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集友对诺维赞不了解,仅从行业从业者观点简单普及下

诺维赞主要是基于生命科学做配套试剂的
本人以前经验虽然是生命科学领域,但生命科学领域太广泛了,有稍微了解但没合作过
从业务上来讲主要是提供分子诊断试剂,国外的类似于罗氏,赛默飞分子试剂相关业务
更偏向于pcr和高通量测序领域、ivd诊断和poct

大的源头粗略讲下
国内的基因测序黄埔军校是华大;其他高通量测序领域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关联
2010年左右是整个高通量测序行业的重要节点,美国二代测序厂商illumnia推出的hiseq测序仪
正式把基因组测序的价格拉到了可以大规模商用的级别
从此开始开辟了科技服务,医学转化的篇章;大量的生物样本和病例被测序、分析、形成产品
也诞生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公司。
比如从上市公司来看:
华大从最初的买测序仪做测序分析向上游进军,买下了美国cg技术专利研究推出了华大智造的bgiseq,并和各种研究者合作,动植物领域文章一篇,医学领域孵化了一堆的诊断产品,比如hpv诊断和病原微生物等。
贝瑞的周老板以前是最初illumina二代测序研发团队的,后面被illumina收购后一直也是亚太区负责人;和华大离开的高老板做illumina路线更偏向做医学诊断,和华大无创dna做唐筛上市,目前发力肿瘤,国内申报有医疗资质的illumina测序仪就是他们申报的。
诺禾的李老板也是从华大出来,专注于传统的科技服务项目,各科研院所都合作非常多;并且也开始做仪器试剂,比如pcr等。

正因为生命科学市场广泛,每个需求有可能都能成为一家专注领域业务足够广的公司;但限制发展的是成本和准确性,比如二/三代测序过去都是国外巨头投入巨大资金研发,仪器成本试剂成本维护成本都非常高;每一代技术并非是取代性的,是各有侧重;而高通量测序的生物信息领域是真正的大数据分析,需要足够低的价格堆出无数的测序数据,通过超算来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这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也需要跨行业的技术融合与时间成本。

回到诺维赞,他最初就是开发二代测序试剂盒和定制pcr试剂供ivd诊断。切的是试剂这块,毕竟仪器和试剂相对试剂投入和技术难度稍小。
我没看他的财务报表,只能说生物公司也受市场影响,整个领域跟互联网一样有想象空间,但是缺乏互联网变现与收入渠道;毕竟医学和科研领域是非常严谨的,研发周期非常长。未来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主要原因还是医学是偏保守且普惠的。
从未来不长的一段时间来看,分子诊断领域必然是会迎来爆发的,看到的基因诊断,基因编辑是肿瘤的希望吧,只是得拉到10年周期期待,而软银和木头姐的基金都重仓了illunmina,pacbio,nanopore;罗氏赛默飞这种巨头一直都在投入资金推器械和试剂。

从客户数据看他们18-19都是科技服务业务多,20年靠疫情卖pcr试剂猛了一波。从我的角度来看,华大系的公司技术水平和国际视野(紧跟国际新技术开发产品)肯定比国内老派公司强,毕竟他们是赶上了基因普及技术的红利,人才配置上强很多。

反正已经打新结束,我也打了;中签的集友可以赌一赌,华大贝瑞股价目前不是很软的话,它应该还好。
你只是担心打新红利消失了,大部分科创企业都是出道即巅峰。
发表时间 2021-11-05 11:54

赞同来自: BILL999 王瓶水 四季 mingyuee 金费沙 wangsj 倔强的韭菜更多 »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1-11-05 11:54
  • 浏览: 4862
  • 关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