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A股后发行每隔一两年都有一个新的概念出现,白马,赛道,低估,周期,这些股票都很棒!都能够在某个一两年之内有巨大的涨幅。假如能切换到这些热点板块上来就能赚钱。
如果只会一种交易方法,比如看分红或者看成长。那么你交易一两年后也赚钱了,那么两年之后你还是用这种方法就会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你的这一招方式它所对应的整个市场的这种股票估值都已经底部抬高了,这一招就不赚钱了。
那么我们需要练就18般武艺,这就要把交易书籍的方法全部修炼,费雪,格林勒姆巴菲特,斯洛特,这些交易方法必须要掌握。
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年复一年的赚钱?那就是“变”,当市场认同的主流赚钱方式估值抬高后,即时切换交易策略。
再次重复:现在市场正好跟你的交易之道同步,过两年所对应的行情估值抬高后,股市就会“变”,你也要“变”。

赞同来自: PEPPER2018 、Phecda 、ETF投资2018 、zychen1988 、Syphurith 、 、 、 、 、更多 »
期望值=本金*杠杆倍数*仓位比例*交易次数*(胜率*平均盈利率+败率*平均亏损率-平均摩擦成本)
大类资产下的策略有无数种:
股票:困境,分红,成长,套利,趋势,连板
商品:期现,跨期,跨商,生产,批发,零售
债券:骑乘,刚兑,回售,下修,双低,折价
货币:实物收藏,存贷息差,多角套汇
策略开发流程:
品种筛选:单因子分析到多因子筛选
仓位条件:同类仓位轮动,异类仓位比例
开仓条件:单边动量,单边反转,双边对冲
平仓条件:因子消失,仓位增减
数据回测:平台软件统计分析
实盘验证:心态平稳,无脑执行

涅槃Nirvana - 慢慢变富
赞同来自: TuesFool 、treenewbee 、立新 、tangzheci 、拦云野人 、 、 、 、 、 、 、 、 、 、 、 、 、 、更多 »
每个人能把自己实践和思考中的东西总结出来,写成帖子和大家分享,无论水平高与低,都是一种自我提升和锤炼,阅读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批判也都能从中获得营养,集思录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希望小赵兄弟坚持下去,我也看好你,将来必成大器。

赞同来自: dongzhouwang 、Nikoa1224 、绿光 、wydqh 、丽丽的最爱 、 、更多 »
我去年把市场比作天平,一端价值一端成长。去年的行情成长的比重远远大于价值。但如果舍弃成长全仓价值,收益无疑很难看。我后来的策略是小部分配置在成长,大部分配置在价值。虽然收益低些,但也有30%了,我觉得满足了。所以通过资产配置可以达到平滑收益曲线,适合我这种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投资者。
如果市场是一碗水,总有某个板块或者几个板块波动中受益,其他在波动中亏损,那么根据行情的发展不断调整配置,基本能达到稳健盈利的目的。
2011年2018年是比较惨的年份,市场这个碗好像漏了,所有板块都在下跌,所以那两年不管是基金还是低风险投资,大部分都是亏损的。
我认为投资一定要预防那种极端的年份,留着一部分现金,会在黑暗时刻给投资者买入的勇气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woshishui2016 、平安夜 、大海2 、明园 、yltc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策略多样化+适配市场投机,也是我多年来在做的事情,以往,抓大周期和轮动两个主策略,就让我实现了年化20%,现在加了两个主策略,已做到年化30%,未来已经想好但还没有展开精研的策略还有2、3个,相信修通以后能保证在大多数行情下都能生存。
策略多了以后,对市场会更敏锐,我认为,市场就是有脉络的,也是能抓得住的。资本市场的每一条路都是能走通的,我就是走在这条路上的,赵甲,你并不孤单。加油!



赞同来自: TuesFool 、sslizhihua 、吉吉木
以前高手说:一年十倍常有,十年一倍却很少。
现在大概懂了,股市经常变化而大多数人的交易之道,只有很少的时间能跟股市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