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闲之日,忙碌之行更甚,但身心俱安,恶补多年以来拉下的研究,系统性的补读各路大德的经典书籍,完善自己市井般的投资体系。
人之精力有限,脑袋容量也利用不足,虽日日多有研究,如果不落笔记下,时间久了,自然是遗忘了,顶多未来只会残留一些“下意识条件反射”的投资动作,当机会来临之时,再来一次研究耗时耗力,甚至都已经遗忘过去研究了什么,这样效率也就极其低下。
故而,梳理杂乱的思维,祛糟留精,待机会来临之时,恢复记忆更迅速。
同时,也给诸位有缘之人共享和研究,以图蔽短扬长、取长补短。
另外,如果能把这些文章汇集在一个帖子中,以后也会查阅方便些。
敝人在其他地方也有博客,文章会同时在这些地方发布:
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oynoodle),这个博客也有十年前的所思所考,水平有限请大家勿笑
如下,是今年写的一些粗文,和大家一起相互学习探讨,还不算多,更不算精,后续会多写一些心得体会,也请大家给予鼓励。
一. 投资总结
《21.03.13【随笔】徘徊在盈亏边缘》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16323
《21.04.02【季报】等待最佳出击点》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18387
《21.07.02【季报】调整、转向乎?》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752064__answer_id-3752064__single-TRUE#!answer_3752064
《21.07.09【牛夫人】调仓换股介入部分ST股》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763330__answer_id-3763330__single-TRUE#!answer_3763330
《21.08.27【老兵】“坚持住”--谢尔比·戴维斯给儿子的三字箴言》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57459__answer_id-3857459__single-TRUE#!answer_3857459
《21.09.10【小结】谈谈我近期医药品种调仓思考》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81352__answer_id-3881352__single-TRUE#!answer_3881352
《21.10.01【季报】“惨不忍睹”净值下的阵地转移》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13837__answer_id-3913837__single-TRUE#!answer_3913837
《21.10.29【布局】2022年投资思考草案》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42154
《21.11.06【2022】消费板块的确定性》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42810
《21.11.13【2022】医药板块的多变性 》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53079__answer_id-3953079__single-TRUE#!answer_3953079
《21.11.27【2022】重研美股资产》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66992__answer_id-3966992__single-TRUE#!answer_3966992
《21.12.04【2022】重研美股资产-2》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73243__answer_id-3973243__single-TRUE#!answer_3973243
《22.01.01【学海无涯】2021年度总结》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05811__answer_id-4005811__single-TRUE#!answer_4005811
《22.01.29【宏观】暴跌入坑思考备忘录》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41269__answer_id-4041269__single-TRUE#!answer_4041269
《22.03.12【宏观】市场重挫迎接老美加息之思考备忘录》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86356__answer_id-4086356__single-TRUE#!answer_4086356
《22.04.01【季报】历史最大回撤》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10915__answer_id-4110915__single-TRUE#!answer_4110915
《22.05.28【大势】艰难蹒跚的股指将逐渐明朗》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71773__answer_id-4171773__single-TRUE#!answer_4171773
《22.07.02【季报】三个想不到》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09356__answer_id-4209356__single-TRUE#!answer_4209356
《22.10.01【季报】不乐观的局面和“沉寂”的投资者》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97882__answer_id-4297882__single-TRUE#!answer_4297882
《22.12.31【高阶难题】2022年度总结》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79409__answer_id-4379409__single-TRUE#!answer_4379409
《23.04.05【季报】回口小血》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62902__answer_id-4462902__single-TRUE#!answer_4462902
《23.07.08【季报】风口被堵》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547928__answer_id-4547928__single-TRUE#!answer_4547928
《24.01.02【混沌简更】2023年度总结》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706061__answer_id-4706061__single-TRUE#!answer_4706061
二. 研究分析
《21.02.08【装嫩】老驾新手买转债》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12862
《21.06.04【误区】小议打新类基金认识误区及优化》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16
《21.06.11【技巧】网下打新之基金规模简易推测》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716295__answer_id-3716295__single-TRUE#!answer_3716295
《21.06.25【技巧】时下申购基金或许A类比C类更划算》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739962__answer_id-3739962__single-TRUE#!answer_3739962
《21.07.16【误区】指数之优劣分析中ROE异象及粗浅分析》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775885__answer_id-3775885__single-TRUE#!answer_3775885
《21.08.06【趋势】当下多个因素似乎有利于小票》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16965__answer_id-3816965__single-TRUE#!answer_3816965
《21.09.03【研究】分享一只“准低风险”有性价比的封基》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69781__answer_id-3869781__single-TRUE#!answer_3869781
《21.09.24【研究】再分享一只“较低风险”的封基》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03274__answer_id-3903274__single-TRUE#!answer_3903274
《21.11.20【气垫】光大银行未来一年内的“安全垫”》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59893__answer_id-3959893__single-TRUE#!answer_3959893
《22.02.19【指数】借“无形障碍”说说买股自建指数》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60288__answer_id-4060288__single-TRUE#!answer_4060288
《22.07.30【中概】借减仓腾讯聊聊近期的中概巨头》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37937__answer_id-4237937__single-TRUE#!answer_4237937
《22.08.06【中概】介绍一只可投A股的中概新玩具》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44273__answer_id-4244273__single-TRUE#!answer_4244273
《22.10.08【理性】投资角度看海天》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00781__answer_id-4300781__single-TRUE#!answer_4300781
《22.10.29【价投】港股或许才能更好实践价值投资?》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22533__answer_id-4322533__single-TRUE#!answer_4322533
《22.11.12【假象】这两年,中概真的很惨吗?》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38087__answer_id-4338087__single-TRUE#!answer_4338087
《23.01.15【干货】介绍4只个股权重远超10%的基金(指数)》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93426__answer_id-4393426__single-TRUE#!answer_4393426
《23.05.13【炒饭】从央企“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来看“中特估”》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96286__answer_id-4496286__single-TRUE#!answer_4496286
《23.06.24【数据】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数据分析》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535340__answer_id-4535340__single-TRUE#!answer_4535340
三. 专题分析-标的品种研究
《21.05.16【翻倍】精选十年翻倍之标的》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2630
《21.05.28【翻倍】精选“疑似”五年翻倍之指数标的》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098
《21.06.18【翻倍】精选“当前”概率较高的6-8年四倍标的指数》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727609__answer_id-3727609__single-TRUE#!answer_3727609
《22.01.08【组合】精选的消费基金组合》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15094__answer_id-4015094__single-TRUE#!answer_4015094
《22.01.15【组合】精选的医药基金组合》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24326__answer_id-4024326__single-TRUE#!answer_4024326
《22.01.22【组合】20只“次优”基金组合(1)》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32730__answer_id-4032730__single-TRUE#!answer_4032730
《22.02.05【组合】20只“次优”基金组合(2)》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45181__answer_id-4045181__single-TRUE#!answer_4045181
《22.02.12【组合】20只“次优”基金组合(3)》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52523__answer_id-4052523__single-TRUE#!answer_4052523
《22.03.05【组合】10只“老将”优基组合(1)》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75798__answer_id-4075798__single-TRUE#!answer_4075798
《22.03.19【组合】10只“老将”优基组合(2)》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96501__answer_id-4096501__single-TRUE#!answer_4096501
《22.05.22【组合】自建“次优基金”组合不定期观察与小结》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64344__answer_id-4164344__single-TRUE#!answer_4164344
《22.10.22【组合】好运兄“为老攒钱”组合建仓总结》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13355__answer_id-4313355__single-TRUE#!answer_4313355
《23.01.28【组合】自建基金组合之2023年度调仓》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01747__answer_id-4401747__single-TRUE#!answer_4401747
四. 读书
《21.10.08【读书】不变的人性、不变的历史-<漫步华尔街>》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22202__answer_id-3922202__single-TRUE#!answer_3922202
《22.06.25【反思】借《赢得输家的游戏》谈降低“败率”》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02155__answer_id-4202155__single-TRUE#!answer_4202155
五. 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
《21.10.15【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1)》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33644__answer_id-3933644__single-TRUE#!answer_3933644
《21.12.11【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2)》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81568__answer_id-3981568__single-TRUE#!answer_3981568
《21.12.25【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3)》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97016__answer_id-3997016__single-TRUE#!answer_3997016
《22.03.26【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4)》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04151__answer_id-4104151__single-TRUE#!answer_4104151
《22.05.07【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5)》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47482__answer_id-4147482__single-TRUE#!answer_4147482
《22.07.23【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6)》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31438__answer_id-4231438__single-TRUE#!answer_4231438
《22.08.13【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7)》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50374__answer_id-4250374__single-TRUE#!answer_4250374
《22.08.27【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8)》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63409__answer_id-4263409__single-TRUE#!answer_4263409
《22.09.17【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9)》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83677__answer_id-4283677__single-TRUE#!answer_4283677
《22.11.20【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10)》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45373__answer_id-4345373__single-TRUE#!answer_4345373
《22.11.27【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11)》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51350__answer_id-4351350__single-TRUE#!answer_4351350
《22.12.25【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12)》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74913__answer_id-4374913__single-TRUE#!answer_4374913
《23.02.12【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13)》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16103__answer_id-4416103__single-TRUE#!answer_4416103
《23.05.06【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14)》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88399__answer_id-4488399__single-TRUE#!answer_4488399
《23.06.10【摘录】高人投资精华集合录(15)》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524782__answer_id-4524782__single-TRUE#!answer_4524782
六. 基金经理调研
《23.03.04【调研】中泰基金经理姜诚谈“物超所值和安全边际”》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34370__answer_id-4434370__single-TRUE#!answer_4434370
《23.04.08【调研】南方基金经理林乐峰谈“当前股市吸引力”》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65068__answer_id-4465068__single-TRUE#!answer_4465068
《23.04.23【调研】安信基金经理聂世林谈“投资的进攻与防守”》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77626__answer_id-4477626__single-TRUE#!answer_4477626
《23.04.30【调研】建信基金经理周智硕谈“破解不可能三角”》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83851__answer_id-4483851__single-TRUE#!answer_4483851
《23.06.17【调研】量化小白看国金量化基金》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531037__answer_id-4531037__single-TRUE#!answer_4531037
七. 财务分析指标
《22.08.21【财务】谈财务分析指标(1)-杜邦分析》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57853__answer_id-4257853__single-TRUE#!answer_4257853
《22.12.11【财务】谈财务分析指标(2)-净利润增速》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64026__answer_id-4364026__single-TRUE#!answer_4364026
《23.02.25【财务】谈财务分析指标(3)-毛利率》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28280__answer_id-4428280__single-TRUE#!answer_4428280
八. 其他
《21.07.23【夜话】皎月湖畔侃投资》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787772__answer_id-3787772__single-TRUE#!answer_3787772
《21.07.30【莫测】山中不觉日月长,股海沉浮牛熊易》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02626__answer_id-3802626__single-TRUE#!answer_3802626
《21.08.13【转场】扛着小刀上战场的我不想做难题》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30059__answer_id-3830059__single-TRUE#!answer_3830059
《21.08.16【误解】要远离“祸国殃民”的股票了?》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35066__answer_id-3835066__single-TRUE#!answer_3835066
《21.08.20【风险】人生长跑途中降低生活风险的方式(一)》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44308__answer_id-3844308__single-TRUE#!answer_3844308
《21.09.17【风险】人生长跑途中降低生活风险的方式(二)》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892729__answer_id-3892729__single-TRUE#!answer_3892729
《21.10.22【魔力】股票的诱惑》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42284__answer_id-3942284__single-TRUE#!answer_3942284
《21.12.18【见闻】医院所见及所思》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3988900__answer_id-3988900__single-TRUE#!answer_3988900
《22.02.26【好运】讲讲见识过的一个真正好运不断的人》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068312__answer_id-4068312__single-TRUE#!answer_4068312
《22.04.09【见闻】清明回乡扫墓见闻(1)》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16874__answer_id-4116874__single-TRUE#!answer_4116874
《22.04.16【见闻】清明回乡扫墓见闻(2)》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24117__answer_id-4124117__single-TRUE#!answer_4124117
《22.04.23【见闻】清明回乡扫墓见闻(3)》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31665__answer_id-4131665__single-TRUE#!answer_4131665
《22.04.30【论道】破了3000后到底怎么做?》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41954__answer_id-4141954__single-TRUE#!answer_4141954
《22.05.14【友问】反思“自己亏损的原因就是不会止损”》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55098__answer_id-4155098__single-TRUE#!answer_4155098
《22.06.04【神奇】探秘一个年化超50%的神奇策略(1)》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78342__answer_id-4178342__single-TRUE#!answer_4178342
《22.06.11【神奇】探秘一个年化超50%的神奇策略(2)》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85942__answer_id-4185942__single-TRUE#!answer_4185942
《22.06.18【友问】不敢买股票但又投资基金是“掩耳盗铃”吗?》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193794__answer_id-4193794__single-TRUE#!answer_4193794
《22.07.09【回顾】复盘十三年投资收益分布》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16520__answer_id-4216520__single-TRUE#!answer_4216520
《22.09.03【血泪】盘点投资生涯中十只被腰斩、脚踝斩的股票》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70223__answer_id-4270223__single-TRUE#!answer_4270223
《22.09.24【按摩】一场熊途的对话》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290776__answer_id-4290776__single-TRUE#!answer_4290776
《22.10.16【玄学】医药板块可能已经在筑底》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07695__answer_id-4307695__single-TRUE#!answer_4307695
《22.11.05【泰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30832__answer_id-4330832__single-TRUE#!answer_4330832
《22.12.17【阳人】中“阳”之记录及用药分享》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69769__answer_id-4369769__single-TRUE#!answer_4369769
《23.01.22【玄学】癸卯兔首乱聊走势》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398980__answer_id-4398980__single-TRUE#!answer_4398980
《23.03.11【有趣】历史上3月上涨概率统计》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440924__answer_id-4440924__single-TRUE#!answer_4440924
《23.06.03【价投】一场关于长期价投的对话》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24963?show_all_answer-TRUE__item_id-4516595__answer_id-4516595__single-TRUE#!answer_4516595
大家多多鼓励,我也多多发文,哈。

赞同来自: 酱油面
==《22.10.08【理性】投资角度看海天》==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国庆,投资界最大的瓜,莫过于海天酱油的添加剂事件,都一个星期了,到处还是热烈的争论,看起来应该是近期国内沒什么热点新闻,大家也是“闲”的慌,吃瓜群众不怕事大,有人戏称,本来一个创口贴就可以解决的事情,现在海天得住个院才行。 都过...第一步,机构砸盘,第二步散户排队,第三步,公司出利好,没起色的话公司就会出昏招第四步公司调降产品价格。

赞同来自: buchu 、孤独的长线客 、chenxuan852 、dingo49 、流沙少帅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国庆,投资界最大的瓜,莫过于海天酱油的添加剂事件,都一个星期了,到处还是热烈的争论,看起来应该是近期国内沒什么热点新闻,大家也是“闲”的慌,吃瓜群众不怕事大,有人戏称,本来一个创口贴就可以解决的事情,现在海天得住个院才行。
都过了这么多天了,估计大家对于这个事件的谁是谁非,估计内心也基本有判断了,敝人就不凑热闹和大家讨论了。
做为投资者,还是从投资角度来看看海天开盘后到底怎么走吧。
喔,对了,大家莫以为敝人网名“酱油面”,就觉得敝人是不是海天股东,那不是的啊。
说到这个网名,是N年前到国外出差,整天面对异国口味的食物,难以下咽,记得某天进某个小店点了个咖喱什么的饭。饭来了后才送进口,我差点就吐了出来,那个味道啊,完全和国内不一样,简直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国内的咖喱饭不是挺好吃的么?后来知道了,国内的咖喱饭是改良成中国口味的咖喱饭,根本就不是正宗的国外咖喱饭,如果真是那味道啊,估计在国内直接都开不走。
又遇上当地人做东西,洋葱做配料贼多,我这就天生吃不来洋葱的人,每到一处都要费力的解释不要洋葱,语言又不通,有时直接画个样子,嘴巴念叨“NO this、NO this”(各位可别笑话敝人,不过当地人听懂了)。
就这样,熬了一段时间,某天遇到一家日本面馆,菜单里有“soy sauce noodles”,配的日本字有“醤油”二字,旁边一碗面。然后就选了它。
上来一吃,我靠,那个美味啊,不知道是我好久没吃到符合口味的东西了,还是真的好吃,反正就是觉得好吃,记忆犹新,后来就把网名喊为“酱油面”。
后来,在家就经常模仿那个做法弄一碗,久而久之,发现煮面条,那个酱油真的作用太大了(靠,我又流口水了)。

哈,又是废话一箩筐。
说到海天经过这个事件,周一开盘被锤,那是肯定的,只不过是锤多锤少的问题。
按海天目前的估值,腰斩我都嫌贵。讲真,现在的估值真心是贵,滚动市盈率57倍,市净率都16.5倍,所以我说,即便来个腰斩28.5倍我都嫌贵。
有朋友会说,那你心目中多少才不贵啊?我嘛,觉得25倍以下我才觉得合适。(估计有朋友要对我喷口水了)
其实,海天即便在国庆大瓜情况下,是不可能腰斩的,各路秃鹫已经在半途虎视眈眈了。
至于海天受大瓜影响到底会跌多少,我们得好好来看它的业务收入组成。
先看海天的产品线组成。
酱油类品种只是其产品线中的一种,只不过占比比较大而以。
下图是各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占比。
从表中可以看到,酱油的占比大约是55%附近。
另外,海天这些年以来的高速成长,得益于其销售渠道的深与广,特别是其在餐饮渠道上贡献了60%的份额,针对个体消费者份额不足40%。
受情绪影响,得益于渠道的优势,真正有意愿更换品牌的,大部分会出自于个体消费者,而餐饮渠道更换的不一定多,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上馆子,不会先问“你家的酱油是什么牌子的?”,也不会要求“请厨师使用非海天的酱油”。
而个体消费者中,鉴于全国消费者群体圈层太多,在“口味、价格、0添加”这3个要素中决定要更换品牌的,除了是较大城市的消费者,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其实更换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0添加”固然好,但价格贵,因为消费圈层的原因,很多消费者估计还是会选择非0添加的酱油,鉴于海天渠道的深广情况,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县级一类的地区,从“口味、价格、品牌”这三个维度来看,估计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海天。
非酱油的各品类板块会不会受影响?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广大消费者其实还是比较“纯真”的,虽然大家可能内容都沒看,甚至直接会说“H天酱油掺du”,但转个背换成其他的品类,比如蚝油拉、料酒拉等等,他们该买什么还是什么,也就是那个时候是啥牌子他们也不会看的。
就如上面说是否影响酱油板块都不见得多,其他品类的估计就更低。
基于如上小学生级别的研判,这个事件是会影响海天的,但影响面似乎又不一定那么大。再说了,等过几天媒体又出现个什么其他新闻,这事情也就过去了,消费者下一步买谁还是继续买谁。
以上能影响海天5%的业绩吗?我看够呛。
不过Y情持续的影响,我表达的意思是,在Y情背景下,能多影响叠加5%的业绩么,我觉得够呛。
所以,未来几天,对海天股价的影响,很可能顶多在一个跌停盘附近晃悠。
当然,我热烈欢迎,多来几个跌停盘,不过即便腰斩,我还是觉得贵啊。
OK,就写到这里吧。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xineric
我印象里你以前风格没这么激进呀哈
手艺学多了,仓位就上去了
小组合比较多
单个小组合,仓位倒也不太多
每个小组合,都有长期赚钱的能力
但所有小组合加和在一起,目前的弊病就是无法抵御系统性下跌
似乎这是很矛盾的事情
等看看如何调整,
如何因时因机的摆放恰当的小组合,看来这是个大难题
一堆小组合全数放入的确不是好做法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22.10.01【季报】不乐观的局面和“沉寂”的投资者》==我印象里你以前风格没这么激进呀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太惨了!太惨了!太惨了!
综观整个9月份,各国的权益表现都不太好,老美的标普500下跌9.34%、恒生国企下跌13.85%,似乎沪指下跌5.55%貌似还占了点上风,不过终究也是跌。
...

赞同来自: fengxubryan 、skylark2020 、好奇心135 、xineric 、LUYUJIANG 、更多 »

赞同来自: 孤独的长线客 、路人甲pro 、dingo49 、ming民 、番茄老爷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太惨了!太惨了!太惨了!
综观整个9月份,各国的权益表现都不太好,老美的标普500下跌9.34%、恒生国企下跌13.85%,似乎沪指下跌5.55%貌似还占了点上风,不过终究也是跌。
这个局面真的不乐观,满眼到处都是各种利空。
敝人的收益自然也不太如意,年度收益-23.79%,实在是太惨了,不过好于4月底。
目前仓位140.44%。
当下各种局面异常复杂,各国的经济周期各又不一,各国当下出现的各种问题,虽然大家都说是地缘、通胀等等的原因,但其实都是互为因果的,并不是谁导致谁的问题。
国内,很多行业日子也不好过,不过也有部分行业相反日子更好过了,想起以前砖家们“结构性牛市”的说法,现在的经济状态也是结构性经济,只不过当下是更多的人较为更难一些。
但是,比较奇异的是,在资本市场中,目前根本沒看到大面积的鬼哭狼嚎。
虽然不可否认还是有很多人受不了目前的下跌而减仓、清仓离场的,但似乎只是千万投资者中的小小的一部分,远沒见到过去那种大面积的恐慌场景。
现在的投资者越来越理性了么?还是投资者越来越有底气抵御不可控的局面?
又或许是媒体渲染减少的缘故,同时也少了很多带节奏的人,让这市场少了很多让山峰更高、海底更深的可能性。当然,这或许是件好事。
本来投资就是要沉下心来,认识到投资就是要投资好的公司,而不是被一时的市场情绪给主导。
如今确定性很弱的市场,就像轻轻一吹都要被吹倒的东西,很是弱不禁风,谁都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粘了点火星就要烧个大窟窿出来。
辩证的说,相反这个时候更应该在“危机”中寻机“机会”,或许可以考虑烂肉换好肉,珍惜这段时光吧。
忘记是哪位投资高人说的话:牛市赚金钱、熊市赚股份。
在当下这个阶段,似乎砍仓、清仓都未必是最好的选择,熬住,施展腾挪功夫多赚点股份吧,或许总资产还会下跌,但股份增多了,总资产显得也跌的慢点。
在本季度,我好好整理了持仓的各类品种,增设了“高频、中频、低频、长持”几个指标做腾挪,敝人沒能力做日内超高频,定义在2周内会调仓的品种为“高频”、2周~6个月内调仓为“中频”、6~12个月调仓的为“低频”、超过12个月才会调仓的为“长持”。
目前“高频”品种效果不错,虽然大盘的连续下挫并为绝对赢利,但相对超额收益明显,不过占持仓不足10%,下一步好好挖掘扩大比例,希望籍此熬过这个大熊市。
另外,目前仓位140.44%,稍微有些高,比较尴尬,目前没有较好办法,不知道哪位高人可以指点一二。
十一国庆也给大家带来了喘息之机,相信更多的投资者会通过这段时间更冷静看待这个市场。
最后,祝愿大家熬过寒冬,迎来黎明。

赞同来自: 孤独的长线客 、打新交朋友 、landandwater 、skyblue777 、xineric 、 、 、更多 »
问题是,合适聊控制回撤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信服并跟随高手?比如吾知大佬称要止盈化肥股的时候(好象是7月份吧?),有几个人信呢?从理论上讲,控制回撤是可以实现的,不过前提条件是需要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
超出能力圈范围的回撤控制,那是伪控制
不同体系的人,控制回撤的手段和方法各不同的
比如,习惯常年满仓的投资者,你让他用普遍的降低仓位来控制回撤,这他明显没法接受,因为仓位降低意味着他度日如年,那么让他使用切换之低波动品种的方式,那就比较合适他
兄台说吾知的案例,很显然,大家能力圈没法与吾知相比啊。。。。所以很多人不信呢
毕竟大部分只愿意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东西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2.09.24【按摩】一场熊途的对话》==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近期的大盘,真是跌的太暴力了,实在是让人受不了。比如董宝珍要躺平,还比如一些大V们要暂停发言一段时间,还有一些小v们计划减仓把融资还了。 这样的行情下,如果还能不亏,实在是能人。 要说9月份,大盘也沒跌多...我觉得提供回撤控制的比什么都重要,而不是打气加油。

赞同来自: wendy123 、蒙蒙飞絮222 、来生做条狗 、XIAOHULI92 、路人甲pro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近期的大盘,真是跌的太暴力了,实在是让人受不了。比如董宝珍要躺平,还比如一些大V们要暂停发言一段时间,还有一些小v们计划减仓把融资还了。
这样的行情下,如果还能不亏,实在是能人。
要说9月份,大盘也沒跌多少,就5%附近,但今年大盘整个就在低位徘徊,所以9月份对一些人来说,算是压垮骆驼的稻草了。
不过,从媒体和各个群里面的信息看,大家的情绪还远远沒到哭爹喊娘的,不知道现在的股民是理性了?水平高了?还是麻木了。
昨天,有朋友来找我聊天,看他实在是受不了这个行情了。
朋友:大盘如此,怎么看啊?
我:往复循环,涨涨跌跌,自然道理而以。
朋友:看你说的云淡风轻,你就不焦虑吗?
我:要说焦虑,那到不至于,我每天睡的很安稳,不过总觉得沒收益还亏,是多多少少肯定不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头。
朋友:你是怎么做到不焦虑的。
我:都生活几十年了,知道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活好当下呗。在困境中寻找机会,有不言败的心态。当然,这里面最重要是做到有信仰。
朋友:信仰?信个什么教吗?
我:那到不是。你看啊,人类社会的发展,终究是越来越好的。所以,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美好生活的趋势是一直向上的,这就是大的趋势,把它说成信仰,只是个比喻。
朋友:几千年?我们都活不过一百年。
我:是的,虽然趋势是向上,但发展可不是线性的,总是往复颠簸。如果说几千年的说法你觉得对我们意义不大,那么你去拉一下上证指数的年线看看,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顺手发了一张上证指数的年线图给他。
朋友:啊?好漂亮,一路向上。
我:是的,从1990年开始到现在,从趋势上讲都是一路向上的。而且这个涨幅还不包括股票分红,如果算上股票分红,理应趋势线还要在往上抬个几度。
朋友:如果真是这个趋势走,到是不担心啊,但怎么身处其中,总觉得哪里不对?
我:这就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继续:你是不是在想,怎么这种趋势和自己切身体会到的不是一回事?
朋友:是的啊。
我:所以说,我才说在投资上要谈信仰。一个就是无论几千年的文明,还是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大的趋势都在向上发展。二个就是在一的基础信仰下,知道阴阳之道,就是往复循环的道理。
朋友:你的意思是向上是主线,涨跌是副产品?
我:你牛叉,竟然还能如此总结,对的,你说的对。
朋友:(发了个笑脸)。
我:所以说,知道涨跌是日常形态,你又无法掌控,你揪心个啥?
朋友:是的。不过这个只是个道理,身处其中,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就在股市中给亏沒了,这个真的无法接受。
我:有个馊主意,或许有用啊“浮亏不是亏”,哈哈。
我接着说:所谓“浮亏不是亏”,其实有个背后语。
朋友:什么背后语?
我:简单说,就是持有的品种得好品种才行,不然烂品种,时间越久越沒价值。
朋友:你说说你内心的好品种吧。
我:从类型来说,甚至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就是老巴推荐的指数基金。时间越久,越容易战胜其他品类。
朋友:比如说?
我:比如老巴就经常和人推荐标普500,对应我们国内可以用沪深300来对标,300家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也可以说是300家最好的公司,每年都会优胜劣汰。
朋友:还有吗?
我:又比如红利指数,这类指数在全世界各国股市中,该类指数都算佼佼者。现在A股,我比较推崇红利低波和国企红利这两个,红利低波有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005561.OF)、国企红利有西部利得国企红利指数增强A(501059.OF)。
朋友:嗯,等我关注下。行业方面你觉得哪些行业不错?
我:好行业其实蛮多的,只不过对于小散而以,就只关注消费、医药吧。
朋友:为什么我们只要关注消费、医药?
我:做投资,还是要做大概率的事情,小散的能力有限,更应该集中精力关注“值得”关注的行业。和上面提到的红利指数类似,消费指数在全世界各国中,都属于佼佼者指数,特别我们这种人口大国,消费可以看成是“永续行业”。
朋友:以前网络上都说医药“永续”,不过国内现在集采,岂不是不能投了?
我:表面看,你说的没错啊。但你想想,大家都你这认为的话,医药是不是属于抛弃品?既然抛弃了,估值那不就低了么。
朋友:是的,现在好像医药的估值逐步低了。
我:我们国家的医保压力的确很大,所以才搞集采,但即便如此,社会整体的医药类开支是逐年上升的,也就是说,从行业上看,医药行业不仅沒萎缩,还在提升,这就是“好”投资品的重要基础。再配合当下估值已经逐步降低了,你说不值得投资?
朋友: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如果它一直不涨怎么办?
我:你这个就多虑了,大家都在信奉“价值投资”,都说要“长期投资”,遇到集采的当下,就觉得医药不涨就不满意了,这是不是觉得有些“多标”?
朋友:如果医药真的3-4年不涨,真的没法投资。
我:其实这个是心态的转换问题,其实,只要你拿着的越是好东西,越是不涨,未来它价值就越高。老酒不是越屯越香么?
朋友:那你说怎么选股呢?选到那些好股票。
我:我一直不建议小散直接买股,我一直推荐买基金,就像刚刚说的沪深300、红利类指数,如果说消费,我也建议直接上指数,到是医药类,因为医药的细分子行业太多,可能主动基金相反占一些优势。
朋友:其他行业你不推荐?
我:小散精力有限啊,如果想省心就沪深300拉,如果真是想在其他方面也尝试一下,可以优选下优质基金经理买他们的基金,最好是均衡型的。
朋友:嗯,好的。不过你说现在大盘到这个阶段了,该怎么处理?
我:熬吧,如果你拿的是好品种,价值终归会回归的,熬时间吧。如果沒拿,那正好在这个阶段调仓咯。

赞同来自: 孤独的长线客 、lonelycity 、大y阿飞 、dingpenglei 、neverfailor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接上一期说的美股总在暴力加息,并说美指就此下挫,然后还说是好事,看时间点,下周敝人应该会加仓一笔美指。
本周,大A如此暴跌,都要把人打昏,很多东西价格又跌下来了,目前在思谋是不是应该搞点高抛低吸?本周正在冥思苦想相关策略。
今天,就继续摘录一些高人精华吧,前面的投资精华录收集在这里(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0618816)。
一. 当市场走向以技术分析的时候,很可能市场基本到顶了
解读分析:
投资者越来越理性,目前主流的声音都很弱视技术分析,甚至把技术分析矮化为“划线派”,有时候在某些群体中对技术分析是歧视般的存在,也就是认为技术分析不是“名门正派”。
所以,当市场的主流声音是价值投资、基本面分析的时候,说明这个市场还属于情绪较为理性的阶段(虽然无法判断市场是否处于相对高位)。
而市场大量出现“股神”的时候,价值投资、基本面分析方法往往对市场估值已经几近失效,除非是“提前N年”的入场论,否则已经无法让价值投资者入局了。
而此时还能让其他投资者入局的方式往往就变成用技术分析的方法才能凑效。
无论是“股神”的有意为之、还是“看不见的手”在刻意引导、还是某些利益驱动,总之此刻还能解释市场的就是技术分析。
二. 大数定律:大部分公司的成长期仅仅只有3-5年,即多年成长的公司非常稀缺
解读分析:
永远成长的公司是不存在的,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有一定成长性的公司,在这个地球上都是非常稀缺的,而这些公司也或多或少曾经出现过一些年份的萎靡。
从大部分公司的历史来看,从大数法则来说,很多公司的成长期也只有3-5年,所以对成长型公司抱有“永远成长”、或“能持续成长”下去的思维是不靠谱的。
这是公司成长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故此,做为成长股投资者,需要见好就收。
三. 产业链中,划分蛋糕的就是话语权高的,这样的企业是较好的投资标的
解读分析:
这是大白话中的大白话,谁有粮谁说了算、谁有权谁说了算、谁有资源谁说了算,这些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明白不过的道理。
公司,就是一个一个个体的人组成的一个集体,而一个一个集体组成的社会交易模式,说白了也就人的“共识”形成的结果,没有什么神奇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放大版的人类而以。
有权利划分蛋糕的企业,在产业链中,其利润最高、也最稳定。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链中划分蛋糕的环节可能会变换,但这类企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属性不会变。

赞同来自: 阿宽20211019 、jlmscb 、孤独的长线客 、aladdin898 、tikro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这几天,在研究几个策略,期间涉及到对指数的日涨跌进行统计,想起十年前“发现”的周四指数容易跌的现象,于是顺道抽了点时间,来看看周四指数的涨跌统计。
说到周四容易跌的“发现”,最早大概是2009年的时候了,某天突然发现,“好像”周四的时候大盘都比较容易跌,然后就大约统计了一段时间的周四指数表现,的确看到周四跌多涨少。
于是,当时就把周四定为我的“定投日”,以后N年,一直戏称周四是“法定跌盘日”。
后来也仔细分析了下这个现象,后来得出的结论是:
(1)因为大A是T┿1制度,卖出的资金要第二天才能取出,所以一些资金就需要周四卖出。
(2)在牛市中,一般人都担心周末市场有变化,所以提前卖出规避周末“风险”,往往股谚说“牛市周五多下跌”,那么有人会更提前到周四撤退。
曾经,觉得这个结论还是很有道理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更理性的参与市场,现在这个结论其实越来越不合新形势了,当然这个结论也或许是“想当然”。
这一晃又是好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统计工具又越来越便利,不到几分钟时间就把数据统计了出来,想当年那会数据统计的确还是费了点不小功夫。
直接上个图来瞅瞅:
以之前那个结论提到大家为了周五能顺利取现,所以周四卖出,本次数据统计我扩展了下,即也把节假日的T-2日也纳入其中,纳入的原因是它符合节假日前T-1日取现的思维,为表达方便,下面我把节假日前T-2这个词汇也统一表达为“周四”。
数据统计了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中小100(以前的中小板)、创业板指、创成长。
先看“正收益率”,既然观察到周四容易跌,那么意味着周四的“正收益率”大概率低于50%,甚至大大低于50%。
但看了统计数据,真觉得“感觉”骗了人。
中证1000、中证500,相反在周四的正收益出现概率还更多,毕竟超过50%。其他的指数的确表明周四下跌概率多一点。
沪深300:正收益率46.3%,即下跌概率53.7%,即下跌与上涨比率为1.16:1。
中小100、创业板指、创成长也是下跌比率高,不过沒沪深300高。
所以,从数据来看,在沪深300、中小100、创业板指、创成长这几个指数来看,周四下跌概率的确要高一些。
不过,远远称不上“法定跌盘日”,看来我以后得改口,毕竟下跌概率最大的沪深300也仅仅是1.16:1。
即便周四下跌概率“稍微”大一点,但其中位涨跌幅偏差都在0.1%以内,以长期投资的视角来看,其实差别相当相当的小。
当然,从平均数来说,周四投资能超胜一点点,能领先0.1%的收益吧。
写到这里,想起当年马克·吐温在写的小说里面来调侃股市“十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七月、一月、九月、四月、十一月、五月、三月、六月、十二月、八月和二月”。
马克·吐温的调侃,旨在表达股市其实充满不确定性,每个月都是危险的。
在资本市场,随着制度越来越完善,参与者越来越理性,其实一些超概率的存在,其实是越来越微乎其微的。
这不,我近期研究的几个策略,初步的胜率大约也仅仅是52%~53%附近,研究一半天,结论如此会觉得好失望。
中秋节啦,祝各位开心,投资顺利。

赞同来自: xueming829 、宿不移
【证监会给熔盛的反馈意见书(很官方的文书标题记不得了)】查了一下我个人的交易记录,是2011年5月开始陆续买入全柴动力,2011年国庆前后清仓的。我看到的,自然是2011年10月之前证监会反馈给全柴动力的公文,只不过现在查不到了。当时这公文,正文就寥寥几十字吧,只不过我全程参与过广汽长丰和水井坊的要约收购,全柴动力收到的公文,与广汽和水井坊收到的证监会反馈意见相比,粗看就那样子,细看公文标题不同,公文内容措辞也不同,意思完全是两个意思,当时觉得不对,就陆续卖出了。
今晚好好的去历史公告中搜罗了一番,层主说的是【2011 年 5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向熔盛重工出具的 110946 号《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这个文件吗?
在 全柴、熔盛的历史公告中,都没有公告过这个《通知书》的全本
但在全柴2012/8/25日公告里面到是提到了这个《通知书》的部分内容,只不过8/25日这个时点,已经...

赞同来自: 宿不移
全柴动力这案例,当年我也重仓参与了,但及时退出,好像还稍微赚了一些。【证监会给熔盛的反馈意见书(很官方的文书标题记不得了)】
现在回顾起来,都说熔盛无赖怎么怎么的。但我要说,当年绝大多数投资者,要么没用心,要么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很明白的,证监会给熔盛的反馈意见书(很官方的文书标题记不得了)中,很明白地表达了这次收购吹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还痴痴地在等待,你说这样的投资者不亏,谁亏?
今晚好好的去历史公告中搜罗了一番,层主说的是【2011 年 5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向熔盛重工出具的 110946 号《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这个文件吗?
在 全柴、熔盛的历史公告中,都没有公告过这个《通知书》的全本
但在全柴2012/8/25日公告里面到是提到了这个《通知书》的部分内容,只不过8/25日这个时点,已经是熔盛正式从ZJH撤回申请材料的第4天了(8.21日撤回)
而当时,全柴股价已经就先前价格腰斩了
层主说的是这个《通知书》么?
请教当时你是从哪个渠道看到的这个内容呢?
(ZJH网站么?我今晚找了好久,发现ZJH网站只有正式核准、公示等等公告,这种反馈通知书好像是没有,不知道我是不是找错了)
请层主能回忆下不?
也好让敝人查缺补漏一下

赞同来自: 酱油面
==《22.09.03【血泪】盘点投资生涯中十只被腰斩、脚踝斩的股票》==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投资N年,从结果上看,股票投资的确很难。要说我曾经开始做股票的时候,就觉得股票难,需要另辟蹊径,就专门寻找市场中适合我的投资品,还好这些品种的寻找不太困难。按当时的叫法,那类投资叫“低风险确定性”投资法,只可惜随着...暴雷那么多还活着,说明楼主的投资体系还是很完整,分散做的不错。不然早就被消灭了吧

==《22.09.03【血泪】盘点投资生涯中十只被腰斩、脚踝斩的股票》==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投资N年,从结果上看,股票投资的确很难。要说我曾经开始做股票的时候,就觉得股票难,需要另辟蹊径,就专门寻找市场中适合我的投资品,还好这些品种的寻找不太困难。按当时的叫法,那类投资叫“低风险确定性”投资法,只可惜随着...总结的真好,我的投资记录怎么就没有这么完整呢?中间也有无数踩雷的股票,但是现在要我去总结亏钱的前10个投资,还真是一笔糊涂账。需要向大佬们学习认真记录,认真复盘

==《22.09.03【血泪】盘点投资生涯中十只被腰斩、脚踝斩的股票》==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投资N年,从结果上看,股票投资的确很难。要说我曾经开始做股票的时候,就觉得股票难,需要另辟蹊径,就专门寻找市场中适合我的投资品,还好这些品种的寻找不太困难。按当时的叫法,那类投资叫“低风险确定性”投资法,只可惜随着...关于安信信托 同样的理由,是不是也适用于东方财富。
随着这个人财富增长,理财意识逐渐觉醒,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钱交给基金经理来打理,东方财富作为基金代销的巨头可能获益最大?

赞同来自: landandwater
==《22.09.03【血泪】盘点投资生涯中十只被腰斩、脚踝斩的股票》==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投资N年,从结果上看,股票投资的确很难。要说我曾经开始做股票的时候,就觉得股票难,需要另辟蹊径,就专门寻找市场中适合我的投资品,还好这些品种的寻找不太困难。按当时的叫法,那类投资叫“低风险确定性”投资法,只可惜随着...好帖,在安信信托里面写的。“随着未来大家越来越有钱后,对大部分人而言由于没有投资能力,故而大家会转投信托,这将在未来长期有利于信托行业”
这个前提本身就是错的。
资本市场出来这三十多年,大家工资、存款大幅上涨。光看散户持有市值是增长的,但看比例是跌的,说明普通人在社会中,资产是下降的。
大家依然没钱,依然不会投信托甚至都不会去投资资本市场。

qianfa - 波动太大顶不住
==《22.09.03【血泪】盘点投资生涯中十只被腰斩、脚踝斩的股票》==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投资N年,从结果上看,股票投资的确很难。要说我曾经开始做股票的时候,就觉得股票难,需要另辟蹊径,就专门寻找市场中适合我的投资品,还好这些品种的寻找不太困难。按当时的叫法,那类投资叫“低风险确定性”投资法,只可惜随着...茅台是带 炫耀属性,并不是当纯的喝好酒,
有钱人在当下如何体现他们的地位,他们的以众不同。 高端房子也是

现在回顾起来,都说熔盛无赖怎么怎么的。但我要说,当年绝大多数投资者,要么没用心,要么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很明白的,证监会给熔盛的反馈意见书(很官方的文书标题记不得了)中,很明白地表达了这次收购吹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还痴痴地在等待,你说这样的投资者不亏,谁亏?

赞同来自: flybirdlee 、扫地小僧 、酱油面 、好奇心135
==《22.09.03【血泪】盘点投资生涯中十只被腰斩、脚踝斩的股票》==全柴是我投资的最后一只股票,看了楼主的总结突然发现,一眨眼已经10年了。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投资N年,从结果上看,股票投资的确很难。要说我曾经开始做股票的时候,就觉得股票难,需要另辟蹊径,就专门寻找市场中适合我的投资品,还好这些品种的寻找不太困难。按当时的叫法,那类投资叫“低风险确定性”投资法,只可惜随...

赞同来自: 原花青素 、二零20大吉大利 、犇犇冲量bbclcl 、lonelycity 、拉格纳罗斯 、 、 、 、 、 、 、 、 、 、 、 、 、 、更多 »
万科归不到民营企业,官方口径算是公众企业。纵然国进民退,但这也是表象,终究还是要具体看地产公司的竞争格局。官方认为它是不是民营企业不重要,重要是从体验来讲它是不是
不过,也不用纠结名词的定义,更重要还是看体验
一则它的最大股东虽然是国企,但都不足30%份额,不属于绝对控股
二则万科是非常典型的内部人控制企业,这个企业的具体“身份”,其实类似于尿壶,为了活得低利率融资,他们会宣称自己的大股东是国企;为了不沾惹“国企病”的误会,他们会宣称自己是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为了维护内部人利益,他们痛斥野蛮人的价值发现
不过,我这番言论是我的个人偏见,哈

赞同来自: 孤独的长线客 、wijoy17 、艾薇儿 、崔文泰 、一个庸俗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投资N年,从结果上看,股票投资的确很难。要说我曾经开始做股票的时候,就觉得股票难,需要另辟蹊径,就专门寻找市场中适合我的投资品,还好这些品种的寻找不太困难。按当时的叫法,那类投资叫“低风险确定性”投资法,只可惜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这类机会越来越少,后来不得以转型,只能“迎难而上”,慢慢介入股票投资。
投资股票,说出来都是泪,真不是小散们应该投资的品种。在资本市场中,虽然大A在股票上已经非常眷顾小散了(在国外市场那更是炼狱),但小散投资股票的确是“九死一生”。
其实这想想也不奇怪,大A有4000多只股票,真正常年优秀,能给投资者带来长期收益的,有40只吗?好像没有,这概率1%都不到,所以莫说“九死一生”,对小散来说“千死零生”都不为过。
敝人也曾经写过几篇思考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摩观摩。
《21.08.13【转场】扛着小刀上战场的我不想做难题》(https://xueqiu.com/4587884301/194222843)
《21.10.22【魔力】股票的诱惑》(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00815740)
《22.07.09【回顾】复盘十三年投资收益分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24888149)
今天就盘点下我投资历程中被腰斩、脚踝斩的股票,算是总结,也算是警示。
敝人很多时候经常自爆家丑,毕竟写文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不像一些大V为了圈粉都不敢自爆自己的投资失误。
先贴图把所有股票都讲了吧,有时间听敝人唠叨这几只股票的血泪过程可继续往后读喔。
=========================================
【NO.10】 万科A:
有朋友可能好奇吧,怎么-16.6%的跌幅就被列入“腰斩”系列?
其实,表中数据是整体业绩,敝人投资历程中超过20%跌幅的投资品也比比皆是,不过万科的-16.6%跌幅更应该值得放入。
一者,这16.6%的跌幅是真真实实亏损,二者主要源于最近一次的换仓决策实在是臭的很,而这次的决策直接让我相对亏损了60.6%,这个操作列入腰斩也算是符合条件。
这个重大的失误可以比喻为“12年当太监,49年入国军”。
事起于2020年,虽然在17-19年中,招蛇的投资获利颇多,但2020年后就不行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其国企的运作体制,存在不灵活、激励机制钝化等,于是转而把目光瞄上了万科,遂准备做一个标的切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于是在2021/01/22把招蛇切换到了万科。
而时至今日,招蛇上涨了24.96%,万科A下跌了35.59%,两相相抵后万科相对跌了60.55%。究其原因是地产市场的变化,由于地产的高杠杆,民营企业风险会更大,而与此相较国企则安全更多。故此万科被打落,招蛇逆势上涨合情合理。
这段经历也在《22.06.25【反思】借《赢得输家的游戏》谈降低“败率” 》(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23615988)中有所提及。
本笔投资的领悟: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无法快速随市场政策变化而转移阵地是小散的通病。而此类的弊病如果无法突破,最好的办法是未来直接规避它。
=========================================
【NO.9】 中国信达:
本笔投资是与中国华融的摊饼行为。
同是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按当时的财报显示,华融更有成长性、信达更稳健。
在当时(2017年)的投资环境看,各色大蓝筹、国资股齐声上涨,环顾四周,个个都不便宜,而恰好此时,发现了中国华融/信达这样的资产管理公司。
它们具备低PB(1倍及以下)、低PE(5-7倍)、高股息(8%以上)、稳健的ROE(10%+,甚至12%+),类比当时的中国平安,这些指标都是相当的便宜,而且资产负债率比中国平安还低不少。
为什么当时用中国平安来类比,主要是同是用“钱”来做生意的金融公司,虽然各自成立公司的初衷不一,基石业务不同,但从外延业务来说,与平安这种来比应该有较多的可比性,比如都是吃投资收益,只不过表面进入方式不一而以。
于是,在最初买入的时候,华融的“成长性”更好,其PB在1倍附近,而信达仅有0.72,进而最初在17/8/31日买入了信达、11月份买入了华融,之后继续又买了几笔。
还是不变的剧本,买入后它们确实也曾一度有所上涨,之后就到了2018年了,大家都知道,那年是大熊市。
而在2018年,华融的贪腐案更让华融雪上加霜,虽然信达沒受影响,但跟随市场也下挫不少。
到了2019年,大A股返身向上了,而信达、华融不涨反跌,熬到2020/3/25,在大A春节后的YQ暴跌到最底的那天,清仓了结换成了石药集团。
整体而言,信达加权亏损35.8%、华融加权亏损65.2%,如果当时不清仓,时至今日,会继续分别再亏5.9%、68.7%,想想都还算不幸中的万幸。
本笔投资的领悟:
(1)股票投资很难,金融股投资就更难,因为金融产品不仅复杂,而且会有层出不穷的“创新”,更可怖的是这些企业都是高杠杆企业,在经济萎靡期(或公司萎靡期)之时,它们的经营难度可是几何级别的升高,这对投资人而言可不是好事。
(2)以华融为镜,当企业主要负责人“出事”的时候,都要奔命的往外逃,而不应该“观望观望”,即便后来被证伪没事,再高价进去也比开始留在里面强。
=========================================
【NO.8】 英力特:
这是做的一笔要约套利交易。天元锰业全面要约收购英力特。
而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价格持续低于全面要约价,从事后的经验来看,这是比较蹊跷的事情,但在当年来说,因为价格低于要约价,相反激发了诸多散户的投资热情。
根据英力特在5月13日发布的公告【因英力特煤业沙巴台煤矿处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现处于停产状态,规划调整事宜尚未确定,目前该矿的采矿权证已到期。英力特和天元锰业对转让宁夏英力特煤业的价款支付方式的执行产生分歧,双方协商达成的初步意见未获上级部门批准。而一旦英力特和天元锰业如果进一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将对包括英力特控股权转让的整个交易构成实质性障碍】。
这个公告,直接触发了5月12日的股票跌停。
诸位,你沒看错,5/13的公告“导致”5/12日股票跌停,大家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很明显,公告基本明确说了本次要约会最终失败,我在5/17日跌停打开后清盘离场。
整个交易加权亏损了38%,还好,仓位不多,损失有限。
当时我还写了一篇备忘文章《17.05.13【灰天鹅】英力特要约落难记》(https://xueqiu.com/4587884301/85470800)。
其实,事后来看,本次要约或许是彻头彻尾的圈套,或许和华R案的关系也不浅,毕竟这些年中,媒体对天元锰业也有过很多分析和报道。至于真相是什么,我们小散还真就不知道了。
本笔投资的领悟:
我等小散在资本市场的食物链中就是末端,要想生存,得保护好自己,要想进攻至少得很好的控制好仓位。
=========================================
【NO.7】 安信信托:
投资安信信托,主要是看到它超好的ROE(多年20%+)、不高的负债率(多年30%+附近)、常年不错的分红。
更重要,一个信托公司,做的只是通道业务,收好管理费就好了,而且当时监管趋严背景下,安信的通道业务更是成了香饽饽。如此好的模式,摆在现在我也要垂涎三尺。
不过,后面就更严,导致安信信托也开始投资于二级市场,但天时不利,其时恰逢2018年,安信相继踩雷印纪传媒、中弘股份。同时,因为监管进一步限制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信托业务随之收紧,这对安信可不是好事,之后,安信大量产品陆续出现逾期。
对于安信的股价表现,在2018年当然是一路向南不回头。
而敝人在安信的投资,在2017年3月份开始买入的安信信托,后面的确也给我带来了不少收益,但整个2018年则是回撤相当严重,最终在19/01/28清仓走人,整体加权亏损38.8%。
可惜,命运弄人,如果再能坚持几天,熬过春节,安信连拉N个涨停,直接以低点计算翻了个倍,简直哭死。
如果当时真是翻倍走人,安信自然就不是我投资生涯中的腰斩股了。不过,假使真能坚持到后面的翻倍行情,那又也许重燃了对它的信心,后面可能还是被腰斩。这不,如果当时不清仓,拿到现在,也仅仅比清仓价上涨了4.37%,这又都3年半过去了。
想起投资安信之时,还有个基本逻辑“随着未来大家越来越有钱后,对大部分人而言由于没有投资能力,故而大家会转投信托,这将在未来长期有利于信托行业”,现在回头看,这个似是而非的预判,在社会的发展大潮中,显得弱不禁风。
这如某位投资高手说的“你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未必是对的,即便是对的,最终受益的一定是这家公司吗?”。
本笔投资的领悟:
(1)安信本质上是金融股,对金融股的投资要谨慎加谨慎,一点点的经济波动,对金融股而言,那或许就已经是灾难。
(2)金融股不利于小散投资,扩展而言但凡高杠杆企业都不利于小散投资。(附注:敝人目前库中的平安、地产类标的,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降仓,未来将逐步清空)
=========================================
【NO.6】 华兰生物:
投资于华兰生物,当初的初衷是找合适的标的做为深市底仓来打新,找来找去,觉得它不错,一是医药、二是ROE不赖、三是负债率也不高。
虽然首笔投资于2020/7/9,但9月份配合大逻辑降低整体仓位的时候,小赚卖出。
再次进入的时候是2020/12/29,当时它已从高位下挫了不少,也比我当时卖出价跌了不少,所以买入价格尚可。
只不过,进入2021年后,它就上涨乏力了,之后就随医药整体市场下跌而下跌了,不过近期又有了恢复迹象,目前还在持仓中,加权亏损44.3%。
在本笔投资上,因为仓位很小,很少有精力去深研,但做为很久一段时期以来对医药板块的领悟,我觉得合适在这里提一提:
(1)医药是个好赛道,虽然大背景是集采控费,但社会整体的医药支出是向上的。但行业好,个股未必就一定受益者,且股价也未必一定有好表现。在投资医药上,小散应尽量投资基金,而非个股。(附注:未来某一天,敝人的医药类个股将逐步清空,转投基金)
(2)目前医药的整体估值不贵,投资医药宜遵守“放平心态,静待花开”。
=========================================
【NO.5】 全柴动力:
全柴动力的投资也是一笔要约套利交易。熔盛重工全面要约收购全柴动力。
当时(2012年),全柴动力和江苏熔盛重工的股权转让合同签订已经一年多,国资委和商务部的批复也快接近一年期限,熔盛重工一直未履行要约承诺。
到了6月份,熔盛重工在港交所公告称,收购条件没有全部达成,股权转让协议还未正式生效。
而事情的发酵,则在7月份,很多大资金认为要约基本是不可能了,于是引发了市场暴跌。
而熔盛重工迟迟不履行承诺,则是由于其内忧外困导致。
本笔交易让敝人亏损44.4%,时间点都是十年前2011-2012年,虽然以现在来看亏损金额不大,但亏损比例占据了敝人本金的15%~17%之间,着实及其难受。
更多的内容可参看敝人十年回忆录中的子文章《19.09.26【04十年投资--若虚不倦之龟行路】刚把鼻孔往向上翘,新鲜嫩韭被打地》(https://xueqiu.com/4587884301/133425347)。
本笔的领悟在上面的子文章中有详细纪录,大家有兴趣到里面参阅。
=========================================
【NO.4】 中国飞鹤:
中国飞鹤,曾经章子怡一句“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的广告语红遍全国。
我一直对牛奶这个行业不感兴趣,因为觉得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不是好行业。但某天听了一个人对中国飞鹤的分析后,发现这公司真不错。
超高的ROE:在有财报以来,除2016年是19.08%外,其他年份均高于20%,甚至2017年开始都超过了30%。
不错的净利:2014~2016,净利率10%+,2017到了19.71%,之后逐年上升,从20%开始到了2021的30%,其中2020还到了40%(该年另有收购获益)。
不错的毛利:毛利均大于50%,近几年甚至到了70%+。
大方的分红:大约每年赚到的30%~50%都用于分红。
较好的负债率:负债率逐年降低,目前已经降至22%了。
相当好的市占率:在婴幼儿奶粉这个赛道里,最新数据表明其市占率已经接近了20%。
有如此的财务指标,难道你不动心吗?
不管你动不动心,反正我是动心了,只不过市场上大把的人沒动心,因为2019年上市后,一路上涨了3倍,到了2021年1月份到了顶端后又一路下挫,现在距离顶部价格跌了75%。
这么好的股票,怎么会大把的机构不动心?还连续下挫,目前直接跌破了2019年上市的发行价。
当然,市场也是有逻辑的,比如:
财务造假、广告费高启、研发经费投入低、新生婴儿降低等等。
(1)财务造假:
其远超同行的毛利,超高的ROE,都是被人诟病的认为是其财务造假。
你说它财务造假嘛,都从老美退市重新到港上市几年了,还有很多v目前在大力推荐,难不成市场就没有一个v看出来?(当然,很多狗屎股,在B雷前很多v还在呐喊买入,B雷后一个二个的说自己“早”说了xx要B雷,所以v们的确不靠谱)
你说它沒财务造假嘛,就财务指标看,如此优秀的财报,竟然没有大型机构看上它。
玄妙、奇怪。
当然,要说毛利超高、ROE超高,如果把飞鹤换成茅台,大家会认为很正常,但飞鹤怎么就不正常呢?同样是走高端路线、同样有超好的市占率,获取市场较高的溢价,取得高毛利、高ROE,这不挺正常么?
总之,玄妙、奇怪。
(2)广告费高启:
在奶粉行业,沒见过哪家广告费低的。
(3)研发经费投入低:
如果研发经费投入低,就被认定为应该打折,这逻辑是不合道理的。常规来讲,一家企业,如果在低投入研发经费情况下,还能受市场欢迎,这不挺好的么?如果这逻辑不合理,那么茅台更低的研发经费投入,怎么没人去诟病呀。
(4)新生儿降低:
这可能是飞鹤不受待见的最大原因,但类似的,在健康背景下,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白酒业的产量是在逐年下降的,所以现在流行“少喝酒、喝好酒”,所以高端白酒越来越受热捧,原因在于此。
而白酒的这个逻辑,对飞鹤来说,理应变成大家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宝宝,所以会给宝宝吃高端的奶粉,这当然是应该利好飞鹤的。
但相反,市场并不这么看,而是直接把飞鹤当成破产企业来看待。
玄妙、奇怪。
不管怎么说,敝人在飞鹤上目前浮亏55.6%,持有中。
本笔感悟:
没有感悟,目前在迷惑中。
=========================================
【NO.3】 中国华融:
参看上面“【NO.9】 中国信达”。
=========================================
【NO.2】 融创中国:
和上面“【NO.10】 万科A”一样,我觉得这笔投资基本上是“12年当太监,49年入国军”,当年它大幅上涨的时候沒参与,等下跌了才进入。
当时投入是看到它低PE、低PB,而且融创在全国还有不错的地盘。
可惜,才踏入门,就遇刀光剑影。
本笔亏了67.6%,还好中途忍痛割肉,如果不割肉,到现在还得再亏49.9%。
本笔感悟:
学艺不精,对财报的简单理解,配合“表面”的外部现象就投入,这教训及其深刻。
=========================================
【NO.1】 康得新:
终于来到了敝人投资生涯中亏的最惨的一笔交易,基本是亏了90%。
当初看上康得新,就如前面华兰生物一样,是寻找深市中高ROE股票做为门票打新的,曾经N年20%+的ROE。(因为造假,现在财报中看到的已然见不到当年20%+的内容了)
如果当初不是割肉跑路,现在可直接是退市了,退市前的价格又相比我清盘价又跌了92%,好恐怖。
虽然亏的最多,痛的最多的股票,但要写的内容缺又最少,因为对其的“了解”,真正就仅仅是简单的财报指标而以。所以,要说感悟,真和前面融创一样:
学艺不精,对财报的简单理解,配合“表面”的外部现象就投入,这教训及其深刻。
=========================================
结语:
上面十只腰斩、脚踝斩的投资,虽然一方面我们可以自责是自己“学艺不精”,也可以痛骂“无耻之徒”太多,更上升到“XX不健全”。
但骂归骂,这终究无法解决问题,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各方面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健全,但也不可否认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外部,但我们可以增强自身能力,更要努力找寻更佳的生存环境(即找到合适的交易标的),攀爬更高的食物链(比如从做个股投资到做基金投资),至少避免被大鱼吃。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素素Kelly 、有盐有味 、孤独的长线客 、xiuer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今天到社区,援助社区做抗Y活动,只能随便写点东西了,来高人投资精华录吧。
写之前,简单说说昨晚老美暴跌。
早上起床一看,暴跌,内心不爽,毕竟我有美指,但又转念一想,哇噻,这不挺好的么,还沒加仓够位的,既然暴跌了,不错!好事。毕竟老美的每一次加息都会是一次利空出尽的节奏。
另外个事呢,就是昨晚中美两边的机构就对中概审计底稿的事情先初期达成了一个协议,中概开盘大涨,不过随着美联储的发言引发老美暴跌的影响,中概悉数高开低走,甚至也有不小跌幅。
今天抽空看了网络上对审计底稿初步协议的看法,网络上还充斥着一些诸如“我就说嘛,障眼法而以,假利好真利空”的言论,只不过表达形式不同而以。
讲真,很多人看这个世界,要么以“阴暗面”来看,要么“在井底”来看,都不关注外边的世界什么样子,昨天中概的走势明显是受美股的影响而以,根本不是那种阴谋论。
偏题了,我们还是来学习精华录,前面的投资精华录收集在这里(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0618816)。
一. 大家都能看到的信息(走势、估值等),绝对不是标的未来走势的决定因素,当然,可以利用他们
解读分析:
有个事情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就是随着投资工具的越来越便利、知识&信息渠道越来越通畅、自我掌握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多后,投资成绩不升反降?
如果大家回答“没有啊,现在就挺好”。
说明你要么是投资时间不长的新手,亦或是“准”新手。当然,也不排除是绝顶高手。反正是极端两头的投资者不会为这个事情在困惑,相反是“中间派”最容易产生共鸣。
当自己手中投资工具越来越便利,比如过去只是简版的交易软件,后面发展到能在F10上看到更多东西,甚至再后来出现了比F10更深度的F9出现,自己获取股票的深度资料越来越容易。但同时发现,自己的投资成绩不见进展。
类似的,越来越多的“专业”财经网站,包括更多的财经数据更容易获取,让自己减轻了更多的数据整理精力,同时,自我感觉,自己的投资能力在“增长”。
比如这2-3年以来,充斥各大网站的“估值百分位”,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了各个股票的估值现状。
安静下来细算,发现成绩仍旧一塌糊涂,同时仔细回顾,发现似乎自己投资能力的“增长”可能是假象。
对的,就是“假象”。
一介散户,轻易“免费”获得的东西,这世界可不止你一人在获取呀,大家就如水涨船高而以。
所以,高人说“大家都能看到的信息(走势、估值等),绝对不是标的未来走势的决定因素”,“当然,可以利用他们”。
二. 反转型投资模式是非常难的,难在如何判断它会反转?什么时候反转?普通散户应该打消这个投资模式
解读分析:
彼得林齐曾经有个投资要诀,就是要投“困境反转型”公司,他的职业生涯中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
很多散户,受益于彼得林齐的各种成功经典,所以就照猫画虎,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很多投资者去投资“困境反转”型公司。
但高人就此告诫,困境反转型投资是非常难的,难在如何判断它会反转?什么时候反转?
做为机构,对这两个问题都很难把控。
而做为散户,那就更根本没有能力、没有精力去深研到更深、更细。
所以高人告诫投资者,普通散户就死了这条心,而网络上散户中所谓投资“困境反转型”标的成功的案例,99.999%都是吓老猫碰死老鼠。
不过敝人有个想法,如果真有人痴迷于“困境反转”策略,那或许可以考虑,建立一组这样的标的,或许其中有成功的,抵消了其他不成功的后,综合收益为真情况下,或许可以考虑。
三. 多元化、行业扩张,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若属同行业则加分、否则则减分
解读分析:
在A股历史上,对多元化、行业扩张这种形态出现情况下,市场都会视为利好,近年以来,似乎弱化了一些,而在国际市场上,则是五五开。
本来多元化这个事情,如果是主动多元化,则表明管理层积极进取,而被动多元化,则表示病急乱投医。但在曾经的大A,则统统被视为利好,要不怎么说大A的股民真是“又愚蠢又善良”呢?
但实际上,无论是主动多元化、还是被动多元化,从理性的角度而言,只要是多元化,就应该是减分,因为如同人的精力有限,公司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不过,这里面又有个区别,如果是在同行业中进行扩张,甚至“适当”多元化,那是可以加分的,因为在同一个行业下,扩张后的多元化,只不过是对现有模式下的“小步快跑”,可以理解为产业“升级”和“协同”,这当然值得加分。而在不同行业之下的扩张,是等效于在自己沒优势的地方与别人竞争,理性上应该减分。
所以,简单归纳如下:

==《22.08.21【财务】谈财务分析指标(1)-杜邦分析》==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这N年以来,敝人读了好几本财务分析的书籍,最基本的概念目前算是从“知识”的角度而言,也能谱得出一二三,不过要实际的应用,还是不够火候。今天突发奇想,想把这些知识纪录下来,一则以后查缺补漏,二则通过写文来梳理自己的思路,不然内...这几年大盘成长被中小盘成长吊打,最近50,300更是被1000,2000吊打,有人说市场一旦出现小盘领先大盘,这种结构会持续三五年。。。。

赞同来自: nemours0901 、拉基小王子 、鼠标1 、owen11 、风丶景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这N年以来,敝人读了好几本财务分析的书籍,最基本的概念目前算是从“知识”的角度而言,也能谱得出一二三,不过要实际的应用,还是不够火候。今天突发奇想,想把这些知识纪录下来,一则以后查缺补漏,二则通过写文来梳理自己的思路,不然内心以为自己明白,其实可能还是一团乱麻。
不过,水平有限,应该写不出一朵花出来,但至少内心有一颗真诚的认知之心。如果有朋友因此有了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兴趣,相反可以找找网络上已经有人写出来的成品,那大概率比敝人水平高。
另外呢,因为做为投资者,“主业”是投资,写文是辅业,这些“知识点”,可能只会不定期来写,毕竟平时还是以研究标的、策略、大势为主,也给大家提前说个抱歉。
就从老巴认为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来说:ROE(净资产收益率)。
记得某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问老巴,说如果“只选”一个财务分析指标的话,问老巴是哪个指标。
老巴回答说是ROE。
ROE这指标,真的是非常的OK,如果从长期角度来说,判断企业质量好坏,如果只选一个指标,的确非ROE莫属。本文假定大家都知晓这个基础常识,具体就不展开分析了。
而实际上,在所有分析指标中,ROE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
这涉及到投资者在分析标的中的“三好”有关(好行业、好公司、好股票)。
很显然,从长期角度而言,这“三好”中最重要的是“好公司”,这是整个投资标的选择的基石。
判断一个公司质量好坏,唯有ROE能判断。
但是,这里面有个隐蔽的内容,就是“好公司”未必是“好股票”。很简单,好公司买的贵,那它是好股票吗?没人会说这笔投资是划算的。
所以,真正给到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好股票”,而“好公司”则是其次。
故此,如果来个唯二指标谈财务分析的话,ROE虽然依旧位列其中,但它的权重会降低。
至于唯二的“二”是什么?以后再谈。当然,还有唯三、唯四的指标。
不管怎么说,“好股票”的基石是“好公司”,所以ROE的分析总是绕不开,而且是最重要的。
而业界中,来分析ROE,有个大名鼎鼎的“杜邦分析”非常有用。
我们先来看杜邦公式中是如何计算ROE的:
ROE(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净资产
如果把上面的公式拆分,可以拆分为:
ROE(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 总收入)*(总收入 / 总资产)*(总资产 / 净资产)
哈,这不就是初中学习的公式拆分吗?当然,前提是在知晓各项财务指标的前提下。
而实际上,上面各个括号里面的内容,其实都有特定名称:
净利润 / 总收入 = 销售净利率
总收入 / 总资产 = 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 / 净资产 = 权益乘数(杠杆率)
进而ROE的公式就简化为:
ROE(净资产收益率)= 销售净利率 * 资产周转率 * 杠杆率
实际上,对于广大散户而言,如果图简单的话,只需要研究最后一个公式就可以了,除非要走高阶分析。
之后的这个公式,明白了告诉了大家,一个公司要ROE高,那么就是:
净利率要高、资产周转率要快、杠杆要高。
如果哪个企业全满足了上面三个条件,那真是最完美的公司了,可惜这样的公司很难找。国内的茅老大在资产周转率、杠杆率上都很弱,但它都能被封为“A股最完美的公司”,主要是它的净利率真是太牛X了。
净利率高的公司:典型代表如茅台。
资产周转率高的公司:典型如一些物流企业、贸易企业、大型超市等。
杠杆率高的公司:金融业一般都杠杆率比较高,比如银行、保险、地产。
对于ROE高的而言,没有“完美”公司(即三个都高的),而且从另个角度说,指标高了也存在不利的因素:
1. 净利率高会带来竞争对手的疯狂介入、政策的干预等等。
2. 周转率高会出现一旦上下游出现问题,则会严重影响到自身。
3. 杠杆率高则代表了经营风险较高。
上面这三点,又尤数杠杆率高对公司而言“最脆弱”,所以理性来讲,评判一个企业质量优劣,在杜邦三要素中,杠杆率最好是适中,甚至是低杠杆、零杠杆。
故此,一个较高ROE、且质量较好的公司,可以表达为:
净利率高 + 周转快 + 适度杠杆。
那么,一个公司如何能提高ROE呢?
线性思维来讲,那就是:
1. 提高净利率:
(1)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进而提升利润率,但这等效于在和客户做博弈,最终未必凑效。
(2)通过产品升级,生产更高利润的产品,但这也有一些困难,需要考虑成本利润比、客户接受程度等。
2. 加快周转率:
(1)通过加快存货周转率来带动资产周转率,不过这往往提高有限,毕竟存货周转率的提升总是有一定的度,而且这也非常考究管理能力。
(2)通过“有效”的促销手段提高产品收入,不过也有很多促销手段变成的是“整体社会库存”的提升,可能短期能提升周转率,但长期就未必。
3. 适度提升杠杆:
(1)通过适度提升总资产的方式来适度提升杠杆,比如适度增加融资,但这的确需要有一个度,另外也需要使增加的融资的确能产生过去的效益。
(2)通过提高分红,进而同步减少总资产、净资产的方式来提高杠杆。不过,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资金留在自己的手中,而不一定愿意提高分红。或许,本条方法是本文所写方法中相对最容易提高ROE的手段。
当然,杜邦分析也有局限性,毕竟财报的分析都是对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未来还没法有效进行分析。在企业中的某些因素还无法直接体现在财报中,比如企业品牌价值、某些无形资产的未来估值问题。
不过,对于普通小散而言,杜邦分析已经算是非常好的分析工具了。
说到杜邦三要素里面,对于相应数据“高”的企业中,随着投资阅历越长,越觉得高杠杆不是好事,这N年以来的金融三傻就是比较好的例证,三傻在经济的波动周期中确实对于想“躺赢”思维模式来说,真不是个好的体验。
所以,重复啰嗦一句,要投资高ROE的企业,企业最好是符合:
净利率高 + 周转快 + 适度杠杆。
OK,ROE的杜邦分析也差不多了,敝人日常也喜欢投资高ROE类的标的,除了股票,在指数中有个指数叫中证绩优策略(931067.CSI),这个指数的成分股是连续2年ROE大于10%的股票,并优选100只组成指数。
目前该指数对应的ROE直接到了33.36%,简直牛X极了,当前PE-TTM才18.1。指数在2018年成立后,均保持了20%+的ROE,长期居于25%-28%。
成分股包括了贵州茅台、中国中免、迈瑞医疗、海天味业等等历史大牛股。
行业分布也比较均衡:
我很早就投资了这个指数,可惜投资太早了,现在跌了好多。这个指数对标的基金是泰达宏利中证绩优指数基金(009194.OF、009195.OF),如果喜欢高ROE投资的朋友,可以关注看看。
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点赞喔,谢拉。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素素Kelly 、dingo49 、孤独的长线客 、SHIGANWAN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今天懒,不想专门挖空心思写点什么,本来近期研究的几个策略值得写一写,不过还沒研究完,实验仓执行的效果暂时不错,近一个多月时间,整体仓位对标沪深300有超额收益,不好说是当下市场风格原因还是策略注入的原因。
不过看了下,近段时间港股、中概等大幅下挫,整体仓位对标沪深300都有超额收益,如果港股、中概这些没跌,那岂不是超额更多?等再深入研究一段时间,希望有助于更快跳出深坑。
今天就继续来摘抄高人的投资精华。
前面的投资精华录收集在这里(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0618816)。
按老规矩,依旧是从我历史摘录纪录中随机摘取3条给大家分享学习,拿到哪条算哪条。
一. 投资中的两个信仰:货币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会获得其中的更多部分
解读分析:
这是非常宏观、且对应较长时间周期的两个投资信仰。
谈到货币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底层的原因在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已经存在”的现有“价值物”外,还会“衍生”出过去未标识出来的“价值物”,比如服务业,特别是那种软服务,像体力劳动、精神满足等就属于此类,而此类价值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社会细分行业的增多,将会逐步变得“有价值”。
既然有了价值,如果还是承袭过去的货币数量不变,这将导致货币越来越“值钱”,了解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货币越来越“值钱”,就意味着是“通缩”,而通缩的状态又会反噬社会经济。如此这般,为了对抗这种反噬,适当的货币数量增多就成为必然。举个现实的例子,当年美国废除金本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基于此。
也就是说,仅从“静态”角度来看,货币数量的增多本就有其内在的客观基础,更何况在人类“贪欲”无度之下铸造快速的经济“繁荣”更对货币增多推波助澜。
至于优秀企业在其中会获取更多部分,这就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明白的可以反推下“差企业会赚更多钱”是否是客观实际。
那么对应到投资来说,各种大投资家都告诉大家“长期持有好企业才是好投资”。
有人或许会抬杠“你沒见长期持有的XXX现在都腰斩了吗?”。
其实,人家大投资家说的是真话,只不过我等水平低,难以操持而以。
比如,“长期持有”是结果,并不是手段;一个企业的“优差”是会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 对看不清楚的机会,将它归为“困难”模式,暂时摆一摆
解读分析:
大家都喜欢做容易做的事情,对困难的事情总是不喜欢的。当然,这社会上也有不少人喜欢去做“难题”。
而“难题”,结果就是完成、未完成,也就是1与0。
对投资而言,面对盈利还是亏损的问题,没人喜欢亏损。
所以说,老巴总说“宁愿轻松跨过眼前1英尺高的跨栏,也不要大刀阔斧地攀越7英尺高的障碍”。
虽然如果攻克了“难题”,自己的能力会获得提升,即便没法攻克,或许中间过程也有经验与教训。
但在资本市场中,这种丛林,首先需要保证自己活下来,那么对看不清楚的机会,暂时摆一摆,把将它归为“困难”模式,以后再说。
三. 非常依赖人力的经营模式,特别是依赖个人能力的经营模式,如果不能转嫁成本,越往后越不利
解读分析: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可是曾经最红火的至理名言。
对应到投资中,很多轻资产公司,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
但万事万物,总有两面性,下面的内容,把“人才”变为更中性的词汇——“人力”。
很多行业,会靠廉价的劳动力,这里面包括中低端劳动力(人口红利)、高精尖工程师(工程师红利)获得价值,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廉价的劳动力会变得不廉价(人力成本提升)。
一旦企业发展跟不上人力成本提升的步伐,那么越往后越不利。
虽然说,企业可以对这些人力的成本进行限制,但终究会敌不过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的“惩处”。
对应的,比如外卖、CXO、医院、影视生产业等都属于此类。
所以,这些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转嫁成本。

赞同来自: 布尔玛 、孤独的长线客 、阿宽20211019 、myfpgl 、xbeecool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一直以来,我对“互联网+”企业都情有独钟,或许是了却心愿,又或许是新兴行业,总能激发起新鲜感而去研究。
我算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批网民,当年QQ(嗷,当年它可不叫QQ,名字是oicq),刚刚出来的时候,有同事说申请QQ号,我沒当回事,记得当年问“这是啥东西?”,回答说是“网络寻呼机”,我内心在想“网络寻呼机?不在网络上,岂不是就找不到人了么?有啥用呢,还是用我这BP机吧”。~~~哇喔,此段暴露年龄了。
过了一段时间,看到好几个同事都申请,我就跟随也申请了个,申请到2开头的7位数字,N年后才知道申请到6位才是牛X的人,早知道一开始就和同事们申请应该也能得6位号码。
后来听说QQ可以聊天,当时内心在想“网络聊天?好无聊的举动,定定的坐在电脑前面干聊傻聊,傻不拉唧的”。~~哈,现在看来好幼稚的想法。
某次出差,工作完毕,晚上在宾馆无聊,就上网进了个网络聊天室看看大家胡吹还吹什么,看到有人说了个什么话题,我当时觉得太偏激了,就表达了下我的意见,随后有个人就回复赞同我。
喔霍,这潘多拉魔盒就被打开了。
我那个激动啊,竟然在陌生世界还有陌生人对我赞同。当年,就是这么单纯。
于是,我们就聊上了,对方是个贵阳的妹纸,后来加了QQ号,从此,好像世界就对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当时觉得网络聊天好好玩啊,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痴迷于网络聊天。
。。。(有人问:有什么特别的后续吗?)
。。。
。。。
。。。
。。。
。。。
。。。
。。。
。。。
。。。
。。。
。。。
哈,各位失望了,最后沒和这个妹纸有什么更多的后续。反正大家聊的还是挺开心,聊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记得后来是通过什么方式和她要到了一张照片,是email?还是啥,具体是忘记了,好像当年QQ还属于不能发图片的时候(这个记忆有些模糊了)。
当年流行一个词汇叫“见光死”,我和她,连光都沒见,就逐渐沒后续了啊。
对于年青的男人来说,“外貌协会”会员的头衔那可不是白得的,当然,N年以后才慢慢体悟到男人和女人之间,融洽合拍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浮云,转眼间都会变化。
这或许又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另种发展形态吧,谁又能说得清楚这是好还是坏。
说我对“互联网+”企业情有独钟,或许是了却心愿,当年也有一点小逸事。
我所处的行业是IT行业,面对的客户是全国性客户,因为是实时系统,所以对效率和并发及其的看重,而且又牵扯国计民生,对安全也是及其的重视,日常除了业务功能外,大量的精力投入在对系统效率的提升和安全机制的防范与控制。
而当年的QQ,在我们的评判中,属于功能简陋、安全性差的产品,同事们戏称这就是个“小工作坊”产品。
比如聊天功能,我当时花了半天功夫,就构建了一个简易版的聊天软件,最初可供内网同事进行相互聊天。
又比如说安全性,通过简单的处理,直接就可以提取本地的聊天纪录,不过当年的MSN更差,直接本地存储明文的聊天纪录。
所以,当年腾讯准备60万卖给网易的时候,网易并沒接手,现在很多新网民认为网易错过了腾讯,其实在当年那个场景下,谁会“傻不拉唧”的去买一个“自己随便找几个人,花1个月时间就可以搭建的平台”呢?
到了2010年代,我看到腾讯逐渐的如日中天,真的感叹“世事无常”,当年看不起的“小作坊”如今成了一哥。
有时在幻想,如果当年我到腾讯应聘,现在岂不是。。。。。
哈,醒了醒了。
所以,做不了员工,就当它股东吧,于是15年买了腾讯,不过现在已经减了一些腾讯了,具体原因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22.07.30【中概】借减仓腾讯聊聊近期的中概巨头》(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26796675)。
哎呀,又跑题了。
还是来说说能投A股的中概新玩具。
招商基金出了个对标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基金,招商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ETF(513220.SH)。
其指数代码是930796.CSI(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属于在全球上市的中国内地互联网企业,成分股30只,成分最大权重15%。
大家都知道,现在市面上对标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指数有:
(1)中概50(H30533.CSI):
在香港及其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50只中国互联网公司为样本,反映境外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整体表现;其成分最大权重30%。
这个指数我比较喜欢,权重比较集中,可惜场内的基金(513050.SH-中概互联网ETF)溢价长期高启,有回落风险,所以一段时间内,我放弃了它。
(2)中概30(930604.CSI):
在香港及其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30只中国互联网公司为样本,反映境外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整体表现;其成分最大权重15%,前5大不超过60%。
这个指数也不错,要集中有集中,要分散有分散,比较适中,场内基金包括159605.SZ-中概互联ETF、159606.SZ-中概互联网ETF。
(3)中国互联网(H11136.CSI):
香港及其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为样本,反映境外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其成分最大权重10%,前5大不超过40%。目前成分股暂时是42只。
这个指数比较分散,看好小互联网+公司成长长大的朋友,相反这个是最佳选择,场内基金164906.SZ-中国互联网LOF。
(4)恒生互联网科技(HSIII.HI):
成分股为在恒生综合指数里主要经营与互联网或信息科技业务有光的公司。
在2021年12月最新的成分股由之前不固定变为固定30只,成分股最大权重提升至12%。
之前的成分股是35只,囊括半导体,在最新的指数检讨中将剔除这5只成分股,按季度进行缩减,直至2022年12月。虽然目前形势,半导体将会是景气行业,不过该指数的这个调整,是让指数更聚焦于科技互联网中。
另外,该指数只囊括在港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敝人觉得范围较为狭窄,因此不太喜欢。
目前有场内基金513330.SH-恒生互联网ETF。
在港股指数中,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与这个指数曾经很相似,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两个指数的成分股逐渐变得不一样了。
今天的主角~~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比上面几个指数而言,最大的特点是成分股是在“全球上市”的中国内地互联网企业,也就是说其涵盖的成分股,还可以包括A股。
这点上我很喜欢,选样的范围提升了不少,目前除传统在其他市场上市的互联网股外,还包括如下的A股,合计权重7.83%:
(1)300059(东方财富),权重5.38%;
(2)002555(三七互娱),权重0.59%;
(3)300413(芒果超媒),权重0.54%;
(4)601360(三六零),权重0.48%;
(5)002602(世纪华通),权重0.46%;
(6)300033(同花顺),权重0.42%;
因为覆盖的市场更广,它可以纳入A股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后,从基因本身来说它是比目前其他中概有天然优势的,因为等效于说在中概互联网行业中,最优秀的企业会在这个指数中,对称而言我不太喜欢恒生互联就是因为它仅仅只会囊括港股中最好的互联网公司,而非整个中国互联网。
只不过目前A股权重还不够大,要想有更大的超额收益,或许短期是不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如未来又出现新的类似企业直接在A股上市的话,那么我相信这个指数的优势会逐渐放大。
有人或许会说,互联网企业会变成昨日黄花了,这些指数不用太关注了。
其实按我说,这大可不必,毕竟这些企业日益与大众生活中有更紧密的联系后,至少在行业上也近似于永续,至于二十年之后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只不过那会我们都老了。
好了,就随便说这些吧,有兴趣的买入呀。

赞同来自: 孤独的长线客 、缓缓而起 、jlmscb 、长沙君 、FUZ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腾讯我拿了好几年了,最早的一笔买与15年11月,中间偶有加仓和减仓,除了去年7月份加仓的一笔,其他全数都是赚钱的。
我这么一个长期看好腾讯的人,在6月份开始减仓腾讯了,时至目前减了2/3的仓位,剩下1/3仓位择机看情况。
有人说,这是不看好腾讯的未来走势了吗?
NO,不是的,我依旧看好。
我这回答,到不是那些道貌岸然的资本家,一边看好自家的股票,一边大势清空账户。毕竟,我是一介小散,就算“改善生活”也说得过去,而那些大富们口中“改善生活”,或许人家的马桶都是月球上稀缺的钻石镶嵌,总之“好假”。
腾讯,目前动态市盈率才11.94,便宜到咂舌,当初15年买入那会都40+的PE。
当然,投资老油条们都知道,市盈率这个指标,也就骗骗初入市场的投资者而以,股票要想涨的好,跟PE关系弱的很。
只不过,此刻的PE反映了一种现象、一种心态、一种市场价位。
我挺喜欢目前这个PE值的,深层内心来讲,我有极强的加仓冲动。
我减仓的操作,其实是转投相关中概相关etf,目前运气稍好,换仓收益暂时超额。
至于为什么卖出腾讯而转相关etf,从宏观层面上,支撑我这个做法的就仅有“反垄断+监管”: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做大做强的冲动,腾讯也不例外,而目前形成的几大巨无霸中概企业而言,不管它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会压制行业中的其他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在国家大宏观层面上而言,对这些大企业有所监管自然是大势所趋。
那么问题来了:
1. 腾讯、阿里之流本身就是另类的中概etf,还有必要转投其他的etf?
2. 监管它们,就能真正促进反垄断?
3. 宏观层面如果这么做了,岂不是更沒能力与国外大企业竞争了?
4. 即便此举对其他小“互联网+”企业形成利好,但“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是对目前传统行业形成“技术性碾压”,在保障社会公平的情况下,就能保证小“互联网+”不让渡一些利益给传统行业?
5. 如果小“互联网+”也会受到监管,那岂不是中概etf也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6. 如果整体中概存在不确定性,是不是理应暂时出来躲避一下?
1. 腾讯、阿里之流本身就是另类的中概etf,还有必要转投其他的etf?
是的,我早先一直喜欢腾讯、阿里之流,就是因为它们本身也具备产业基金的能力,买它们等效于买是买了一堆公司,对我而言省心省力。
它们的确投资了非常多的“互联网+”企业,说白了就是当年它们的竞赛,生怕自己在各行各业的竞争中落了下风,所以各种布局,各种投资。
从它们各种投资的效果看,我认为结果上大部分都是成功的,这也正是我喜欢它们这种模式的原因。
一个词:“效率”。
一句话:“它们效率高”。
但这种“产业集团”,有个弊病,就是会“染上”大金融集团的毛病:其市值表现,会大幅小于它下属各个公司市值股权占比加权之和。
当然,因为这个模式我本身不厌恶,所以并不是我转投相关etf的核心原因,后面会说。
2. 监管它们,就能真正促进反垄断?
这很明显,监管它们并不一定达成反垄断,但不监管,一定是不能达成的。
3. 宏观层面如果这么做了,岂不是更沒能力与国外大企业竞争了?
我觉得,这些中概头部股是很厉害,单靠它们去全球竞争,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通过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让更多优秀企业成长起来,那才是正道。
当然,这里面就存在各种博弈和不确定性,就等效是在说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如何平衡。
4. 即便此举对其他小“互联网+”企业形成利好,但“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是对目前传统行业形成“技术性碾压”,在保障社会公平的情况下,这些小“互联网+”是否也会被监管,乃至需要让渡一些利益给传统行业?
首先,在保障社会公平的情况下,这些小“互联网+”肯定也会被纳入监管,乃至需要让渡一些利益给传统行业。
因为,这些“互联网+”企业凭靠优秀的技术人才、海量的数据沉淀,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是“技术性碾压”其他传统行业,于“一段周期”时间而言,这是不公平的,所以势必最终形成这类企业需要让渡一部分利益给到传统行业。
有人可能说,都凭劳动吃饭,凭什么就不公平了?
我们回头看百年前铁路兴起后与马车夫之间的故事,就知道何为不公平。所以从“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角度说,“一段周期”时间内这类企业要让渡一些利益出来是必然的。
当然,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容许这种让渡会长期存在,本身这类企业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种生产力也必将取代一些传统行业。
5. 如果小“互联网+”也会受到监管,那岂不是中概etf也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是的,肯定也有不确定性。
但如果换另一个心态来看,对于“单个”这类企业而言,所谓的不确定性可能最后就是0与1的问题,而对于整个etf来说,不确定性是短期阵痛,长期而言是好事。
6. 如果整体中概存在不确定性,是不是理应暂时出来躲避一下?
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我而言,我看到的是:
(1)中概头部业绩依旧不错,顶多增速下降;
(2)其他中概中部分已经呈现出与腾讯、阿里分庭抗礼的能力,也就是出现“头部增大”的趋势,这就符合“更多优秀企业成长起来”的现象,头部企业目前在增多中。
(3)只要头部公司增多,虽然行业特性上是趋势集中的,但公司间形成的是有序竞争态势,反垄断就会退潮。
如上即是我把腾讯转入中概etf的基础原因,不过腾讯如此低的估值之下,要切换我是舍不得的,还需要更大的理由,基于如下(纯属我自己的喜好):
1. 敝人在股票、基金上,更擅长做基金的投资,通过基金投资,能厚增收益。(6月份后的移仓,虽然如上表显示的,在“不动”情况下,暂时有超额收益,但这不是“确定”的收益,我能厚增的是通过操作手法,在这两个月操作试验后,的确贡献了不少收益,实际收益比上表中高)
2.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在寻求我配置中的对港股的替代配置,虽然中概类的基金主投也是港股,但对敝人而言,基金优于股票,特别是现在中概的基金除了中概etf外,还有港股科技etf等,可选数量更多。
读到这,或许有朋友会很失望“就这?”
我也知道朋友们的失望。
比如,很多朋友会说,下一步中概退市股回流才是重大灾难,或者说中美关系/港股市场地位才是最大的负面因素,或者说腾讯大股东减持,或者说不是现在开始转而支持平台经济了么?等等。
1. 中概退市股回流
这的确是个非常重大的不确定性,但这是个“明牌”,市场价格不说全部反映了这个预期,但至少很大部分已经反映了这个预期了。按资本市场这尿性,如果真的彻底回流,届时也正是中概底部反转之日。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阿里周五被加入,美股阿里当日大跌11%。
当然,这个因素的确可以让中概估值要下一个台阶,不过我们走一步看一步吧。
2. 中美关系/港股市场地位
和上面的理由差不多,现在的估值已经至少反映了部分预期。
如果还在中国这艘大船上,我个人认为,选腾讯/中概之流不会是最糟糕的做法。
3. 腾讯大股东减持
和上面的理由还是一样,现在的估值已经至少反映了部分预期,不过市场承接力度的确会影响腾讯股价,所以“暂时”转移到中概etf中,应该不是差选项。
后一步,只要密切关注NASPERS的股价修复情况,这里提一句,除非这家南非大股东的减持理由是在说谎。
4. 反垄断停止,转而支持平台经济
这是利好啊!
但这个利好对于上面的各种利空而言,大家还是觉得上面利空更重。
至于说“反垄断停止”,这只会是短期的吧,长期而言达摩克利斯之剑,会长期存在的。
上面说了很多,可能大家都糊涂了,利空那么多,我怎么还要投中概etf啊。
那就大白话简单说下吧。
1. 低估值的腾讯,我愿意持有,不过因为敝人更熟悉基金操作模式,所以移仓到中概etf。
2. 中概整体的行业利空,目前价位已经较大反映了利空预期,全数撤离不合适。
3. 中概整体的行业利空虽多,但行业特性看,我认为未来是美好的。
最后,再重复说下,避免大家误解。
我移仓腾讯到中概etf,不是看空腾讯,不是战略性的撤退,只是战术级别的调整,,我依旧看好腾讯。
不过,可以预期的是,下一步无论是腾讯,还是中概,鬼故事会增多起来,投资老油条们知道这会是什么时刻。

赞同来自: 孤独的长线客 、ryanxzqn 、dingo49 、火锅008 、胡说之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本来本周趁基金二季报的出台就我“自认”的某个优秀基金写篇文章,无奈周末事情繁多,那就换个题目写篇简单的东西吧。
继续来摘抄高人的投资精华。
前面的投资精华录收集在这里(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0618816)。
按老规矩,依旧是从我历史摘录纪录中随机摘取3条给大家分享学习,拿到哪条算哪条。
一. 低毛利是一种门槛、也是一种护城河
解读分析:
我估计,这市场上99.9999999%的人在面对高毛利和低毛利的生意模式中,会选择高毛利的模式,没人会选择低毛利,除非真是走投无路。
低毛利,也代表着行业竞争剧烈,赚的都是辛苦钱。
在投资市场中,大家都知道,当“聪明人”越来越多后,面前的“机会”是真的机会吗?做为更高层次的思维,会就此再思量思量,反向同理之,市场会出现一些“逆向投资机会”,即众人都抛弃的时候,或许就是买入的时机。
同样,在市场中当一个生意模式表现的是低毛利的时候,天然就阻挡了一些行业投资者的进入,久而久之,已经混迹于这个行业的企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占率的提升,进而提高股东回报。
其实,在低毛利行业中,不乏一些活得滋润的企业,个中好处,还远不止上一段提到的好处,大家可以自行挖掘。
再推广之,重资产、轻资产的企业,N年前流行的轻资产模式,时下不是又开始出现重资产是一种护城河的论调了么?其实,都是异曲同工。
二. 链条太长、太复杂的商业模式,这样的行业不适合散户投资
解读分析:
本条精华实则是对老巴语录中提到的“傻子都能经营好的企业才是好企业”的另类诠释,只不过表达的更复杂而以。
“傻子都能经营好的企业才是好企业”表达的是,一个企业如果傻子都能经营好,那么其背后的商业模式才是关键,这样无论管理层是谁,都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对应的,一旦需要好的管理层才能经营好的公司,说明其商业模式是有天生缺陷的,所以行业内企业在比拼的时候,好的管理层才会被提到很高的权重。
那么,一个行业,如果其商业模式是链条太长、太复杂,那么对于散户而言,投资上就属于“拿着小刀上战场”,很容易被更大的投资者来收割。
对应的,散户如果投资企业,那就必须要在简单模式中进行投资,因为这种场景下,没有哪种类型的投资者会占据更大的优势。
简单的,何为链条太长、太复杂商业模式?比如金融业就属于此类。
三. 好行业的标准之一:永续、抗通胀
解读分析:
本条精华老生常谈,简单、易懂。
但因为各种原因,看错、看偏大有人在。
一个行业只要永续、抗通胀,那它必定具备好行业的基因。
但好行业,并不代表这里面的公司是好公司,有些公司也会亏损出局。
换言之,XX行业很好,并不代表你这个公司会大富大贵。
所以,对于“好行业”,对投资者简单的投资模式是:投资行业指数。
有人为什么会看偏?
标题谈的是标准“之一”,其实还有标准“之二”,比如需求稳定、亦或需求在小幅增长。
而看偏的人,往往只顾上面的条件,同时会忽略这个行业的需求在萎缩。
实际上,只要经济在发展,一般而言,行业集中度会提升,除非有国家层面的强力限制。
只要集中度的提升速度超过需求萎缩程度,那么行业指数大概率向上。
反之,行业指数向上的难度会大幅提升。
如果说“永续、抗通胀”,在一般民众的“常识认知”中是能较为简单就可以判断的。当然,这里提到的“永续”只指期限在一定年份内,比如200年内(没人能或200岁吧)。
而“需求增长/萎缩”对于一般民众就很难以判断,所以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好不好,其实也真不一定容易。
但,能判断“永续、抗通胀”已经成功了一半。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请问兄怎么看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联接A001631?谢谢食品饮料相关指数类基金,我长期配置,场内和场外都有
看兄台沒买场内,还专门买了场外联接基金,对场外更中意?
我场外中,配置的是005236,银华食品饮料量化
这个是量化基金,2017年11月上市,以2018-1-1为起点,涨幅230.09%
同期全收益指数218.61%
基金略微占优
这种量化基金,稍微比那个直接对标指数的,感觉稍微好一点点
如果兄台觉得满意,其实可以更换为这个
至于中证食品饮料是否目前在高位?
我是这么理解的,19、20大涨两年,21、22又连跌两年,目前在消化估值中
未来是有很大确定性的,现在估值也在逐步消化
逢低入场会比较合适啊

赞同来自: Royal0000 、十三爱图图 、Icerivers 、昆山大神 、simpisbes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2月份写过一篇《【好运】讲讲见识过的一个真正好运不断的人》(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2511667)文章,里面的主人公我戏称“好运兄”,真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好运的人,前久他又中了一只新股,688120华海清科, 开盘直接抛售,大赚5W。
可能是有时候经常写点所见所闻,有朋友某天对我说,不然你把你所见的高人、神人、离奇的人和事都写点出来给大家见识见识。
这可难为了洒家,一个技术宅男,怎么可能会遇到那么多人和事嘛,不过后来一想,这花花世界,不是遇不到,而是你有没有擅于发现的眼睛和总结回顾的脑袋。
技术宅男别的不行,最擅长的就是因为太宅,花花世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和新奇,总喜欢去回顾一下、总结一番。
这次就谈另一个朋友,也是Q群认识,大家也经常交流,不说不知道,一说吓大家一跳,又是一个十年二十倍的大佬级人物。
这朋友,本来如之前那篇文章一样,我也想写成“好运兄之二”,但仔细想想,老兄的资产完全就是几年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上走,稳稳的向上,内在似乎有点刷子,说他很有投资技巧嘛,那到也不是,甚至看起来还略显“笨拙”,思前想后似乎“红运”更贴切点吧,下面就称他为“红运兄”吧。
(这个“笨拙”文末还有彩蛋喔。)
N年前,我们在Q群探讨,红运兄给我的一个感受,就是看待一个投资方向、投资方式的时候,总是很“极端”,言谈之中经常的表达方式经常有“绝对”、“一定”、“非常好”之类的“绝对化”用词。当时内心就在想,资本市场哪有那么多绝对化的东西,变数大着呢,投资哪能那么绝对的认可某某,等时过境迁可就不是你想象的啦。
当然,可能人家红运兄本来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我小人之心的错误解读了。
不过呢,红运兄说的也经常对,比如某年他说军工这块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军工“一定”会爆发,一年后军工真爆发了好大一波(备注:可能有人说,预测的事情,一年后才成真,如果不成真呢,或许是运气吧。实际上,红运兄关于大板块这N年以来沒说几个)。
好了,吹捧了红运兄几千字,来讲讲我经历过红运兄这N年以来的红运之作。
红运兄说过他2011年是他人生步入财富增长的元年。那年他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超过百万。
讲真,我真的很羡慕红运兄,他是电力行业中的,这个行业的人收入都挺高的,好像是2015还是2016年,有次我们聊到电力行业中的收入,我说电力这几年应该国家也在砍了很多福利了,职工收入应该涨幅不大。
红运兄答我,说他们的收入,从2000年后就沒变化过了。
我大惊,都要进入20年代了,你竟然说2000年后你们的收入就沒变化过了,难不成在2000年那会你们就有那二三十W的收入了吗?
当然,涉及隐私,我们也沒更多细聊下去了。每每回想这次对话,我一度怀疑我听错了,不过又联想到2009-2010年我一个朋友想给她侄儿找女朋友,问我有合适认识的没有。我当时问了下她侄儿的情况,刚毕业半年,在电力系统做抄表工,到手6K附近。我当时惊愕,原来网络上说的超白领“抄表工”,活脱脱摆在面前,原来是真的。照此推理,电力行业收入高那应该不是假的。
话题扯远了,回头说红运兄的那第一桶金。
红运兄在电力系统,当年曾有一段时期,好像鼓励他们员工持股电站股权,从现在看,真是一棵摇钱树给电力系统的人开启了造富神话。当然,当年有这个政策也有背景,就是那会国家没钱投资。
在2011年,红运兄持有的电站股权清退个人股东,集体变现,就这样,红运兄有了超百万的电站股权投资收益,这就是他后来大手笔投资的起步。
红运兄早先在市场里也是有投资的,做做债券,也做得不亦乐乎。有了这一大笔钱后,做债券也是做得风生水起。
8月底资金到账,趁着债市大幅回调,立马就买入了债券,虽然市场还是跌到了9月底,但国庆节一过,轰轰烈烈的930大行情开始启动了。
可能很多人不一定理解这个行情,如果类比的话,可以类比成A股1999年的“五一九”行情,指数形态都差不多。
红运兄说,暴跌带来的是机会,那会只要清新的换仓轮动,其实非常的爽,各种高等级债券都跌的一塌糊涂,比如高折算债11临汾债都直接跌得了77元。
这个债券大牛市,直接让红运兄资产又上了一个台阶。
到了2016年(记不清了,或许2017年),红运兄通过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购买了交易时停牌的14冀融投(124868),博弈刚兑,这次更大收笔,好像是8成还是9成的资金,最后2019年成功刚兑,本金大赚接近50%,利息20%+(以本金计算),直接一步走入财富自由。
可能有人说,70%怎么就大胜了?其实这看是什么人来看,什么时间点看,多少资金来看。
2016~2019,在股市中,如果投对了品种,当然收益更多,但投的不对,又遇上2018年大熊市,那可能这70%的收益看着都是流口水的。
红运兄可是直接投入了8-9成仓位一把梭,整体收益自然不菲。
在资金兑付到账后,红运兄紧接买入港股的神威药业、东风集团、中航科工、中船防务、特步国际。。。到2020年、或者2021年大涨卖出,至少分别获利50%以上。
2020年:
(1)年初买入招商局港口,2021年大涨后卖出
(2)年底“大手笔”在82价位买入143013(17渝信02),到90之上成功抛售。
(3)在史无前例“负油价”出现的当口,又是“大手笔”买入在困境下的石油基金160416,后来赚了30%走人;
以上说了那么多标的,大家有兴趣自行翻阅K线鉴赏红运兄曾经游戏过的股票。
红运兄的红运奇迹依旧不可收拾,到了2021年:
(1)买入新能源,大赚。。。。红运兄说准备拿10年;
(2)11月买入广誉远,简直变成股神,12月市场大幅拉升。虽然至今有回调,但红运兄对广誉远信心满满。
上面说的红运兄那么多成功投资,那他有没有失败的呢?
当然有,只不过,现在的失败,未来真的会失败吗?
我不知道,随着红运兄资产越来越大,那些过去看起来失败的投资占比也就越来越小了。
比如民生银行的港股,红运兄前前后后投了10年,目前亏25%,红运兄相信民生还会有未来,不行就一直吃股息咯。
好了,该总结下红运兄的“笨拙”手法,以红运兄十年二十倍的业绩,虽然方法“笨拙”,但现在他的投资建议我是越来越重视了。
说红运兄手法“笨拙”,主要是他的策略是这样:
国企 + 低估值 + 吃股息
哈,笨拙吧,但其实仔细分析,红运兄还有几个特点,或许是他能长期大幅跨越台阶的重要因素:
集中 + 长期 + 暴击出货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大仓位持有超低估值的国企类标的,短期内标的暴击拉升就撤,不拉升就长期吃股息。
所以啊,“笨拙”不一定效果差,相反花拳绣腿虽然赏心悦目,但不能当饭吃。
最后,如果大家喜欢这类文章,就点赞喔,以后再挖掘几个“不起眼”的高手给大家学习。

赞同来自: jadepan
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2511667
这篇文章里面的主人公~好运兄问我【原来买的那个长江电力,我看长得挺好的,把它抛掉如何?】
吓死我了。。。各位,好运兄发话了,抛还是不抛

==《22.07.09【回顾】复盘十三年投资收益分布》==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前几天,整理历史数据的时候,突然看到自己的统计表还有一张是历史收益统计表,大抵是刚投资那会做净值法收益的时候,想通过这张表的数据统计,通过各类不同资产的收益,对自己投资能力做量化分析。只是可惜,这个表做完后,或许是因为需要几年回头...货币战争就是阴谋论,迎合了多数人的胃口,凡是祸事都是老美搞的。

赞同来自: 孤独的长线客 、鼠标1 、machine 、zhuzi51 、zjl30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前几天,整理历史数据的时候,突然看到自己的统计表还有一张是历史收益统计表,大抵是刚投资那会做净值法收益的时候,想通过这张表的数据统计,通过各类不同资产的收益,对自己投资能力做量化分析。只是可惜,这个表做完后,或许是因为需要几年回头来分析判断才比较合理,竟然给把这事忘记了。
看了表后,看到了合理的一面,也看到“沒想到”的一面,这就勾起了我再好好思考如何排兵布阵,于是将表格做了调整,以便更好分析。
为了便于分享交流和纪录,我缩编了一个简表(原始内容比这个庞杂太多):
这是我投资十三年以来所有资产的投资收益分布图。
最大的让我沒想到的是,竟然可转债收益有超10%,勾起我需要好好思考排兵布阵就是这笔,就先谈谈它吧。
在我的投资模式中,可转债一直是个复杂的品种,长期以来很没有较好的“灵感”契入到可转债的投资中,仅仅只是机械式的做做打新、到期策略、强制回售策略,更多的策略还沒找到较好的手法介入。
总结一句,就是说是属于很粗笨的投资模式,平时根本不觉得这品种的收益对整体贡献有多大,但结果竟然超10%,着实吃惊了一把。
想了想,大概率是如下原因:
所持有的品种,鲜有亏损出局的,即便短暂的亏损,只要熬够时间,至少能做到不亏出局,而诸多的品种集合起来就达到积小胜到大胜的效果。
很多年前,很看不上那种“基本能保本,但赢利也不会惊艳”的品种,转债就是这样的一种品种,如果更能用上更高阶的策略,看很多高手,的确做出了不菲的收益。
只不过转债这个品种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目前的价位已然不低,下面走一步看一步,看市场什么时候再给新的机会吧。
再说说另外几个超过10%收益的品种:
(1)纯债类:
这部分包括纯债基/债券/杠杆A类,虽然也是历史上的大收益品种,不过也得益于当年那个时代。
那些年,债券、杠杆A类都是好品种,债券有潜在的信用背书,虽然单次收益虽然不大,但一年能做几个来回,“周转率”高呀,所以收益自然是不菲的。
而杠杆A类,大家就更熟悉了,很多人认识它,是在2015年股灾后,而我正好又相反,因为认知的问题,在股灾后觉得它高了,相反沒做,而我收益较大的则是在股灾和股灾之前的那段岁月。
讲到这里,说说“认知”,资本市场上,的确是能赚多少,完全是自己的“认知变现”,2015股灾后,随着A类价格持续提升,其“显性”的到期收益越来越低,所以我才离开的A类。但实际上,除了这个指标,A类还内含“期权”,而当时的我根本不懂这个,错过了后面的收益。
可惜,这个板块,是沒机会做出好收益了,因为各种原因,债券基本已经不对小散开放了,而A类消失了。
(2)ETF/指数:
该类会包含那些投资中国企业较大的的QDII指数,比如中概互联之类的基金。
这部分收益接近20%,是敝人最大的收益板块,虽然收益的一部分来源于大波段的逃顶和抄底,但我根本不喜欢这样的模式,我内心是个懒人,我最希望“躺赚”,很显然在A股这样的环境下,长持真的容易坐过山车。
不过老美的那些投资大家,基本大家给散户的建议都是投指数,人家几十年的经历,给出这样的建议真的不会是忽悠。
A股中,虽然主动基金还能做出超额收益,但能持续几年就不能得知了。
要说目前我愿意,而且已经锁定的长持指数,就是消费类和红利(红利低波、红利质量)。
(3)杠杠基金
很怀念这个给我带来大收益的品种,除了ETF/指数,杠杆基金的收益是我所有收益中排名第二名的。
和A类一样,被“B闹”一闹,这个品种消亡了。
沒了它,咋办呢?
只能自己再努力挖掘其他品种了,唉,难度大升啊。
(4)新股
我这个小散户,一直的感觉,就是“好股中不到,中到不好股”,竟然想不到收益排名竟然是第三名。
思考了下,大概率是N年前需要资金申购时得的收益,现在一年中个签都难。
我现在的重心是做基金品种,搞点股票底仓随便打打新股,想获取收益,目前对我来说,应该等效于基本沒有什么贡献了,搞不好还新股打不到,底仓还亏大把。
再来说说股票。
这张表的数据出来,A股0.13%、港股4.2%,不得不说真实反映了敝人的股票水平。
一说股票,我就心情澎湃,看了大量的文章、听了各色人等的分析,每次都正能量满满,都觉得XX票就是天下最美的票,但理想和现实总是那么差异巨大。
所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21.10.22【魔力】股票的诱惑》(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00815740)就是在警醒我慎投股票,各位有兴趣也移步赐教。
不过,我也有个奇谈怪论,与大家讨教交流。
我总觉得,港股这种环境,还真可能是价投的后花园,为何呢?
相比港股来说,A股总是那么浮躁,情绪总会让股票涨的令人咂舌,也会跌的一无是处,波动及其剧烈,而港股虽然总比A股折价,好歹波动性比A股弱很多。
这就铸造了个结果,看好的港股,涨也涨不了多少,卖了吧,觉得这个价格严重不能反映它的估值,不卖吧,它楞是涨的慢得很,甚至还有跌。
思前想后,还是算了,留着吧。这下可好,只能继续当股东,等着业绩慢慢提升,你说这不就是与企业共成长的价投模式么?
讲个笑话,这几天查阅历史资料的时候,竟然发现,我还曾经买过贵州茅台,拿了两个月,跌了10%后割肉跑路的,你说这可悲不可悲。
255元买的,复权价大约是206附近,现在1999,哇喔,一个十倍股在我手中流逝。
讲真,还有个十倍股,五粮液,14年7月份买的,拿到年底看它才涨了2.1%,卖了了事,不仅在行情启动前卖了,更是损失了又一个十倍股。
不过,如上面提到的,“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如果当时不卖,估计也拿不到现在,哈,只能YY一下。
股票虽然属于难题,但真正要想获大收益,还真不能放弃股票。
或许,等我练好内功,还会再来舞下股票。
其他的,也挑几个说说。
(1)股基/混基
在2016年前,主动基金我基本很少碰,为啥呢?这得怪那些基金业绩不行,不如我啊。
在这个老思维模式下,2016~2019之间都沒注意到市场风格开始转向了基金们,他们的业绩越来越好了。等到了2020,才逐步意识到基金们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才慢慢的介入。
或许又中了“魔咒”,以现在视角回头看,大部队进入的时候已经基本是次高点了,又是历史的一次轮回?
不过,鉴于很多小散能舞得动的玩具都消亡了,主动基金还算是目前比较友好的一种投资方式,我也相信,主动基金的红利在A股还能吃上几年。
等过了这个红利期,再转指数了。
(2)贵金属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大概率不会长期投资在此类品种中,曾经认为世界会持续通货膨胀,也曾经被《货币战争》的作者蛊惑(不好意思,让他背锅了),长期定投于白银中,无视老巴说长期维度下金银毫无投资投资的观点。
还好,21年1月28日,趁市场上涨终结了10年的定投,年化7.2%,如果当时不终结,现在又得跌20%。
(3)股指期货
如果不是今年的下跌,该是赚钱的,这算是小散能舞得动的一个玩具了,暂时就只做做吃贴水这个策略吧。
今天就聊这些吧,感谢各位听敝人唠叨,帮助敝人在梳理好思路。

赞同来自: 孤独的长线客 、丢失的十年 、明园 、糊涂的韭菜 、流沙少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半年度过去了,虽然经历了非常大的回撤,但还是短暂的“熬”了过来。
先报下净值-10.88%,着实不太满意,对有这个收益也在预期中,一则自己重仓的一些优质基金成绩不佳、二则IC股指期货整个半年生生的在硬抗中。
当然,过程中一些调仓、轮动也亦有收益,只不过体现得不太明显,所以整体成绩算是跑赢了那些“优质基金经理”(莫笑,这是自嘲)。
寄希望于下半年有好的收获,不过按目前的投资框架,对年底收益翻正不抱太大希望。
不过嘛,还得抓紧努力,最好是那些“优质基金经理”尚未翻正之下,我都能翻正。
各位也莫错会我的意思,我并非不希望那些基金不翻正,我还特希望他们大赚特赚,这样我正好搭顺风车。
我的意思其实是想表达我不太看好股指在下半年还会大幅攀升更高,若非大幅攀升,那些基金想翻正还是挺难的。
截至6/30日,目前全市场的股混基正收益的占比也仅8.2%,其中位数涨跌幅-8.64%。
不过,如果未来半年的市场是箱体往复震荡,那么年底基金收益翻正的比例可能会提升,如果还是像上半年这样直下直上的来一次,估计结果就是大家哪来哪去了。
说说今年的“三个想不到”。
一是想不到沪指竟然跌穿3000点,乃至掉到2863.65
在我的认知判断中,在上次沪指编制方法改革后,对于3000点以下我内心认为应该成为历史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哪想今年直接破了,这打脸的速度实在太快,也体现了市场的不理性。
二是想不到在沪指跌到2863点后基本不带回调的直冲3400
说资本市场是不可捉摸、善变的无赖,一点都不为过,每次你都以为你能“预判”了它,结果总是和你的预判有差距,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想不到”?
手中留好的现金,不是没有,但总想来个“二次确认”后抄个底,市场偏偏就不按你的思路还行事,直接一路往东北方而走。
三是想不到美指竟然回调那么大
十二年的美股牛市,没见过老美今年如此跌幅的,是对老美过去十二年不带回调牛市(以年线角度表达)的一种纠正?还是老美通胀的确引发太多的担忧,这得以后看后视镜。
谈谈半年煎熬中的一些心理动态,算是个备忘,为未来回头看这段历史做一个记忆留笔。
要说煎熬,那到沒那么严重,因为在股指跌到3000点以下的时候,我其实是个乐观者,资本市场就是周期,在3000点以下就不可能待多久(当然,也有概率在3000以下待个几年的)。
在乐观信念之下,何谈煎熬?我只恨我现金不够多。
那真的不煎熬?
那也不是,毕竟期间年度的最大回撤达到过29.95%,离30%咫尺之遥,就在4/26日那天发生的。
我当时知道这是“底部区域”!“底部区域”!“底部区域”!
但手中那20%的现金,楞是没敢打出去,真的生怕概率很低的在这底部区域待上几年。
我当时恨的是,怎么我的仓位那么高(135.07%)?如果低一些就不挺好的么?仓位低一些,我就敢加仓了啊。
总结一下,其实真正不是恨自己现金少,而是恨自己仓位高了点。
所以,投资N年以来最引以为傲的仓位控制,或许应该好好找找体系中不完善的那些死角。
我的投资体系中,会备有相对富足的现金仓位以备不时之需,但真正到可以接盘的时候,我如那些已经没有现金仓位的人一般,没有那个心力去接盘,这是能力问题?还是心态问题?还是虚假的自我良好?还是其他,这的确必须好好深挖背后的原因。
还需要总结的一件事情,局势与自己预判有差异时,如何快速调整自己的策略。
在今年1月份、4月份时候,我专门做了预判,认为1-4月份的颠簸冲击不可避免,市场理性起来会在7-8月份。
1月份:“考虑到国内目前经济的困难,老美加息政策的影响,对A股可能短则1个月,长则3个月的冲击,而半年后,市场可能才开始理性起来”。
4月1日:“目前从技术线的形态来看,如果没有新的大因素影响,股指大概率可能在4月中旬开始逐步企稳。拭目以待这个判断,当然,还是1月底的判断,可能要7-8月份之后市场才会开始真正理性起来,在之前的时间里,还是免不了颠簸”。
所以,我启动对部分品种的“盯盘轮动”,用来度过在7-8月份前无聊而压抑的行情,本来这策略我早已废之不用了。
这个策略,说实话盘中精力损耗挺大的,且由于所找标的品种交易容量的问题,参与的资金量不算太大,从单品种收益率看,效果非常好,但对整体贡献实在微薄。
而在5月底到6月初,基本确认上涨趋势(至少是一段上涨趋势)之下,还在眷念这个轮动,现在想想真的是得不偿失。
说得不好听,这就是“贪玩”,真的应该摒弃这个毛病,如果当时能及时“静下来”,好好思谋如何进行大板块调仓才是正道。
好吧,最后再来个自己对下一步的预判吧,这是对我自己下步要制定的策略和计划做指引的预判,可能最后都是错的,大家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啊。
在预判前,先从马后炮的角度尝试解释下为什么这次是如此暴力不带回调的上涨。
我的看法是,从4月底触底后的连续上涨是两个因素的叠加:
海量资金的鱼贯而入 + Y情管制的放松。
单纯的海量资金是无法拉动不带回调的上涨到3400的,但上周Y情管制的较大放松直接引发股指本应在3300以下调整整固的趋势直冲3400。
这两个因素的叠加,引发的是对经济数据的扭转和向好。
因此,顺此惯性,暂时简单上看3500-3600一线,但时间多久达到/或维持多久,点位多高亦或更高,我就沒能力预判了,但趋势大抵如此,只不过任何行情最终都要和企业业绩挂钩。
基于此,寄希望于二季度经济数据有所扭转、三季度持续恢复,这样之后的市场才会顺利往东北方,否则你懂的。当然,在经济数据公布时间点附近股指会有所波动,亦或届时可能有一定的短期机会。
再说说美指标的,我已经逐步加仓。
OK,就总结到这里吧。

赞同来自: nemours0901 、素素Kelly 、JiangSH2020 、红星闪闪666 、路人甲pro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这几天正在看《赢得输家的游戏》,刚起了个头,书中关于网球比赛非常直戳人心,作者把专业运动员之间的比赛称为“赢家游戏”,即获胜的关键在于击出好球战胜对方,而业余爱好者之间则是“输家游戏”,要想取胜,则依靠降低失误,因为业余爱好者的失误比比皆是。
做投资和这个亦是同样的道理,在市场中,散户面对的对手中有大量的专业者(机构、职业投资者等等),作者给到散户的建议中有“加入他们”、“减少失误”。
想想如果更早读到这本书,会让我的投资路少走很多弯路。
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21.08.13【转场】扛着小刀上战场的我不想做难题》(https://xueqiu.com/4587884301/194222843),谈的是“加入他们”。
今天,虽然本书刚起头未读完,也谈谈我对降低失误率(败率)的体悟和反思。
在投资生涯中,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追求胜率,让我发现需要降低败率相反在去年才真真切切的去尝试。
曾经从某个时间开始,我一直有个不解的疑惑,就是我总觉得每次选标的、换标的,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佳品,但每每年底一扎账,收益中总觉得还有不完美的地方,甚至对比他人后,总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差。又会隐隐约约觉得某些标的还不如不换,切换的结果收益还不如不换。
真正让我清晰看到有时候标的切换“有问题”,是在去年(2021年)把招商蛇口换成万科的事情。
其实早在2020年,在招蛇几年的走势都不行情况下,又考虑其国企的运作体制,存在不灵活、激励机制钝化等,于是转而把目光瞄上了万科,遂准备做一个标的切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于是在2021/01/22把招蛇切换到了万科。
以现在的价值评判来说,那会的这个思考很可能就是12年当太监的味道,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
当然,切换后,万科的走势的确表现的比招蛇更能涨、更抗跌,这个过程持续到3月份(第一个红圈),大家看下图。
欧耶,当时觉得切换成功了!
3月份一过,在确认切换成功后,很安心的不再关注招蛇的走势了。
时间一晃到了7月份(第二个红圈),看着跌跌不休的万科,再看看招蛇,似乎它们之间的相对收益已然不似3月份的情形了。而越往后,它们的喇叭口就越拉越大,时至今日以切换日到如今,招蛇+4.25%、万科-33.79%,实在的切换大溃败。
而同期在7、8月份,我已懵懂意识到降低“败率”的重要性,所以除了上面提到的那篇“加入他们”的文章外,也写过一篇《21.09.10【小结】谈谈我近期医药品种调仓思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197426364),今天文章的重点不是在谈这个文章的内容,而是想谈我如何做“败率”的控制。
应该说,或许我现在的控制方法不算完善,或许也显得粗陋浅薄,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说也的确有了一些效果,我很乐意分享给有缘的朋友,也期待各位给予指导。
方法注重在“术”的方面,并不涉及“道”,毕竟“道”太难,也需有缘才能突然开悟,当然照猫画虎的角度来说,可能多参透行业规律、通晓商业模式、洞悉人性好恶或许就是“道”,不过我实在沒那个能力悟道。
方法很简单,或许是简陋吧,如下:
(1)对每一笔换仓进行纪录,并跟踪
而跟踪的时间则不能太短,就如上面招蛇换万科,我跟踪了1个多月,认为“切换成功”后就安然睡大觉了,这其实是不合适的。
我想很多朋友应该都会有这个纪录的习惯,差别或许是纪录的信息、亦或是跟踪的时间长短。
(2)定期检查并回顾
将上面换仓做为纪录表格后,跟踪自然就便利太多,这就促使可以定期的检查与回顾。
这个过程很重要,在去年把换仓纪录表格做好后,对一段时间相关标的做复盘就更清晰的看出曾经切换的思路、计划是否妥当,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预判”将会证伪。
通过如上纪录、检查和回顾等环节,往复多次后,会更容易看清楚行业、公司、模式和思维局限。甚至最重完善了我的部分投资体系。
用去年9月份文章中提到的换仓来举点小例子吧,去年的文章中提到在20210910的收益图:
但截至2022/06/24,不怕大家笑话,收益则是冰火两重天:
图表做个解释,新增了“实盘”列,主要是与“换仓后不操作”的收益做对比,看还能做多少“增强收益”。
其中恒瑞医药这组,新标的则是做了一些增强交易,最终的收益在“实盘”列。
而华东医药切换后,未执行任何操作,因此“实盘”的结果就是和“不操作”的结果一致。
从这个表中,看到了两个情况:
(1)恒瑞医药组:虽然即便不做增强交易,切换标的的相对收益也是正的,但这不能代表未来已然如此。但增强交易大大提升了最终的收益。
(2)华东医药组:本组切换后持仓未动,相对收益“大负”。
因为有了这个表做长期跟踪,让我对如下的东西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认识:
(1)“轮动”是小散们能战胜机构的法宝之一,更是能有效提升收益的利器。
(2)集采的杀伤力
(3)高估值的不堪一击
(4)面对低估值时,或许应该多问问,是否需要打引号?
(5)创新药、医美的更深理解
(6)企业内斗、内忧外患之时,绝对都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当然,我现在的跟踪表,已经不仅限于这些标的,已然增加了很多。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后,让我在换仓之时更审慎,同时换仓的失败率也逐步降低。目前新的标的切换后,“相对收益”为正的越来越多。
在“输家的游戏”中,可以说“少输就是胜利了一半”。

赞同来自: weareintianya 、Azhuzhu 、七月好好 、丢失的十年 、冠羽群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这几天和个朋友交流基金投资,我阐述了普通散户就不要去弄股票了,最好是去投资基金。
这个朋友很“聪慧”,问了一个过去没有人问的问题,甚至我都沒思考过。
朋友过程中问我,为什么我们普通散户最好是投资基金而不是股票?
我对朋友说,研究股票除了研究相关行业,还需要研究具体的财务基本面,而其财务基本面对很多人是个很大的门槛,如果要做的更好,就需要更多的实地调研,这个的难度就更大。
而基金研究,一定程度会难度降低很多,比如只需要研究基金经理、研究基金公司、研究目前市场的最表层动态,就基本可以到及格分了。
我并且说到“往往某些股票你不敢买、不愿卖,而基金经理敢买愿卖,他们可以比我们有更优的操作”。
最后这一说不打紧,一说直接捅了马蜂窝。
朋友瞬间插话“你都不敢买,让基金经理帮你买,那岂不是类似于把自己的利益交给另外一个人?这不风险更高?那不是掩耳盗铃了吗?”。
朋友这一问,我楞了下。脑海在极速的转动,现实的结果的确如此啊,优秀的基金经理从其操作的概率上说,的确远超我等散户,这就如同专业运动员和散户的差别,从优秀基金经理们的N年业绩来看,的确远甩我们几条街。
但是,我刚刚那句话的表达的结果,的确给他一种投资基金是掩耳盗铃的把戏。
中间一定是缺失了N多线索与过程。
现实状态下,的确很多事情,当看一个结论,决定是滑天下之大稽,但如果仔细分析各种条件和背景之下,原来是那么的合理。
我瞬间整理了下思路,和朋友说到:
简单说,艺高人胆大,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就是我们和基金经理之间的区别。
基金经理在那个专业的环境之下,其信息渠道、分析工具、所见的标的数量,那是远远胜过我们的,我们能力再强,双拳难敌四手,他们可是一大堆人,每个研究一个细面,其深度可不是我们能比的。
友:不是市场上总有一种言论,基金经理都是“粪草”,沒看见市场的坑都是他们砸出来的?顶都是他们买出来的吗?
我:这就是误解了,有这个认为的人,严格意义来说,他只看到的表面现象,很多细节他都沒深究过。
友:为何?
我:几个层面来说,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基金只是其中一种机构,其他还有私募基金、主权基金、机构自营、产业资本、游资等等,顶、底的出现,基金只会是参与其中之一而以。
我:另外,你仔细观察,但凡市场大顶的时候,往往伴随“基金热卖”、“基金一日售罄”等等新闻,时间不久后,市场转而大跌开始,但你细细思维,是谁买的这些新基金啊?
友:散户?
我:那当然是啊,而且你再仔细观察,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老基金的申购份额是不是也在急速暴增?
友:是的。
我:那么问题来了,受限于基金合同的仓位约束,基金经理当然得随份额增多而买股票以便有足够仓位,你说这顶是基金经理干的还是散户干的。
友:好像是散户干的。
我:对的,基金经理只是个被动的操盘者而以,同理市场大底也是散户砸出来的。
友:嗯,根源在散户。
朋友突然友问:如果这样的话,这些主动型的基金经理岂不是变成傀儡了?那他们的“主动”好像沒意义了嘛。
好“聪慧”的朋友,竟然能如此推理。
我:其实也不是他们沒意义,其实在操盘过程中,可以给到你合理的资产配置和仓位配置,对于广大散户来说,这两个功夫是不行的,虽然有人自诩这两个能力很强,这样的人是凤毛麟角。长期下来,不如他们的一大把。
我继续:牛叉的基金经理能做到在市场高位限购基金,并且大比例分红,让是否继续留守投资让持有者自行决定。
友:是啊,我看张坤去年暂停申购基金和分红,大家评论他很厚道。
我:是的,市场对他这个举动的评价很高。不过我有另外的评价,我认为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让持有者自行决定后续操作,但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毕竟既然持有者来投资基金,严格意义来说,理想中完美的基金经理就应该做到让持有者“欲罢不能”,即最后根本都不愿意自己再主动操作,或自己不愿再做决定,完全让基金经理决定就好。
友:好复杂,再说一遍消化下。
我又继续说了一遍。
友:有你说的这种基金经理吗?
我:有啊。
友:谁?
我:XX,他的基金做为我的压仓石,持有体验非常不错。(基金经理的选择和偏好可能有个人偏见,为避免争论,我暂时隐去,等以后挑机会再和大家探讨吧)
友:好像绕远了,不正在说投资基金是否是“掩耳盗铃”的嘛。
我:哈,好吧。前面是从优秀的基金经理角度来说他们能力强,再从另个角度说说我们自己的能力弱,讲真,具备有很好的选股能力、有很好的市场走势敏锐度、有很好的计算能力的人,那是人中龙凤,这样的人可以超越基金经理,但我等散户,能具备其中之一能力的也少。
我继续:单讲选股能力,如果一个人厉害到选股一流,但他对市场走势的敏锐度不行,不慎买在较高的位置,虽然可能十年后,他可能因为持有优秀股票而财务自由,但这个过程中的艰辛,我估计沒几人能承受得住。
我继续:所以说,以结果论英雄,基金经理们虽然被大家诟病,但投资“优秀”基金经理的基金,绝对不是“掩耳盗铃”。
友:那怎么确定基金经理优秀呢?
我:简单说,就是N年的业绩表现,但细说就可能要说好多了,这涵盖的内容太多了。晚了,以后再聊吧。
友:嗯,晚安。
我:晚安。

==《22.06.04【神奇】探秘一个年化超50%的神奇策略(1)》==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年化超过50%的神奇策略?那么牛X呀。 这可是我花了N年才弄清楚的策略,大家有兴趣可往下看。 这神奇的策略,来自于我一位亲人的“密授”。 为什么说是“密授”? ...左侧均值回归不行,改右侧趋势了。

==《22.06.04【神奇】探秘一个年化超50%的神奇策略(1)》==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年化超过50%的神奇策略?那么牛X呀。 这可是我花了N年才弄清楚的策略,大家有兴趣可往下看。 这神奇的策略,来自于我一位亲人的“密授”。 为什么说是“密授”? ...行业轮动

赞同来自: 没钱个子矮 、被割老韭菜 、小闫 、jadepan 、songchao119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年化超过50%的神奇策略?那么牛X呀。
这可是我花了N年才弄清楚的策略,大家有兴趣可往下看。
这神奇的策略,来自于我一位亲人的“密授”。
为什么说是“密授”?
这位亲人,在前面文章简单提到过,也是好几十年的老投资客了,这N年以来时常会对投资进行交流,他会告诉我他的投资“诀窍”,并让我保密。这让我很有极大的殊荣,等听完后,有时发现“漏洞”也不少,也会毫不客气的指出来,或许他内心很无奈、亦或很生气,但毕竟是亲人,过后一久,继续交流。
而今次主题说到的这神奇策略,也是他给我“密授”一个策略。
N年前,他就对我提到过,我听得一头雾水,或许是能力有限,总之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
我说,我的操作思路,都是会大致判断下估值、行情、走势,他说,他的这个方法不需要判断估值、不需要面对走势、不需要预测未来。
我觉得很是厉害,很是神奇。
我说,如果能长期复合年化超过15%,就是非常厉害了。
他说,他这个方法,年化可以在50%以上。
我听了,觉得这么牛X,但和这地球上的见到的不一样阿。
虽然我有极大的怀疑,不过的确也有很多大牛,收益都很是惊人。
我说,我实在是听不懂你讲的,能不能写出来?
他说,这个不能写出来,但可以给你看交易纪录,如果写出来哪天泄出去了实在不好。
他还说,他某天在某论坛看到某人物回帖中简单提了下,他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时间不长,别人就删贴了。就此他特别强调,你看人家对于这么好的策略都语焉不详,说明这是不能公开的。
既然如此,那只能看交易纪录?那还是算了,不懂得锚窍,亲自看他操作下单都不一定懂,看交易纪录就更看不懂了。
这不,如鸭蛋、熊猫兄,公开给大家看交割单,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我内心在想,听又听不懂,写又不写出来,这如何是好?
就这样,一晃N年过去了。
去年的某一天,在面对面的某一天,他悄声的继续讲了他的方法,并用手势比划了一下波浪线,提到“两点的距离,直线长还是曲线长”。
我突然心开悟解“你说的是,你做的网格交易?”
他坚定的回答“不是”。
我立马焉了,内心存疑,继续请教,他继续讲了一通后,我回家用excel计算了一通,发现他这个策略中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除非市场是震荡市,否则如果遇到单边下跌,他将耗空所有的本金,如果遇到单边上涨,他将很快踏空牛市。
我把我的结论告诉了他,他说他的这个策略不会出现我说的这个情况,而且“无惧市场波动、越波动越开心”。
我继续又焉了,唉,命中无福啊。
某天又交流时,他提到,我之前说的是对的。
我说,怎么啊?
他说,他操作的中概互联etf(513050.sh)这个,他承受不住了,沒赚到钱,而且仓位越来越重,都要没钱了。
他继续说,单边下跌的时候的确上这个策略有些问题,不过他现在优化了,以后应该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我愕然,我似乎知道了点什么。
他又讲,目前他操作的最好的煤炭etf(515220.sh),其次钢铁etf(515210.sh),钢铁etf去年非常好,另外白酒基金lof(161725.sz)也不错。
我瞬间明白了他的这个策略是什么,讲真,我有些愤怒。
哈,大家不要关注我的情绪,大家猜到他的策略是什么了么?
懂的讲讲,点赞多就下期揭秘。

169101.OF 东方红睿丰混合(LOF)
002803.OF 东方红沪港深混合
这两只基金经理都是 秦绪文,不过睿丰是去年12月份刚刚接手的,所以看这基金的历史业绩意义不大,主要还是看 东方红沪港深(2018/04月接手),不过基金经理接手更早的基金是169102东方红睿阳三年定开(2017/1月接手),而且经历了将近2个牛熊,可以有一定的观察性
东方红睿阳持仓和东方沪港深差不多,只不过前者是定开,不会被短期资金申赎影响,占据一点点流动性优势,前者任职年化13.99%、后者7.6%
这个成绩在与优秀经理相比,要普通很多
再观察其每年的业绩表现,在诸多基金经理中,亦没有出彩之处
--------------------------------------
000619.OF 东方红产业升级混合
基金经理王延飞,15年6月份接手该基金,基本上是经历了接近3轮的牛熊了,任职年化8.56%,在15年高点接手,现在能有8.56%的任职回报还是可以了,只不过与优秀基金经理相比就又普通了
他的另外一只501049 (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混合A),2017年11月接手,至今任职回报5.27%,也不行
看到两位经理的任职回报,再看看同期的经理,他们都相当普通,遂觉得没有兴趣再深入下去了,望见谅
水平有限,写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包涵

@酱油面"此刻我是在加仓的,但也绝非一步到位,而且也非大幅加仓,秉持一贯的行为模式,毕竟3700的时候我也在加仓中。“3700尽量不加仓”,我觉得,这个是事后来这么看的,
过程中更多的是调仓,在波动中调仓,粗俗的说,就是搬砖、或在就是将某个标的置换成更高性价比的标的,虽然不一定有绝对收益,但相对收益是有的,类似于老巴说的“牛市赚钱、熊市赚股”。"
看了这段。
永远有钱加仓:
1、是否可以认为资金利用效率还有提高的空间。
2、3700加仓和3000以下...
毕竟,我在3700点的时候,我不认为我加仓的品种处于高位
(当然,事后来评判,肯定都会觉得3700点加仓的都是SX)
在去年12月3700附近的时候,我加仓的是医药主动基金,毕竟从7月份高点已经下挫了20%+,而且对于30多倍PE的医药品种,看起来不贵
哪想,今年继续再下挫20%+,真是想不到
-----------------------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需要反思的,比如兄台说的“资金利用率是不是还应该有更大的利用空间”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过程中更多的是调仓,在波动中调仓,粗俗的说,就是搬砖、或在就是将某个标的置换成更高性价比的标的,虽然不一定有绝对收益,但相对收益是有的,类似于老巴说的“牛市赚钱、熊市赚股”。"
看了这段。
永远有钱加仓:
1、是否可以认为资金利用效率还有提高的空间。
2、3700加仓和3000以下加仓操作上是不是应该有很大的区别。
我个人认为:
3700我是尽量不加仓的,减仓和调仓。
3000以下我是不减仓的,少量调仓。
是否满仓主要看在3000点以下的时间够不够久。

赞同来自: 小闫 、明园 、wangasus 、甘泉 、dingo49 、 、 、 、 、 、 、 、 、 、 、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本周股指虽然收了绿线,不过在经历了前面快速暴跌的日子后,本周感觉“波澜不惊”,虽然周度收绿,但市场基本面方面,看到的是船头在缓慢转向。
本文的核心观点:股指下跌调整的日子或许已经结束,正逐步扭转方向。
如果各位时间宝贵,就不必继续往下读了,毕竟后面的内容也仅仅是敝人在投资过程中对市场发生的事情做备忘纪录。
虽然我认为大盘正在扭转方向,但也不排除偶有猛烈下挫,这只不过是类似于地震的余震而以,对于某日如果出现恐慌下挫,敝人不仅不排斥,亦乐于持续加仓。
除非基本面遇上截至目前沒看到的新利空因素出现。
政策面:
在政策面上,七千人大会可不是个小事情,这必将上上下下齐心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
会上,总理说的“中国作为这么一个大的经济体,一旦运行滑出合理区间,要想再拉回来,不付出巨大代价和更长时间是很难做到的”,很显然,谁都不能让情况滑出合理区间,这责任担当不起。
众志成城之下,我坚信,最终是会胜利的。
经济面:
其实,在如此宏大政策面之下,再分析经济面就沒什么必要了,毕竟此刻政策面是因,未来的经济面是果,就只需敬候佳音了。
现在能看到的是,宽信用、宽货币、降利息的组合拳必然是一拳一拳的打出来,经验丰富的投资老手会知道后续会对股指产生什么影响的。
当然,如此会发生的不利后果,投资老手也是知道的,高层更明白,敝人相信管理层的智慧,坚信他们会处理好。
外围面:
外围,最重要的避不开老美,老美今年的重头戏就是加息,讲真,我还是坚持我年初发文写过的,每加一次息,就是对市场的一次利好(背后的含义是每加一次息,利空就少一次)。
俄乌局势,现在已经是逐步逐步被市场消化,除了少数能发战争财的团伙支持这事,世界上还会有多少人支持战争?
“印太经济框架”能把中国干趴下?
这是不可能的,N个大国制裁俄都沒把俄怎么,更何况是这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合作,逻辑上就站不住脚。
中美面:
说外围面之外,单独把中美面拎出来说说吧。
26号步林肯的对华政策演讲,其发言内容相对是“柔性”的。
为何“柔性”?
中美直接硬干,只要是个不太傻的人,都知道这必然是对各自不利的举动,谁干谁傻。
大家都愿意和时间交上朋友,让未来来指引大家。
关于老美加征的关税,目前的情况,老美至少沒说继续了,只说会考虑研究其后续是否继续。
再说了,取消加征关税,一定程度对老美抑制国内通胀是有好处的。
其实,老美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其通胀还是有问题的话,取消加征关税必然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
关于中概股审计底稿方面,据26号有消息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费希尔在最近表示,虽然美国跟中国内地及香港就审计检查的谈判取得进展,但仍存在重大问题”,同时“据外电引述消息指,中美两国正在磋商让美方人员先到内地现场检查审计底稿,中证监期望可于6月底前达成共识”。
靴子仍未落地,但其中也能看到中方在过程中的努力,同时在该消息披露之时,趁阿里当日发布新的利好季报影响,中概股尽数大涨,似乎事情往好的方向在发展。
其他:
疫情?粮食?
仔细想想,感觉这都已不是事的事了,大家应该能认同吧。
基于如上,目前暂未看到大的利空因素,乐于认为市场往积极的方向在发展,当然,如大病初期,信心的恢复是最重要的,至于在什么契机下,大家突然的有了信心,敝人是无法预测的,但至少现在不仅不应该悲观,相反应该更乐观一些。

赞同来自: bingbing908 、孤独的长线客 、walkerdu 、好奇心135 、绫小路清隆 、 、更多 »
本文也同步发在雪球(https://xueqiu.com/4587884301/column)
在年初优选了20只我认为优质,又有一些瑕疵的基金,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次优基金”组合,并在2月8号开始建仓,至今3个月有余,趁此大盘似乎在触底回升之际,做一个小的观察和小结。
形成这个“次优基金”组合的初衷其实是:“好学生”在未来依旧是好学生的概率比较大,如果是一堆“好学生”组合在一起,那么这个群体的平均成绩相较前者更稳定、未来依旧是好成绩的概率相较更大。
之前的几篇文章如下,大家有兴趣观阅:
《22.01.22【组合】20只“次优”基金组合(1)》(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09802001);
《22.02.05【组合】20只“次优”基金组合(2)》(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0691000);
《22.02.12【组合】20只“次优”基金组合(3)》(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1280730)。
在2月8日建仓,目前除周海栋166301(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还未建仓,其他19只中最后一只于3/24日建仓。
华商新趋势一直未建仓源于它今年一直沒太“深跌”,所以至今未找到合适的建仓时机,待未来某个时候会建仓,故此目前整个组合是95%仓位。
另外,由于宝盈肖肖离职,其由中邮国晓雯替代,替换的基金是中邮未来新蓝筹混合(002620)。基金经理风格偏成长,喜配偏爱计算机、电子、传媒等TMT,其他均衡;其长期业绩优异源于2018年成功降仓择时,其是否具备长期战胜市场还需慢慢观察;其代表基金(001224、002620)的管理风格一致,管理的其他基金风格类似。
放下在X球上展现的走势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整个组合的波动比较大,这是符合当初对组合的预判,其弹性比较大,长期持有会有厚报。
组合最低点发生在4/26日,当时跌幅19.62%,沪深300当时相对跌幅17.89%,目前组合收益-9%,相对沪深300有2.53%的跑赢收益,对即将大盘的“筑底、修固、反弹”行情充满信心。
其各基金的基本情况如下:
下面对各位经理做一个观察总结。
(1)万家莫海波
的确优秀,有效的把握了今年地产板块的政策放松行情,从其季报回顾,在去年3季度就逐渐加码了地产板块,并在今年1季度加到了高峰,有效的抵御了其他板块的大幅下挫,稳健风格一览无余。
(2)国泰程洲
继续秉持其管理基金中小规模的基金比其他收益高。005244-国泰聚优比他的代表基金有2%的优胜。
(3)景顺杨锐文
年度业绩的确糟糕,不过由于其重仓在半导体中,实在没法,中证半导体年度跌幅49.35%。期待他后续爆发。
(4)银华李晓星
其重仓在消费、医疗上,一季度跌的好猛,不过在其风格框架下,能感受到他的积极调仓。
(5)工银何肖颉
虽然在之前文章中提到何肖颉属“揪心类经理”,但今年表现还不算揪心。
(6)大成刘旭
依旧稳健。
(7)圆信范妍
依旧稳健,今年她的业绩可比他LG厉害多了,谢总得每天做家务了。
(8)富国杨栋
其新能源板块的研究能力的确功力高深,相信不久将来在我的组合中会被我升格为“优质基金”,再观察一段时间。
(9)银华贾鹏
与他的过去相比,今年业绩不佳,可能风格上喜成长,今年市场不在他这边。
(10)平安黄维
集中于赛道股,没法没法。
(11)信达冯明远
老兄的风格经常是熊市一般,牛市牛叉,在目前大熊市之下,其业绩平平只能等待牛市爆发。
(12)中欧王健
1-2月业绩还不错,3月份暴跌太多了,要不要升格为“揪心类经理”?
(13)宝盈张仲维
在本组合中,回撤最大的冠军非他莫属,不过某些板块就是暴涨暴跌。
(14)汇安戴杰
不知道他调了些什么仓,今年回撤那么大。
(15)海富周雪军
今年的业绩沒挑剔。
(16)国富刘晓
相当好,想不到竟然如此稳健,值得表扬。
(17)上投李德辉
业绩平平。
(18)工银张宇帆
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由于其管理基金经历少,且2021四季度规模将近3-4倍的增长,业绩表现善需继续观察”,还真是,今年业绩惨不忍睹,还着实沒想到在她的风格体系下能跌那么多。
(19)中邮国晓雯
业绩波动大,符合中邮系一贯风格。
(20)华商周海栋
今年业绩上乘,可惜在当前状态下,感觉贵到不能下手。

赞同来自: 老实的很 、Xixiha 、致平 、hippohippo
谢谢回复,我输错一个代码了,是159939信息技术etf159939对标的是000933全指信息, 不是对标中证信息000935
从周期看,我觉得这个行业可以布局一下,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一些优秀的基金是专门针对这一行业的
这个159939也有场外,不过是它的联接基金,其实是同一个000942、002974
信息板块我也沒怎么关注
不过我研究过 信息红利H30097,这是个优秀的指数,2005/12/30日发布,截至今日,其历史以来的年化复合收益22.72%,这还是在今年暴跌29.15%情况下的复合收益
其当前最新ROE-16.99%、PE-14.05、PB-2.39、股息率2.62
可惜没有场内基金,我开年购买股票自建了跟踪这个指数的一个组合,可惜现在套惨了
不过,鉴于其估值,我觉得适合长期持有
我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自建指数,有兴趣也可以自建啊
《【指数】借“无形障碍”说说买股自建指数》(https://xueqiu.com/4587884301/21188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