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总体收益未知,只能算出个大概,这姑且算韭菜的宿命1吧。
原投资帐户分布在支付宝,证卷帐户,且慢,蛋卷几个不同地方。年初的总额和净值也没有记录,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投资了这么多年。每天不知自己赢亏几何,更谈不上总结分析赢亏的原因了。
但是总得记个数。暂时用我2021年2月17日在有知有行开始记录净值吧。年收益3.62%,跑赢沪深300,跑输中证500太多。
二、今年嫩韭菜变老的时间线
1.蠢心动摇。
年初的帐户资产基本上是2016年开始跟随ETF拯救世界定投,一路下来的配置,老实说,比例和品种都很不错,约有60%的权益仓位。但是,定投的缺点就是资金沉淀成本太高。这三年牛市,平均下来资金年化也不到7%。这也是我年初蠢心动摇的原因之一。
蠢心动摇的原因之二当然是抱团基金一路向北,涨幅巨大,论坛也不乏打不过就加入的说法。每每打开帐户看到自己的年化数据就心动摇摆,忘记初心。
2.转变观念。
而促使我改变观念的机缘巧合又有两个。
一个是泛舟老师在上半年的一系列投资科普文章(很遗憾下半年没有再更新)。其中有篇是从理论上讲相关性很小的策略组成的投资组合,所带来的投资净值无波动的持续上涨,并且用excel建个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证明这一点。当时正在研究主动基金的我大受振憾。就想出了,虽然我没有那么多不相关的投资策略,但是基金经理有啊。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就代表不同的投资策略。那么我建立一个长期来看跑赢指数,且相关性相对较小的主动基金组合,从另外一个层面能够实现多策略组合的效果。但是,实际来说,主投A股市场的基金之间相关性做不到很小。
第二个则是海阔天空老师在2月对于后市的看法。海大说抱团将结束,注册制背景下小票,包括转债前景都不明朗,市场无大行情,只可能有局部的结构化行情。我认为有道理。
3.转变策略。
于是,就清仓了所有权益,包括转债和转债基金。一部分买了上证红利,中证红利和深证红利(后来才知道,深红利掉坑里了,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红利指数,而是成长指数),另一部分则建了一个场外的基金组合,基金组合大部分是近十年年化靠前的明星抱!团!基!金,您没看错,我的韭菜劣根性就是这么显著,知行非常不合一。
韭菜如我的宿命2,在2021年2月,加入抱团基金,清仓转债。
当然,转为红利ETF和主动基金组合后的几个月内,我的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一方面很是相信主动基金组合每年跑赢沪深300五个点以上是没问题的,另一方面红利指数5+%的股息率也让我心安。
我每天就是刷刷集思路,周末记录记录净值,平净祥和不焦虑。
然而好景不长。
4.转变底层支撑逻辑。
这个期间的几个贴子影响了我。
一个是独狼啸月老师的贴子。他的贴子详细的记录了自已对较大回撤的恐惧,以及在面对大回撤时的心态失衡的情形。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本人每次看到定投的贴子都点赞,本质上就是对回撤和高位接盘的恐惧。随后给自己定下来,在目前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回撤为6%。
但是如何控制仓位来保证这个最大回撤,却无从下手。这时候另一个贴子横空出现帮助了我。芒格说得对,当你拿着锤子的时候,原来从你眼前略过的东西都变成了钉子。
这个贴子就是xirr老师写的。他建立的对指数用xirr收益法建仓和对标的方法。
于是我参考这个贴子,在指数上计算了一下各大低点之间的指数最低收益率,竟然与西格尔教授的书上的研究的指数长期收益率惊人的一致。那么如果以这个最低收益率画一条曲线,曲线就是指数波动的波谷。而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2020年3用,疫情最黑暗的时候,300指数就是跌到了这个波谷最低点。这条线在对数视图上其实就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斜率就是收益率,西格尔的股市长线法宝上就有这样的图,只是以前没想到这一点,对宝藏视而不见。
我一度以为我找到了投资的圣杯:就按照这个曲线,当指数到达底部时上大仓位干就对了嘛。但是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每个宽基指数历史收益率不同,行业指数更不同。美股那种动辄几十年长牛的指数,只有在29年,一战,二战,2000年互联网泡沫,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才打到低点,其余时候都高高的在天上飘着。
我没有那么多二十年等待,我缺钱,我需要足够的钱带给我的足够的安全感。或许等和资产嘉玲了,就可用这个圣杯了。
我需要的是一条浮动的支撑线,一条能帮助和保持合适的仓位跟上涨幅,又能控制好目标回撤的支撑线。
这时候,我想起了早已放弃的技术指标。均线。长期均线就可以满足我,在股市上涨时,均线慢慢抬高,在股市下跌时,均线又慢慢走平,对指数形成支撑。
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最基础的指标。难怪有人说炒股只看两个指标,均线和成交量。
这也许是华罗庚说的,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意思吧。
5.底层投资体系的雏形。
今年我对一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
范K.撒普在他的《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这成为了我做投资设计的底层逻辑。
当谈论对交易而言什么最重要时,我一般认为它涉及三个领域:心理状态、资金管理(头寸规模确定)以及系统开发。大多数人都强调系统开发,而忽视了其他两个领域。成熟的投资者认为这三个方面都重要,但是心理状态是最重要的(大概占60%),其次是头寸规模确定(大概占30%),而系统开发是最不重要的(只占约10%)。
首先,处理好心态问题。我目前的心态就是害怕指数跌下来亏损太大,又害怕指数涨上去自己无所收获。这就促使我要留在市场并保留一定的仓位
其次,确定一定的头寸,来确保在指数下跌和指数大涨时心态不至于失衡。
再次,才是设计不同的策略揉合进去。而其实这些策略的重要性只占到10%而已。
关键是心态和头寸规模。
因此,我首先审视内心所能承受的最大回撤,做好心建设,再选择一条支撑线来控制头寸规模,再研究不同的策略来填满进攻头寸的仓位。
孔曼子的风险系数法实际上也是这个逻辑。
这个应该会是我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底层投资框架了。
比如目前来看,我从长期均线判断,沪深300的最大跌幅还有22%,为了控制最大回撤,最大头寸应控制在27%。只要沪深300不跌穿长期均线,且设计的策略能够超越300指数一点点,就能获得应得的收益。
未来,随着有了一定的收益保底,底气更足,可能最大回撤的承受能力会提高,在同样的下跌风险条件下,就能上更多的头寸,同时也会提高收益率。
6.策略进化
有了头寸定收益率,策略只占10%的重要性这个理论打底,就敢尝试更多波动更大的策略了,当然这改变不了韭菜的终极宿命。
在看了各路大V提了好几年基金打新收益加成后,终于在2021年9月,找到了找出基金们打新情况的方法,设计了C类打新基金轮动的策略,并开始实盘,清掉原来的低相关主动基组合,值得肯定的是虽然抱团基大跌,但低相关主动基金表现还是不错的,跑赢同期300指数不少。
韭菜的命运之轮再次显现,10月打新新政出台,打新收益出现断崖式下跌,甚至破发也成为常态。该策略的超额收益大减,能不能跑赢指数也成为未知数,因此打新基金策略卒!
张翼珍老师的贴子又送来了温暖。他介绍了一个指数,中证银华股基指数。这个指数就是买入综合基金经理得分靠前的基金40支,按季涨幅轮动,实际上就是把动量模型用到了主动基金身上。历史表现非常好,说明追涨杀跌用在主动基金身上表现也会不错。
要抄这个作业,有难度。一是该指数持仓只在中证指数公司公布过一次,后面就没再公布了。二是因为手头数据不够,无法模拟他的基金经理评分。只能退而求其次,依托韭圈的基金经理评分系统筛选投资标的,并在标的内实行追涨杀跌。
同样,对于场内的LOF和封基也适用。
这就是目前的策略。
三、入市以来的韭菜宿命。
2009年,反弹行情末端入市。框!入市行情即结束被锤到2014年,反弹保本后清仓。
2015年上半年,被万点长牛号召再次入市,5月加到最大仓位。框!遭遇2015年的大跌和2016年的熔断。
2016开始学习分级A+B的合并套利。框!大佬们异口同声宣布分级套利已无利润。
同时开始琢磨持有封基老师的bias法指数轮动,等研究明白时,封基老师已经转入别的策略,而我则固守我的坚持,毫无收获。
2017年,经过反复调试,我的小市值策略上线。框!市场开启了长达3年的大盘行情,小市值彻底被抛弃。
2019-2020,看着核心股票加速上涨,不敢加入。
2021年2月,加入主动基金。框!抱团行情结束。
2021年9月,开始打新基金轮动。框!打新新政出台。
四、2022年猜想
2022年我大胆预测,因为我的加入,2022年的结构化行情将更加明显,行业轮动将更加快,趋势派,追涨杀跌派都不会好过,韭菜如我的宿命不会改变,轮动策略将遭遇反复打脸。
但是我不会放弃,我要沿着我自己开辟的道路坚定前行,直到被撞得头破血流!
赞同来自: 温其如玉 、Ake90 、xineric 、保持and沉默 、劈柴做饭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按照本韭对基金组合的粗浅研究,市面上的全市场主动基金大多数相关性都比较高,尤其是这两年的报团行情下,所以想通过主动基金组合实现分散配置难度会比较大,需要花一定技巧筛选,按照张老师的说法,就是寻找那些在市场上孤独赚钱的基金经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主动基金+被动基金组合,把预期放低,拿住少动,其实已经足够,跑赢绝大多数散户妥妥的,有一说一,楼主在这一块表现已经不错。
接下来的观点,和楼主会有所不同,也会比较直白,纯属表达交流。个人认为,市场上很多人都喜欢把亏损或者错过机会的根源归结到心态上,本质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是对承认自己认知不足的逃避。认知到位了,心态自然会平稳。我个人是主张冯柳的弱者体系,作为千千万万韭菜中的一份子,当我认知到在股票市场上作为一名普通散户,在信息、资源、金钱等多方面相对机构都没有优势,所以我放弃了在个股上的深研,而选择拥抱基金组合(主动+被动)。当我认知到,即便是基金经理,也很难在择风格上拿到超额收益,所以我选择均衡配置风格,把预期收益放低。当我认知到,择时的效果最多是能降低波动性并不会带来超额,加上择时本身就难上加难,所以我放弃中短周期的择时。当我认知到,想要追求收益,回撤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单一策略,分散配置才是yyds,所以我选择配置多个低相关中高波动的策略,即便单个策略回撤到二十个点,总体还是能控制在十个点以内。
总结一下,目前个人的投资框架是不深研个股、重仓不择时、不择风格,以被动基金作为底仓,均衡配置大中小盘风格,这部分用来拿beta收益。再加上,转债轮动、lof基金套利、主动基金轮动、封基轮动、ah股轮动、etf轮动、转债正股轮动、商品期货对冲、股指ic滚仓、期权波动率交易,这部分拿alpha收益。最后还有事件驱动,比如st摘帽、新三板转板等,这部分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收益,对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会有一定要求。
最后补充一句,对于精力有限的上班族,股票转债打个新,基金配个组合,ic吃个贴水,转债摊个大饼,把预期放低,足矣摆脱韭菜的宿命。
sothin - 仓位决定心态和收益
赞同来自: 猪大力 、一骑绝尘1993 、xineric 、byff 、yizhouhit 、 、 、 、 、 、 、 、 、 、更多 »
很大原因是平时见到讨论自己不明白的策略时,总以“这个还不是我的能力圈!我现在还没时间学习研究这个!我想研究,但是不知道去哪里找相关数据研究!这个需要很多精力盯盘,不适我这种底层搬砖上班族!”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偷懒而不去学习研究。等到人声鼎沸的时候,我才觉得哦,我是不是也可以研究一下。咦,这个大神透露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的数据源,终于可以大刀阔斧的上了。
殊不知,人声鼎沸时,高手们总结时,大V们透露具体策略细节时,他们早已吃过肥美的鱼身,只剩下带刺的鱼尾了。
这时候,我出场了。框!完美接盘。
因此,今年的计划
仔细研读各路高手们的年度总结,做好分析记他们赚钱的十八般武艺,逐个学习挖掘,弄清楚了,才知道它究竟适不适合自已,不要预下结论。
目前想到的被我主动忽略的策略就有
1.股指期货贴水滚动策略
2.人手一份的香草
3.期权
4.北交所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