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重要的,就是懂的都懂,大家都懂得。
其次,格力原来啥出名,质量、渠道
渠道不多说了,现在互联网也来了,太难压了。
质量?现在已经不是讲质量的年代了,如果做的太好,那叫“质量过剩”。这反而是严重的问题了,影响更新替代也影响性价比。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错误完善,可能需要付出10元成本,但是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可能就是100、1000的成本。
市场选择了奥克斯不是没有道理的,现阶段,拼的就是成本控制{刚好够用,哪怕退货几个,免费更换几个,也比全面提高质量划算多了}。
再说小家电没起来,采购、生产的量也不足以进一步压缩供应商。采购一小时供应时效,三天工单完工率,不是那么好让供应商配合的。
格力电器进行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逐步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逐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公司盈利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一家一家市值超3000亿元、年营收超2000亿元的制造业标杆企业。
据中证报报道,珠海市国资委减持格力电器,也是推动国企混改由管企业到“管资本”转变的关键举措,这对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有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培育出了世界500强格力电器,格力集团也获得了良好的回报。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格力集团从格力电器获得的分红金额超过88亿元,通过此次混改,国有资本有进有退,还将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引进和培育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企业,助力特区珠海“二次创业”。
赞同来自: 以转债守之 、波风水门 、tbeanirong
https://tech.sina.com.cn/it/2019-10-28/doc-iicezzrr5583207.shtml
赞同来自: caifeng2018 、wjqx20070517 、sdyzwfqy 、LSMLSM0219 、老西 、更多 »
赞同来自: aiplus 、芥末芥末 、apple2019 、慢慢变富就好 、gu4823 、 、 、 、 、 、 、 、 、更多 »
16年格力12块的时候,如果我买了格力,到最高点(去年11月60元),涨了4倍,现在跌到40我的获利还很大。
可是我16年12块的时候没有买格力,没有拿到4倍的收益,让我再在半山腰接一下,那我会恨我自己为什么12块多的时候不买,反而到35我还觉得便宜,是不是有近因效应呢(曾经到过60,就觉得35很便宜)。我会想为什么12块的时候我没有发现格力有4倍股的潜力呢?看来我还是不了解格力,也不了解白电行业,那我现在也不应该买。至于之后格力是否能涨还是能跌,也不是我能力所能及的。我还是放过格力吧,找一个自己有把握的。
我觉得确定性就等于胜率,格力的胜率并不高,赔率我觉得也没有那么大,现在10倍市盈率的估值难道很低,对一个营业收入近三年无增长,利润近三年还下降了一些的公司,只能按股息率估值。港股这类国企(例如中移动之类的)市盈率只有7倍,A股有打新收益,没股息税,估值高20%-30%很正常,那也就是市盈率9倍差不多了。何况格力的收入和盈利还在下滑阶段,按股息率估值还要考虑股息率是否会下降。也就是胜率一般般。
赔率就是看买中了有多少潜在的空间。等戴维斯双击?那还得等销售收入转向较高速增长(20%以上增速),这个可能性很小了。房地产周期20年,城镇化进程快到头了。如果真看中地产,不如直接买地产,地产跌得多多了,赔率大很多。
赞同来自: caifeng2018 、bobbyjisi 、鲁巴鲁 、行舟yy 、Tree020417 、 、 、 、更多 »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爱上一匹野马
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赞同来自: caifeng2018 、今天没有下雨 、趋势交易者 、ryanxzqn 、zsp950 、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卢永杏 、weileanjs 、大米一号 、我是东东爸 、割皮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个公司老总,做广告自己上,搞直播自己上;
一个公司老总,动不动和人打赌,动不动怼股民,怼对手,怼同行,怼天怼地怼空气;
一个公司老总,搞股权激励,最后自己拿大头;
一个公司老总,六七十岁了还说自己很年轻,还能再干五百年;
一个公司老总,干掉一堆肱骨能将后,忽然捧出一个22岁的女大学生说这是我的接班人
........
这样的老总你还能信任?这样的公司管理层你还信任?这样的公司你还信任?......
公司的员工怎么想?股东怎么想?对手怎么想?同行怎么想?你怎么想?
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被自以为是,缺少敬畏之心的掌舵人给霍霍没得......
赞同来自: sdyzwfqy 、色彩3 、ttxie 、aiplus 、你猜再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1、内耗严重,保卫处是大爷,每天就查6S,出了问题罚钱,员工干什么首先想到的是不被罚钱;
2、实验用的仪器设备好多都有问题了,我们用的那个找厂家修了两次才修好;
3、内购:公司让全体员工卖空调,每个月前十名电梯里贴海报宣传,卖的好多都是下架产品,不过确实比淘宝便宜,空调来说更新换代没啥区别,以后家里装修可以考虑走内购;
4、个人崇拜:这个最搞笑,每个员工电脑桌面都是董明珠全身像,还有格力总部门口的派出所叫明珠派出所,不知道是现有的董小姐还是后有的派出所,个人崇拜玩的挺明白的。
1和2导致我们本来一周的实验拖了20多天。
从那以后他家股票打死不碰。
赞同来自: UniqueLy 、aiplus 、dpzrx158 、ziwu 、桔子哥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首先,空调和建材都是和地产相关的行业,地产大家都知道了,目前无法大幅扩张,势必影响这两行业。
格力的主业是空调,市场天花板的质疑已有10年之久。
天花板极限就是一间屋子一架空调。
这个大家可以自己感受,去观察,虽然国内还有一些贫穷地区没有覆盖空调,但不要忘记空调这种耐用品本身就是可选消费。
为什么美的近几年走势更好,毕竟美的更早进行了小家电的多元化布局。
让生活更美好,对不对,面包机,电烤箱等等远没达到一户一套。
这就是渗透率的估值方式。
新能源车是典型,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这个渗透率,或者叫替代率的市场很大很大。
同样作为可选消费,行业增速来说,这几年市场认为新能源车的空间更大,实现可能性更大,给的预期更高。
整个行业,过去几年在这种风口上,无论企业好坏,鸡犬升天。
当然有人认为是市梦率,太高当然是市梦率,我完全同意,行业配置点可以。但如果赌重仓哪家企业跑出来,我不赌,因为没办法搞成投变。对于看不清或者估值夸张的东西,投变的思路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能源这个底层品类,最后是很容易拼价格的。
回到正题,悲观预期上,格力估值反而是有优势的,毕竟长期好学生,即使前期多元化战略失败,未来转型的成功率依然比一般企业高。现金储备是底气。
回望日本白色家电在国内饱和后,出海这条腿非常重要。
不过海外市场貌似也是美的更加重视。
不得不承认,市场比自己的偏见有效的多。
哈哈,好像说了不少废话,以上说的都不适合长期躺赢,短期博弈我也不擅长,我心目中有更确定的细分行业可以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