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对一些大国企利用子公司和民企进行大额贸易,增加经营业绩有些了解,某能源去年的债务危机应该也是这个问题,因为抓的是下属国际物流集团的董事长。
所以对某松控制的气象转债我宁可不挣。
隋田力这个事出来我还和朋友开玩笑,隋也是个深井冰,骗几个亿不够花吗?干嘛骗几百亿,一大堆上市公司都遮掩不过去,必须发公告披露,有命骗,没命花,现在也不知道人在哪里了。
不对,隋也不是一下子就骗到200亿的,这个业务最早2014年就开始了,也不是一下扩展到十几个上市公司的。最初的剧本,并没有失联的情节。就是上市公司把预付款给隋,隋高买低卖给上司公司创造巨额营收和利润,隋这边的亏损怎么办?再做下一单啊,反正是预付款。这么好的合作伙伴,大国企上司公司互相背书,隋的生意拓展非常顺利。
只不过是一个低卖高买的小亏损一点一点滚动到了200多亿,最后实在滚不下去了。哎,这生意太好做了,挡也挡不住,想低调收手也不行,就像林园的私募,因为前期业绩太优异,一下子就扩展到了200多个。我在这里完全没有指控林总的意思。隋一开始高买低卖,就是骗局。林总的私募,有国家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督,我相信绝对不会是旁氏骗局。
即便有些阴谋论的说法,我们也不讨论。
风险在于,林总的私募永远都会业绩好吗?从今年来看,林园私募的业绩一般,特别是21年发行的出现了亏损。早期的也有回撤,林园还是神,但是已经开始大额的购买低价可转债了,转向保守。有些他早期的投资者,都从林园身上挣到了钱,所以更信赖林总。但是200多个产品,也有相当多的不坚定者。牛市总会结束,私募总会回撤,那么回撤到什么程度,会有一定比例的赎回呢?赎回到什么程度,林园会被迫减仓可转债呢?
被隋田力骗过上司公司最后会明白,其实大家也没吃什么亏,这200多亿,前几年已经挣回来了,股民也没吃什么亏,毕竟前几年享受到了业绩成长。只不过是有人吃肉,有人买单罢了。
反正我没在林园私募身上吃过肉,我小心不买单就是了。
所以对某松控制的气象转债我宁可不挣。
隋田力这个事出来我还和朋友开玩笑,隋也是个深井冰,骗几个亿不够花吗?干嘛骗几百亿,一大堆上市公司都遮掩不过去,必须发公告披露,有命骗,没命花,现在也不知道人在哪里了。
不对,隋也不是一下子就骗到200亿的,这个业务最早2014年就开始了,也不是一下扩展到十几个上市公司的。最初的剧本,并没有失联的情节。就是上市公司把预付款给隋,隋高买低卖给上司公司创造巨额营收和利润,隋这边的亏损怎么办?再做下一单啊,反正是预付款。这么好的合作伙伴,大国企上司公司互相背书,隋的生意拓展非常顺利。
只不过是一个低卖高买的小亏损一点一点滚动到了200多亿,最后实在滚不下去了。哎,这生意太好做了,挡也挡不住,想低调收手也不行,就像林园的私募,因为前期业绩太优异,一下子就扩展到了200多个。我在这里完全没有指控林总的意思。隋一开始高买低卖,就是骗局。林总的私募,有国家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督,我相信绝对不会是旁氏骗局。
即便有些阴谋论的说法,我们也不讨论。
风险在于,林总的私募永远都会业绩好吗?从今年来看,林园私募的业绩一般,特别是21年发行的出现了亏损。早期的也有回撤,林园还是神,但是已经开始大额的购买低价可转债了,转向保守。有些他早期的投资者,都从林园身上挣到了钱,所以更信赖林总。但是200多个产品,也有相当多的不坚定者。牛市总会结束,私募总会回撤,那么回撤到什么程度,会有一定比例的赎回呢?赎回到什么程度,林园会被迫减仓可转债呢?
被隋田力骗过上司公司最后会明白,其实大家也没吃什么亏,这200多亿,前几年已经挣回来了,股民也没吃什么亏,毕竟前几年享受到了业绩成长。只不过是有人吃肉,有人买单罢了。
反正我没在林园私募身上吃过肉,我小心不买单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