delta,初期杠杆0.84,小涨是亏
如果直接拿300万硬拆9-1.利息不覆盖期权费用。行情不好就亏掉1的大部分
27万的一半13.5万可以买入34张,对应市值175万,杠杆算下来475/300=1.58。算上0.7的delta,初期杠杆是1.11。
直接拿1做全部买入,行情不涨的话,一年亏掉接近2.
可以买入68张,对应市值350万,杠杆算下来2.17,算上0.7的delta,初期杠杆是1.52。
不算不知道,一算才发现楼主说的看起来很美好,实际需要等到期权波动率很低的时候才能实现呢。
有机会手动复盘看看2017到现在,这个策略到底如何。目前看起来很困难。

账户已注销 - 过去发生的频率不代表未来发生的概率。
赞同来自: jdtbgem 、影约 、jerry932123 、意外的角落 、有胆有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说一下射幸的买方和卖方,即彩票,赌场,保险,期权产品的射幸性对比。
射幸即侥幸,具有机会性和偶然性,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定义。
一,彩票,作为国家最开始大范围普及的射幸产品应用。
彩票资金大概由三部分组合:发行费,公益金,返奖金。
发行费大概是15%,差不多一半左右是销售人员的代销费,一半用于政府相关部门经营等日常管理。
公益金大概是35%,这个就是政府设立彩票的目的,用于各类“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性的公益慈善事业。
返奖金大概是50%,就是剩多少钱分给幸运儿的比例。
也就是说,如果大家一共投了1000万,整体流程走下来,剩下500万给少数几个幸运儿分。
目前玩的人中相对务工人员居多,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众已经明白,这玩意数学期望太低了,每玩一次少一半。(当然用于慈善很好,本文只是从投资性价比出发)
二,赌场,射幸合同的阴暗面,我国大陆目前禁止。
赌场分作不作弊,作弊的代表老虎机,概率甚至结果都可以全部由庄家设置,不作弊的代表百家乐,赌场可能只有1%的优势。
不作弊的玩法,赌场优势是有限的1%,但有个说法我感触颇深,即使把这个1%的优势给玩家,赌场最后仍是胜者,原因在于赌博这个事,看着输给概率,实则输给人性,往往一方资金耗尽才会结束。赌场掌握的资金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多于你的资金。谁先输光是显而易见的。
很反常是不是,如果是不作弊的玩法,赌场其实是提供了相当公平的环境,毕竟赌场也是面临竞争的,太赖了就没人来玩了。
这里其实可以看出,仓位控制是可以有赚钱期望的,仓位控制是很重要的,此处不展开。
三,保险,射幸合同的典型光明应用面。
巴菲特老人家说了很多次,自己是开保险公司的。股神的称号是大家一厢情愿附赠的。
保险公司与赌场的区别在于,赌场可能得用自己的钱来对赌。保险公司虽然有实缴资本的要求,但它是可以用客户钱来赔付客户的。
保险是息差杠杆应用的优秀案例,我在另一帖中聊过息差杠杆,本文不重复了。
厉害之处在于可以先收客户的钱,然后用这些先收的钱支付各种运营费用,典型如人力成本,如果客户是每年交1万,交足20年的险种,第一年营销人员可以拿到4000-5000元,不要惊讶,行业成本就是如此。
抽成集体的钱,再给其中某些人,所以保险公司跟彩票运营相似,但赔付资金(返奖率)会比彩票高一些。
从性价比出发,消费型的保险更合算。
比如车险年年交,典型的消费险,不出事就不赔付也不返还,实际上很多保险公司在车险这个险种上是亏损的,分红返还寿险则比较赚钱。
分红返还险的性价比大部分都是一言难尽,可架不住老百姓就喜欢带返还的,这使得早些年保险公司赚的盆满钵满。精算师的作用就是设计精巧复杂的条款,让普通老百姓算不明白。这些年由于互联网的传播,也让广大百姓略微明白了保单的性价比,颓废的行业股价走势已经反映。
四,期权,号称衍生品皇冠明珠。
期权很难理解,所以在做投资者教育的时候,往往就拿以上的产品来类比。
有人将买方类比彩票,我补充下跟彩票的区别。
彩票是资金先拿出去一部分做其他用途,比如慈善之类的,剩下的钱再来寻找幸运儿。
买方是实实在在获得对应的权利,所以,期权买方比彩票买方有优势。
有人将卖方类比保险公司,我的看法是卖方更接近赌场庄家。
卖方保证金用的是自己的钱,赔付(对赌)的是自己的钱,生意模式哪有保险公司(用别人的钱抽成后赔付别人)优越。
所以,期权卖方比保险公司吃亏。更加实打实承担风险。
抛开概率优势,赌场承担风险的方式是我的钱比你多的多,来啊,对赌啊,看谁先撑不住挂掉。
看明白了吗?跟赌场接近,意味着是拼资金量的战场。(巴菲特也做期权卖方,毕竟他资金量大,等得起也输得起)
注意:我不是说不能做卖方,我只是不建议资金量小的普通散户做卖方。
如果你有很多钱,或者是机构(用的别人的钱),并且具有一定的计算定价能力,你可以做卖方。
尤其是大机构,做卖方真出事了,如果有大而不倒的地位,政府是不得不救机构的,但一定不会救你这个当卖方的小散户。
在我看来,从买方公平性而言,期权大于不作弊的赌场大于保险保单大于彩票。
这个才是期权被称为交易定价最公平的工具的原因,卖方只具有微弱的定价优势。
买方容易被诟病亏钱,被评价与赌博无疑,最终亏完,是因为大部分人压根没意识到这是需要做好仓位管理的,请记住,这是比拼资金量的战斗,看谁站到最后。
如果是像9债1购这类仓位管理,有永续的资金来对赌,胜负犹未可知。(买方和卖方都有阶段性胜利的时候)
人是很难预测未来的,相对而言,远期买权更容易出现定价错误,近期卖方则算的比较精准。(注意不是推荐做远期买方,近期卖方,仅阐述本人对风险定价的看法)
概率事件的存在,被洞悉人性的大玩家注意到,设计成射幸合同,经营资金池的生意,乃是本人看来仅次于掌权开政府的买卖。
这个资金池需要严格控制,专项专用,一旦混用,很容易最终无法兑付,变成庞氏骗局。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ylxwyj
- 承认未知 & 用数据说话
赞同来自: r10r10 、无知之徒 、wydqh 、趋势交易者 、zddd10 、 、 、 、 、 、 、 、更多 »
首先,对于股票而言,确实有止损机制可以改善收益;但在债券上就没有了,跑不过原版,具体原因你可以思考一下。石油更是烂糟,如果花功夫应该可以搞出短线策略来,但我实在是没兴趣。
其次,需要提醒一点,如果站在几十年的长度去看,美股经常出现十几年的横盘周期,这对于持有杠杆基金多头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和美股相比,美债的趋势性却更强、更清晰,且少有十年以上的长期横盘震荡(1930-1950是唯一的例外,目前也许是第二次)
第三,如将其外推至90/10组合,如果遭遇到1970-1980年代的股债双杀,长期持有该组合会非常糟糕。任何工具和策略都是在特定条件下适用的,一般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全天候”策略。
PS:杠杆ETF有一点好,虽然可能持续亏损,但爆仓还真是不容易。主要是看了WTI在2020年3月负油价,但2x杠杆ETF依然活得好好的。这也算通过压力测试了吧,哈哈——确实“不死”。

ylxwyj
- 承认未知 & 用数据说话
赞同来自: alicemmc 、luffy27 、都星哲733 、asdsky2000 、MATX 、 、 、 、 、 、 、 、 、更多 »
关于“投变“,我目前的理解是Long gamma;且由于标的波动大,因此长期看做多gamma的收益会大于theta的时间损耗”;当然也有一部分是Beta的上涨,具体两者的比例有待测算。从某种角度看,可能类似于一种定价错误;比如1年前的SPAC Warrent。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就是债券(国债)与股票的相关性。虽然,过去30年,基本两者是负相关,但是在1970-1980的高通胀时代,两者是正相关的;如果发生那种情况,股债组合一样会赔的很惨。这点也有待模拟回测。
后续,我会做一些美国市场的测算,等弄完了会一次性贴上来。

跟踪的同样MSCI新兴市场指数基金,跟踪该指数的标准指数基金(VWO)在2008年下跌52%;一倍杠杆反向ETF(EUM)只获利20%;双倍杠杆反向ETF(EEV)损失25%。
iShares道琼斯美国地产指数(IYR)
能源领域的两个姐妹基金:DIG和 DUG,石油和天然气股票在2008年宽幅震荡,反向ETF都出现了亏损,DIG亏损69%,DUG亏损19%。
我的观点是应该直接抛弃反向杠杆,长期持有恐怕与预期相差甚远,最终的结局可能只能归零。

账户已注销 - 过去发生的频率不代表未来发生的概率。
赞同来自: jdtbgem 、hblzb 、NIMJ 、neverfailor 、longli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庞氏骗局模型说明这个好难写,先放着。
先说说怎么理解很多人看不上的,认为风险极高,并会价值毁灭的杠杆ETF基金。
我在自己另一个帖子普通人的躺赢之路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07312中主贴最后提到了美股消费杠杆基金,现在正式开始联动。
因为不止一次提过消费医疗科技加高端制造是四大牛逼行业,消费医疗杠杆基金可能大家不熟悉。就拿大家熟悉的科技代表纳斯达克指数基金来做说明。
纳斯达克(基金代码QQQ),3倍做多(基金代码TQQQ),3倍做空(基金代码SQQQ)
懒得截图了,大家自行搜索看走势吧。
可以看到纳斯达克10年收益约7倍。这已然是相当优秀的水准的,年化超过21%(能融合投稳投增投变框架的朋友可能已经想到科技代表纳斯达克可以归属于投增部分)
3倍杠杆呢,那结果是不是接近于10年21倍呢?
很多人想当然认为会有磨损成本,并且很大,按照这个逻辑,收益肯定是小于10年21倍的。
但你只要看过3倍做多纳指的曲线,会很惊讶的发现,实际上,3倍纳指的10年收益起码有50倍,远远超过了理论杠杆3倍。
如果不确定方向,10年前同时买入3倍做多和做空各1万,那1万做多变成了50万,1万做空近乎归零。整体仍然2万变成了50万,10年25倍。
看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同样9债1购的思路,可以把远期购换成杠杆ETF,也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
先讲一下传统杠杆,比如刚开始我有100元,我借了100元,一共200元,这时1:1的杠杆;
假设涨了,我一共有了300元资金,其中200元是我的资产,100元是借款,这时候自有:借款是2:1的杠杆,实际杠杆变小了,风险变小。
假设跌了,我一共只剩下150元,其中50元是我的资产,100元是借款,这时候自有:借款是1:2的杠杆,实际杠杆变大了,风险变大。(此时由于金融机构风控要求,会要求补充保证金之类的,不然再继续下跌就爆仓了)。
分级基金其实是我国最好的金融创新,可惜被赌徒拉横幅给整没了。
可能新入市的朋友不清楚分级基金,我这里也不详细说明了,默认大家有一定基础。
分级B的设计是本身随着上涨,杠杆变小,风险变小,但杠杆变小之后会有个上折,重新回归原始杠杆。上涨的时候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好像还吃点杠杆变小的亏。
下跌的时候噩梦就开始了,实际杠杆变大直到下折损失大部分资产。
如果足够深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黑天鹅。你会知道分级B最后一定会下折,就是一定会炸。
相比较而言,分级A应该是我见过的风险收益比顶级的资产之一。
不但有约定利息,还具备看空期权,能吃到额外的下折收益。
我这里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可转债在条款上占有,但在风控上不占优,为什么这么说?
分级基金(融资融券)的资产并没有外流,都在资金监控池子内,加上金融机构用的是打了提前量的平仓线,除非暴跌无法平仓,这个钱监控难度还是不大的。
转债(信贷)募集的钱是用掉的,用到实业上,是脱离资金池监控的,后面能不能回来,尚未可知。
所以同样是息差策略的应用,安全性方面,融资融券业务会比信贷业务好一些。
以至于其实很多年来,不少银行都在偷偷做委外配资业务,风险比实业信贷低嘛,息差又高。
分级A没了,真是痛心。
扯远了,回到杠杆基金上,杠杆基金的原理就是杠杆再平衡。
同样刚开始我有100元,我借了100元,一共200元,这时1:1的杠杆;
假设涨了,我一共有了300元资金,其中200元是我的资产,100元是借款,这时候自有:借款是2:1的杠杆,我已经明白这个时候我吃了杠杆变小的亏,那我怎么办?我马上再去借100元,使得自有:借款重新变为200:200,即1:1。
假设跌了,我一共只剩下150元,其中50元是我的资产,100元是借款,这时候自有:借款是1:2的杠杆,实际杠杆变大了,风险变大。为了避免爆仓,能继续玩下去,我马上去还了50元借款,使得自有:借款重新变为50:50,同样回归即1:1。
我说明白了吗,杠杆ETF基金,实际就是一个盈利了增加投入,亏损了减少投入的方式。
大家可以理解为追涨杀跌,趋势或者动量都可以。
数学上,这种方式,每次回到原点都会有磨损,这是完全正确的。
但实际上,不要光粗暴的认为它价值毁灭,也可以将其视为盈增亏缩的投机姿势的成本。
同时做多做空杠杆ETF,也可以理解为做多波动率,和期权的双买同理,
再直白点,回到原点的磨损,可以视为时间theta的损耗。
这种非线性的工具,个人真的是非常喜欢,真的理解了,会是相当强大的武器。
追涨杀跌的典型:商品期货CTA策略更是依赖于程序化的自动交易,机器没有情感,执行斩仓无情且迅速。
很多普通投资者追涨杀跌最后亏损的重要原因就是动作慢或者下不了决心止损,甚至压根不知道止损死扛直至爆仓。
但这不影响趋势类策略赚钱,只是普通投资者不行而已。所以真心不建议普通人玩期货,人性纪律绞肉机,事实上,后台我看到的期货客户基本没有善终的。但仓位管理后的杠杆基金是可以适当参与的。
我的宗旨是尽可能躺着,不需要时时刻刻关心资产。所以不会爆的杠杆对我而言十分重要。
远期期权呢,也就季度或半年滚动一下就好了,简单轻松。
关注转债的公告和传统期货的保证金都太让人头大了,年纪大了睡眠本就不好,不适合懒惰的我。当然如果大家喜欢交易,相信也是能做出花来的。
杠杆基金的风险点在于回撤巨大,换个角度看就是高波动,高波动本身也是机会。
应对高波动的数学工具相信大家也知道,资产动态平衡或定投。
即使是一些长期走势很差的杠杆基金,比如能源类,也是可以通过定投,确定一个年化目标止盈来获利的,这里我希望大家可以帮忙去研究下,留言分享些泛用的杠杆基金止盈标准。
附上美股最大的杠杆基金官网产品网址:https://www.proshares.com/funds/

赞同来自: ddtt 、Syphurith 、梦苏 、轰麦麦 、pierrekw 、 、 、 、更多 »
如果知道这个底层原理,其实完全可以在不同市场复制,只要有类似的期权就可以。比例也可以调,如果激进些,可以调到8债2股。
以上是我的理解。感谢楼主分享!

赞同来自: jdtbgem 、fishman123 、理财大姐 、投资交朋友 、java100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记得是在最后一本书里自己说的。
还有那个写书教期权的专家,据说自己管理的基金也因为期权而爆仓了。
并不是说他们的理论不好,水平差。塔勒布的书,翻译成中文的,我几乎全部看过,可以说,写得非常好,对我的世界观造成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但很多人都低沽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低沽了知易行难这四个字。
套用网络的流行语,
读过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过很多书,掌握了很多策略,却依然做不好投资。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桃李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