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3.31,大麦投资今年以来收益率+16.7%,沪深300今年以来-0.95%,恒生指数今年以来4.46%,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3.42%。
步入2021,总体来说比2020要难做一点。A股在短暂的上攻后迎来抱团股的瓦解,而本以为不错的港美股却迎来了大佬的爆仓,中概股的连续下跌,港股打新也从年初的热门内卷到现在的空虚落寞,只有先前不怎么受重视的数字货币市场倒是在年初有一波行情,以下我将分别总结一下各个部分的投资。
A股方面,虽然相比去年是难做了,但是对于低风险投资者来说,这个季度还是个不错的季度。记得1月左右的时候仍然有抱团股行情,那么使用封闭基金来做,既能够跟上大体的行情,又能控制一下风险。ST摘帽股在参考了JSL高手GLZ0514的文章后也有一部分收获(当然,收获主要是最近,在年初还是有点惨的)。而对于低风险爱好者喜欢的可转债,该季度是有很多机会的。虽然双低转债在1月初效果不好,但是后续可转债市场慢慢好了起来。而个人只是在双低投入了一小部分仓位,更多地是放了更确定性的仓位(如预期转股价下调),例如海兰转债这样的明牌,以及银行/券商等非常有动力转股的转债。随着可转债市场中标的的不断增多,叠加今年也会有一部分即将步入回售期的转债,以及如果今年后续是以偏震荡为主的行情,那么可转债中还会蕴藏着很多机会。对于要约股,本季度的机会也不错,例如天药股份和中新药业,以“要约价”为锚进行高抛低吸,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对于吸收合并股,个人觉得相对就难做一点,尽量少碰一些。此外,有大佬提到了“高管增持”,个人最近使用这个策略结合一些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取得了还不错的效果,不知是否随着后续一季报的陆续公布还会有更多的收益。虽然A股看上去很难,但是使用低风险品种,在3月我仍然做到了正收益。
而在A股场外基金方面,一季度的交银双息平衡却表现不佳,虽然其有独特的每月赎回机制,我还是手动赎回了一些仓位,因我感觉将这些仓位放在自己的低风险投资上更为可控。
接下来讲的就是反面典型港美股投资。在港股方面,年初持有的腾讯和美团在大涨后有一波杀跌,我把美团给清仓了,而腾讯大部分保留,同时增加了一部分融创的仓位。最近随着拜登的第二次放水似乎境外资本市场有所好转,现在又稍微好了一些。而美股则在3月份遭遇中概股暴跌,我持有的如BIDU等股票都大跌,损失较为惨重。所以在3月末的时候我基本是加了一些DIA(因今年总体看道指的走势反而更好),而其余则是以套利仓位为主,中概股也放了一部分,不过更多是以长期CALL的形式来持有。
港美股套利方面,其实本季度是有许多不错的机会的,例如最近很火的SPAC方式上市,在这里面就有一些品种有低风险机会,而其余的如ODD LOT TENDER, MERGER ARBITRAGE,都有一些相对来说风险小一些的机会。随着拜登二次放水的落实,港美股套利方面预期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港股打新方面,从年初的诺辉健康,快手等几十万人卷,到现在的朝云集团,百融云的连续破发,可以说港股打新进入冰点(甚至连美股如知乎也破发了)。在港股打新方面目前只能等待情绪恢复,虽然接下来联易融要上市了,但是到底怎么样不好说,需要如“京东物流”这样的明星股坐镇,才能将整个市场“牛转乾坤”。
最后来说一下以前不曾提到的数字货币部分,随着马斯克等大佬宣布“公司购买了比特币”以及“可以使用比特币来付款买车”等等,区块链数字货币市场开始受到更多地关注,得益于BNB的暴涨,本人的数字货币部分仓位的收益倒是不错。最近也在学习区块链最新的动向,感慨以太坊真的是一个创世纪的产品,在这上面可以玩出许多花样(DEFI,NFT)等等,区块链本身也越来越值得重视。如果说房产现在是几倍可能,好的股票是几十倍的可能,那么区块链的标的可能是几百倍的(当然也可能归0)。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当美国开始放水时,现在BTC的反应更敏捷而不是以前的黄金。当然,也正如我在前几篇周报中有讲,具体如何来投资,如何控制仓位仍然是有讲究的。目前看最大的基本盘仍然是BTC和ETH (即区块链中的“价值投资”),而像DEFI这类还是有风险,不如做做更低风险的套利,以及AIRDROP(类似于完成任务给奖励)来获得一些收益。
展望Q2,首先对于A股方面,继续低风险投资,用好如可转债,封闭基金这样的神器。而对于港美股方面,以套利为主要仓位,辅以QQQ, DIA等跟随大盘,中概股可以放但要更加控制仓位。而对于数字货币方面,做少量的BTC和ETH的定投,以及先做一些套利和AIRDROP观察效果,同时继续加强学习,避免入坑。对于港股打新,则需要耐心等待市场情绪恢复,等恢复后再杀入市场。
目前还处于小长假之中,祝大家节日快乐,投资更上一层楼!
步入2021,总体来说比2020要难做一点。A股在短暂的上攻后迎来抱团股的瓦解,而本以为不错的港美股却迎来了大佬的爆仓,中概股的连续下跌,港股打新也从年初的热门内卷到现在的空虚落寞,只有先前不怎么受重视的数字货币市场倒是在年初有一波行情,以下我将分别总结一下各个部分的投资。
A股方面,虽然相比去年是难做了,但是对于低风险投资者来说,这个季度还是个不错的季度。记得1月左右的时候仍然有抱团股行情,那么使用封闭基金来做,既能够跟上大体的行情,又能控制一下风险。ST摘帽股在参考了JSL高手GLZ0514的文章后也有一部分收获(当然,收获主要是最近,在年初还是有点惨的)。而对于低风险爱好者喜欢的可转债,该季度是有很多机会的。虽然双低转债在1月初效果不好,但是后续可转债市场慢慢好了起来。而个人只是在双低投入了一小部分仓位,更多地是放了更确定性的仓位(如预期转股价下调),例如海兰转债这样的明牌,以及银行/券商等非常有动力转股的转债。随着可转债市场中标的的不断增多,叠加今年也会有一部分即将步入回售期的转债,以及如果今年后续是以偏震荡为主的行情,那么可转债中还会蕴藏着很多机会。对于要约股,本季度的机会也不错,例如天药股份和中新药业,以“要约价”为锚进行高抛低吸,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对于吸收合并股,个人觉得相对就难做一点,尽量少碰一些。此外,有大佬提到了“高管增持”,个人最近使用这个策略结合一些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取得了还不错的效果,不知是否随着后续一季报的陆续公布还会有更多的收益。虽然A股看上去很难,但是使用低风险品种,在3月我仍然做到了正收益。
而在A股场外基金方面,一季度的交银双息平衡却表现不佳,虽然其有独特的每月赎回机制,我还是手动赎回了一些仓位,因我感觉将这些仓位放在自己的低风险投资上更为可控。
接下来讲的就是反面典型港美股投资。在港股方面,年初持有的腾讯和美团在大涨后有一波杀跌,我把美团给清仓了,而腾讯大部分保留,同时增加了一部分融创的仓位。最近随着拜登的第二次放水似乎境外资本市场有所好转,现在又稍微好了一些。而美股则在3月份遭遇中概股暴跌,我持有的如BIDU等股票都大跌,损失较为惨重。所以在3月末的时候我基本是加了一些DIA(因今年总体看道指的走势反而更好),而其余则是以套利仓位为主,中概股也放了一部分,不过更多是以长期CALL的形式来持有。
港美股套利方面,其实本季度是有许多不错的机会的,例如最近很火的SPAC方式上市,在这里面就有一些品种有低风险机会,而其余的如ODD LOT TENDER, MERGER ARBITRAGE,都有一些相对来说风险小一些的机会。随着拜登二次放水的落实,港美股套利方面预期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港股打新方面,从年初的诺辉健康,快手等几十万人卷,到现在的朝云集团,百融云的连续破发,可以说港股打新进入冰点(甚至连美股如知乎也破发了)。在港股打新方面目前只能等待情绪恢复,虽然接下来联易融要上市了,但是到底怎么样不好说,需要如“京东物流”这样的明星股坐镇,才能将整个市场“牛转乾坤”。
最后来说一下以前不曾提到的数字货币部分,随着马斯克等大佬宣布“公司购买了比特币”以及“可以使用比特币来付款买车”等等,区块链数字货币市场开始受到更多地关注,得益于BNB的暴涨,本人的数字货币部分仓位的收益倒是不错。最近也在学习区块链最新的动向,感慨以太坊真的是一个创世纪的产品,在这上面可以玩出许多花样(DEFI,NFT)等等,区块链本身也越来越值得重视。如果说房产现在是几倍可能,好的股票是几十倍的可能,那么区块链的标的可能是几百倍的(当然也可能归0)。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当美国开始放水时,现在BTC的反应更敏捷而不是以前的黄金。当然,也正如我在前几篇周报中有讲,具体如何来投资,如何控制仓位仍然是有讲究的。目前看最大的基本盘仍然是BTC和ETH (即区块链中的“价值投资”),而像DEFI这类还是有风险,不如做做更低风险的套利,以及AIRDROP(类似于完成任务给奖励)来获得一些收益。
展望Q2,首先对于A股方面,继续低风险投资,用好如可转债,封闭基金这样的神器。而对于港美股方面,以套利为主要仓位,辅以QQQ, DIA等跟随大盘,中概股可以放但要更加控制仓位。而对于数字货币方面,做少量的BTC和ETH的定投,以及先做一些套利和AIRDROP观察效果,同时继续加强学习,避免入坑。对于港股打新,则需要耐心等待市场情绪恢复,等恢复后再杀入市场。
目前还处于小长假之中,祝大家节日快乐,投资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