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投入15万本金,最高盈利14万,然后拿10万赌下跌期权,被时间价值拖死。剩余4万给了老婆买了一个表(真的表),所以今年起始还是15万本金,叠加借来的20万。
唯一不同的是:
去年我只有一个趋势系统,现在我有4-5个系统
因为遵循趋势:顺利对冲掉年初的大跌,2月21号重新入市前-1.5%,开局还不错
但同样因为多策略,21号重新启动,结果马上大跌
目前仓位
中证500:10万 购买增强型被动基金,本来应该是IC吃贴水,结果发现一张等于权益仓130万,远超我的资金,杠杆太高,放弃
趋势系统变异版:17.5万(目前下跌环境不适用趋势系统)
期权:用于对冲和择时 13.2万(按权益算,而不是投入资金)
总仓位 40.7万
20220329 加仓0.7万,按原始投资35.3万(20万借款),目前36万(20万借款)
20220329投入时净0.88,份数36.25万,权益基本在60-70万,也就是4-5倍杠杆,按净值则是2倍杠杆
2022.12.07日心得:地产相关仓位大幅上涨后,波动性变大,为了逃避可能的大跌,容易减仓甚至清仓,但看到平稳后暴涨又容易情绪化追涨,怕错过主升浪。解决方案:可以减仓,但一定要保持自己后期可以不追涨心态的底仓
唯一不同的是:
去年我只有一个趋势系统,现在我有4-5个系统
因为遵循趋势:顺利对冲掉年初的大跌,2月21号重新入市前-1.5%,开局还不错
但同样因为多策略,21号重新启动,结果马上大跌
目前仓位
中证500:10万 购买增强型被动基金,本来应该是IC吃贴水,结果发现一张等于权益仓130万,远超我的资金,杠杆太高,放弃
趋势系统变异版:17.5万(目前下跌环境不适用趋势系统)
期权:用于对冲和择时 13.2万(按权益算,而不是投入资金)
总仓位 40.7万
20220329 加仓0.7万,按原始投资35.3万(20万借款),目前36万(20万借款)
20220329投入时净0.88,份数36.25万,权益基本在60-70万,也就是4-5倍杠杆,按净值则是2倍杠杆
2022.12.07日心得:地产相关仓位大幅上涨后,波动性变大,为了逃避可能的大跌,容易减仓甚至清仓,但看到平稳后暴涨又容易情绪化追涨,怕错过主升浪。解决方案:可以减仓,但一定要保持自己后期可以不追涨心态的底仓
0
观点 :
在切换投资结构方面,估值体系的实操性低于技术趋势性
从21年3月开始,小盘股/周期》大盘
我却主观认为,截止9月份小盘和周期冲高后,风格会切换到沪深300(如同21年的2-3月)
而且估值层面也支持这种切换
但实际上,在3-4月这波下跌后,继续小盘风格,可转债继续强势
7.27,沪深300又快跌倒4月的底部区间了
在切换投资结构方面,估值体系的实操性低于技术趋势性
从21年3月开始,小盘股/周期》大盘
我却主观认为,截止9月份小盘和周期冲高后,风格会切换到沪深300(如同21年的2-3月)
而且估值层面也支持这种切换
但实际上,在3-4月这波下跌后,继续小盘风格,可转债继续强势
7.27,沪深300又快跌倒4月的底部区间了
0
后期可能的方向:
1港股反弹,空间大
2房地产行业情绪修复,内房空间大(政策底已出现,但是民营前2年并没有大量购地,反转的可能性不大)
3宽基等这波反弹后,结构从创业板等小市值往沪深300大市值方向
1港股反弹,空间大
2房地产行业情绪修复,内房空间大(政策底已出现,但是民营前2年并没有大量购地,反转的可能性不大)
3宽基等这波反弹后,结构从创业板等小市值往沪深300大市值方向
0
本来年初判定大A今年是熊市年,可是后期看到估值表,很多宽基估值并不贵,虽然不理解为啥,明明涨了3年,咋就估值跟18年差不多呢,但数据摆在那里,我转变了策略,做多策略为主,结果被狠狠打脸。
以中证500为例,以前代表的是小市值股票,PB本身意义不大,17年之前小市值策略是有效的,那么17年估值中枢是否有比较意义。
毕竟现在中证500代表了中盘股,PB才真正具有参考价值
以中证500为例,以前代表的是小市值股票,PB本身意义不大,17年之前小市值策略是有效的,那么17年估值中枢是否有比较意义。
毕竟现在中证500代表了中盘股,PB才真正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