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集思录大家晒的收益,这么平凡的收益往年定会让自己患得患失,但今年我非常平静,生活告诉我人生有更多东西比投资收益的多少重要,获得一个自己力所能及而不承担自己不能忍耐的风险的收益也许是一个最好的答案。今年我明白抗压性我可能远比我想象的要弱。作为一个花销朴素的普通人,以后所有的投资收益最后归属可能都是下一代人,下一代德才相配,财富多少又有多少区别,德才不配,财富多少又能有多大区别!
职投转眼六年了,回头看走上了投资之路是自己的幸运,把喜爱变成了工作,在集思录朋友里虽然收益平平,但也实实在在赚到钱了,而且赋予了我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且在生活中最痛苦的时候填充生活。
职投之路我想一定是好过走继续创业或者上班工作等其他的路。我始终都清醒的知道,我是别的事业没的发展了,被迫职业投资的,而不是原来投资做的好才职投的。和别的朋友原有事业做的就很好,只是投资做的更好而辞职职业投资的。是有本质区别的。我观察认识或者知道的投资高收益的朋友,我举一些情况(所有样本投资资产都是八位数以上的,就是投资厉害不是偶然的)
1、有人对市场各类资产的理解以及机会掌控一直超一流,资产配置优化一直能做到高收益低回撤。
2、有人有超强的知行合一的贯彻力,持仓忍耐力顿挫力超强。面对波动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超过普通人。
3、有人胆识特别突出,长期单类品种满仓或者杠杆都平静自如。
4、有人对具体标的研究深度特别深,也敢于重仓博弈。
5、有人对抗性交易就是强者,无论是天赋和逻辑都是一等
6、有人对某种类型的交易机会就是达到远高于市场的理解深度和执行力。
以上这些特性和能力目前我都不行,其中2、3、5将来也不可能行。1是重点努力方向,4和6是努力方向,但重仓博弈肯定做不到,努力方向是适度上仓位。从自我分析的角度来说追求高收益肯定不适合自己,我的定位应该是靠不断学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随遇而安。
说说这一年投资的进步和体会吧
1、对风险的认知有了根本转变
2019.2020连续两年的大涨,一贯没有格局的我,年初就确定了保守的方向,本来权益占比就很低,有了这个保守的想法,全年一直都是低仓位运行,转债仓位也没提上去,随着低风险之路越来越窄,对风险的尝试这几年也是一直都在进行。今年我觉着从最底层的认知有了本质的转变,收益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与承担风险获得的。以往面对任何机会,第一意识都是想到最大可能如何回避风险。稍有变动第一反应就是去降低风险。现在明白获得收益需要有选择地主动承担自己认为便宜且能承担的风险。举例:转债在目前高估阶段,以往会不断减仓,然后空仓等待了,目前能做到的是持有低仓位的防守类型转债。不让自己心态崩溃的基本持仓的风险是必须要承担的。再举例:面对觉着赔率还可以,内心里觉着看的比较通透的机会,应该恰当的拥抱风险,而不是仍然选择最大可能回避风险,大白话就是这样看懂的机会再不赌一点,那还如何玩具有赌博特性的投资呢。
同时也理解了如转债轮动这种策略等同于一直持仓承担持仓的风险,等同于一个好的合理模式解决了承担风险的问题,而不是主观的追涨杀跌,改变仓位。
稳定策略以及资产配置思路,就是很好的解决了处理持仓风险的问题,从而在资产类别轮动以及资产类别内部轮动带来阿尔法。这也是为什么高手能做到高权益仓位,高收益,低回撤的道理。
2、弱逻辑策略需要认知升维才能行。
今年做了一些权益持仓策略的实验,开基轮动组合,封基轮动,行业etf轮动,宽基etf轮动,lof基金策略,三板大饼,量化策略,st股大饼等等吧,有的赚有的赔,可以说这些类别策略里面都有牛人赚大钱,我实验下来基本都没摸到太深的门道,都是属于积累基本经验的阶段,这些策略对比低风险策略,从确定性上讲都属于弱逻辑,确定性源头不是从规则来的,所以水平泛泛是只能赚幸运的钱,要想有阿尔法,就是一定要高出平均水平,就是需要在这个细分领域认知升维,就是明显要高出一般水平才行,我想无他法,就是一是要熟。二是要深入研究积累经验和认知。都是要往深处走,这也是我目前有了由投资广度向投资深度发展的认识。
3、投资的确定性就是要找到那种俯瞰通透真懂的感觉。
如果投资世界是武林,投资方法如同各种门派各种武功,每个人修炼什么功夫,能到什么层次,和天资、师傅、努力、机缘等等都密切相关。但无论什么方法,我体会的能持续赚钱的方法,基本上你在这个细分领域你的确是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且自己也知道这个状态,所有发生的和未发生的都了如指掌,无论发生什么都应对自如。一种云端看众生的感觉,你发现这类交易你是市场里最懂的一波人,看问题会很通透,无论哪类投资领域和投资方法你找到这种感觉,那么就能稳定赚钱。
展望职投将来的日子,今年我的生活哲学完全由儒家彻底转变成道家。但生活态度仍会不懈努力,量力而行,顺其自然。我的理解道家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放弃,也不是不去拓展,比如承担风险,承担亏损我觉着我已经有了点小蜕变。道家是不挣命,不强求,没明确目标牵引,以前有些强求每个交易每个阶段都别亏损,现在认为亏点就亏点呗,承担风险也是为了收益,只要不越界,为了收益承担的风险让自己睡不好觉的交易坚决不做,因为真的没必要,何必呢!
我们来到集思录就是一种幸运,精力投入到投资上也是一种幸运,我们应该是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大趋势,这已足够幸运,至于投资的收益,只要方向是对的,努力终会有好的结果。
我替你回答了股指升水我以前也做过套利的
一个很简单的策略,容量也大的
股指期货 -期现套利
品种:IM (原来是ic)if ih
利用行情波动后的升贴水短暂异常,一般是大涨后,近月合约出现升水时,买入等额etf和股指期货空单。等恢复到正常状态平仓。
像im近月最近动不动升个20点,正常应该贴水一二十点。做一次30-40点利润(三五天)0.5%左右,一个月几个合约做个两三次1.5%左右。
这个策略我之前也做的多,但承担点...
但机会不是很多的,更不可能平稳的每月靠这个稳定盈利
贴水就更别说了,一般只能裸多
所以你的揭秘肯定不对
当然,对楼主不愿意公开甚至稍微提及一下他的策略,也很能理解。觉得对书的内容给予希望的朋友,就算了吧
Aolin120 - 套利 期指 爱好者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racine 、明园 、scent 、巴依老爷Lagom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你别想了,他从来不会说的那些要想从书里得到什么的,也别想了这方面,资水兄比较敞亮我替你回答了
一个很简单的策略,容量也大的
股指期货 -期现套利
品种:IM (原来是ic)if ih
利用行情波动后的升贴水短暂异常,一般是大涨后,近月合约出现升水时,买入等额etf和股指期货空单。等恢复到正常状态平仓。
像im近月最近动不动升个20点,正常应该贴水一二十点。做一次30-40点利润(三五天)0.5%左右,一个月几个合约做个两三次1.5%左右。
这个策略我之前也做的多,但承担点波动,股指期货比这个收益高的多的策略很多。所以现在很少做。
很简单的策略,不是什么高深的魔术。因为容量很大,所以在此揭秘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布朗123 、孔曼子 、初桐2685 、happysam2018 、 、 、 、 、 、 、 、 、更多 »
书名很不错,也正好契合我今年的收益目标-“不亏”。
不亏:不就是巴菲特说的投资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保住本金”,第二还是“保住本金”。
只有不亏才能立于不败,才能让收益乘风破浪。
对于专业读者,给书名添加任何修饰都多余。可以用副标题,让普通读着一眼望去知道这本书说的是什么。
赞同来自: wfisher 、巴依老爷Lagom 、happysam2018 、岁月如歌CL 、xineri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截至本周末:本年度整体净值为1.1891最近在和资水合写一本书,书名初步定为《不亏》。整体思路框架和内容都是资水为主,我只做部分的内容添加和补充。写书还是比写帖子难很多,我写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但写的过程也是重新学习和梳理的过程,对自己也有挺大帮助。从2014年年初投资有清晰连续的收益记录以来,一共接近9年时间里,107个月,仅有1个月是-0.18%微亏,其他的月份都是正收益。基本做到了按月不回...书名建议使用《投资中不亏的艺术》。
其一是名字中带有“艺术”,高端大气有格局,隐隐觉得作者可以比肩霍华德、邱国鹭;其二是名字中带有“投资”,可以更加明确的服务目标客户;最为重要的其三是名字带有“不亏”,目标客户的兴趣和购买欲瞬间被高涨。
个人认为,这是个绝妙的书名。
赞同来自: 巴依老爷Lagom 、witchdoctor 、happysam2018 、Luff123D 、风收益险 、 、 、 、 、 、 、 、 、 、 、 、更多 »
徐大为也是低风险的策略我们写书的编辑就是给徐大为出书的编辑,徐大为以前做的事和做私募后做的事完全是两回事了,私募之后只能是低风险思想的高风险投资了。
但他写书,发私募
策略都基本公开的
并不是所有低风险,都是小容量的魔术
不能揭秘
可能你的策略偏小众,太小容量
之前记得你公开过一个过期的分级基金的,是很小众。全国估计只有几个人
问题是这种小众的魔术随时有可能消失,要不断创新魔术才行,9年来一直存在,真是成谜
魔术类低风险投资策略具有低风险收益尚可的特点,但不可能三角的另一角是平均一年半策略就都会失效了,需要不停的创新和寻找,最大的缺点实际上是研究的复利差,学习累积的复利效应差,再好的策略,失效后,同种方法也找不到类似的机会了。不然凭啥风险低收益高呢
赞同来自: 巴依老爷Lagom 、IT可乐 、地火明夷虫 、投资 、skyblue777 、更多 »
资水的思路还能理解:宏观上大类资产轮动,微观上事件驱动预期下的快进快岀。我学不来做不到,好比看高手打球,还能观尝。两个高手都不好学。资水这个需要主观判断,精神压力有点大,我更倾向于丢给程序决策,这样就不用心里按摩了。而打新这个有点夸张,我以前一直以为,其固收类收益来源于网下打新,在21年以前还有白马的超额收益,但是今年新股频频破发,依然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绩,肯定是另外的思路,这实际上就是最大的门槛,普通人别说20%,就是10%也做不到。
打新通过现金增强和套利,能够达到年化20%,今年收益率有20%,不仅是奇迹,更是一个谜。好比看魔述表演。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学资水,需要起码一两个牛熊在市场上体验,很难;要想学打新,这个术就拦住了。骆驼老师说,要先学术,再琢磨道,这个思路我是很赞同的。至于哪条路好走,在我看来都不容易,还是看性格适合哪边
赞同来自: muyeshancai 、好奇心135 、巴依老爷Lagom 、Jifandailu 、Luff123D 、 、更多 »
资水的思路还能理解:宏观上大类资产轮动,微观上事件驱动预期下的快进快岀。我学不来做不到,好比看高手打球,还能观尝。低风险策略由于容量问题,不是我不说,是没人说的。这类的策略就如同表演魔术,难度是创新魔术,学会方法。厉害的魔术师都是创新魔术的高手。道具魔术有的看上去很神奇,但懂了,有道具,普通人也能表演这个魔术。魔术师有满世界揭秘魔术奥秘的吗?揭秘了也就不用表演了。
打新通过现金增强和套利,能够达到年化20%,今年收益率有20%,不仅是奇迹,更是一个谜。好比看魔述表演。
白湖水 - 股票和可转债的股债平衡,公众号、雪球、集思录【白湖水】,记录300万投资实盘。
赞同来自: 柚子不好哭 、sg0511 、好奇心135 、菜鸟老甲
今年19%以上的业绩又是极其耀眼的,打新9年来年化22%且只有一个月微亏,这是中国投资界的一个神迹,也是我们投资者独立探索自成一派的典范。我的业绩的稳定性远远不如打新,不过也做到了连续8年正收益,今年到目前是20.5%。我与打新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什么风险机会都去尝试一下,是比较激进的类型。但大类资产的周期和配置这个底层原则是牢牢地守住了的,所以才能有年度不亏。我和打新是风格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但...资水的思路还能理解:宏观上大类资产轮动,微观上事件驱动预期下的快进快岀。我学不来做不到,好比看高手打球,还能观尝。
打新通过现金增强和套利,能够达到年化20%,今年收益率有20%,不仅是奇迹,更是一个谜。好比看魔述表演。
今年19%以上的业绩又是极其耀眼的,打新9年来年化22%且只有一个月微亏,这是中国投资界的一个神迹,也是我们投资者独立探索自成一派的典范。我的业绩的稳定性远远不如打新,不过也做到了连续8年正收益,今年到目前是20.5%。我与打新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什么风险机会都去尝试一下,是比较激进的类型。但大类资产的周期和配置这个底层原则是牢牢地守住了的,所以才能有年度不亏。我和打新是风格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但...先预订一本
赞同来自: hzhpeq 、Luff123D 、gaokui16816888 、skyblue777 、丢失的十年更多 »
在这里凭我对资水的了解,我认为他能够做到高收益且年度不亏损,能力自然是主因,但模式也值得借鉴,就是他的交易基本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类别,就是权益博弈为主,但普遍具有逻辑验证时间短,且策略是低相关性分散,单个策略一般在5%-25%仓位范围内,分散且相对集中。
划重点:我认为核心在于逻辑验证时间短。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臆断,正解还是等本尊自己说吧
易尔奇 - 安待久 渐息散
赞同来自: 风云1699 、happysam2018 、柚子不好哭 、gaokui16816888 、Luff123D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截至本周末:本年度整体净值为1.1891最近在和资水合写一本书,书名初步定为《不亏》。整体思路框架和内容都是资水为主,我只做部分的内容添加和补充。写书还是比写帖子难很多,我写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但写的过程也是重新学习和梳理的过程,对自己也有挺大帮助。从2014年年初投资有清晰连续的收益记录以来,一共接近9年时间里,107个月,仅有1个月是-0.18%微亏,其他的月份都是正收益。基本做到了按月不回...资水是进取型选手,
打新是保守型选手。
你俩能合作一本书,
金玉合璧拭目以待…
截至本周末:本年度整体净值为1.1891最近在和资水合写一本书,书名初步定为《不亏》。整体思路框架和内容都是资水为主,我只做部分的内容添加和补充。写书还是比写帖子难很多,我写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但写的过程也是重新学习和梳理的过程,对自己也有挺大帮助。从2014年年初投资有清晰连续的收益记录以来,一共接近9年时间里,107个月,仅有1个月是-0.18%微亏,其他的月份都是正收益。基本做到了按月不回...真心请教下,无他意。如何做到按月不回撤的,能否举个例子,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上述的这些内容,总结的这几点其他书本里也都有,比如今年4月如果做到不回撤的,权益类空仓还是对冲?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阿宽20211019 、奇乐文化 、明目标稳脚步 、swallow葡萄 、伊伊yk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截至本周末:本年度整体净值为1.1891最近在和资水合写一本书,书名初步定为《不亏》。整体思路框架和内容都是资水为主,我只做部分的内容添加和补充。写书还是比写帖子难很多,我写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但写的过程也是重新学习和梳理的过程,对自己也有挺大帮助。从2014年年初投资有清晰连续的收益记录以来,一共接近9年时间里,107个月,仅有1个月是-0.18%微亏,其他的月份都是正收益。基本做到了按月不回...今年19%以上的业绩又是极其耀眼的,打新9年来年化22%且只有一个月微亏,这是中国投资界的一个神迹,也是我们投资者独立探索自成一派的典范。
我的业绩的稳定性远远不如打新,不过也做到了连续8年正收益,今年到目前是20.5%。我与打新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什么风险机会都去尝试一下,是比较激进的类型。但大类资产的周期和配置这个底层原则是牢牢地守住了的,所以才能有年度不亏。
我和打新是风格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但都在避免亏损方面有自己的心得。每年投资都不亏,十年下来就财务自由了。所以我想,这些心得是挺有价值的,故我们一起合作把它们写出来,书名暂定《不亏》,希望能很快和读者朋友见面。
赞同来自: 风云1699 、飞鸟的踪迹 、大y阿飞 、Shawlock 、巴依老爷Lag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最近在和资水合写一本书,书名初步定为《不亏》。整体思路框架和内容都是资水为主,我只做部分的内容添加和补充。写书还是比写帖子难很多,我写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但写的过程也是重新学习和梳理的过程,对自己也有挺大帮助。
从2014年年初投资有清晰连续的收益记录以来,一共接近9年时间里,107个月,仅有1个月是-0.18%微亏,其他的月份都是正收益。基本做到了按月不回撤。懵懵懂懂一路走来,回头总结,原因有的是刻意为之,有的是幸运使然,有的是半懂不懂,更重要的原因其实只是让自己尽量舒服的原则而已。通过写书,因为要写相关的内容,我也更深的思考了这个问题,觉着还是有一些可以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因为对于投资上资质平平的我能够做到,那么绝大多数的人也应该都能做到。下面我就把我总结的陈列一下:
1、坚守能力圈,不在能力圈内的策略不上仓位,认可现金等待,坚守确定性原则,先胜后战
2、资产配置的结构决定风险边界,风险是参与资产类别时就被标注的,能力是屏蔽不了的。我始终都是一半以上的仓位都只是参与非权益属性的低风险策略,转债都在另外一半的范畴。
3、持仓资产类别的低相关性
4、始终多策略并行,且多策略具有低相关性,最重要的是每个子策略都是要正期望的
5、大多数具有风险敞口的策略都具有验证周期短的特点。
6、大多数策略都不是根据预判为逻辑起点,都是被动应对策略
7、大多数情况都是弱者思维,分散为主。少部分觉着自己真懂的地方会采取集中。
投资这个自选考试内容的游戏,我们应该勤奋努力的同时能够让自己保持内心平静,负担不重,尽量舒服的状态。和利益牵扯太近的投资本身就容易让人焦虑,最后强调按月不回撤不是一个好的状态,是明显守强攻弱的不合理结构。我目前为止一直维持这个风格,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天性里忍受损失痛苦(不顺利的其他痛苦都一样)的忍耐力极低,准确的说是亏损的痛苦不在于亏损,如果亏损结束了,我很快可以接受,我是忍受不了不顺利的持续带来的痛苦。我的上下两代这方面的天性弱点都比我还严重,我还尚属正常吧。
赞同来自: 北冰洋 、差一点儿 、skyblue777 、Lemonhouse 、打新交朋友更多 »
打新老师,前阵子我家一直在看一套960平的房子,和您一样,我们暂时也还没有买。买会所做自己的住宅会有手尾。
这个房子如图所示,是一个小区里面的独栋会所,小区位置位于我们县城正中心,所以距离我们县城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均步行几分钟距离,正因为这个缘故,小区的业主主要构成是学生家长和老师。这也是我们县城中心绝无仅有的独栋别墅。
这个房子优缺点都十分明显
1.房子是商用属性,转让有20%的税费,商业水电,但是通天然气。产权40年...
会所是个舶来词,法律上没有严格的定义。我以前住过一个小区,会所被开发商当作一般商业用房租给餐饮营业,结果小区业主起诉要求恢复会所服务小区业主的功能,最后法院调停,会所里劈了部分面积做小区免费的图书馆,部分面积继续作商业用房出租。
打新老师,前阵子我家一直在看一套960平的房子,和您一样,我们暂时也还没有买。这个房子如图所示,是一个小区里面的独栋会所,小区位置位于我们县城正中心,所以距离我们县城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均步行几分钟距离,正因为这个缘故,小区的业主主要构成是学生家长和老师。这也是我们县城中心绝无仅有的独栋别墅。这个房子优缺点都十分明显1.房子是商用属性,转让有20%的税费,商业水电,但是通天然气。产权40年。这...我居然看完了,罪过啊
pppppp - +---++--+-+++++++++++
赞同来自: 豊一样的男子 、菜鸟老甲 、gaokui16816888 、farby 、水煮活鱼重八斤 、 、 、 、 、 、 、更多 »
打新老师,前阵子我家一直在看一套960平的房子,和您一样,我们暂时也还没有买。超大房子,没意思,是累赘;
这个房子如图所示,是一个小区里面的独栋会所,小区位置位于我们县城正中心,所以距离我们县城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均步行几分钟距离,正因为这个缘故,小区的业主主要构成是学生家长和老师。这也是我们县城中心绝无仅有的独栋别墅。
这个房子优缺点都十分明显
1.房子是商用属性,转让有20%的税费,商业水电,但是通天然气。产权40年...
人少撑不住,人多太吵闹;
大家庭,相对独立又距离不远是最佳;
赞同来自: 今天就去 、Lemonhouse
打新老师,前阵子我家一直在看一套960平的房子,和您一样,我们暂时也还没有买。这个房子如图所示,是一个小区里面的独栋会所,小区位置位于我们县城正中心,所以距离我们县城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均步行几分钟距离,正因为这个缘故,小区的业主主要构成是学生家长和老师。这也是我们县城中心绝无仅有的独栋别墅。这个房子优缺点都十分明显1.房子是商用属性,转让有20%的税费,商业水电,但是通天然气。产权40年。这...这房子最大的好处和坏处是一样的,就是出名。我看的是城市中心的别墅区,我放弃这个想法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差。怕流动性差是因为有趣的字
赞同来自: 寻觅灬糖 、jiandanno1 、IT民工 、airsland 、天道忌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说来惭愧,一是自己挺喜欢房子的,二是这样顶级的房子在哈尔滨十年未涨觉着合适。三是价格对比其他人口流入城市真的不贵。四是也有虚荣心成就感和使用舒适度的因素。打新老师,前阵子我家一直在看一套960平的房子,和您一样,我们暂时也还没有买。
这个房子如图所示,是一个小区里面的独栋会所,小区位置位于我们县城正中心,所以距离我们县城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均步行几分钟距离,正因为这个缘故,小区的业主主要构成是学生家长和老师。这也是我们县城中心绝无仅有的独栋别墅。
这个房子优缺点都十分明显
1.房子是商用属性,转让有20%的税费,商业水电,但是通天然气。产权40年。这就基本上属于买了就别想卖出去了,所以价格也很便宜,960平,目前报价480万,还有进一步降价可能。
2.这个别墅没有任何私有花园,这也限制了很多潜质购买者。但是从图片就能看到,前坪是一个几千坪的平坦绿地,虽然是公用,但是衬托出这栋房子有种庄园般的感觉,后坪是一个小区的公用儿童乐园,只要从后花园开条小路就可以了。虽然这个房子没有私有花园,但是从观感上来说,公用花园完全可以变成它的花园,一不用自己投钱建设,二不用自己花钱养护,永远都会保持最好的状态,一种庄园般的感觉。
3.这套房子结构有问题。它本身是作为幼儿园设计的,但是因为周边幼儿园太多,加之没有私有花园,无一幼儿园入驻。所以它一共三层,每层320平,每层挑高有5米,3楼主厅挑高有10米,有两个楼梯间,一个电梯井。但是我妈和我说,可以1-2层变成一套房子,占用一个电梯间。3层把那个十米挑高浇筑成两层,占用电梯和另一个楼梯间。这样就可以我爸妈一套,我和我老婆女儿一套,都有私人空间,又住在一起,有独立入口,又分开生活。
4.这个楼盘明确和我说,这个房子可以买来当住宅用,可是这个小区确实只有一套这样的房子。当别人都住在套间房子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住在这样一个独栋会所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同时因为别的楼房高于这栋房子,隐私性有所降低,会容易别人关注。很多人喜欢纯别墅小区,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
5.如果装修一套这样的房子出来,估计就是属于终极置业了。960平,5米挑高,独栋别墅,起码500万装修跑不了,甚至更多。但是,房子本身产权是商用,没有私有花园,且占据小区会所当家,值得投500装修费么?房子买了也是卖不了的,基本上可以说,1000万投进去,基本上就是没有了,装修很多年后就折旧没了,房子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转手卖出。那这个房子,比我目前这套400多平的顶层次顶层复式,似乎也只多了一个面子的属性了。主要是我这个400多平的房子,买房子带装修,住进来只花了不到300万呀,其中买房130万,装修150万,住宿上好像也挺舒适的。
我是这样子想的,1000万投进去,十年后没了,基本上一年就是100万的直接成本。1000万用来投资,10%复利,十年后变成2300万,每年是130万的机会成本,两个成本相加,基本上住在这栋县城里庄园般的独栋里要一年230万。
一年230万,我是不是可以今天在长白山潇洒,明天再自驾219国道,看世界上最美的雪山,看中国最大的沙漠,从广西东兴穿越西双版纳,穿越腾冲,穿越西藏阿里地区,穿越昆仑山,天山,到喀纳斯湖看落叶纷飞。
等到疫情结束了,我还可以春天去北非的摩洛哥,夏天去地中海坐邮轮,从爱琴海到亚德里德海到威尼斯到西西里岛,每天都换个地方醒眼看世界。秋天看大提顿国家公园看醉人的黄,看雪山草原,住在不远处黄石公园的小木屋,冬天去北海道滑雪泡温泉,天天住柏悦,这一年也花不了230万呀。
每年花230万住在县城,还是每年把230万留下来探索这个世界,算了,我还是要自由~
赞同来自: 酱油面
截至本周末:本年度整体净值为1.0646隔两年我都会重读一遍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我的投资价值观来源于此,能够常看常新。总会有一点新的思考和总结。这次的体会虽然也有些老生常谈,但对我来说还是更深的体验。我想聊聊---市场中的强者思维和弱者体系。今年我努力的方向就是保持整个投资结构是弱者体系的前提下,什么时候用强者思维去参与博弈,承担风险。回看职投这六年半时间,加上之前有记录的两年,一...这点和打新兄是相通的,我也是弱者思维为主导,不走精研个股路线,自认为我的能力水平不足。但打新兄的低风险确定性收益机会上我做的不够,发现到的机会少,操作力度也不够,以后在这方面强化。*
赞同来自: treenewbee 、panpan2313 、yzzhongwei
截至本周末:本年度整体净值为1.1461周日以来这一周思考了很多,但貌似又什么也没想清楚。也咨询了一些我认为社会阶层明显高于我的朋友,也是混沌的,但学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词“润”。自己比较明确的过几年在哈尔滨换一个1000平以上的房子的想法彻底放弃了,持有低流动性的资产会更谨慎一些,将来完全为了享受是另外一回事。本周权益都很惨,我持有的那些个权益扫了一遍,惨无忍睹。共情其他持有这类资产的朋友,心情是...您老今年14%的收益是怎么做到的?能说说嘛?
赞同来自: 文学东 、我们的楠楠 、hnhaiou 、黄山松2007 、差一点儿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周日以来这一周思考了很多,但貌似又什么也没想清楚。也咨询了一些我认为社会阶层明显高于我的朋友,也是混沌的,但学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词“润”。自己比较明确的过几年在哈尔滨换一个1000平以上的房子的想法彻底放弃了,持有低流动性的资产会更谨慎一些,将来完全为了享受是另外一回事。
本周权益都很惨,我持有的那些个权益扫了一遍,惨无忍睹。共情其他持有这类资产的朋友,心情是啥样的可想而知。自己该以什么姿势抄底,抄不抄底都没想明白。我从后视镜的角度,完全自我瞎琢磨的方式思考了一下原因,以大众情人茅台为例吧,再次阐明,价投我是门外汉,想法难免见笑,各位朋友海涵.
价值=共识+流动性 茅台怎么了?公司基本面肯定没变化,按照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式,也就是按照价投的思想,公司价值没变,而且估值更便宜了,更值得拥有,那谁在卖呢,我认为原因就是共识有所松动。举个极端的例子,茅台继续下跌,跌到500元,市值6000亿,中国版的巴菲特出现了,像买可口可乐一样,不断的买茅台股份,成为了大股东,按照价值投资理论,那绝对是怎么看都没毛病的交易,但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明白,茅台不会成为非国资的企业控制。那么最近一周的走势说明共识和常识发生了小冲突,普遍共识的队伍里有人叛逃了。
当然这些可能都是鬼故事的一部分。
白湖水 - 股票和可转债的股债平衡,公众号、雪球、集思录【白湖水】,记录300万投资实盘。
我要能年化10%就满足了。
“应该积极谨慎的承担风险被充分定价,得到充分补偿的风险。而要回避看上去风险很小时,同时风险补偿也很不充分的风险。”我非常认同,年年不亏损是以投资组合没有进攻性为代价的,我只是忍受亏损的能力特别差,这是天性心理上的问题,我的体系只是让我自己舒服,因为只有舒服了才能不失控,而并不是这种不亏损的模式有什么高级和好
现在的茅台
今年至今,我-15%。
回撤90万左右。
但我不认为我比打新交朋友兄,做得差。因为我主要投资A股指数+少量股票。在今年这个环境下,
在不预测股价短期涨跌为基础的投资理念下,在仓位始终90%的前提下,回撤很正常。
但我坚持了自己的能力圈,坚持了自己的认知范围,取得了这个短期...
我们的楠楠 - 80后金融民工
现在的茅台
今年至今,我-15%。
回撤90万左右。
但我不认为我比打新交朋友兄,做得差。因为我主要投资A股指数+少量股票。在今年这个环境下,
在不预测股价短期涨跌为基础的投资理念下,在仓位始终90%的前提下,回撤很正常。
但我坚持了自己的能力圈,坚持了自己的认知范围,取得了这个短期成绩。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每年做得很累的前提下,何必要每年正收益。不强求。只要20年平均正收益就可以了。
别人一年轮动20次30次。我一年就买卖几次。大部分时间在上班。至少,做得不是很累。用得都是老一套。没有新东西。
我到打新兄这里就学到了三个字。“能力圈”。我是学不会打新兄的绝对收益策略的。
所以只能承受回撤。老话,有多少本事吃多少饭。
赞同来自: apple2019 、genamax 、好人平平安安 、巴依老爷Lagom 、Luff123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周末算账计算盈透部分,突然发现中国华融两毛五了,复盘跌到四毛多后好久没注意了,典型的散户心理,套深了也就不管了。给大家贴一下盈透里港股持仓,大家乐乐。
这几年大家踩的坑,我其实都基本全程参与,只是入戏不深。我分别都说说:
1、地产高收益债 分别都买了点,有的上岸,大部分沉水
2、中概互联 全程陪跌 期间不断折腾,现在也在开小型手扶拖拉机买点
3、港股 看上去便宜的港股让我知道啥叫估值,啥叫便宜
4 A股价值股 等到了觉着便宜了才价值投资,现在又便宜了好多。
5 港股ETF 买了一些品种,都是深套中
6 北交所创新层 转板预期没实现,腰斩倒挺普遍。
为什么会参与这些,因为逻辑当初是认可的,我也不是特别有主意的人,大家都认可的事我也觉着有道理,亏的比例是绝对不比别人少,只是当初我就清楚这不是能力圈内的认知,只是觉着有道理,小仓参与感受,不会影响根本收益,但如果获利也不会增收多少,但可能迈入认知和反馈的正循环。
总结这些结果不好的交易,逻辑不一定就是错的,善缘结恶果也很正常,所有的逻辑出发点都是从估值上看觉着便宜了。结果证明当初的看法是不准确的。买便宜货没错,关键看是不是真便宜。
实验让我进一步明白,投资市场是一个充分博弈的市场,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市场里总是有信息更全面,理解能力更强的人,而他们又是影响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要承认自己的渺小,对市场有敬畏之心。而根据自我设定的估值作为买卖依据本身不符合这种敬畏的精神,更多的是由内而外的划定,价投难也就难在要信仰自我内心的划定,科学的工具对估值进行标识是基本的要求,但不刻舟求剑也不容易。
另外我在自言自语几条,都是根据我自己的交易体验,困而知之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经历的交易不同,难有共鸣,不知所云实属正常,如有共鸣,纯属巧合
1、杠杆品种的风险
如同感恩节的火鸡,太难被感知了,虽然有学而知之的经验,但没有困而知之的体会。人的近视效应是逃不脱的人性,只能对近阶段的感触印象深刻,无畏的行为大多是因为无知,近阶段我就学到个知识,期权单方向开仓超过2000,要再申请审批一下。
2、风险补偿
应该积极谨慎的承担风险被充分定价,得到充分补偿的风险。而要回避看上去风险很小时,同时风险补偿也很不充分的风险。
3、预期差
预期差是一个思考的维度,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当价格上没有反应预期,那博弈预期是否兑现都是一个高赔率的事情,当价格上已经充分反应预期,那就需要充分的强者逻辑才可以博弈。也就是找错了也不会受大伤,对了可以获利还行的机会。
4、时刻提前预判自己的应对
遇到什么情况,自己将来会如何去做,这个应该有基本的了解,一是认知,二是习惯。比如当感知风险已经让自己不舒服了,如果进一步不利,自己也挺不住,那就应该马上行动让自己恢复到不难受的状态。再比如:计划要买的仓位没买够,反弹了,也要坚决一些买到计划的最低仓位,虽然可能买的价格可能高,但更高的位置,也会去买这个量,就应该坚决一点,不要锚定在前面低点的成本。总之要让交易平滑,心态平稳。
赞同来自: 东海逍遥 、Huangxl 、zlp小鹿鹿 、二零20大吉大利 、烈火情天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知道我是谁(自己的性格,能力),在做什么(投资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去做(具体方法论)努力方向(赛道选择)不能做什么(能力圈边界)等等。有意识的思考这些问题,投资上就不会有大偏差。
我是谁,去哪里,如何去。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大富靠天 、入围 、yedn 、freeroad 、云飞扬ly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截至本周末:本年度整体净值为1.1199最近读了两本书《刻意练习》;《终身成长》。觉着对投资有些启迪,解惑了我为什么炒股这么多年依然不赚钱,能力圈路径依赖以及突破舒适圈该如何去做的问题。能力圈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具有优势。投资要想长期复利增长,就是要积累优势。推荐两本书《人类简史》;《钢铁、枪炮、病毒》,第一本讲清楚了为什么地球现在是智人统治,而不是其他人族以及其他物种,第二本讲清楚了为什么今天世界...哈哈,打新这个悟得好,果然有任务才有成果,看来人确实是需要压力的。
刻意练习对我们手艺人来说就是最基本的方法论啊,比如说打篮球,投篮、运球、护球、转身等等,把几个基本动作练到位,篮球水平就提升了;比如弹钢琴,拜厄车尔尼,不就是针对几个基本动作反复练么。
任何复杂的活,第一步就是分解成基本动作,第二步就是逮住一个个基本动作猛搞,没有不能搞成的事。我的大学同学,大一忽然迷上乒乓,从完全0基础开练,自己打了一副铁拍子练腕力,到大四了成为全校冠军,参加北京市高校乒乓比赛,击败北体的从小练到大的专业选手,拿下北京市冠军!
投资也是手艺活,也可以分解基本功,也可以刻意练习,乃至大成!
赞同来自: 巴依老爷Lagom 、zlp小鹿鹿 、扛锄头逛街 、PorcoRosso 、笑死人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最近读了两本书《刻意练习》;《终身成长》。觉着对投资有些启迪,解惑了我为什么炒股这么多年依然不赚钱,能力圈路径依赖以及突破舒适圈该如何去做的问题。
能力圈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具有优势。投资要想长期复利增长,就是要积累优势。推荐两本书《人类简史》;《钢铁、枪炮、病毒》,第一本讲清楚了为什么地球现在是智人统治,而不是其他人族以及其他物种,第二本讲清楚了为什么今天世界格局是现在这个样子。生物学上有一句话: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存活至今,只是因为积累了一点点优势。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想要长期生存,唯一的正途就是积累优势。
所以我经常做投资结果的归因分析,到底是优势还是幸运。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意识积累优势,在优势的地方博弈,我爸投资三十年,一直都用明显处于劣势的方法(技术派跟庄炒股)从不改变总结成长。要发展能力圈积累优势,这就牵扯到一个往哪里努力和如何努力的问题,这也牵扯到天赋和努力的辩证关系。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这就牵扯到没有天赋的地方是否该努力,如何努力的问题。
拓展能力圈的方法论是能力圈内技能上仓位博弈,能力圈外的策略努力做实验,培养技能。我就是一直做着股票投资的实验,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策略进入能力圈。《刻意练习》这本书让我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以前做股票,类似于不停的去参加羽毛球比赛,很过瘾。但都没有做刻意练习,提高羽毛球水平应该是一个动作枯燥的练n多次。刻意练习应该是设立目标、不断练习、不断反馈,技能练到下意识,也就是系统二转换成系统一。做股票,我从没深入的从企业研究的角度,博弈研究的角度等等去做过深入研究,练习和反馈。我就是江边下象棋的老头,臭棋篓子一直下而已。提高象棋水平该是先把基本棋谱招式都背会,再去练习反馈。
《刻意练习》书中强调的天赋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达到的。但在投资这个复杂不确定系统中,我还是更偏向于天赋论的。投资天赋中性格占比很高,而每个人性格是天生很难改变的。投资中任何一个策略都只是概率问题,不会100%,即便概率再小,逆着性格的坚持,也很容易崩溃。就如在一米宽的路上走路谁都没问题,但在万仗高楼的一米宽的地方走路,很多人都不会走路了。对我自己,只要仓位过重,我就不会走路了。
以前我认为价投这路我根本就走不通,因为这个赛道高手众多,自己明显处劣势,而且价投需要很强的主观,一定的仓位,良好的持仓心态,这些都是我的弱项。注定走不通的路还需要匹配精力研究吗?《终身成长》告诉我这就犯了固定思维模式的错误,自我设限,应该以成长的思维模式,去刻意练习,针对性学习。因为投资市场最底层的资产还是股票,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努力去提高下限,至于说能否建立能力圈技能,这个按照实践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就可以了,即便不能靠炒股建立能力技能,也会提高在底层资产衍生的其他品类的交易能力。
清晰自我的能力圈边界,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别误把幸运当优势,同时我们都有路径依赖,这也是坚守能力圈的原则,但又不能固守路径,要打破路径依赖,用刻意练习的方式,终身成长的思维,去拓展能力圈,走出舒适区。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巴依老爷Lagom 、丢失的十年 、lid765a 、ikala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书《中国顶级私募(基金)访谈录》,引发了我对自己职业投资生涯的一些思考。
这本书的内容倒没给我特别有感触的认知改变,对投资上应该也没很直接的大帮助。但让我第一次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知道了投资市场主流资金公募和私募都是如何做投资的。而不是以前琐碎和点滴的了解。
每一种生物能够存活,只是因为具有了一点点优势。竞争要胜出最本质的原因就是要有优势。也就是能力圈内策略的构建。投资做到后面都要面临权益投资,而权益投资的竞争环境通过这本书让我更清醒意识到个人投资者的劣势是如此明显。
不惑之年我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投资生涯,至今已有七年,回头做收益的归因分析和路径总结。
我是从低风险投资做绝对收益开始职投的,开始的一两年是权益投资为零的。后面随着转债投入增加,逐步多了一些权益投资,但目前为止仍然是低权益仓位的,股票、基金都是一直投资的,只是一直没有建立能力圈内的能力,没有上仓位。
收益来源我估算应该80%来自低风险绝对收益,20%来自转债。其他权益投资应该是微亏吧。接近9年的时间,基本做到按月不回撤,这个收益结构明显的进攻不足,我分析这个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源自我性格上的弱点。我对认知外计划外的亏损,有着天生的痛苦感,人是脆弱的,没法对抗人性的弱点。投资上顺应自己的天性,就不容易失控和操作变形,投资就是需要靠谱的能力圈内的策略和能够执行不变形的能力。
不亏的办法就是能力圈内上仓位,能力圈外轻仓做实验,构建能力圈。低风险投资我比喻成熊瞎子掰苞米式的投资。能力圈构建的策略,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半,基本就没机会了。低风险投资等于做简单题,难的是找到题,而不是解题。所有主流大规模的投资机构都是价值投资,因为的确只有价值投资能匹配大规模投资。价值投资是难题,但题一直有。
近阶段对投资生涯的思考是:
一是:加大力度对自己认为看懂的机会,只是自己认为而不是一定真懂呦。承担这部分风险。回想以前做分级的时候,现在才意识到最大的风险不是策略本身的风险,而是随着分级灭亡策略消失的风险。我认为转债也有这个特性,且行且珍惜。
二是:加大权益投资的实验力度。更积极一些的态度。熊瞎子也有掰不到苞米的时候,如果把自己的投资生涯暂定30年,终归还是要拥抱权益。
按月不回撤不是我要的结果,但按年不回撤是我的底线,即便损失进攻性和高收益可能性,至少要保证我不是痛苦的。
赞同来自: 淘淘111 、笑死人了 、杨志新 、菜鸟老甲 、arking83 、 、 、 、 、 、更多 »
截至本周末:本年度整体净值为1.1016投资上几乎没啥新的感悟,乏善可陈。虽然我投资风格基本上不预判只跟随,但回头看大盘2863点反弹以来,基本属于误判,没有为这波上涨做任何特殊的动作,反而在底部的时候为了平衡当时的资产略微减了点,后来也没加。这让我再次对确定性来源的两大方面,周期和价格和价值的关系进行思考、银保地和港股体现了价投的难度。对价值的判断和周期的理解。还都是很有难度,交易中逆势和顺势...打新兄整理的文章非常好,大部分人读了都会有所感触有所启发,但不排除例外,我觉得不正式出版书是正确的。
首先,各位作者取得的成功有其优秀的一面,但也有时代背景和概率的影响。
其次,有些事情只有牛人才能干成,比如搞P2P并成功退出的,真的只有他的个性才适合,普通人干不了。
再次我已经发现论坛有人依葫芦画瓢大仓位踩雷掉坑了,比如重仓玩垃圾债。也许别人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刺激一些人冒险。
观点不一定对。再次感谢打新兄的整理,你我性格相似,看你的文章常有共鸣!
赞同来自: 明目标稳脚步 、stoneez 、东海逍遥 、adansmu 、丢失的十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投资上几乎没啥新的感悟,乏善可陈。虽然我投资风格基本上不预判只跟随,但回头看大盘2863点反弹以来,基本属于误判,没有为这波上涨做任何特殊的动作,反而在底部的时候为了平衡当时的资产略微减了点,后来也没加。这让我再次对确定性来源的两大方面,周期和价格和价值的关系进行思考、银保地和港股体现了价投的难度。对价值的判断和周期的理解。还都是很有难度,交易中逆势和顺势,都明显需要强者才能做好。我目前的进一步体会是专注指数类型权益的价格价值判断,逆势做周期回归。对资金持续流入的资产类别,如现阶段的转债,不是特高估或特低估,不做主观价值判断,跟随趋势就好。对资金流动性差的资产类别,北交、b股、港股等,俗语:人少的地方,坑都比较大。更要坚守弱者体系,轻易不能按照强者思维行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个思路就是根据基金公司为发行新基金做出的销售让利来设计交易,159629基金1000ETF发行的时候,基金公司给券商销售渠道2%的返利,券商为了完成任务,把这部分利润给购买基金的客户,由于建仓期是盲盒,对冲也是有很大偶然性和难度。我最后的结果是对冲组合赔了0.7%,整体赚了1.3%。一定安全垫基础上的博弈,无论怎么说都是赔率占优的。回头看其实是可以大搞的机会,只用了不到十分之一的现金小试了一下。这是一种各取所需,三赢的局面。市场低迷,基金公司为保发和占份额让利的机会值得关注。
另外中金娇妻小红书晒老公工资收入证明事件,不知道关注没有,值得聊聊。
几个层面都可以说说,首先事情本身算是数字化时代,蝴蝶效应的一个体现。自媒体时代,一个小人物的偶然事件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薪酬问题。本来其实在金融圈行内的话就是说了几句大实话,90后中金交易员的月薪八万多的工资证明,估计是为了购房开的,拿事主的话说这工资是低于中金平均薪水,平均薪水在公司年报里是写的清清楚楚的公开信息,怎么我嘚瑟晒一下就不行了。从她个体上讲,我觉着说的蛮有道理的,但效果也都看到了,是多么痛的领悟!
从舆论的层面里,没有人提到90后小伙的努力和优秀,进入中金工作是要靠本事的,几乎变成了你那么年轻,赚的那么多,你怎么都是不对的了。不合理吗?舆论是合理的,这个事情首先超出了大众的认知,金融圈交易类别的薪酬水平绝大多数人是不清楚的,这也让我联想到集思录投资者的赚钱状况也应该是超出大众认知的,大众认知是投资的都是赔钱货,loser。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是经济增速不再是高速发展,进入存量博弈阶段,饼不能快速扩大,那马太效应就更明显。叠加疫情,底层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目前共同富裕是最恰当最适合的国策,这个嘚瑟小公主错就错在,你吃肉没问题,但你吧唧嘴就错了。
我参与的集思录出书活动,最后搁置一直也都没给大家一个解释。这事情算是变相解释了,数字化自媒体时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复杂性。用投资的思维就是风险和收益的赔率问题。即便风险再小,也可能有蝴蝶效应。一群人如果很能赚钱,关注他们才华的人可能不多,吹毛求疵,强调社会贡献的声音应该更大。中国人的低调,不仅仅是一种风格,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选择,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