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体收益大约5%,冒着巨大的波动风险,最后和踏踏实实买理财差不了多少,相当于一年白玩。掉坑无数,最终没有赔钱还算不错,至少跑赢了沪深300,这要归功于投资比较分散。
股票年初策略是拿着白马股、银保地当做门票股打新,这部分占整体仓位接近20%。该进的坑基本都进去了,白马平安、万科、恒瑞、潍柴、三一、美的、招行、宁波、兴业,从年头拿到年尾,保利在最低点割肉大部分,平安亏钱最多,银行整体倒还是红的。白马跌跌不休,打新也没中几签,累积增强整体收益大约有1个点,完全抵不上门票股的亏损。
场内基金中概互联、恒生互联一路补仓,亏损20%~30%。主动基金组合也是大多持有抱团股,表现惨淡,下半年割了换帅的交银双息、兴全趋势,但增仓医药基金,又是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主动基金组合在19、20年表现最好,占比仓位也最多,这部分今年亏损2~3%,有点陷入路径依赖的圈套了。持有封基老师年中的果断切换品种,确实让人佩服,自己是差得多了。
指数基金组合跟车E大的长赢150计划,今年收益大约6%,和整体收益差不多,还是比较稳的。
可转债年初大跌,坚持持有,但没有敢大幅加仓,始终只保持了不超过整体10%的仓位,之后一路上涨,逐步减仓,全年收益30%以上,操作的也不够好,低位不敢加仓,高位离场略早。
年初新进了David的私募,持有体验不错,稳稳的,还很省心。
港股打新红火了半年,下半年则跌落到谷底,最后几个月不打一股,倒还保住了上半年的大部分收益。近期打新似乎有好转迹象,是不是伺机可以重启了?
年初信心满满的策略,一年来大多被打脸,现在有点迷糊,下一年该如何操作?打新的收益越来越低,门票股的配置是不是应该降低一些?银保地传统三傻已经疲软多年,会不会迎来自己的春天?医药、消费、互联网剧烈震荡了一整年,是机会多点还是陷阱更多?可转债对散户是个好品种,但已聚集了不小风险,还敢不敢加大仓位?很多问题没有答案,22年的投资策略不是太清晰,摸着石头过河吧,控制仓位,分散风险,多元化,先要活下去,再有质量的活下去。
股票年初策略是拿着白马股、银保地当做门票股打新,这部分占整体仓位接近20%。该进的坑基本都进去了,白马平安、万科、恒瑞、潍柴、三一、美的、招行、宁波、兴业,从年头拿到年尾,保利在最低点割肉大部分,平安亏钱最多,银行整体倒还是红的。白马跌跌不休,打新也没中几签,累积增强整体收益大约有1个点,完全抵不上门票股的亏损。
场内基金中概互联、恒生互联一路补仓,亏损20%~30%。主动基金组合也是大多持有抱团股,表现惨淡,下半年割了换帅的交银双息、兴全趋势,但增仓医药基金,又是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主动基金组合在19、20年表现最好,占比仓位也最多,这部分今年亏损2~3%,有点陷入路径依赖的圈套了。持有封基老师年中的果断切换品种,确实让人佩服,自己是差得多了。
指数基金组合跟车E大的长赢150计划,今年收益大约6%,和整体收益差不多,还是比较稳的。
可转债年初大跌,坚持持有,但没有敢大幅加仓,始终只保持了不超过整体10%的仓位,之后一路上涨,逐步减仓,全年收益30%以上,操作的也不够好,低位不敢加仓,高位离场略早。
年初新进了David的私募,持有体验不错,稳稳的,还很省心。
港股打新红火了半年,下半年则跌落到谷底,最后几个月不打一股,倒还保住了上半年的大部分收益。近期打新似乎有好转迹象,是不是伺机可以重启了?
年初信心满满的策略,一年来大多被打脸,现在有点迷糊,下一年该如何操作?打新的收益越来越低,门票股的配置是不是应该降低一些?银保地传统三傻已经疲软多年,会不会迎来自己的春天?医药、消费、互联网剧烈震荡了一整年,是机会多点还是陷阱更多?可转债对散户是个好品种,但已聚集了不小风险,还敢不敢加大仓位?很多问题没有答案,22年的投资策略不是太清晰,摸着石头过河吧,控制仓位,分散风险,多元化,先要活下去,再有质量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