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万业之母,常青树,但也是依靠大环境的吃饭行业,现在各大行业都不容易,特别是大头的房地产,制造业(这个有信贷研究数据)。
所以银行低估不如说是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赞同来自: apple2019 、丢失的十年 、大y阿飞 、方程组 、布朗123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2、相反的,我认为现阶段的现阶段的银行股是比较值得做价值投资的,只要我们的资金满足一个长久期的配置,我都建议配置一部分银行股;在我看来,投资者的收益来自于公司净资产的增厚+分红再投资,现阶段银行股虽然增长的速度变缓,但赚的也是真金白银,一部分的利润会留在公司增厚公司的净资产,但是另外一部分的利润会分红出来;即使市场不认可银行赚的钱,但是分红出来的可是真金白银啊,按照0.5的市净率买入,1块钱买了两块钱的东西,而分红的本质,是按照1倍市净率去清算公司的资产啊,这不就是白嫖了多一份分红吗?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公司市净率以后不升高,那就一直拿分红,也是很开心的呀;如果估值升高了,那再借机出货就可以呀。只要我们的资金做的是长久期的配置就可以啊
赞同来自: 风清扬9527 、blacklevi0823 、latf 、Ranor 、ergouzizzz 、 、更多 »
赞同来自: arking83 、丢失的十年 、蓝河谷 、chrisharn 、hurrah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JiangSH2020 、波动8波动 、shix123123 、喜欢烧米饭啊 、m飞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猜大部分散户的逻辑是这样的,从上市到现在任何一家银行也没有亏损过,利润总是多少快慢的增长,而且类似于四大行这样的公司分红比例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只要PB比较低我们总是可以收回投资的,利用分红复投再加上长周期赶上牛市,肯定会有惊喜。但是长期的风险要怎么考虑呢毕竟是股票嘛。
我这里不用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杠杆的问题,银行不仅杠杆大而且彼此的杠杆差异也很大。我们主要看经营的问题,调节杠杆谁都会。
1、从某一年开始,设利润增速X,资产增速为X+N。
当X=X+N时,说明N=0也说明利润和资产等速增长,资产收益率不变。市场定价会反应对“质”和“量”的满意程度。
2、往后延续当X>X+N,说明N为负数,说明利润增速大于资产增速,资产收益率变高,市场定价就会反应一个双击的结果,2017招行的表现就体现了这一特征。
3、再往后X=X+N。
4、再往后X<X+N
5、再往后X<X+N
........
当连续的出现X<X+N时,在复合增长下,N值就会变很大,我们把N量化为一个绝对数之后,就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N这部分的资产增长并不带来收益属于无效增长。
N带来的负面影响:
1、它会减少分红,这部分资产的存在需要消耗核心资本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会让营业收入转化为分红的比例越来越小,可别提现金分红率啊,利润指标随便调节,也别说股息率那很可能是小股东之间的相爱相杀;
2、不带来收益而必然会产生风险的资产,会对账面净资产的价值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我们把这个负面的影响代入到10倍的杠杆去考虑的话,它对账面净资产的影响就很大了,这就是银行PB特别低的原因。
3、长期减少分红,用股东利益受损换到的只是静态下的经营安全符合监管的指标,但是可量化的经营安全度始终趋于向坏的一头发展。
也许往坏走的时间会很长,始终不突破监管的红线,期间股价也会反弹会有牛市,但是熬的时间长了钝刀子割肉死不了却疼的厉害啊。
绝大多数银行出现资产增速大于利润增速的转折点都是2014年,从14年到现在N的变化总体决定了股价的表现。
所以大家应该感受到,有效率的增长和低效、负面的增长,在高杠杆和收益在前风险滞后的行业特性之下,市场的态度差别就非常大了。很多老股民接受不了认为市场太歧视,但是我们不能用过去看现在,因为14年到现在的基本面也是之前完全不可比的。
赞同来自: AC_DC 、英为财情12 、skyblue777 、三星 、nevermind2019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是周末,再次回复您一些问题,同时希望和感兴趣得朋友分享一下心得。
1、从10年的跨度来对比两家公司的盈利增长幅度,用基数大小来对比两家公司的未来成长空间,然后从股价表现来分析性价比的话,这很容易会陷入一个误区。
股价是市场对未来预期的反应,它是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基础之上的,一是利润增速二是资产收益率。
但是这两个指标都不是恒定的,所以市场的依据是近年内利润增速的曲线,和资产收益率的稳定性。
这就是市场定价的主要依据,当然股市的整体表现这些不在我们讨论之内,我们这里只讨论两家公司股价的相对表现。
处于上扬和向下的两条抛物线,虽然从起点开始同时到达了我们的观察点,但最后落地时间肯定是不同的。
第一个问题不复杂,但它对股价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我们把PB、现金分红、利润增速加入到一个模型去制定一个策略时,最近几年大概率都是一个掉坑的结果。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肯定不是这个。待续........
赞同来自: 白柏 、小羿是我呀 、布朗123 、justicehove 、fronz 、 、 、 、 、 、 、更多 »
美元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美元在债务产生的同时被创造出来,在债务偿还的同时被销毁。流通中的每一个美元,都是一张债务欠条,每一张欠条在每一天里都在产生债务利息,而且是利滚利地增加着,这些天文数字的利息收入归谁呢?归创造出美元的银行系统。债务美元的利息是原有货币总量之外的部分,必然要求在现有货币总量之外再创造出新的债务美元,换句话说,人民借钱越多,就必须借更多的钱。债务与货币死锁在一起,其逻辑的必然结果就是,债务永远增加,直到其债务货币遭人彻底抛弃或其利息重负压垮自身经济发展,导致整个体系的最终崩溃。债务的货币化乃是现代经济最严重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之一,它是通过透支未来来满足现在的需要。中国有句老话,寅吃卯粮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现代货币的本身就是债务,所谓的问题就是问题本身。
这个债务货币问题的本身就是自己的解也不需要解的。
就如 @yup77 说的,纸是可以包住火的。现代货币是可以“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己”的。
赞同来自: 白柏 、blacklevi0823 、东北永吉 、小羿是我呀 、AC_D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拿个小破伦 这句高屋建瓴O(∩_∩)O
很多问题暴露之前,股价其实提前也有反映了,不过有些问题可能相当长时间都掩盖着,一旦暴露就要好多年才能消化。
我家老张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通常来说纸包不住火,但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灯笼,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己。”
这些年银行是不是也一直做糊大灯笼的事情,把总量做大,把问题包住
赞同来自: wugreat 、blacklevi0823 、蚂蚁坡巴菲特 、songsong0808 、王大爷的二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JiangSH2020 、AC_DC 、大y阿飞 、IMWWD 、都星哲733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招行:总资产88859亿元,利润612亿元(年化1224亿元)风险加权资产53504亿元。
兴业:总资产81092亿元,利润400亿元(年化800亿元)风险加权资产60074亿元。
我们说不是资产越多风险越大,存央行和买国债、库存现金这些都是安全的。所以每一家银行都需要根据监管要求将总资产折合为“风险加权资产”,这就是资产端理论上的风险最大值。
招行5.35万亿元赚1224亿元,兴业6万亿元赚800亿元。
这肯定不是一个让你从股价上比性价比的问题,而是一个拿什么来保卫5.35-6万亿元风险得问题。
市场是否认可兴业银行,首先考虑的不是利润增长和分红的问题,而是风险收益比是否足够安全,和向下的趋势是否已经见底。
当然我就举个例子而已,并不清楚兴业的前得的现状,甚至最近两年银行各股都太清楚基本没看过几张报表,利益相关的朋友需要自己去研究。
所以大家应该理解,利润、分红的增长,必须结合风险的存量和增量来考虑。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大y阿飞 、丢失的十年 、edvintracy 、cyanjade 、 、 、 、 、 、 、 、 、 、 、更多 »
始终必须关注的是:资产是净资产的10倍(打个比方毛姑姑),而利润在前风险滞后。
前两天看了下从14年到现在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实际上股息和利润累计增长和招行是差不多的。
14开始到现的利润增长中:工行年均(不到3%)、光大(5.x%)招行和南京是非常接近的都是15、6%这样子。
说工行光大没增长,可以得到股价不涨的结论。但基本上 不能量化。
招行南京差不多,但是南京复权涨40%左右,招行涨200%,也不能够量化。
所以单纯的从利润和分红情况来,判断股价未来的表现,或者说彼此间相互的表现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前面有朋友说了,银行最重要的就是资产收益率,当收益率下降时能够从当前净资产中得到分红比例就会越来越小,在滚动经营中我们不能片面认为留在公司的钱越多后期赚的越多,因为收益率的下降回导致在未来,净资产收益与资产风险的天平,越来越导向风险一端。
资产的扩张回导致未来风险的总量增长,利润增长不及风险增长的部分,会在杠杆的约束之下强制保留在公司的帐面,也就是你拿不走。
拿不走不是一个留的多赚的多的问题,银行是用当前盈利对冲当前风险,未来盈利对冲未来风险。它是依靠资产收益来保卫经营安全的,当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时,账面留存净资产的安全性就会越来越差。
赞同来自: 欢乐逗 、tbeanirong 、鼠标1 、hydk
这么大的体量,谁来拉上去?大一点的机构谁又愿意在银行股闹腾?而在小盘股里一年都能收割几茬韭菜了。
赞同来自: 如去如来 、丢失的十年 、tbeanirong 、edvintracy 、钟爱一玉 、 、 、 、 、更多 »
不论是干革命还是做投资,认准了的事情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哪怕遍体鳞伤,腰斩腰斩再腰斩,虽九死而不悔。
这几年港股亏了好几个七位数了,但还在不断增持,
毕竟每年能带来不少股息,而且估值在不断下降。
赞同来自: 以转债守之 、treenewbee 、siva 、LosingMind 、ftnicko2 、 、 、更多 »
香港市场对于不增长的企业,ROE在低位,就是按照股息率估值的。
我从13年开始买入银行,重庆农商行和重庆银行都买过,持有5年左右,眼看着ROE从26跌到今年的个位数。平庸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
赞同来自: 丢失的十年 、TuesFool 、传达室李老伯 、luckzpz 、努力吃饭吃饭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yztao 、flp1983 、CPACFA 、aiplus 、王大爷的二狗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2、资产100净资产10,杠杆10倍(100/10),资产收益率1.5%。
3、第一年末,资产增长到110净资产11.65(110*1.5%+10)。杠杆10倍下净资产不可低于11(110/10)。
那么最大分红就是0.65(11.65-11),相当于年初净资产的6.5%(0.65/10)。之后两家银行在经营上开始出现差异。
4、第N年,甲银行资产增长到1000净资产100,杠杆依旧10倍,资产收益率还是1.5%。
那末N年末,总资产增长到1100净资产116.5(1100*1.5%+100),10倍杠杆下净资产不可低于110,那么最大分红为6.5。 在经历了净资产从10到100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分红从0.65到6.5的增长。
5、第N+X年,乙银行资产业增长也达到1000净资产100,杠杆依旧10倍,资产收益率下降到1%。那么年末,总资产增长到1100净资产111(1100*1%+100),10倍杠杆下净资产不可低于110,那么最大分红为1。在经历了净资产从10到100的过程中,实现了分红从0.65到1的增长。
甲银行用了更短的时间实现了净资产从10到100,乙银行用了更长的时间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这一历史标时刻上,甲的1000净资产可以分红6.5,乙的1000净资产可以分红1。
那么请问诸位,这两个净资产市场要如何标价呢?
赞同来自: 栗子先生没得猫 、aiplus 、火锅008 、CPACFA 、kakago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当你能够明确的看透这个问题以后,你会发现真正低估而且有价值的股票,市场留给你的时间不会太长,捡到便宜的机会是很难以把握的。
能力不够捡不到便宜不要紧,当你感到在这种难度下根本打不赢,那么降低难度的赛道就太多了,可转债、贴水的期货、折价封基.......种种种种,不仅能够让你在和时间的赛跑中最终获胜,也能让你的持仓体验在不利中变得更容易接受。
如果既搞不明白同时还长期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其它更容易的赚钱方法,也就随着时间流逝了。
“利润、增长、分红、杠杆、资产收益率”,这几个因子中,每增加一个因子其复杂程度就会大幅上升,即使是比较了解银行业的人,也很难清晰用语言的把其中的逻辑讲透彻。
但是我们知道,语言解决不了的用数学,再不行用几何,那问题一下就简单了许多。今天早盘交易结束估计没啥操作了,有的手快赶上了有的挂单晚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用数学把银行的问题阐述一下,看看最后得到什么结果。
赞同来自: Gerry1012010
她水平太差 算散户水平都在中下游 更不能代表基金经理群体 别的不说 仓位策略 风险/收益结合 她就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