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转债探底大家哭爹喊娘的时候,仅仅过去半年(今年2月)。
没有印象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今年1月旧贴:论转债的坚持和信仰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08211
敢于坚持的小伙伴自然收获的盆满钵满,这半年所有转债策略都是有效的,半年收获30%+的小伙伴比比皆是,相较于其他投资品种的小伙伴,幸福感满满,跑赢各大百亿私募so easy。
截止8月6日,转债的均价已经创出新高,双低均价距离前高173一步之遥(集思录基准日2017年底仅仅126)。
为什么转债会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我的观点是以下几个方面:1、超跌反弹;2、中证1000、国证2000为代表的小盘股大幅战胜300、50等大蓝筹,转债均价受益远远大于按照权重的受益(中证转债指数);3、新增资金涌入,无论是新散,还是机构,两年前提转债还得解释产品,现在大家已经都很清楚了。
目前很多小伙伴已经恐高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转债被高估是一定的(相对高点),当然七月初就被高估,如果只是因为高估就撤退,不可能等到茅台的2600盛宴,也拿不到转债7月的6%+超额收益。
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供大家拍砖(轻拍就好,重拍会恼):
1、(脱离大盘的)情绪化探底可能性较小。距离上次转债探底时间过短,目前再次出现恐慌性探底可能性较小,一旦下探抄底资金会较多,所以跌幅会有限;
2、是否上升,主要取决于大盘走势,尤其是1000、2000为代表的中小股走势;
3、顶部一定是在不经意间到来,无法精准预测,这次的顶部过程可能与年初的回撤不同,也许是个慢撒气过程。
4、本人依然满仓持债(三年以来),会在大盘出现大幅下撤时适度减仓。
5、新同学没必要高位接盘,免得没吃肉挨顿打。
6、有更优秀赛道的可以选择,能告诉我们就更好了,哈,谢谢。
核心观点:在优秀赛道,还能获得较高阿尔法收益的,没必要做仓位管理,安心赚阿尔法就好。

归去行生 - 自从学会了预防性拉黑 集思录有趣多了
和赛道比完全算不上高估。
和三傻比确实高,但其实是三傻低估。
你看,为什么三傻这几天涨了,可转债也没跌?
因为低估的价值回归了,可转债也许现在只是合理而已。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小韭菜团子 、steven1521 、huanhappy2017 、lorzen 、 、 、 、 、 、 、 、 、 、 、更多 »
1、平均价格136.778,分位数92.39%;
2、中位数价格118.125,分位数79.30%;
3、平均双低171.75,分位数96.42%;
4、平均溢价率34.97%,分位数66.26%;
5、平均收益率-2.78%,分位数96.07%。
价格、双低、溢价、收益对应了不同的四种策略,有不同的高估程度。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dalong 、水与火 、红桃a
目前来看,中证1000是处于新高,强于大盘,说高估,也无可厚非。但,债市没有整体的恐慌。上个月的降准,对于债市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最后再来看看转债,价格低于110的100多支占比30%,低于105的将近50支,低于面值的也有10几支。所以,在债市平稳的前提下,中证1000即使处于高位,当前的转债并没有全面高估,仍有可为:涨可跟,跌可防。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dalong 、arking83 、solino 、掌牛郎 、 、 、更多 »

图二是还有228天的300平直认购期权,价格2295,期权费约4.6%,年化7.36%。简单线性外推到3.6年,对应26.5%的溢价率。
可转债利息和期权杠杆省下的本金利息抵消。
从期权费上看,看不出苏银转债有高估的迹象。但苏银转债也未必低估,因为:
1, 300期权可以认为比3a转债信用更高
2, 300波动性比银行要大
3,普遍认为300比银行的成长型强
所以就苏银转债而言,没有明显高估和低估。假如整个转债市场定价是连通的,那么可以说转债市场定价不算高不算低。
但是,然而,我严重怀疑转债市场定价是连通的,我认为其实是割裂的,不同群体各玩各的。一个典型极端栗子就是妖债。所以还是不能下结论说转债市场高估低估。或者说这个问法就有问题

gobidaozhao
- 无
赞同来自: zsp950 、集XFD 、fionafiona 、xineric
各板块、各股票都是严重、极端的结构性分化走势。
包括转债板块,一部分人吃得打饱嗝,一部分人亏得裤衩都亏掉了。
小盘转债、热门板块转债、集思录等权指数,都天天创新高,银行、证券、保险、地产、……都创出近两年来最低点,转债也是同步下跌,都亏惨了。
光大转债、5个传统券商等都在最低部,甚至天天创新低路上。
光大:近两年最低点
长证:2019年以来的最低位附近
国君:2019年以来的最低位附近
华安:上市以来的最低位附近
核建:上市以来的最低位附近
国投:上市以来的最低位附近
财通:上市以来的最低位附近
希望:上市以来的最低位附近
……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王泰德 、nkfish 、落入凡间
去年年初清仓转债以后基本没有再关注这个产品。今年年初跌的很惨时候捞了点本钢和游族。我把转债分三类,偏债、中性和偏股。第一类看纯债溢价率,后两类看转股溢价率。每一类取中间50%个券的算数平均值。这个指标都是处于几年来的高位。虽然这个方法有点刻舟求剑,但我风险偏好本来就很低。
现在的转债市场和过去确实不同,市场关注度远远高于过去几年。公募基金、券商专户/基金子专户都在参与这个市场。债券收益率很低的情况下,转债成为投资经理在本金相对安全前提下博取收益弹性的重要投资品。存在这样的现象是合理的,但并不能说转债的估值就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