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C吃贴水这个策略思考了将近半年左右的时间,近期刚开始执行,总结一下个人的思维框架来抛砖引玉~
- 股指贴水的原因
个人认为,贴水的原因是做空方对多头的补偿,即空头愿意让渡一部分收益来维持空头的仓位,假定IC不存在贴水,那么买入中证500成分股,做空等量的IC,依靠新股收益即可实现理论上的无风险收益,据个人拍脑袋,专户打新产品的增强收益在10%附近,打新的无风险收益导致股指的贴水是可以长期维持的,原因是做空机制不全,如没有便宜且充分个股做空方式及期权的流动性不佳(举例的组合只是为了说明股指空头对冲风险的需求存在,实际存在的目的更多元化,可能为指数增强,可能为获取纯粹的无风险新股收益等)。 - 个人资产配置的设置
个人资产配置应基于强策略,强策略基于宽基指数长期会上涨(沪深300与中证500),增强方式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新股收益或者是贴水,即个人认为新股收益和贴水是一个选择题,若选择贴水的方式,则放弃了新股收益(期货不能参与打新,且不能获取分红);
以新股收益增强收益的选择方式:选择规模合适积极参与打新的etf,自己构建股指的股票组合参与打新(网下或分仓),个人认为增强策略,即优选成分股是负策略,在此不讨论;
以贴水增强收益的选择方式:以IF及IC期货替代持仓etf,此方面考虑收益来自两个方面,杠杆收益及贴水收益,简单计算IF的贴水收益为5%(20点*300一个月),IC的贴水收益为9%(50*200一个月),剩余在于投入策略的资金,若使用40w为一个单位,则IF的贴水的年化为18%,IC的贴水年化为30%(简要计算,实际还应扣除分红率),实际用股指的方式,资金规模越高,杠杆收益越低,所以IC吃贴水是有利于中等资金的强有效策略。 - 对股指期权与时间价值的选择
在波小的时候做期权的买方(付出的时间价值相对较小),在波大的时候做期权的卖方(赚取的时间价值更高)是更为有效的策略,但是波大和波小是一个客观事实,一旦涉及移仓实际会造成损耗,不像贴水一样稳稳的做时间的朋友。 - 对入场时机及品种的选择
个人认为择时是一个负策略,更多应该以资产配置(再平衡)来构建资产组合。因此个人不选择执行if与ic的轮动;贴水的丰厚程度使得IC是更有性价比的资产,优先考虑IC吃贴水;增减仓主要考虑资产在指数增强方面的配置及杠杆风险因素。(如中证500上1w点,波动加剧,保证金储备需更多,潜在减少收益) - 对于10债吃贴水策略的衍生考虑
长期来看,经济增速会逐步放缓,成熟经济体支撑不起3%附近的无风险收益,国债期货具备类似股指贴水类似的特征,尚待考虑论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