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双低均值165,转债高估了,波大都清仓了,天天纠结要不要清仓
7月,双低均值170,更高估了,赚钱速度更快,更加纠结要不要清仓
8月,双低均值175,真吓人啊,又是大赚的一个月,好想清仓。
9月,双低均值170,终于回调了,爆亏的一个月,买啥啥跌,只敢买120以下,防守了。依然满仓。
10,双低均值170+,开始反弹了,9月跌怕了,八成仓125以下转债。小赚。
11月,双低均值185,大幅反弹,高价转债长势如虹,已经不再纠结双低均值是否高估,论坛很多人已经开始相信这就是正常估值,本人拿着一把低价转债和少量高价转债,大赚。
总结,很像狼来了的故事,大家没人相信的时候,狼真的来了。
7月,双低均值170,更高估了,赚钱速度更快,更加纠结要不要清仓
8月,双低均值175,真吓人啊,又是大赚的一个月,好想清仓。
9月,双低均值170,终于回调了,爆亏的一个月,买啥啥跌,只敢买120以下,防守了。依然满仓。
10,双低均值170+,开始反弹了,9月跌怕了,八成仓125以下转债。小赚。
11月,双低均值185,大幅反弹,高价转债长势如虹,已经不再纠结双低均值是否高估,论坛很多人已经开始相信这就是正常估值,本人拿着一把低价转债和少量高价转债,大赚。
总结,很像狼来了的故事,大家没人相信的时候,狼真的来了。

6
赞同来自: 小番茄黄瓜 、冯天舒 、救火营士兵 、风云1699 、小小野鹤 、更多 »
以双低均值定择时,有点刻舟求剑,就好比05—08的l6000多点牛市,可能三千点指标就爆表了跑了,可惜了水涨船高。新手如我自己暂时是,重策略,轻择时。只要策略盈利条件可靠,回撤不大,各种数据优异,就依策略多收点利润应对回撤。并且择时太难了,择时退,择时进,要做对两次,才有意义,否者跟不择时区别不大。择时可能有以下情景1:择时退做对了,择时进错了2:择时退错了,择时进对,3择时退择时进都错了,4择时退择时进都对了,前三种都徒劳,第四种则要过两关。而且很多时候出现的情况是一:“8”退出,到10,回撤到8,“9”建仓。二:冲到10,“8.5”退出,回撤到8,“9”建仓。回看很容易看出高低点,但身处当时同时猜对高低两个点难,非常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