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充一下:我所说的最坏的结果,这种可能性确实非常小,大家可以选择忽视。不过,21-22连续两年年度报告没有准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待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出来时被实施ST的可能性超过了50%。还有,由于该事件导致公司24年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可能性,我认为也超过了50%,如是,也将在24年报披露后被实施ST。两项综合,25年被实施ST的可能性,我认为超过了70%。你无非认为公司没有第一时间计提,那么相应年报就是虚假陈述或造假。
我不懂财务法规,但我知道常识。
公司2022年4月就披露了案情,2022年年报中没有计提。
如果案件一审后就必须第一时间计提,你懂,那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不懂?
因果关系这么简单的虚假陈述,也太把全中国人当傻子了吧。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花生吉他 、瑞宇堂 、LS171 、ANNRY11 、 、 、更多 »
安老师,提示一个远兴能源的风险,2021年12月,远兴能源收到了一审判决书,需要补交21亿,按规定,当年就应该进行计提,并且在2021年报中予以反映,可是他却没有,由此导致2021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或者是虚假记载,并且2022年、2023年都是这个问题。最坏的结果:假如证监会最后认定这属于虚假记载,则将因为连续三年财务造假予以退市。最好的结果:只是作为重大遗漏,罚款了事,那么这就是个黄金坑。补充一下:我所说的最坏的结果,这种可能性确实非常小,大家可以选择忽视。不过,21-22连续两年年度报告没有准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待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出来时被实施ST的可能性超过了50%。还有,由于该事件导致公司24年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可能性,我认为也超过了50%,如是,也将在24年报披露后被实施ST。两项综合,25年被实施ST的可能性,我认为超过了70%。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钟爱一玉 、好奇心135 、xxx皎皎 、gaokui16816888更多 »
安老师,提示一个远兴能源的风险,2021年12月,远兴能源收到了一审判决书,需要补交21亿,按规定,当年就应该进行计提,并且在2021年报中予以反映,可是他却没有,由此导致2021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或者是虚假记载,并且2022年、2023年都是这个问题。最坏的结果:假如证监会最后认定这属于虚假记载,则将因为连续三年财务造假予以退市。最好的结果:只是作为重大遗漏,罚款了事,那么这就是个黄金坑。你这个相当的扯淡了
公司2022年4月就披露了一审判决,确实没有及时披露,但也披露了,不是到2024年才披露。
2023年也计提了一半损失,怎么就是三年财务造假了?你说说,2023年年报中造什么假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hukers1986
结止本月目前持仓如下:盘江股份A 持仓45%新集能源A 持仓44%大唐发电H 持仓23%远兴能源A 持仓17%中国中铁H 持仓11%总仓位140%,今年收益率57%这个月持仓最大的变化就是重新重仓新集能源及加仓远兴能源,这段时间自己手中的持仓品种持续下跌,市值回撤比较大,买回新集能源,又舍不得大幅度减仓其他持仓,所以只能暂时增加融资比...非常认同安老师的选股观点 选择冷门股 等待爆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结止本月目前持仓如下:杰尼塞斯是现代名下的电动车品牌吧????
盘江股份A 持仓45%
新集能源A 持仓44%
大唐发电H 持仓23%
远兴能源A 持仓17%
中国中铁H 持仓11%
总仓位140%,今年收益率57%
这个月持仓最大的变化就是重新重仓新集能源及加仓远兴能源,这段时间自己手中的持仓品种持续下跌,市值回撤比较大,买回新集能源,又舍不得大幅度减仓其他持仓,所以只能暂...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渴了可乐
结止本月目前持仓如下:盘江股份A 持仓45%新集能源A 持仓44%大唐发电H 持仓23%远兴能源A 持仓17%中国中铁H 持仓11%总仓位140%,今年收益率57%这个月持仓最大的变化就是重新重仓新集能源及加仓远兴能源,这段时间自己手中的持仓品种持续下跌,市值回撤比较大,买回新集能源,又舍不得大幅度减仓其他持仓,所以只能暂时增加融资比...谢谢安老师更新,貌似杠杆率很高,请问安老师杠杆成本如何控制?

赞同来自: timtimtim 、Vincent木火 、白雪7511 、瀛幻想 、dengca198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盘江股份A 持仓45%
新集能源A 持仓44%
大唐发电H 持仓23%
远兴能源A 持仓17%
中国中铁H 持仓11%
总仓位140%,今年收益率57%
这个月持仓最大的变化就是重新重仓新集能源及加仓远兴能源,这段时间自己手中的持仓品种持续下跌,市值回撤比较大,买回新集能源,又舍不得大幅度减仓其他持仓,所以只能暂时增加融资比例,盘江股份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看空看多都是正常的,按我自己以前重仓股的表现来看,盘江我大概率是会被套牢的,就如去年的新集能源我重仓套牢一年多才迎来股价的上涨,本来盘江的持股成本低于5元,因换股加仓又减仓导致目前我盘江的平均持仓成本上升到5.07元,我个人对盘江的基本面看法没有任何改变,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盘江走出困境。这段时间的操作一团糟,比如1.41卖出永泰能源换5.86买进盘江股份,最近又分阶段越跌越买平均成本7.88元重仓买回新集能源被套,好在新集重新建仓的成本比平均卖出价还是低了些,另外远兴能源的立案给了我再次加仓的机会,要不是远兴是民营企业,我真的会把远兴买成第一重仓,对民企的偏见我只能严格控制仓位,远兴上次买的成本比较低又坐了一回电梯,这次加仓后持仓平均成本上升到5.48元,远兴这个估值真的诱惑挺大的,蒙大矿业的矿权纠纷去年已经计提9.6亿,最大损失18.9亿,如果今年继续计提9.3亿也是预期中的事情,股价这个位置值搏率不错的......
我个人买股票比较喜欢买冷门的股票,不喜欢追热点,不喜欢买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所以我手上的持仓品种都是有瑕疵的,就好比我买的车,捷尼赛思GV70,绝对是冷门的小众品牌,但是故障率低,安全性好,操控出色,比起满大街的BBA,我更喜欢这种小众冷门车,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所以面对这段时间手中持仓品种的糟糕表现我情绪稳定,那些个妖股股价在怎么疯狂我都无动于衷,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绝不动摇......
熬吧,继续重仓持有资源类股票,手中有矿,心中不慌......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菠菜咋样 、老实的很 、suijimanbu 、apple2019 、skyblue777 、 、 、 、 、 、 、 、 、 、更多 »
薪酬占营收比例40%,太高了。神华这个数字是14%,折旧率是新集和盘江的一倍,跟规模和经营能力都有关系,股息率也高,符合巴菲特标准,当然估值也是这两的一倍,反过来也可以认为央国企烟蒂股的提升空间巨大,仁者见仁,没有共识才是好的标的,最近的永泰新集就是例子。
鸡窝煤+ 国企人浮于事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apple2019 、amare32 、dingpenglei 、心已飞远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修正一下,22年后新增的固定资产扣除疑似不产生效益(安全生产加固)部分,主要就是新光燃煤发电、关岭镇宁光伏和普宁发电项目,上述部分同比22年报固定资产增幅约70%,没有127%那么多,明年增加折旧2个亿,固定资产增速和营收增速匹配后,薪酬占营收比约31%,不影响结论。
新集从20年板集转固到24Q3,固定资产增长了59%,营收增长了48%,职工薪酬增长了56%,基本上可以说是正相关。
盘江从16年到22年(安全事故前),固定资产增长了146%,营收增长了202%,职工薪酬增长了107%,没有显示出历史上固定资产增长与营收及薪酬增长的不匹配。
那么盘江22年到24年Q3这段时间,固定资产增长了127%,营收增长了4%,职工薪酬增长了9%,往后...
盘江的问题是遇到牛市跑不赢大盘,最近永泰走势强于盘江又强于新集,跟熊市里的逻辑刚好反过来了,从业绩的稳定性到看谁的矿权多,谁的想象空间大的转变。
说了这么多,再回头仔细阅读安全饕的回复,原来重点信息已经高度提炼过了,毫无废话,让我有如猴子一个跟头翻过去原来还在佛祖的五指山中之感。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肥壮啃苹果 、塔塔桔 、Restone 、白湖水 、海泳 、 、更多 »
新集从20年板集转固到24Q3,固定资产增长了59%,营收增长了48%,职工薪酬增长了56%,基本上可以说是正相关。
盘江从16年到22年(安全事故前),固定资产增长了146%,营收增长了202%,职工薪酬增长了107%,没有显示出历史上固定资产增长与营收及薪酬增长的不匹配。
那么盘江22年到24年Q3这段时间,固定资产增长了127%,营收增长了4%,职工薪酬增长了9%,往后看,应该也要符合上面的规律。
再看19年以来盘江的薪酬占营收比分别为37%、40%、30%、29%、40%、45%(24Q3TTM)
对比新集19年以来的薪酬占营收比分别为23%、29%、22%、26%、29%、31%(24Q3TTM)
还是看长期,如果未来营收增长与固定资产增长匹配,心算一下,未来盘江的薪酬占营收比会向30%趋近,和新集差不多,但这个时间,没法判断。
你另外两个问题一个是库存精煤可能用于成本端而非营收端,另一个是混煤由于一直是省内销售因此用来发电也不会提升毛利率,也适合用长周期分析,我就不展开了。
@飞花逐月
【细节里的魔鬼】
翻看楼主和回帖网友的论述,对盘江的基础打底利润都是参照16、17年正常年份每年10亿元来计算的,然后以此为基础,推算新建电厂及新能源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量。
但翻看2023年企业财报,成本分析里有如下描述——
本年执行企业年金计划,职工薪酬较同期增支 40,986.91 万元,增幅 15.63%;
年金新增4个亿的薪酬成本意味着什么?
公司新增新光普定电厂每年发电120亿度,每度...

赞同来自: hannon 、瑞宇堂 、白沙湖 、JJJJJJ57 、apple2019 、 、 、 、 、 、 、 、 、 、更多 »
国营企业首先是解决员工就业,而且还要好的工资福利。最后剩下的才是小股民的。我懂你要表达的意思,也认同。
这个股票肯定有它很多的问题,股票都有问题。茅台也有问题,价格太贵,顶部2021年初买入,持有四年时间还亏一半。所以说就是一个取舍,在各种资产中选取哪个投资:房产、黄金、债券、股票、银行存款等。如果选择股票,在五千多家股票中选择哪个投资?
投资当然不是要找完美的企业。
这点我很喜欢冯柳所言“规避理论风险,接受现实风险”。
投资之前无非是尽力辨识风险的过程,这些风险,特别是理论上的风险,你综合考虑后仍然可以接受是没问题的,但前提是你要提前识别它。
重仓的标的,好比婚姻。婚前(买入前)睁大眼,婚后(买入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没有婚前的睁大眼,婚后可能只能干瞪眼了~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大概查了一下,盘江股份2022年工资支出16.5亿,2023年工资支出总计18.2亿,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8%,一年合计1.45亿,所以2023年开始执行职业年金应该是补缴了2两年多。兄弟,你大抵是看错了数字。2023公司财报显示薪酬成本是36亿左右。
更精细的算法:2023盘江人均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 - 期初.应付职工薪酬 + 期末.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 期初.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 期末.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期末.员工人数 + 期初.员工人数) / 2)=14.36万,员工总数26000人,薪酬应支38亿

赞同来自: Syphurith 、heheqiaoqiao 、好奇心135 、大7终成 、happysam2018 、 、 、更多 »
大概查了一下,盘江股份2022年工资支出16.5亿,2023年工资支出总计18.2亿,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8%,一年合计1.45亿,所以2023年开始执行职业年金应该是补缴了2两年多。国企就是工资开资大,公积金,企业年金都交,像我所在的企业,员工光这两项都有2000块钱了,在私企3000块钱就能招个工人了,啥也不用交。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happysam2018 、noelhu 、gaokui16816888
【细节里的魔鬼】国营企业首先是解决员工就业,而且还要好的工资福利。最后剩下的才是小股民的。
翻看楼主和回帖网友的论述,对盘江的基础打底利润都是参照16、17年正常年份每年10亿元来计算的,然后以此为基础,推算新建电厂及新能源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量。
但翻看2023年企业财报,成本分析里有如下描述——
本年执行企业年金计划,职工薪酬较同期增支 40,986.91 万元,增幅 15.63%;
年金新增4个亿的薪酬成本意味着什么?
公司新增新光普定电厂每年发电120亿度,每度...
这个股票肯定有它很多的问题,股票都有问题。茅台也有问题,价格太贵,顶部2021年初买入,持有四年时间还亏一半。所以说就是一个取舍,在各种资产中选取哪个投资:房产、黄金、债券、股票、银行存款等。如果选择股票,在五千多家股票中选择哪个投资?

赞同来自: l3kl3k 、Mendel 、happysam2018 、noelhu
【细节里的魔鬼】翻看楼主和回帖网友的论述,对盘江的基础打底利润都是参照16、17年正常年份每年10亿元来计算的,然后以此为基础,推算新建电厂及新能源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量。但翻看2023年企业财报,成本分析里有如下描述——本年执行企业年金计划,职工薪酬较同期增支 40,986.91 万元,增幅 15.63%;年金新增4个亿的薪酬成本意味着什么?公司新增新光普定电厂每年发电120亿度,每度赚4分钱...大概查了一下,盘江股份2022年工资支出16.5亿,2023年工资支出总计18.2亿,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8%,一年合计1.45亿,所以2023年开始执行职业年金应该是补缴了2两年多。

赞同来自: apple2019 、凡先生 、大7终成 、happysam2018 、苏打传奇 、 、 、 、 、更多 »
翻看楼主和回帖网友的论述,对盘江的基础打底利润都是参照16、17年正常年份每年10亿元来计算的,然后以此为基础,推算新建电厂及新能源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量。
但翻看2023年企业财报,成本分析里有如下描述——
本年执行企业年金计划,职工薪酬较同期增支 40,986.91 万元,增幅 15.63%;
年金新增4个亿的薪酬成本意味着什么?
公司新增新光普定电厂每年发电120亿度,每度赚4分钱,直接就被23年后新增的薪酬成本(年金今后每年继续会有)给吃掉了!
实际影响要看,电厂具体的度电利润,度电上网价、成本都会影响每年的度电利润. 火电企业平均度4分的净利润算是合乎情理的假设吧?有懂行的朋友不妨说说看。

赞同来自: leader 、dxj6278260 、apple2019 、noelhu 、happysam2018 、 、 、 、 、 、 、 、 、 、 、 、 、 、 、更多 »
第一,取决于火电电价。火电电价涨了,利润就增加,火电电价跌了,利润就减少,很简单。那么,从趋势看,火电电价是趋势向上还是向下?
第二,取决于钢铁行业,其实也就是房地产业繁荣程度。焦煤要变成焦炭,焦炭用于炼钢,在各行各业都产能过剩背景下,简单地将数年前的利润平推到以后,不太合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kplaybo
负负可得正,错误的逻辑可能推导出正确的结果或者不实质影响最终的结果。但从投资的精神态度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至少对我而言如是。个人薄见,不管外不外售,对现在的影响已经确定,但是规模产量的扩大和当前股价和当前价值有很大的空间

赞同来自: 凡先生 、xiaofeng71 、happysam2018 、塔塔桔 、肥壮啃苹果 、更多 »

赞同来自: apple2019 、凯旋橡树 、hooqian 、爷会飞 、luyis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煤电新一体化。煤炭是基本盘,电指火电,依附于煤炭,新指新能源,以前是光伏,现在又新上了风电。煤电一体化后,公司就变成了公用事业。煤价高,煤炭赚钱;煤价低,火电赚钱。新能源则和火电形成了互补,可以确保新能源上网,不管有风没风,有太阳没太阳,我都可以稳定地供应电力。不管你的政策怎么打压火电,我有新能源,我的火电就是给新能源配套的。
二、煤炭、火电、新能源的巨大增量
煤炭方面,公司远没有达到设定产能,其中三个矿新投产,还处于爬坡阶段,产量没有达到设计产能,处于亏损状态。加上去年出现了大矿难,今年主抓安全不生产,产量比去年少了很多。
火电两个电厂,目前投产了一个电厂,另外一个建设中,明年或者后年就可以全部建成投产。
光伏也是大力建设中,最近又新增加了风电。

首先感谢楼主@安全饕 激发我对煤炭行业和盘江的投资兴趣,最近一周集中精力花费大量精力研究了煤炭行业和盘江股份。研究过程中发现,与楼主观点思路矛盾重重,经抽丝剥茧,形成以下看法,供集思录各位网友指正。楼主认为盘江动力煤“以前需要外运销售,这种低卡煤外运的运费严重影响了混煤的利润”。** 这其实是对盘江煤炭销售去向的判断的根本错误,与基本事实相比,完全错误,甚至是相反的。**实际上,盘江的混煤也即动...为你点赞,有理有据,那煤炭生产产量恢复后能带来多少估值变化?

赞同来自: 卓尔一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xiaofeng71 、drzb更多 »
首先感谢楼主@安全饕 激发我对煤炭行业和盘江的投资兴趣,最近一周集中精力花费大量精力研究了煤炭行业和盘江股份。研究过程中发现,与楼主观点思路矛盾重重,经抽丝剥茧,形成以下看法,供集思录各位网友指正。楼主认为盘江动力煤“以前需要外运销售,这种低卡煤外运的运费严重影响了混煤的利润”。** 这其实是对盘江煤炭销售去向的判断的根本错误,与基本事实相比,完全错误,甚至是相反的。**实际上,盘江的混煤也即动...佩服你的探究精神,但通篇看下来的主要论点就是混煤不外运。不过安老师从没有将利润增长的点寄托在混煤外运这块,所以我感觉你完全是没抓住重点。

赞同来自: 飞奔的犀牛 、shiyouiy 、紫薯弟弟 、李小录2024 、Assni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楼主认为盘江动力煤“以前需要外运销售,这种低卡煤外运的运费严重影响了混煤的利润”。
** 这其实是对盘江煤炭销售去向的判断的根本错误,与基本事实相比,完全错误,甚至是相反的。**
实际上,盘江的混煤也即动力煤主要销往盘州本地电厂,而外销的主要是精煤。何以见得?看我花费大量时间做的网络调查:
1.盘州交通地理。盘江股份的煤矿基本都在盘州,而盘州的煤矿也基本都有铁路专用线连接设站。运煤铁路在盘州境内矿区设置站点密集,平均8km一个站。盘州电厂也基本都紧邻矿区。盘州的主要电厂主要分布在城南城北两侧,代表性的有盘南电厂,国投盘江,盘江电投发电厂,以及最近建成发电盘江股份全资持股的新光电厂。




2.盘江股份的煤矿,都紧邻电厂(电厂在选址时为节省运煤成本也倾向于煤矿附近)。生产的动力煤,无论从煤矿和电厂的角度,就近销售都是最优解。
盘南电厂是典型的坑口电站,厂址紧靠南昆铁路小雨谷火车站。其配套工程一期年产400万吨的响水煤矿(盘江股份的矿)直接通过皮带输送煤到电厂煤场,运输成本低(近乎为0)。如图:


盘南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动力煤用煤量绝非紧邻的响水矿能喂饱的——响水煤矿400万吨的原煤也就产200万吨左右的混煤。那不足的部分怎么办?通过周边矿统一调用呗。事实上,即便是盘江每年产的600万吨混煤,也不够盘州主要几个电厂用的。还得沿线非盘江所属的其他煤矿协调供应。所以盘江的混煤根本没有外销的必要和可能!
至于网友诟病的混煤价格低,我个人觉得十分正常。因为公司原煤本来不是三西地区那种长焰煤、不粘煤那种动力煤煤种。公司矿区煤种主要是炼焦煤,混煤动力煤只是洗精煤(炼焦煤)的副产品,热值低,灰分高,放在哪里的坑口价格都高不到哪里去。
这点,我认同@捡猫猫 同学的观点。这也与上市公司答复相符:
根据盘江股份董秘在2022年5月的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动力煤价格均按照省内电煤保供指导价执行,全部以长协方式销售给省内燃煤电厂,公司动力煤售价200多元每吨,主要是电煤的发热量较低,因此结算价较低。
3.盘江的精煤去哪了?盘江的混煤基本不挣钱,不是不想挣,也不是因为什么运输成本高,根本上是因为本身是洗精煤的副产品,品质低,热值低,本身就卖不出好价格。精煤是公司的主要盈利品种。
据公司2023年报,公司销售地区占比:贵州:50%;四川:33%;广西:8.8%;云南:7.7%。2023 年,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 63.50%;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 16.69%。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33%。第一大客户占比与四川区域占比刚好相同。这部分折合销售额30亿 ,而公司混煤加起来也才十几个亿,显然不是混煤,甚至基本不含混煤(公司混煤主要被盘州坑口电厂用了),那只能是精煤了。
综上,公司第一大客户应是西南最大炼钢企业攀钢,主要产品是炼焦精煤。
另外,侧面的佐证:四川发电比例水电高达85%。火电占比很小,因此对动力煤需求并不高。也犯不着跋山涉水从盘州买大量低热值的动力煤——“都不够油钱的”!

赞同来自: liyunlongv 、happysam2018 、dingpenglei 、尘墨色 、kplaybo 、 、 、 、 、 、 、 、 、 、更多 »
这个是投资火电机组必须配比的风电项目,还是公司主动投资的风电项目呢?风电和光伏都是和火电配套的,他们是互补关系。没有火电作为配套,风电和光伏就是垃圾电,因为不能稳定供电。有了火电作为配套,它们就成了宝贝电:电价高、优先上网消纳。
若是后者要小心了。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飞花逐月 、noelhu 、塔塔桔 、duiry 、 、 、更多 »
那你的问题就转化成了盘江当前的固定资产什么时候能实现12亿利润(达到了就足以覆盖你顾虑的问题),安老师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定性分析。同时新集经历过同样的转固进程,20至今年其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一直维持在41%的稳定水平,市场也有明确的出价可以供你定量分析。
我不是说盘江好,因为目前的固定资产能否实现12亿利润也有分歧,只是提供个解题思路。
@飞花逐月
未虑胜,先虑败。
应该说盘江股份的劣势和风险已经被楼主和众集思录网友分析的差不多了。
我抛砖引玉,再补充一个风险点或者说是本人的疑虑点。
那就是盘江的在建工程和有息负债。
由于煤电一体化的战略转型,公司这几年资本开支急速增长,有息负债和在建工程也随之快速上升,如下:
有息负债从21年的46亿迅速增长到三季报的182亿
在建工程也翻翻
在有息负债增加近140亿元的基础上,利息费用却无明显增长...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
如图是盘江的存货,2023年底是2.5亿,今年三季报是7.7亿,增加了5.2亿。根据上市公司公告9.30日并网发电的普定电厂1号机组,是“全国首个主要使用无烟煤为燃料的超临界机组”,众所周知,无烟煤属于热值超6000大卡的精煤,价格与3000卡的低热值混煤不可同日而语。电厂为普定机组备些高价无烟煤算是正常操作。
根据测算,现在三台66万千瓦机组,最高贮存一个月的燃煤,是45万吨热值3500大卡的动力煤。
目前5500大卡秦皇岛长协价是700元,对应3500大卡是445元,45x0.0445=2亿。
故三季报存货多存了3.2亿元。由于存货是以成本入账,按照最低20%的毛利率估算,售价要加上0.8亿元,即售价为4亿元。
结论:三...
因此,以上的推理本身本身就存在事实基础上的重大偏差。有无隐藏利润,仍然要打个问号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塔塔桔 、gaokui16816888
盘江股份今天公告,投资11亿建设两个100Mw的风电项目,投资回报周期为13年半(包括建设期)。感觉投资回报周期有点长,另外也会增加公司的负债率。不知道各位老师是怎么看待这两个投资项目上次买个东风股份,现在叫东峰集团,主营包装的,却要投资搞新能源材料,现在好了业绩亏损了;不作不死啊!盘江股份这个举动我看类似,个股的风险永远无法预料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捡猫猫 、塔塔桔 、noelhu 、芝麻开花啦 、更多 »
我也有2个问题问大家:【自国盛证券研报】:以一台100万机组为例,按照全国平均火电利用小时数4466小时,煤耗290克/千瓦时计算,在2023年5500k市场煤价格均价965元/吨条件下,若长协煤覆盖比例为30%(按照760元/吨兑现),度电净利润为0.0282元;若长协煤覆盖比例提升至60%,则实现度电净利润0.0509元,提升80%利润空间;若长协煤覆盖比例提高至90%,则实现度电净利润0.0736元,较30%覆盖率情况提升161%。
1、度电净利润有6分钱?
因为盘江的发电业务都在控股子公司上,半年报中的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中都单独列出了他们的上网电量、收入、净利润。
新光公司、盘州新能源公司、关岭新能源公司,这三家加起来一共上网电量140780万度,对得上,净利润是9098.09万元,度电净利润6分。这算得比安老师预估的高,我是否算错了。
而且看上去比新集的坑口电厂利润还高?这是真不懂,求指教!
2、...

赞同来自: 万万没想到damo 、happysam2018 、hippohippo 、wangcaidu 、sdu2011 、 、 、 、 、 、 、 、 、 、 、 、 、 、更多 »
看到这段话,很好!转过来。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noelhu 、kolanta
货存增加,也可以理解为采购的原材料等增加,并不一定隐藏了利润。要销售掉才有利润。比如一个商店现金很多,某段时间多进了很多货,并不能说隐藏了利润吧?一般而言,你说得对。
我们的讨论不是做论文,而是抓住这个股票的主要问题。很显然,盘江不是百货公司,不会买很多东西存起来,只会生产很多东西存起来。

大道之行也
- 晓债主,小赌怡情!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乐鱼之乐 、nxd1120
只定性不定量都是耍流氓。我去(⇀‸↼‶)
所有的定性,哪怕是基于模糊的正确,其实也是基于定量的。
比如说一眼知胖瘦,貌似定性,实则这种模糊的正确的底层,仍然是定量。——你不知道胖子是180斤,200,270,300,但大致的区间是确定的。
【模糊的正确】
HR:你来我公司上班吧~
牛马:薪水多少?
HR:不到一个亿~
牛马:我去~
试问,牛马说“我去~”,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赞同来自: 腰果好吃 、happysam2018 、陳説
投资和会计是不一样的,否则会计师都是投资高手了。安老师无私分享,已然十分钦佩。岂敢得陇望蜀,得寸进尺?从未要求安大师或网友非要提供一个精确的答案。
个人经验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知道能涨到哪儿?知道能跌到哪儿?知道要花多长时间实现?然后根据自己的体系分配仓位权重。
抄作业赚钱了,不是安老师厉害,是你自己的体系牛逼。
没有把握,就上不了仓位,那意义并不大,那你可以学施洛斯,分散不深研,或者用K线辅助。或者买确定性的新集,26年8块钱的净资产,也才1pb,何必单恋一枝花?
学我者生...
只是——
投资关键不是要忽悠住别人,而是要能把自己给忽悠住。
模糊的正确当然可以接受,没有适当边际的正确不过是自欺欺人。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iamkhan 、牵手 、geneous 、好奇心135 、更多 »
投资和会计是不一样的,否则会计师都是投资高手了。只定性不定量都是耍流氓。
个人经验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知道能涨到哪儿?知道能跌到哪儿?知道要花多长时间实现?然后根据自己的体系分配仓位权重。
抄作业赚钱了,不是安老师厉害,是你自己的体系牛逼。
没有把握,就上不了仓位,那意义并不大,那你可以学施洛斯,分散不深研,或者用K线辅助。或者买确定性的新集,26年8块钱的净资产,也才1pb,何必单恋一枝花?
学我者生...
所有的定性,哪怕是基于模糊的正确,其实也是基于定量的。
比如说一眼知胖瘦,貌似定性,实则这种模糊的正确的底层,仍然是定量。——你不知道胖子是180斤,200,270,300,但大致的区间是确定的。
【模糊的正确】
HR:你来我公司上班吧~
牛马:薪水多少?
HR:不到一个亿~
牛马:我去~
试问,牛马说“我去~”,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dengca1987 、乐鱼之乐 、ASC1975 、dxj6278260 、lsx10515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个人经验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知道能涨到哪儿?知道能跌到哪儿?知道要花多长时间实现?然后根据自己的体系分配仓位权重。
抄作业赚钱了,不是安老师厉害,是你自己的体系牛逼。
没有把握,就上不了仓位,那意义并不大,那你可以学施洛斯,分散不深研,或者用K线辅助。或者买确定性的新集,26年8块钱的净资产,也才1pb,何必单恋一枝花?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安老师把思路分享,已经非常良心了,你自己体系的完善,只能自己下功夫,问别人是没用的。

利润可以估算,但没法计算。为了计算盘江的火电净利润,我曾经给证券代表发过邮件,几个字的回复等于没有回复。可能公司都没法说清楚每个项目的利润,因为影响因素太多,有政策的、宏观的、公司管理的,等等。比如说主业煤炭价格,就不是董事长能够控制的;比如说电力上网电价,董事长说了也不算;比如说公司的成本,多一个人就要多20万费用,国营企业也不能随便减员。预期业绩能翻番的前提下,等四年的耐心我是有的。但信心不足。
大而化之,四年后净利润20亿。煤炭10亿,火电5亿,光...
信心的不足源自对其利润范围(注意是范围,而非精确数字)的不确定。如果范围太过宽泛,就好比公司招聘简章上说薪水不超过一个亿一样,求职者是无所适从的——毕竟3000块也是不超1个亿啊。
分散的持仓无所谓,重仓的标的我不接受持有了四年,只是一个债券的收益。

赞同来自: 大老虎342 、happysam2018 、kkio 、hou123qd 、阴影下的猫 、 、 、更多 »
利息增长幅度小于有息负债,是因为现在是降息周期,利率越来越低,公司可以借新的低息债还老的高息债。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后,利息费用和折旧都会增加,但是净利润增加幅度更大。如果花费重金建造的资产,连折旧和利息都赚不出来,那不亏死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建造。你别说,国企很多投资建设的项目,真赚不来利息。有些是社会责任问题,有些是建设很理想,建完没有运营的机制,还有真是为了投资而投资。
我记得有个数据,国资委下属企业,固定资产收益率好像没有银行利率高,再扣除垄断企业收益,剩下的你细品!

赞同来自: 一年二次 、happysam2018 、明园 、luojiandun 、zh6179 、 、 、 、 、 、 、 、 、 、 、 、 、 、 、更多 »
关键是扣除折旧和利息,能贡献多少利润?有无大致估算额?我看券商对盘江未来两年的利润预测都很保守,25年平均7E左右,26年8-9亿。这与安全饕所言“10亿煤电利润打底,10亿元精煤利润看多期权”的说法出入较大。利润可以估算,但没法计算。为了计算盘江的火电净利润,我曾经给证券代表发过邮件,几个字的回复等于没有回复。可能公司都没法说清楚每个项目的利润,因为影响因素太多,有政策的、宏观的、公司管理的,等等。比如说主业煤炭价格,就不是董事长能够控制的;比如说电力上网电价,董事长说了也不算;比如说公司的成本,多一个人就要多20万费用,国营企业也不能随便减员。
大而化之,四年后净利润20亿。煤炭10亿,火电5亿,光伏5亿。给10PE,估值200亿,相对现在一倍的涨幅。有没有耐心等四年?这是你的问题。四年后能不能赚20亿,这是公司的问题。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 、wz2105
利息增长幅度小于有息负债,是因为现在是降息周期,利率越来越低,公司可以借新的低息债还老的高息债。关键是扣除折旧和利息,能贡献多少利润?有无大致估算额?我看券商对盘江未来两年的利润预测都很保守,25年平均7E左右,26年8-9亿。这与安全饕所言“10亿煤电利润打底,10亿元精煤利润看多期权”的说法出入较大。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后,利息费用和折旧都会增加,但是净利润增加幅度更大。如果花费重金建造的资产,连折旧和利息都赚不出来,那不亏死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建造。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塔塔桔 、hjndhr 、大7终成 、xxx皎皎 、 、更多 »
未虑胜,先虑败。利息增长幅度小于有息负债,是因为现在是降息周期,利率越来越低,公司可以借新的低息债还老的高息债。
应该说盘江股份的劣势和风险已经被楼主和众集思录网友分析的差不多了。
我抛砖引玉,再补充一个风险点或者说是本人的疑虑点。
那就是盘江的在建工程和有息负债。
由于煤电一体化的战略转型,公司这几年资本开支急速增长,有息负债和在建工程也随之快速上升,如下:
有息负债从21年的46亿迅速增长到三季报的182亿
在建工程也翻翻
在有息负债增加近140亿元的基础上,利息费用却无明显增长...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后,利息费用和折旧都会增加,但是净利润增加幅度更大。如果花费重金建造的资产,连折旧和利息都赚不出来,那不亏死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建造。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暖风1986 、大7终成 、xiaofeng71 、好奇心135更多 »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iamkhan 、苏打传奇 、飞花逐月 、肥壮啃苹果 、 、 、 、 、 、 、 、 、 、更多 »
1、度电净利润有6分钱?
因为盘江的发电业务都在控股子公司上,半年报中的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中都单独列出了他们的上网电量、收入、净利润。
新光公司、盘州新能源公司、关岭新能源公司,这三家加起来一共上网电量140780万度,对得上,净利润是9098.09万元,度电净利润6分。这算得比安老师预估的高,我是否算错了。
而且看上去比新集的坑口电厂利润还高?这是真不懂,求指教!
2、盘江的煤电一体,利润会比原来卖混煤要高很多吗?
1)根据盘江股份董秘在2022年5月的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动力煤价格均按照省内电煤保供指导价执行,全部以长协方式销售给省内燃煤电厂,公司动力煤售价200多元每吨,主要是电煤的发热量较低,因此结算价较低。【在2022年财报中也写了混煤(动力煤)】
2)根据盘江股份2022年年报,混煤毛利高达35%。(在2023年就没有单独披露混煤了)
3)根据高德地图,新光和普定这两个电厂并不算离盘江几个矿很近,特别是普定。有更近的电厂:在月亮田和土城中间有一个 柏果电厂,属于国投盘江,60万千瓦。恒普北边 有一个 发耳电厂,属于大唐集团,246万千瓦。盘南还有盘南电厂,240万千瓦,属于贵州粤黔电力。
综合以上的信息,猜测盘江的混煤原来大部分卖给了矿口旁边的火电站。和安老师说的“以前需要外运销售,这种低卡煤外运的运费严重影响了混煤的利润”不完全一致。
所以并不是因为要运输低热值混煤才赚不到钱,而是因为要便宜卖给别人?按照长协价出售混煤所创造的毛利看上去已经很可观,自己电厂利润率能到多高呢?考虑上固定资产折旧和债务利息,是否能比原来赚钱?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雨狼枫悟 、drzb 、乐鱼之乐 、 、 、 、 、 、更多 »
我觉得 完全不用全部博进去 毕竟不可能像老安那样淡定。抄就用舒服的姿势即可。
另外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不就是博弈吗 不确定也可能 拔的更高
当然 大家 "安全"为主 :)

solino - 每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
赞同来自: liyunlongv 、happysam2018 、肥壮啃苹果 、gxylxjq 、乐鱼之乐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西林卷柏 、happysam2018 、iamkhan 、QXXP 、乐鱼之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应该说盘江股份的劣势和风险已经被楼主和众集思录网友分析的差不多了。
我抛砖引玉,再补充一个风险点或者说是本人的疑虑点。
那就是盘江的在建工程和有息负债。
由于煤电一体化的战略转型,公司这几年资本开支急速增长,有息负债和在建工程也随之快速上升,如下:
有息负债从21年的46亿迅速增长到三季报的182亿
在建工程也翻翻
在有息负债增加近140亿元的基础上,利息费用却无明显增长
以我有限的财务知识,这或是在建工程利息资本化导致的结果?
未来几年随着在大量建工程逐步转固定资产,新增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有息负债利息的增加会对盘江当期损益造成多大的影响?占比几何?
集思录卧虎藏龙,还望能不吝赐教,指点迷津!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五角场段誉 、乐鱼之乐 、塔塔桔 、suijimanb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如图是盘江的存货,2023年底是2.5亿,今年三季报是7.7亿,增加了5.2亿。
根据测算,现在三台66万千瓦机组,最高贮存一个月的燃煤,是45万吨热值3500大卡的动力煤。
目前5500大卡秦皇岛长协价是700元,对应3500大卡是445元,45x0.0445=2亿。
故三季报存货多存了3.2亿元。由于存货是以成本入账,按照最低20%的毛利率估算,售价要加上0.8亿元,即售价为4亿元。
结论:三季报通过存货掩藏了大约4亿元的净利润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国证2000这个etf,15年以来10年了套牢盘少,牛市害怕选不到牛股,就是选到牛股也怕拿不住,还怕选到跑不赢大盘指数的股票。如果买这个etf如何啊,最起码能跑个中位数吧,请大家指点一下。我买的国政2000ETF和中证2000ETF 这两个目前持有人非常少 规模只有1000ETF 十分之一 如果来ETF牛市 这两个是黑马 而且经济下行 大股票的性价比远低于小股票 加上小股票不让随便减持 小股票明显现在被极度低估

赞同来自: lsx105155 、noelhu 、gaokui16816888 、Restone 、wugreat 、 、更多 »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国证2000这个etf,15年以来10年了套牢盘少,牛市害怕选不到牛股,就是选到牛股也怕拿不住,还怕选到跑不赢大盘指数的股票。如果买这个etf如何啊,最起码能跑个中位数吧,请大家指点一下。“最起码能跑个中位数吧”。
语言很有意思,表达了你的愿望,但是又不确定,希望别人给你肯定。
世界上没有容易赚的钱。也没有什么确定性的“最起码能跑个中位数”。理论上2000ETF可以得到2000指数的平均收益,可以大于中位数,也可能小于中位数。但是ETF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不低,常规的0.5%管理费+0.1%托管费,一年0.6%的成本,结果就是拿不到平均数。
A股的总体回报率很低,可能年化4%左右,0.6%就占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