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很懂,就举几个我持仓的例子吧。
1.永辉超市,公司公布回购不超过27亿,现在已经回购了21.1亿,而且2月份开始董事长增持了十几亿,我买入的时候9块多,到现在只有五块三了,因年报季报太烂,还在下跌通道中,而公司和董事长的增持均价在7块多。
2.南极电商,争议非常大的公司,公司1月份仅用了十多个交易日就回购了7个亿,然后立即又抛出第二份回购计划,大概回购均价也在9到10元,现在股价不到8元,而公司的年报确实差些,听说去年对供应商有所让利,这些公司应该是能提前预知的吧。
3.联美控股,公司也是1月份公布回购,不过到现在也只回购了2个亿,但是我觉得他的主业都是供暖之类的业务,公司应该比较清楚业绩吧。
这几只票的走势基本都是一路向下,貌似市场比公司还要提前知道他们业绩不及预期,那为什么公司还在公布年报前进行回购呢,难道他们真的不如市场了解自己的业绩吗?有没有大神给分析下逻辑,感谢!
最近买的票基本上都莫名其妙的暴跌,打新运气也不好,三个号年初到现在一个都没中,科创板从开通到现在都没中过,现在已经基本放弃股票了,就买了些高股息的放那碰打新运气。今年基金表现也不行,现在只靠转债撑着算是没亏,太难了。
1.永辉超市,公司公布回购不超过27亿,现在已经回购了21.1亿,而且2月份开始董事长增持了十几亿,我买入的时候9块多,到现在只有五块三了,因年报季报太烂,还在下跌通道中,而公司和董事长的增持均价在7块多。
2.南极电商,争议非常大的公司,公司1月份仅用了十多个交易日就回购了7个亿,然后立即又抛出第二份回购计划,大概回购均价也在9到10元,现在股价不到8元,而公司的年报确实差些,听说去年对供应商有所让利,这些公司应该是能提前预知的吧。
3.联美控股,公司也是1月份公布回购,不过到现在也只回购了2个亿,但是我觉得他的主业都是供暖之类的业务,公司应该比较清楚业绩吧。
这几只票的走势基本都是一路向下,貌似市场比公司还要提前知道他们业绩不及预期,那为什么公司还在公布年报前进行回购呢,难道他们真的不如市场了解自己的业绩吗?有没有大神给分析下逻辑,感谢!
最近买的票基本上都莫名其妙的暴跌,打新运气也不好,三个号年初到现在一个都没中,科创板从开通到现在都没中过,现在已经基本放弃股票了,就买了些高股息的放那碰打新运气。今年基金表现也不行,现在只靠转债撑着算是没亏,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