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标准是国资控股为主,避免遇到老千股。低价烟蒂股,不求快速上涨。慢慢与公司共同成长,分享国家红利。
投资逻辑是港股持续给予极低估值,但已经给了低估值了,还能低到哪里呢。另外新一届香港形势日渐好转,zz氛围好转也是可预期的。
优先考虑有回购 增持的标的, 万一遇到私有化就当意外惊喜了。
港币汇率也处于低位,最差结果就是吃分红。
预期目标50%止盈。
摊大饼,买入只限一次,一般不补仓。特殊情况跌10%追加一份。
持有期限不设限,长期持股。
争取每周记录。


赞同来自: arya 、foammaster 、好奇心135
就像日本失去的十年一样。
以后会进入一个持续低增长,甚至是缓慢衰退的阶段,还指望像过去那种收入持续提高,房价快速上涨,物价低通胀,恐怕是很难了。
所以要做好充分长期客观的思想准备,准备过冬。
将未来投资回报率预期大幅下调,以往由地产提供支撑的高达12%至20%的投资回报率一去不复返了。


赞同来自: feeler29 、shaolinzh 、lsx105155 、东北永吉 、丢失的十年 、 、 、更多 »
持续关注学习 @上兵伐谋 的帖子。
转贴记录下:
做港股十数年来,从来都不容易。一些心得
1,港股是个天然适合做空的市场。不要轻易抄底港股,
特别个股,绝大多数会更受伤并不会立即反弹。这和A股韭菜多多抢筹码成鲜明对比。
2,世界任何地方风吹草动,港股都是要跌的,何况战争。
原因很简单,港股资金来自全球各地,呼啸面来又呼啸而去。
一有问题就会抽走资金。估值长期全球垫底
3;2013年国内钱荒持续了4年熊市AH指数达100甚至以下。
港股通开通是2014年11月17日AH正好100左右,
然后A股股疯20150630AH溢价指数也到了140点以上。
此后中轴在120-130之间不展开了。
这个指数是每个炒港股的投资者都关注的。
今天又来到了高点,对我的交易有什么意义呢?
4;AH到达150附近,我持仓会不断的流向港股。
A股市场容量已经很大不容易出现指数牛市。
根据过往经验是A股跌下去港股因为估值少跌使得AH又回归到均值130附近。
5;港股实在太难了,
前段时间我把港股通那些频繁回购的非金融保险类分别建了观察仓位,
现在一看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我希望的结果,让我欢喜。
现在及未来还会以底仓底错的方式买进。
港股回报已经比美国十年国债(所谓全球资产之锚)高出10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也是历史最高的。
港股已经进入深度价值区。
绝望和悲观中是不是蕴藏着巨大的力量(狄更斯)?
6;左侧试错交易,右侧反复止赢。其实交易都有相通的地方。
港股A股也有着很大不同,
首先高昂的税费就不适合短线。不拿一年三年的准备就不要进入。
香港市场老千股横行,做空逼空都令人叹为观止。
重度的价值投资者并长期潜伏非常考验人性。都很难进入右侧。
你看好的标的有时候一天给你涨完不会给任何机会。
7;港股总是把我打击的奄奄一息,我对港股的敬畏是发自灵魂深处的。
我相信做难事必有所得,我依然选择做难事。
8;只有战斗中才能学会战争。
熊市中交易的黄金时间是尾盘。一天交易完全明朗了。
应对熊市的方法,
一是控制仓位。
二是早盘找高点出,尾盘再接回来。努力做低成本,
这已经是经验之谈。屡试不爽。
赏

赞同来自: 书剑寂寥
此外,相比更为常见的分红,在估值水平较低特别是明显低于资产净值的情况下,回购对于企业自身也是一个较为“划算”的操作,例如可以作为市值管理或者股权激励。
稳增长与宽货币环境下,高股息国企吸引力提升。当前经济处于政策发力与增长反弹的过渡阶段,但增长压力持续叠加近期疫情反复,稳增长政策仍有待在未来进一步发力,宏观流动性也可能持续宽松推动长端利率水平下行。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政策宽松周期正式开启但增长仍未明显回暖的过渡阶段往往利好高股息策略。

继续持有。

我的看法是如果经济不增长,人币的利率有较大概率会继续降。待年底验证我的对错。已下注,错了就输钱,愿意为这个认知买单。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轻风佛面 、jlmscb 、好奇心135 、浪花1990更多 »
互联网时代把各种信息的传播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条新闻,一个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网络,那么给证券市场也都会带来相应的影响,这样就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它的速度速率和幅度都会超过以前。这个时候,如果还用2008年10年前的经验眼光来看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作为个人投资者,不管是信息渠道,还有资金都是属于不占优的地位,要想从市场中间取得收益,还是要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不是说空仓就一定好,但是所选的标的至少还是能够比较安全的,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去博取一定的收益,这才是能够长久生存之道。
胡言乱语一家之言,仅供自己思考。

赞同来自: xiaofeng71

赞同来自: 轻风佛面
其实市场跌下跌也是必然的是正常现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会以这个种方式在这个时降息的时点,然后毫无理由的连续下跌。尤其是我自认为相对抗跌的低估值股票也没什么起色。
当前持仓还是以石化煤炭和中国重工为主。其中石化是因为历史地点,然后分红率也基本让人能够接受,相对比较安全,所以最重的仓位就在中国石化中国重工没有分红,但是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下跌空间。煤炭类的主要是焦煤和ETF,主要是看好2022年度整体的焦煤的价格水平会保持较高的水位,业绩还是有保证的,同时也有发行可转债的方案。持仓有10%左右就是博杰股份,相当于老师们的投变的部分,目前套牢不到10%。
之前总仓位50%左右的可转债已经在月中接近全部清空。中短期内相当不看好可转债。

兖矿能源中煤能源中国神华一路上涨。没办法买,只有择机买入A股了。
医药类的还是很弱,所以三生药业买的很少,也不敢加仓。
中船防务也一直没有到目标的买入区间,继续耐心等待。

现在市场理财收益率稳步下降,节后央行可能还会降息,我感觉值得投的地方就是低估值高息的国有央企股票。比如公用事业类,煤炭类。资源类。石油石化类。能源类。


我觉得最近有一个事件可能会引起后续的反应,就是九州转债和广汽的到期赎回,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尤其是赌海印和洪涛转债的投资者,后续如果转债持续下跌的话,那么很可能是变为负溢价促使转股。
不能把现在给出来的超高的溢价视为理所应当的,然后把这个逻辑套用到所有转债身上。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要看各人的情况。。有时间精力的人,可以尝试做T或者做波段。
小的波动我想尽量忽略,港股流动性差,想等低价买入还是不太容易。一定要耐心等待,持续关注才行。

xtxjj - 老实本份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不能用H股ETF代替以上组合,因为510900这货跟踪的是港股国企指数,里面不仅有五大行人寿平安这样的金融企业,有融创碧桂园这样的地产企业,还有腾讯阿里小米快手这样的科技企业。为啥去年这货跌的这么惨?还不是因为被港股的科技股坑惨了,特别是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