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持 IC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因贴水的存在,即使是15年高位买入,到现在的收益也是过得去的。如果不是在15年高位买入,那就更美了。
对于长持IC,有两件事情是确定的,因这两件事情的确定也成就了长持IC正回报的确定。
第1,贴水到期被几乎抹平是确定的。
第2,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确定的, 中证500的增长是确定的。略显疲态的美国都仍能增长,何况正值壮年的中国呢!即使实际GDP不增长,也即生产力不提高,仅靠通胀也将会使中证500的估值向下回落。所以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的股市那叫一个牛啊,委内瑞拉股市半年70倍!
长持IC,这同样是一个做时间的朋友,慢慢变富的故事。
股票我是看不懂了,江郎才尽。一家家公司看着既陌生又熟悉,唯唯诺诺,无从下手。自己缺失的东西让我越发感觉在这个市场上拓展的艰难,这种感觉在去年下半年一直困扰着我。作为一名职业投资人,这是一件很自卑很悲哀的事情。我数次跟朋友说,我已经不会做股票投资了。不过,关门,开窗,另一番美景同样在迎接我。半年的摸索,盈利模型已搭建好,期货、转债、套利,只等未来交卷评分。
今年至今,零收益,汗颜……股票亏损,全靠转债期货套利挽回颜面。过往高收益不可持续,但,有信心,未来三年一倍!

移仓前思考:500涨时近期合约涨幅大,500跌时远期合约跌幅小,12月20近期大幅升水,因此从06换到较近的03,获得较大涨幅。
今天03和06季差从20日的161点扩大到171点,是否可以在扩大到180点以上时移仓06,如果不缩小就一直持有06,如果缩小到160点就换回03?

赞同来自: 撒马利人 、佛系1212121 、xineric 、nevermind2019 、zddd10 、 、更多 »
也不用过于悲观,在我看来,贴水的本质和指数增强类似。没有了贴水,还可以通过基金组合来构建。目前来看,偏股基金整体相对宽基还是有超额存在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超额也必然会收敛,参考美国市场,到那个时候重点配置宽基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此时把预期收益率放低也是很有必要的。
实不相瞒,我入市时间不过才一年,但很庆幸能够早早看清散户想深研个股的高门槛,即使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也很难对公司股价未来长期的走势做出很好的把控,所以一直在找寻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不深研个股的情况下,在这个市场长期生存下去,并且能够拿到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简单把我的求知经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最开始的技术分析、趋势交易、指数投资、量化择时到多因子选股、宽基轮动再到多因子选基、资产配置。这个过程中发现择时和多因子都容易受到过拟合、未来函数、市场风格变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样本内有效,样本外失效又或者短期有效,长期失效的现象,也容易陷入后视镜的陷阱。受限于个人能力,在我看来,对个股、行业、宏观的未来走势做任何主观判断都是很难的事,所以在这个阶段我的主要方向是通过主动基金、指数增强基金、smartbeta基金等工具构建基金组合在风格上均衡配置,通过目标波动率来调节仓位控制组合整体的风险,从而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均衡配置构建基金组合来赚钱。
第二阶段:长期来看,均衡配置就是看好国运,这点我也是坚信的,但是短期内还是会有很大盘整和下跌的风险存在,那么有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能尽可能保住本金甚至获取收益呢?既然未来(时间序列)是不可知的,那是否能在同一个时间点(横截面)上,先锚定一个标的,然后寻找和它相关性高的标的,并想办法获利。所以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在这个方向进行挖掘,通过利用双向交易、价差、涨跌不对称等特性进行统计套利,举例来说可转债多因子轮动、折价基金轮动、ah股溢价轮动、ic吃贴水、商品期货多空对冲、期权波动率交易。补充一点,事件驱动也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但是考虑到潜在风险、可下注仓位、对时间窗口的把握和对精力的耗费,所以目前没有花过多功夫在这上面。
也曾有一段时间在焦虑,如果现有策略失效怎么办?就如同曾经的分级基金、打新红利。后来想想,这个市场无非就是散户和机构,只要能够持续跟上机构和散户里大佬的脚步,跑赢大部分人获取超额收益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具体做法就是一方面持续跟踪学习券商金工团队的研报、私募量化团队的路演以及各大论坛大佬的经验分享,一方面提高自己在各种金融工具、衍生品上的认知。趁现在还有机会,还有精力多学习多折腾,等几十年后大概率会选择通过公私募产品的配置躺平养老,那是后话。
看lz帖子有部分感同身受的地方,所以啰嗦了一堆,我的市场经验还尚浅,见笑了,共勉!

赞同来自: 撒马利人 、Lemonhouse 、basementkids
因为第1批REITS场内溢价,所以第2批尝试认购了中关村,获配率接近2%。目前越秀比发行价涨了36.5%。看越秀今天的收盘情况对明天中关村上市有个预期。中关村比越秀略优秀,但发行价也略高(比参考报价区间)。明天的涨幅很可能跟越秀今天收盘的涨幅类似。中关村的单支认购收益很可能达到或超过6‰。。

赞同来自: llvll 、shmilyday 、hydk 、K326 、zddd10 、 、 、 、 、 、 、更多 »
升贴水就像估值指标,在大多数时间是无效的,但在两端是有很强的参考意义的。比如中证500期货少见的升水或者贴水大幅度收敛对现货短期反弹的发现信号。比如强信号的上上周五,以及中等强度信号的上周五下午2:30以后。
在之前我没有想到好的利用方法,因为ETF大多数时间都是同步折溢价的,大部分时候没办法对冲盈利,买入500家公司模拟500ETF更不容易。但现在想到了一个使用方法,可以利用这个偶有的发现功能,信号明显时提前加仓或者轮动加仓可转债。因为可转债组合跟中证500现货走势强相关。

赞同来自: hnhaiou 、Lemonhouse 、大道之行也 、流沙少帅 、bismackzhang 、 、更多 »
过了好长时间才发现,真正的大头差异是冻结的保证金的比例。大部分期货公司初始都是在中金所14%的基础上增加冻结两个百分点,共冻结16%保证金。但有些期货公司是不额外加收的,仅冻结中金所的14%。多冻结的这两个百分点还是差挺多的,一手IC合约两个百分点仅银行的理财利息就能达到800多元,考虑到资金的其他使用(如三板打新)要比这个还要多。


赞同来自: llvll

赞同来自: rrrrrccccc 、小岛藤子

赞同来自: ericericeric 、wjeep 、yizhouhit 、阿阿阿华 、klh63FWE2v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别像经常有人发帖不达目标就守五年转债,结果,三周不到,策略又变了!
守得住初心,直到期指升水为止,相信亏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