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你以为的不可能是你以为的。
高股息只代表你的资产有高现金流,稳定的分红也只能代表你在几年内有稳定的现金流。股息是要除权的,更是要交税的。银行给你的利息你需要除权和交税吗?国债哪怕是企业债,他的利息也是写在合同里的吧。
但是股票红利可没写在合同里,企业业绩也不是约定出来的。
股息实质还是在赌企业的成长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现在某些行业的高股息是建立在市净率折价和高杠杆率上的,而不是企业在慷自己之慨。
买高股息股吃股息,每年得五六七个点的股息,其风险和两三四个点的银行存款是完全不对等的。只能说吃股息率的人骨子里还是在等待着戴维斯双击吧?
但这个戴维斯双击的时间成本是多少?地产路桥等行业价值毁灭的可能是多少?如果是追求稳定的现金流,股票这种t+1的资产现金流还不够灵活吗?如果是追求稳定,4%的大额存单不比6%的高息股稳定吗?如果是追求上能进取下可保底,可转债不香嘛?
高股息这个命题,我是真看不到意义是什么。

赞同来自: KevinLe 、业1994 、云10 、yarctic 、投资交朋友 、 、 、 、 、 、 、 、 、 、 、 、更多 »
其一,股息率是可以跟随企业成长的事实
这些高股息率的公司中不缺反稳定成长的公司。
例中国建筑,万科A等,按企业10%的低速成长基本上是7年翻一倍,也就是说7年前投入的5%股息率今天的股息率可以达到10%以上。
其二,本金复利+成长复利的双复利已经构成了股息率投资的绝对优势,戴维斯双击只是额外的礼物,如果碰到PE的放大就如同招商银行,在15年之前也都是5倍PE股息率5%左右,妥妥的股息股。除非公司成长与利润变化向下走,否则PE下降代表着更高的股息率,有更高股息率的可以买难道是件坏事吗,PE上升代表股票提高,那更好。
谈到风险,那只能看你选企业的本事了,不排除煤炭地产等企业具有下行风险,但你可以买银行 中建这种企业,银行还有风险的话,那你存银行就没有风险了吗

赞同来自: 我是简单1 、yanghongyong 、newbison 、barry 、klh63FWE2vb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yanghongyong 、意外的角落 、方程组 、annali 、JERRYCHENG 、 、更多 »
国债收益率2-3%,有人要,你能理解吗?炒股想暴富,结果呢?只能呵呵


赞同来自: yanghongyong 、klh63FWE2vb 、方程组 、股市键盘侠 、tctzff 、 、更多 »


赞同来自: KevinLe 、股息养老 、找小池的蜻蜓 、标准普通人 、yarcti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有一颗果树,正常的市场价格这棵果树值1000元。
每年的7月1日这果树能结果成熟,果子摘下能卖100元。
好了,我在6月30日假设这果树带果子市场价卖1000元,
那么我在7月1日,先卖掉果子回收100元,再卖果树的话,市场除权只给900元一棵的价格。
春去秋来,第二年的6月30日带果子的市场价,我是否又应该卖1000元呢?
当然你说有时候市场很变态可能变成800块了,没事,果子先兑现了,果树等行情好了再卖呗。


赞同来自: KevinLe 、秋天的兔兔 、kt3020790 、财源广来 、dengca1987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中国微小型公司的生命周期就两三年,中大型也就八九年,所以多数公司并没有长期投资的可能性。
在企业无法长期经营且失去成长的前提下,多少的股息算高呢?
我觉得5%是肯定是不能说高股息的,毕竟靠分红拿回本金都要20年。
至于要多少股息率才能算高,我认为用静态的股息率来衡量并不合理。
我个人的标准是10年内通过分红收回本金,分红增速能跟上通胀,且可预见经营年限能超过30年,最低不少于20年。
能满足这样条件的公司多吗?很少的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KevinLe 、他丫的 、qiyelishang 、yarctic 、cooll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但是当市场脱离熊底时,它的价值则没有那么大。稳定分红意味着成长性弱,意味着估值溢价不高,更意味着它是与大盘周期一样的慢周期。
在市场才刚刚走熊、资金仍然活跃的当下,追求持续稳定分红,我觉得还有点早。


账户已注销 - 过去发生的频率不代表未来发生的概率。
赞同来自: KevinLe 、秋天的兔兔 、大头小胖2022 、米糕不是米糕 、xineri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最开始自然也是看的经典,比如格雷厄姆,后来慢慢不知什么时候,低PE,低PB,高股息简化成了价值投资的代言。
从自己大量的回测情况看,分散投符合这些标准的股票集合,在超长期,例如起码大于10年,显示的确可以跑赢国内的宽基。但中途涨跌难言美好,最大回撤不比宽基小到哪去。这个数据不提供了,大家自己去检验,不要光看别人说的,自己去测一遍,我个人感觉绝对不是重复造车轮,好处是会加深很多理解,也能加深自己的投资信仰。
楼主的疑问我想过,我想可以简单分类下,就是大部分人是先找高股息,再去找其分红稳定性的理由,比如它是央企,比如它是龙头,所以持续分红有保障等等理由。
现在我选择先找模糊的分红稳定性,然后在其中选取股息尽可能高的。
两种方式选出来的大部分标的是不同的。
第一种优先高股息,目前选出来的基本上就是杠杆企业,相当一部分是一遍融资,一遍分红,这看起来就很像左手腾右手了,虽然上杠杆也是一种本事,但风险考量确实高不少。
第二种优先分红稳定性,我自己观测总结的结果就是大消费类企业,竞争充分,不依赖外生资本,持续创造利润的企业更具备持续分红的能力,重要的是没有很强的政策风险,尤其摊大饼后,比如酱油的政策风险蔓延不到味精,面包的风险蔓延不到饮品。也就是说即使同属消费行业,但这个行业本身内部分化大,相关性相对比其他行业小点。虽然这样选取后整体股息率会比第一种低不少,但如果比一年存款利率高的话勉强也能接受,很多其他行业则更容易发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近年的教育股,电子烟,当然整体行业出事的时候,龙头挺过去的概率更大,因此左侧交易的话可以考虑龙头,比如早年的白酒塑化剂问题)
股息的理解已在论坛写过,这里不再重复了。

赞同来自: KevinLe 、他丫的 、股息养老 、有耐心的普通人 、闲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试想你参股了一家实体店但并不实际参与经营管理,该店看起来生意兴隆而是从不分红给你,你心里踏实吗?你既没有持续的分红也不能参与管理,鬼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告诉你它亏损了1个亿,你的投资不但血本无归还要承担巨大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