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算了些账:假设28一次,7天3检一个月一个人336元,以广州1800万人算60亿4800万。而如果全国13亿人都实现7天3检,那就是4368亿的大生意了。
因此,即使检测价格下降,只要检测频率足够高,检测公司利润还是能够保持利润水平的。而我们在关注疫情的同时,也该关注检测公司的利润情况,检测的频率是否有提高等。

2
归去行生 - 自从学会了预防性拉黑 集思录有趣多了
赞同来自: silversand623 、jjmdh
像北京,马上变成所有人员7天一次免费核酸,成本财政买单。这个行业马上就要进入增收不增利的状态了。
高新企业变“事业单位”,有幸,还是不幸呢?
高新企业变“事业单位”,有幸,还是不幸呢?

7
赞同来自: 水与时间溯流 、ruanpichao 、jjmdh 、老蚂蚁 、averainy更多 »
@炒股养家致富
所谓的研究员不知道在研究些什么,根本是胡说八道,连检测过程中用到哪些材料都没有搞清,就信口开河。就打个比方造汽车他说成本只要铁,塑料,橡胶,然后按市场价算了下就得出成本,汽车厂暴利。
不懂就不要乱发言论。照你说的核酸试剂盒成本3-5元。现在集采价格基本在5-7元左右。一人份一测试试剂公司赚的没你说的那么多,而且新冠检测又不单单是一个核酸试剂的成本,还有采样管、棉签、核酸提取试剂、加样枪头等各种各样的耗材这些成本算下来都是15-17块左右了。更别说人力成本,采样需要人、扫码需要人、转运标本需要人、核酸检测需要人。可以说是免费劳动力在干这检测了。 请不要制造错误言论误导群众,都以...这个是内行,你还漏了,防护服、消毒的钱,关键是现在还要闭环,还多了个住宾馆的钱,现在核酸检测基本微利甚至亏本。可以这样说,现在公立医院亏钱,第三方控制成本更好些微利。
所谓的研究员不知道在研究些什么,根本是胡说八道,连检测过程中用到哪些材料都没有搞清,就信口开河。就打个比方造汽车他说成本只要铁,塑料,橡胶,然后按市场价算了下就得出成本,汽车厂暴利。

2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超弦资本
28元是单检,8元10混1检。
全员检测都采取混检,许多地方采取20混1方式。
怎么可能全国一起做全员检测,只有疫情暴发地采取全员检测。
不排除更高比例混检。
上海还采用抗元和核酸共同进行筛查。
筛查不需要太高准确率,全员检测不可能以单检为主,而是以混检为主,单检通常作为全员检测复查确认使用。
防控区、管控区、防范区采取检测次数也是不同的。
4368亿是不可能的事,能有400亿就不错了。
全员检测都采取混检,许多地方采取20混1方式。
怎么可能全国一起做全员检测,只有疫情暴发地采取全员检测。
不排除更高比例混检。
上海还采用抗元和核酸共同进行筛查。
筛查不需要太高准确率,全员检测不可能以单检为主,而是以混检为主,单检通常作为全员检测复查确认使用。
防控区、管控区、防范区采取检测次数也是不同的。
4368亿是不可能的事,能有400亿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