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再见

为了配合健身,我把自己的饮食也做了调整,核心就是多吃蛋白质,多吃各种蔬菜水果,晚上不吃主食。以前吃饭基本都是点外卖,偶尔逛逛超市,附近有个永辉。现在晚上健身回来,自己做饭吃,因为健身回来太累了,我就尝试用美团买菜送货上门。

没想到,美团买菜的东西挺丰富的,以前去超市买东西,不管是推车还是提篮子,都会注意买东西的数量,毕竟要自己提回去的。但网上下单就不一样了,动动手指就行,想吃啥随便买,只要冰箱放得下就行,买的种类和数量都比以前多很多。以前去超市,我一般花100元左右,这次用美团买菜,花了300多,便利性增加了以后,供给创造了需求。价格我没太注意,按照互联网烧钱抢市场的一贯作风,我估计价格不会太贵,等培养好用户习惯再收割。

下单之前,我还担心,收到的东西会不会不新鲜,或者挤压坏了。收到以后,我发现,这些完全不是问题,我这个配送点的规模应该已经起来了,而且通过大数据建模,可以做到预测需求,提前把合适的量备好,这样反而比普通超市的流转效率更高,菜品更新鲜。

经过这次线上买菜,我想我应该不会再逛超市了。社区团购,不光是和卖菜小贩抢生意,它是对生鲜购物的数字化改造,往大了说,也属于元宇宙的一部分,新概念活学活用了。

线上生鲜,最早的每日优鲜,我体验过,印象中是买了高客单价的热带水果,那个时候渗透率低,只有高客单价才能撑起运营成本。后来,因为疫情培养了送菜的习惯,次日达的买菜模式开始普及,这种只需要牺牲时间,而不需要抬高价格的方式,在疫情的助推下,迅速普及,渗透率不断提高。在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后,本地具备了规模效益,每日优鲜那种前置仓的模式,既不牺牲时间,又不需要高客单价的模式,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反观永辉超市,和京东合作,做了线上配送,线上销售的增速也很快,但这种模式依然是基于线下门店的,结果只能是门店的补充,门店的拓展速度远远慢于对手只需要建仓库的前置仓模式。永辉从福建杀出来,靠的是整合供应链的效率优势,但生鲜业态不断演进,下游需求有了新变化,线上化。美团专门做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化,对永辉是降维打击。美团抢占的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年轻人欢迎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而永辉固守的是一个存量市场,老年人喜欢,永辉是彻底落后了。

市场消息:
1.地产大涨,地产是这段时间市场的焦点之一,银行、保险、家电、建材都被地产拖下水了,今天一并反弹。保利发展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20亿。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就是解决地产现金流断裂的水龙头。地产公司这段时间不断暴雷,公开市场发债已经很难了,谁来接这个烫手山芋呢,当然是大腿最粗的银行了。
2.美国商务部拒绝对亚洲光伏制造商发起调查。之前隆基股份的一批货在美国扣押,这个危机解除了,今天隆基股份早盘冲高到3个点回落到1个点。新能源虽然确定性很强,但热度已经开始下降了,低估值板块的估值修复更具吸引力。
发表时间 2021-11-11 22:10

赞同来自: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锁定, 无法添加新回复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1-11-11 22:10
  • 浏览: 511
  • 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