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远2005-2016年,中远当时叫中国远洋,当时中远的主营有干散货,集装箱,油轮等综合远洋运输行业,中远2017以后中远调整了业务范围,现在经营只有集装箱和码头业务。(这是关键一步)
2. 中远历史估值(2012至今):平均1.5-2PB(极限低值2020年5月29日0.5PB市值388亿,净资产709亿。极限高值2015年4月29日大概在4PB)
3. 2016年第七大船公司破产,2017年集装箱运输的三大海洋联盟成立,再无大规模造船恶性价格战(2020年上半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大国封锁中国,这时候应该是中国经济最悲观的时候吧,2020年1季度海控利润6.7亿)
4. 现在海控的情况:一天利润3.5-4亿(海控第三季度日均3.4亿,CCFI运价指数6-9月在2800左右,10月至今在3200左右),海控2021年9月底净资产1120亿。
这就是为什么我上周五上一篇帖子说要在海控15以下每0.2元建仓一部分.13.5建总仓位的50%,因为我觉得是散户的情绪错杀出来的这个低价,明显证据就是本周一、二大股东增持股价大涨10%
本人后续操作:15.8元以下每0.1元建仓总仓位的5%(建50%份额)加上之前的8%,总仓位58%为底仓,止损点位1.3PB(今年年底大概在12元,明年6月在17元),止盈点位:30%仓位在2.4PB,30%仓位3.6-4PB,余40%仓位就要格局到我其他判断逻辑变了的时候了(今年年底在24元、40元、明年中32元、52元),最大亏损总资产12%(平均15元的买入价,12元的止损价),跟后面赢利的星辰大海比起来我觉得划得来,我上了,你们随意。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本人持有中远A股多头仓位),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赞同来自: xineric
也不全是,吃股息在神华上就行得通。从开始我的记录起,我是最高赚40%(满仓)没走,现在跌到我成本线了,因为我一直不认为他不值3000亿,我判断也没错
绝大多数所谓的价值投资基本上就是被套牢之后的自我安慰,但似乎也有行得通的典型案例如长电?
1、21-22年7月赚了1667亿,月利润88亿,对应每股0.5元/月,利润现金比1:1.2(现金增加1950亿,净利润1667)赚的都是现金,资产质量不优秀?)
2、22年1-7月中远利润767亿,平均109.6亿(7月预告120亿,继续新高中,每天4亿)
3、集运资本开支对比煤炭和水电,那是真的低多了。
这篇帖子中,你看那个唱空的判断公司业绩判断对了,但这一年股价缺跌回我的成本附近,业绩这么好的票,在a股中走成这样,只能说明傻子的共识也是共识,所以价投在a股中,非常艰难。

既然公司不打算大幅扩张大笔花钱,肯把钱拿出来分红,那作为烟蒂股已经足够了。要在资产全部折旧的基础上再预测持续亏损简直是有病了。
价值投资在a股都是被踩在泥里的,别说格雷厄姆式的投资了。金融资本为了追求利润率会吞噬其他金融资本的利润率,最后在终局时无法维持崩塌,作为教案也是挺有意思的。


除了50 没有啥机构

jian - 淡淡的名贵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好奇心135 、leavening 、ergouzizzz 、闲菜 、更多 »
上半年,盈利644亿,中期分红322亿。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恭喜楼主

正好我也看到《量化投资策略如何实现超额收益》书上写,eps增长对股价的超额收益:过去12个月超额收益明显,但未来12个月就几乎没有超额收益了eps不就是预估么,21年900亿,22年做不到2000亿,没有100%的增速靠什么骗下一个人来接盘? 中远需要讲这种故事么?
也就是说,等到业绩已经出来,好的业绩不对应未来有更好的收益,因为股价已经提前涨好了
中远重组后2017年-2021年5年的roe分别为:13.77%、5.52%、21.57%、25.05%、101%,就不算21年的非常态,前面4年的平均roe也是算优秀的(2018年贸易战影响),只是中远超强的利润增速掩盖了他的roe的稳定增长

赞同来自: wizper
正好我也看到《量化投资策略如何实现超额收益》书上写,eps增长对股价的超额收益:过去12个月超额收益明显,但未来12个月就几乎没有超额收益了长线价值是赌的未来好几年的现金流,短线一年业绩的博弈不影响。
也就是说,等到业绩已经出来,好的业绩不对应未来有更好的收益,因为股价已经提前涨好了
所以这帖子双方根本尿不到一块儿,一边说在这两年的业绩保底下亏损有限博弈企业长线价值,另一边说短期资金博弈不会涨,大部分讨论得毫无价值。
就像有人说低价转债都是垃圾,买了根本盼不到上涨,可能10只有9只说得都对,但亏损有限只要有一只大赚就行了。
摊个大饼玩一玩反正我是不怕的。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剑水 、人生何其苦 、丢失的十年 、happysam2018 、 、更多 »
正好,刚看书,书中说这种股票叫买了放心,因为你能从该股中找到各种利好,业绩,门槛,增长。但有了这种确定性的股他驱动上涨的能力也很弱了。举了个例子:足球点球原理,世界杯赛场中,双方踢平将面临点球大战,如果守门员等到射手把球已经踢出。甚至看到出球路线再做反应的话,基本上不可能扑出球。守门员必须在射手起脚的一刹那。堵射球的方向,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事实上很多比赛中,守门员扑向了相反的方向。这告诉我们点球...哇!赵老弟水平这么高了啊,用扑点球来讲解确定性和可能性,非常恰当。

赞同来自: XXWWJJ
1 从集装船的角度出发,疫情前,集运船仍是供给大于需求,那又什么,引发巨大的行情, 第一步疫情初期,需求锐减,十大船公司选择的策略在保价与保量中选择了保价(船公司里面大量的船是租赁的,他们把租赁船都退了,维持价格,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那段时间当时太平洋船务把总部卖了,凄凄惨惨戚戚,选择了保价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第二步,疫情中期,因为疫情导致各国都进行了封控,而我们中...但凡逻辑能力强一点,了解这次中远海控这次大涨的来龙去脉,也不至于将近一年多耗死在中远海控上,还亏损不少。
拿着教条主义的东西来依葫芦画瓢,最难忍的是认为唱空是来抄你底,容不得别人反驳,这种低水准你又何必来集思录交流呢

正好,刚看书,书中说这种股票叫买了放心,因为你能从该股中找到各种利好,业绩,门槛,增长。但有了这种确定性的股他驱动上涨的能力也很弱了。pe-ttm:1.7就是最强劲的上涨动力,就跟火箭一样,看着前面起步慢,实际怎么样,交给时间吧。
举了个例子:足球点球原理,
世界杯赛场中,双方踢平将面临点球大战,
如果守门员等到射手把球已经踢出。甚至看到出球路线再做反应的话,基本上不可能扑出球。守门员必须在射手起脚的一刹那。堵射球的方向,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事实上很多比赛中,守门员扑向了相反的方向。这告诉我们...
1年5倍和5年1倍的预期差,我选择3年1倍,所以我能坚持融资做t,小步降成本,争取5年t出本金,赚1倍,分红赚1倍,股价涨1倍

赞同来自: qiyelishang 、Zzz1900 、风长宜 、今天没有下雨 、huanhappy20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举了个例子:足球点球原理,
世界杯赛场中,双方踢平将面临点球大战,
如果守门员等到射手把球已经踢出。甚至看到出球路线再做反应的话,基本上不可能扑出球。守门员必须在射手起脚的一刹那。堵射球的方向,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事实上很多比赛中,守门员扑向了相反的方向。这告诉我们点球不是扑出来的,而是赌出来的。如果赌左中右三个方向有33%的概率扑到。如果看到出球方向后再去扑球,扑到的概率为0。
如果将守门员扑球比做交易的话。不追求确定性,反而有几率获胜,如果追求确定性后会什么都得不到。趋势不是看出来的,而是赌出来的,通常我们会让自己安心,等趋势出来以后买入,但这时大幅度提高了买入成本,从而丧失了赔率。

赞同来自: xineric
我相信常识和人性,10倍利润?那40亿美元真不算啥,在中国可能100公里高速公路都修不了。至于什么码头关系,兄弟,10倍利润啊,拿钱砸呗关系不就出来了,谁会拒绝钱?把你10倍利润分一部分出来,港口不说让你优先至少分个先来后到吧?还是常识和人性啊。巅峰10倍利润是没错,行业门槛要是有你想象的这么低,你可以百度下阿里去年投入的美西快线当时的情况,还有现在港口码头的股权关系,码头基本都是几个大船公司参股控股的。
如果可以简单进入无损退出那门槛确实低,但你要40亿进去10亿出来的胆子才能去跟船老大们拼。集运就跟现在的石油煤炭一样,你们预期它越不好,他利润越高。
去年这帖子这么多看空的,但斌也喊千年大顶,你看现在哪家船公司利润没新高?
pe-ttm:1.7 pb:1的公司要什么预期?我只是低估了A股投资者的成熟度而已

《集装箱改变世界》看下,集装箱运输诞生60年的发展史,关注下80年代的屠龙者(马士基、长荣、东方海外)怎么变成现在的恶龙的,问题是现在武器生产商(造船厂)被熬死了。我相信常识和人性,10倍利润?那40亿美元真不算啥,在中国可能100公里高速公路都修不了。至于什么码头关系,兄弟,10倍利润啊,拿钱砸呗关系不就出来了,谁会拒绝钱?把你10倍利润分一部分出来,港口不说让你优先至少分个先来后到吧?还是常识和人性啊。
门槛?远洋航线才是暴利,头部公司都是在欧美干线上赚10倍利润的。
干线门槛最低要求:欧线12-14条(正常12,现在14)1.5万-1.6万teu船(2-2.2亿美元1条=25-30亿美元+1.8-2倍的集装箱大概12亿美元)40...

很复杂的不懂,什么美国港口入港效率无法提升,买新船也没用之类的,但是总感觉这么高的利润,长期来看没有别的资本介入吗?又不是什么垄断行业。另外别提什么三大同盟,这么好赚钱的话,别说同盟,父子兄弟之间都要反目,这个同盟可靠吗?《集装箱改变世界》看下,集装箱运输诞生60年的发展史,关注下80年代的屠龙者(马士基、长荣、东方海外)怎么变成现在的恶龙的,问题是现在武器生产商(造船厂)被熬死了。
门槛?远洋航线才是暴利,头部公司都是在欧美干线上赚10倍利润的。
干线门槛最低要求:欧线12-14条(正常12,现在14)1.5万-1.6万teu船(2-2.2亿美元1条=25-30亿美元+1.8-2倍的集装箱大概12亿美元)40亿美元这是最低硬件要求,而且港口码头关系,收货运输一大堆软件问题,集运暴利期(中远单季度利润150亿)已经保持6个季度了,你听到过阿里搞了个美西快线航班吧?后续还有报道么?


树梢星 - 久客他乡染杂尘,归来已是等闲身。等闲明月今犹昔,明月何曾识故人。
赞同来自: 心中有锚 、nkfish 、skyblue777
比如,中远海控之前的核心上涨逻辑是: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只有中国是例外的,所以业绩暴涨。股价暴涨。
现在这个逻辑还在不在?或者逻辑有没有升级?找不到逻辑支撑,心理会没底的。

赞同来自: wdwonderone
没比要跟这种神棍多说什么,反正股价不涨他的时候他总会来嘚瑟的,他前面就喊利润会暴跌,今年Q2 370多亿利润在新高,他又不跟你谈利润的海狗从2月的17元到目前13元多,海能从2月的5元多到目前的13元,两者股价正好差不多,你甭说的你海狗藏了多少利润,我就看结果

买股票听消息的还是占大多数,指鹿为马,可以赢一时,我输了半年时间而已,中远财报看了么? 21年年报: 中远跨太平洋航线平均单箱收入:2654美元 中远亚欧航线平均单箱收入:2827美元 跟你这价格一样? 中远21年最高点市值4000亿,现在2100亿,从市值见顶之后有4个季度业绩披露:共计利润:305亿+217亿+276...哈哈哈,作为一个老海狗投资者,和你说一下历史,海狗今天能赚多少,明天就能亏多少,经历了2017年那个巅峰,海狗从2010年2015年,亏了380亿,到2016年,算了一下从中国到欧洲集装箱运费多少钱,不到100美元一个,最低的时候破了50,据行业人士曾说最低莫过于马士基玩的那一次,从中国到欧洲,25美元/集装箱。
从你买入开始起,我一直劝你,但是你都认为我们是猪,没事,做猪也没关系,网络时代谁真的把我当猪吗,真把我当猪他也在现实生活中见不到我。
最后祝你好运,希望你30年后能解套吧。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近日,多位国际货运代理人(以下简称“货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船公司拿到的最新报价显示,目前美西航线40英尺高箱货柜运价在7000美元左右,相比年初运价直接腰斩,半年来该航线以500-1000美元逐步跌价。美东航线40英尺高箱货柜运价在1.1万美元上下,同年初相比下降近四成。而欧洲基本港航线40英尺高箱货柜运价在9800美元左右,环比四五月份下降两成左右。买股票听消息的还是占大多数,指鹿为马,可以赢一时,我输了半年时间而已,中远财报看了么?
去年海运形势大好,在一箱难求、一舱难求...
21年年报: 中远跨太平洋航线平均单箱收入:2654美元
中远亚欧航线平均单箱收入:2827美元
跟你这价格一样?
中远21年最高点市值4000亿,现在2100亿,
从市值见顶之后有4个季度业绩披露:
共计利润:305亿+217亿+276亿+371亿=1170亿,我说N多人指鹿为马有错么?

赞同来自: J523824229 、wdwonderone
这不就是证明你就是这样优秀的人才吗,买一路亏一路,跌一路爽一路,哪怕你的资金只能买一手海狗,从18到14,也有400元差价,可以卖400清风卫生纸,还可以用来擦嘴,擦完后还可以擦屁股,一张卫生纸也做出两张卫生纸的价值,这样你看上去亏了400,实际上只亏了200。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