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只跟着jsl大佬的帖子尝试过一手鸡蛋,小赚几百大洋后被甩下车,今天决定交点学费,尝试一下铜。
买入逻辑1:整体感觉大环境已经对股市不太友好,流动性收紧的阴影笼罩在高估值股票上,压制大盘上攻。也许,资本市场已经在交易过热甚至滞胀的逻辑?(非金融专业,美林时钟也只看了个大概,专业的大佬可以跟帖讲解一下)目前很多人在调仓买入低估值股票,或者买入有色化工等顺周期股票,为何不直接干商品呢?传导的环节越少逻辑不就越简单?
买入逻辑2:下午大盘的企稳是基于抱团(茅台)和有色(铜等)企稳的。尾盘的一波拉升,中证五百和沪深三百的强度也低于沪铜。盘面走势从侧面印证了逻辑1。
买入计划:1抱着学习的态度玩,首先要考虑亏钱怎么办。总体预期亏损应低于今年的总盈利。学费总不能自己出吧,手动狗头。2不懂基本面也不懂技术面,就是etf的老办法,网格加仓,爆仓就认赔出局。3总仓位(就是总共交的保证金和备用金)不超过总资金的50%
今天实盘情况,尾盘买入3手,浮赢2000大洋。明天后天分别有30万、40万的支援部队。计划每下跌1个点加仓一手,逆势交易,涨了就不买了。止盈的初步计划是阶段性新高止盈一半,后面再看看再说。具体交易计划晚上再想想。
买入逻辑1:整体感觉大环境已经对股市不太友好,流动性收紧的阴影笼罩在高估值股票上,压制大盘上攻。也许,资本市场已经在交易过热甚至滞胀的逻辑?(非金融专业,美林时钟也只看了个大概,专业的大佬可以跟帖讲解一下)目前很多人在调仓买入低估值股票,或者买入有色化工等顺周期股票,为何不直接干商品呢?传导的环节越少逻辑不就越简单?
买入逻辑2:下午大盘的企稳是基于抱团(茅台)和有色(铜等)企稳的。尾盘的一波拉升,中证五百和沪深三百的强度也低于沪铜。盘面走势从侧面印证了逻辑1。
买入计划:1抱着学习的态度玩,首先要考虑亏钱怎么办。总体预期亏损应低于今年的总盈利。学费总不能自己出吧,手动狗头。2不懂基本面也不懂技术面,就是etf的老办法,网格加仓,爆仓就认赔出局。3总仓位(就是总共交的保证金和备用金)不超过总资金的50%
今天实盘情况,尾盘买入3手,浮赢2000大洋。明天后天分别有30万、40万的支援部队。计划每下跌1个点加仓一手,逆势交易,涨了就不买了。止盈的初步计划是阶段性新高止盈一半,后面再看看再说。具体交易计划晚上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