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禾迈前一天,打新必读出了预估。饕餮海也打,我这就无脑满上。
打完禾迈,第二天看中签率那么低,感觉很不好受,所以发了个贴。
然后有总不发帖的28年老股民出来看空,我隐晦的怼了下。
本来看空看多大家都自由发言自由投票,概率上的事,谁也说不好,论点没什么必要怼的。
我怼的是论据。搬出28年的资历来论证自己的眼光是不对的。
这个高价新股引发了他尘封已久的发帖回帖热情,直到今天早晨禾迈开盘前戛然而止。盘前的贴处于被删除状态,不知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他几个贴通篇就两个观点,一个是高价股必死,一个是自己28年经验看得准。有人跟回帖请教他,由于他很久没发帖,无法有更多的观点供验证,我只能理解这种请教行为是一种对股龄的尊重。这引发了我一个思考。到底应该抄什么样人的作业(待续)

赞同来自: chrisharn

homanking - 低估分散胡乱研
赞同来自: sothin 、mhy118 、bismackzhang
--------格雷厄姆 证券分析(原书第三版)

风长宜
- 投资是一场修行
赞同来自: 慢慢变富就好 、mhy118 、传达室李老伯 、网吧哥 、chrisharn更多 »
禾迈这次开盘破发与否,在数学上思考难道不是独立随机事件么?新股开盘炒作与否,本来就概率问题,是没法去度量,只能说跟以前的事件存在点弱相关。怎么确保禾迈不是百济神州、辽宁成大或者华锐风电,上市就破发呢?
至于你说大V饕餮海打了,我觉得也没法抄作业,毕竟每个人资金实力、风险偏好不同,可能大V资金实力摆在那能接受这破发的亏损,老股民接受不了……
多想想这次赚的是不是运气的钱,禾迈的基本面是真的值那个价么。
华尔街有老的交易员,华尔街有胆大的交易员,华尔街没有又老又胆大的交易员!

赞同来自: 兆圆 、丢失的十年 、拉格纳罗斯 、zychen1988 、Iceriv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在12年中入市,同时并行研究量化的时候,自己设定了几个门限,并基于以下门限回测:
1、进场条件
2、顺利的情况下的离场条件
3、不顺利的情况下的离场条件
4、超时退场条件
在此基础上,基于很多信号会集中时段触发,对每个信号进行仓位配比
再后来,看一些交易的书,发现要求和我上面的没区别,另外加上纪律,就全了。
我入市的时候就是这水平,起点很高,大部分人混多久都不会到这水平。
当然这么多年也没长进,量化模型还是用的13年定型的。
对于投资,则一直在抄作业,从东博老股民到风中散发,在集思录上看折价基金、打新基金,找找谁说漏嘴什么套利机会之类的。
抄作业,是需要:
1、自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没有主角光环,遇事独立思考,不从众;
2、其他人也没有主角光环,需要跟踪其长期业绩来判断水平;
3、会算复利,知道法币社会下,长期来说钱会越来越充沛;
4、客观唯物主义;
5、了解群体情绪会影响概率,以及用仓位控制抵挡极端情况;
6、知道交易或套利的进出场条件,必要考虑到不利时出场和到期出场情况;
7、有纪律控制自己的积极和消极冲动。
做到以上这些,相当于初中升高中考试及格,可以开始写高中作业或者抄高中作业了。
做不到的话,抄作业就会变成找庙念经。
前文反复说禾迈舆论多空比例和实际申购弃购投票相反,实际是说明有相当比例的人,在从众和从权威的特点下,上的是神学院,抄不了高中程度的作业。无论是大V崇拜,或是技术指标崇拜,还是理论崇拜,都是神学的范畴。
我把找抄作业的目标,等同于招聘免费研究员。我具备评估对方水平的能力,长期跟踪其逻辑和判断,才会引为己用。研究员看对了,我也不会打赏;看错了,我也不会骂街。因为对错都是源于我的判断。只要在自己理解以内,作业买了就买,卖了就卖,自己腾出功夫研究别的东西。
抄作业是节省自己的时间,腾出功夫自己并行提高水平,而不是减轻自己判断的压力。否则迟早还会面临“君割我未割,我割君已涨”的情况。

你说的例子,这批溢出的部分,在成大的时候就没有集中看空,在这里集中看空,正好印证了从众和追寻权威的人性。

zoetina52
- 以前什么都不懂,日子过得好好的。后来我学习了些理财知识,家里的钱越理越少。
赞同来自: 雷同 、好奇心135 、bismackzhang
而不是我先拿到一份题 再来找谁最会做 抄最会做的

赞同来自: newbison 、FF章鱼 、好奇心135 、愚园 、集XFD 、 、 、 、 、 、 、 、 、 、更多 »
本次,在场的人有申购权的人,用脚投票,申购比例和缴款比例得出,这些参与者的投票情况,是70%出头看多。我长期跟踪的一些有水平的人,有看好的,有不看好的,都属于正常情况。这东西本来就有争议。进取一点的牛人,会选择打起,避免可能踏空后长期的惆怅;稳健一点的牛人,会选择放弃,避免可能破发后造成本金损失痛苦。最终有投票权的人投出了70%看多的结果。
但实际舆论上,78%的“声音”看空。说明有大量没掺乎的人的噪音。本文讨论的是这些噪音,不是有申购权但正常选择不申、或中签弃购的人群。
想做好作业,或抄好作业,首先就要过滤掉“流民”噪音。
“流民”的群体特征,就是反智。《乌合之众》上怎么写的就不说了,我想举《影响力》上两条。
一条是社会认同,也就是从众。社会认同原理认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人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尤其是当我们在特定情境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正确时。如果看到别人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人们就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这种现象,在股市中的体现,就是基于观点的抱团、趋势强化,在人山人海时抢入,在屁滚尿流时割出。
一条是权威,权威所具有强大力量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即使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话做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在学校,我们有老师,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人在社会中情不自禁的去寻找权威,相信在要做的领域中一定能找到一个可以跟随的目标。于是,建立信仰,抄作业,顺的时候自觉找到圣经,不顺的时候质疑喷人,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出卖。
市场,不是谁动静大、资历老谁就是权威。在现实中,高三做不出来题想找人问,又没有老师的话,应该问身边关注了三年,胜率很高的学霸,还是复读了28年并引以为傲的大叔,相信大家有显而易见的答案。
那么,又该如何识别学霸呢?(待续)

赞同来自: 冯天舒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46313
禾迈股份开盘价预估
里边看空看多各算一票,点赞看空或看多的也算一票。重复投票也算
为什么重复投票也算?因为反复发帖论证或者反复点赞,说明了情绪的强化
另外看多到一万之类的,算起哄,就不计票了
截至开盘前:
看空82票
看平1票
看多22票
看空比例占78%。而且看空的大多数明确说了价格,看多的敢说价格的很少,不少票是投向“看空的多说不定会反其道行之”之类的言论。
但是--我在原来主贴中统计过,本次参与申购的人,占近期科创板活跃申购账户的九成。叠加80%左右的交款率,的也按一户一票计算,现实中,这些参与者的投票情况,是70%出头看多或看平。和网上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且,网上这个开盘价预估,是在交款尘埃落定后发起的,也就是说,预测的参与者,除了本来就按7:3比例看多看空之外,是选择无视实际用账户、用交款投票结果,来表述自己的主观看法的。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抄作业的话,听谁的?舆情汹汹,如何坚持己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