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各种明星基金收益虐到不行,2021年初曾想过彻底放弃主动投资,委身于明星主动管理基金,犹豫了1个多月,最后还是不甘心,用5%的仓位做了组合FOF投资,其他通过3个账户进行自主投资。2021年职业发展不顺,处于半职投状态,花费了不少时间,运气还可以,量力而行,没有高位追逐大白马以及波动极大的半导体、新能车等高估值赛道,通过不断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三个账户年末收益分别为:50%(中线仓位),35%(短线仓位),18%(杠杆仓位)。
一、盈利的归因分析:
可转债双低/单溢价策略:占比40%(主要标的蓝帆,司尔,鸿达)
追逐景气赛道:占比20%, 9-10月化工股,11-12月绿电,3季度的小盘股
追逐到了风格,并且在相对高位止盈
困境反转:占比20%,主要标的:博雅生物,ST红太阳
配债等套利操作:占比10%,胜率大概90%
基本面+看图炒股:占比10%,运气居多。
二、具体亏损品种:低溢价策略失败(高位加仓):中金转债,今天转债
追逐风格失败(高位加仓)湖北宜化,鲁西化工,
看图炒股失败:潍柴动力,双箭股份
困境反转失败:ST双环,生物股份
三、2021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的几句话,应该可以提供些思路:本次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时隔三年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需求收缩,意味着面向C端的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医药医疗没有机会。
供给冲击:意味着跟外循环有关的制造业会受到冲击,过去2年的大好形势应该不会有了。
预期转弱:意味着明年信用政策会转向宽松,向下是有托底的,波段操作具有性价比。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传统行业投资可能会继续发力,经济政策不折腾
四、总之,2022年难度比2021年要大,机会要少。低溢价策略以及追逐高景气赛道似乎不可持续了,如果说2020-2021年是大规模运动战,处处是机会的话,2022年应该只能打几个漂亮的歼灭战,其他时间做做防守,保留胜利的果实也挺好的。目前已经卸下杠杆,2022年预期收益为10%-15%,期望能达到。
一、盈利的归因分析:
可转债双低/单溢价策略:占比40%(主要标的蓝帆,司尔,鸿达)
追逐景气赛道:占比20%, 9-10月化工股,11-12月绿电,3季度的小盘股
追逐到了风格,并且在相对高位止盈
困境反转:占比20%,主要标的:博雅生物,ST红太阳
配债等套利操作:占比10%,胜率大概90%
基本面+看图炒股:占比10%,运气居多。
二、具体亏损品种:低溢价策略失败(高位加仓):中金转债,今天转债
追逐风格失败(高位加仓)湖北宜化,鲁西化工,
看图炒股失败:潍柴动力,双箭股份
困境反转失败:ST双环,生物股份
三、2021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的几句话,应该可以提供些思路:本次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时隔三年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需求收缩,意味着面向C端的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医药医疗没有机会。
供给冲击:意味着跟外循环有关的制造业会受到冲击,过去2年的大好形势应该不会有了。
预期转弱:意味着明年信用政策会转向宽松,向下是有托底的,波段操作具有性价比。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传统行业投资可能会继续发力,经济政策不折腾
四、总之,2022年难度比2021年要大,机会要少。低溢价策略以及追逐高景气赛道似乎不可持续了,如果说2020-2021年是大规模运动战,处处是机会的话,2022年应该只能打几个漂亮的歼灭战,其他时间做做防守,保留胜利的果实也挺好的。目前已经卸下杠杆,2022年预期收益为10%-15%,期望能达到。

2
2022年这么快就结束了,在极度绝望的水马围城中迎来了突然的放开,高兴还来不及,马上成为第一波感染者,然后等待身体恢复......2022年简直不可描述。
不扯闲篇了。得益于2022年1月底的预判,2022年保持着足够谨慎,预期也很低。1月份清仓后空仓了3个月,把钱转去做理财,5月份重新入市。在市场情绪尚可的6-8月份3连阳,最终奠定了全年的收益率基础21.53%。同意@资水 大佬的观点,对散户来说,宏观择时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满仓不择时只适合公募基金和少数价值投资大佬,比如@tomjerry 大佬从年初满仓煤炭,虽然期间做了大的过山车,但是年底收益还是很丰厚的 。2022年,股票价格非常大,博弈非常难,可转债下半年处于杀溢价阶段,如果不是趁着场子热的时候进去炒作几把,估计全年下来很难赚钱。当然,这种玩法在大牛市肯定是远远跑不过公募的,进攻性不足,看今年的整体经济情况,大牛市的可能性估计低于20%,于是乎,2023年继续保持鸡贼的风格貌似顺理成章了。
不扯闲篇了。得益于2022年1月底的预判,2022年保持着足够谨慎,预期也很低。1月份清仓后空仓了3个月,把钱转去做理财,5月份重新入市。在市场情绪尚可的6-8月份3连阳,最终奠定了全年的收益率基础21.53%。同意@资水 大佬的观点,对散户来说,宏观择时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满仓不择时只适合公募基金和少数价值投资大佬,比如@tomjerry 大佬从年初满仓煤炭,虽然期间做了大的过山车,但是年底收益还是很丰厚的 。2022年,股票价格非常大,博弈非常难,可转债下半年处于杀溢价阶段,如果不是趁着场子热的时候进去炒作几把,估计全年下来很难赚钱。当然,这种玩法在大牛市肯定是远远跑不过公募的,进攻性不足,看今年的整体经济情况,大牛市的可能性估计低于20%,于是乎,2023年继续保持鸡贼的风格貌似顺理成章了。


1
赞同来自: 你猜再猜
@心系湖湘
A股的新常态就是结构分化,波动率降低。如果有好的标的能长期持有,年化收益率也就10%,如果要超过这个收益率,就必须去做波段了。几个板块的核心思路如下:这是1月初做的一个预判,关于四个方向的预测,第一个错的离谱,新基建被抛弃,旧基建卷土重来,果然是典型的熊市,不再炒高大上的赛道,有限的资金博弈价值类股票;第二个看到了没有做到,年初的地产股已经是带血的筹码了,市场预判了你的预判,市场有效性太强了,股票价格反应永远比市场转暖要快一步。第三个算是猜对了,拿住的话有个开年的大红包;第四个预测,关于疫情压制股票,机场走的不错,院线很垃圾。总体来看,差强人意吧。所以,趋势派高手会有一句话,只应对不预测,用到2022年这样的弱市场可能再合适不过了。
1、2022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势必靠投资拉动,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旧基建无以为继,以央企投资为主的新基建可以高看一眼。新能源建设要补短板,电力、电网改造行业是绕不开的,几个没有高估的标的可以找找机会。思源电气,涪陵电力,国电南瑞等;
2、房地产行业...

3
A股的新常态就是结构分化,波动率降低。如果有好的标的能长期持有,年化收益率也就10%,如果要超过这个收益率,就必须去做波段了。几个板块的核心思路如下:
1、2022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势必靠投资拉动,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旧基建无以为继,以央企投资为主的新基建可以高看一眼。新能源建设要补短板,电力、电网改造行业是绕不开的,几个没有高估的标的可以找找机会。思源电气,涪陵电力,国电南瑞等;
2、房地产行业的民营企业也不会一棒子打死,2022年应该有机会捡带血的筹码,关注下新城控股能不能抄一把底,当然,控制仓位是第一要务;
3、周期股中,一季度如果有业绩大幅度超预期的,2季度应该有机会炒作一把,比如说煤炭以及个别化工股票如平煤股份、兴发等。
4、疫情防控已经2年了,个别行业已经难以承受,2022年大的趋势是放开,看好受到疫情压制的影院、机场、航空等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行业如光线传媒等。
1、2022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势必靠投资拉动,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旧基建无以为继,以央企投资为主的新基建可以高看一眼。新能源建设要补短板,电力、电网改造行业是绕不开的,几个没有高估的标的可以找找机会。思源电气,涪陵电力,国电南瑞等;
2、房地产行业的民营企业也不会一棒子打死,2022年应该有机会捡带血的筹码,关注下新城控股能不能抄一把底,当然,控制仓位是第一要务;
3、周期股中,一季度如果有业绩大幅度超预期的,2季度应该有机会炒作一把,比如说煤炭以及个别化工股票如平煤股份、兴发等。
4、疫情防控已经2年了,个别行业已经难以承受,2022年大的趋势是放开,看好受到疫情压制的影院、机场、航空等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行业如光线传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