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上海足不出户,物资与超市老板微信沟通购买,只求买到不问价格。京东算公道,物流十天半月。叮咚买菜,手机平板齐上阵,最后还是慢半拍
郑州的超市现人山人海……
奥密不停,商超不歇。
虽有社区团购,无奈海量需求
赞同来自: lilili65
另外,社区团购拿什么和电商拼???你的售后服务与快递专业性上有京东优秀吗?你的商品种类与绝对数目有淘宝天猫多吗?你的商品价格与性价比上有拼多多那样低廉吗?你在商品宣传上有抖音直播那样吸引眼球吗?你连隔壁菜场的方便性都不如。你看好的社区团购无非是在疫情的非常时期,以上渠道都被打断狗腿的情况下,被现在上海无数家庭主妇唾弃又不得不用的畸形产物……不要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的连珠炮式发问。谁告诉你优秀就一定能获得市场了?京东那么专业优秀不也没把市场全占下来吗?况且你说的都是电商平台。
我不知道你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小区里有人所在的公司是给酒店提供半成品早点的。因为疫情,他们今年的重点就是社区团购。东西质量不错,价格比街上什么“芭比馒头”便宜多了。这一下就吸引了很多居民。一般都是一订订一周。
再说个例子:牛奶。你觉得牛奶这东西选择需要很多吗?一般都固定一个牌子,一个产品,轻易不变。全国性的就蒙牛、伊利。上海就再加个光明。(当然有些喝进口奶,那就只能是常温奶,或者是奶粉调配的了。)电商那么多选择又有多大意义呢?而社区团购的集中配送会成为它的优势。(当然要进一步发展,不能只靠手机微信接龙,这种原始手段。)
社区团购并不是和电商平台展开全面竞争,我说了它要挤占也是挤占小商贩的空间。电商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不也没有占领整个市场吗?毕竟你买烟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去小卖部,而不是掏出手机在京东上下单。
pppppp - +---++--+-+++++++++++
赞同来自: lilili65 、hantang001
你是上海的吗?一看就不是。反正99%的上海家庭主妇都说:鬼才相信疫情结束后社区团购会被建立起来。等疫情结束了这些乌烟瘴气的微信团购群全删了。为什么呢?因为社区团里的物价飞涨,价高货烂的例子多如牛毛,卖家态度恶劣,消费者花钱还受气。非常时期又投诉无门。体验感远远不如以前的购物渠道。但现在上海人团购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团我们上海人吃什么?靠居委会这点物资早就饿死了。是啊,好在京东的物流这几天都会多少送一些,之前4月初的订单涉及吃喝的都送达了,蛮给力的,晚上10点多还在送;
修心齐身2021 - 80后
赞同来自: pigpeppa 、谢健聪 、hantang001
上周去家附近的一家永辉,卖场内居然有用仙人跳来卖东西。在超市用这种下三赖手段,这是为了业绩,完全不要信用和面子了。
理念歪了,价值就没有了,对永辉出售的东西,基本品质我都要怀疑了。不过短期股价到是可以高看一眼,看张氏兄弟,如何把股价仙人跳搞上去。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价值周期
赞同来自: 天天1133 、背着行囊去远方 、hantang001
我之前和朋友讨论这次疫情会改变很多人的消费习惯,生鲜会加速,社区团购会被建立起来,小商贩的日子会更难过。另外,社区团购拿什么和电商拼???你的售后服务与快递专业性上有京东优秀吗?你的商品种类与绝对数目有淘宝天猫多吗?你的商品价格与性价比上有拼多多那样低廉吗?你在商品宣传上有抖音直播那样吸引眼球吗?你连隔壁菜场的方便性都不如。你看好的社区团购无非是在疫情的非常时期,以上渠道都被打断狗腿的情况下,被现在上海无数家庭主妇唾弃又不得不用的畸形产物……
mrlee618 - 80后街拍
赞同来自: pigpeppa 、lilili65 、justicehove 、好奇心135
然后就是2016阿里开始的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本质还是通过线下反哺线上流量,增加app月活。这次新零售只风光了几年,增量没了客户也饱和了。永辉不是新零售问题,主要是扩张太快,特别是老店(红标)升级乏力,新店(绿标)为主。要不去年报表计提出40多亿亏损。很多商场弄自己的app,同一个商品线上线下不同价就以为可以增加月活,这种双标做法完全跟新零售理念不搭边。
另外社区团购的冲击让商超周边的理发店洗衣店小饭馆都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反正可口可乐就一种,哪家实惠选哪个。虽然社区团购的蔬菜一般,但消费者也认同价格对应的质量
最后再统一大市场的概念下,商场类公司存在价值重估的可能,无论出发来自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还是各种概念的天花乱坠
赞同来自: pigpeppa 、justicehove
商超都停了,明显是一塌糊涂的业绩。海量需求是你产生了幻觉,因为菜场超市这些以前线下步行购物都停了。所有的需求一夜之间都转向并挤在了买菜APP上面,而快递员也明显减员,造成现在的APP下单几乎是奔溃。给你感觉生意火爆的幻觉。 再看看现在看病打120,几乎排队200-300人以上?难道得出了医院就诊人数大幅增长吗?“生意”火爆?明显是错了,公共交通,地铁,私家车,滴滴打车等都断了,那些原...我之前和朋友讨论这次疫情会改变很多人的消费习惯,生鲜会加速,社区团购会被建立起来,小商贩的日子会更难过。
赞同来自: 蝶之梦 、我的号没了 、zdjun 、Syphurith 、红星闪闪66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再看看现在看病打120,几乎排队200-300人以上?难道得出了医院就诊人数大幅增长吗?“生意”火爆?明显是错了,公共交通,地铁,私家车,滴滴打车等都断了,那些原本通过以上交通工具的病人现在转向只能求助120。导致120挤爆。而很多很多慢性病的病人目前由于封控小区,根本就无法就医,医院方面由于疫情关系,人员疲惫不堪,专家门诊都停了一个月,门诊也是减少很多,所以,医院就诊人数大幅下滑,更多其他疾病的药品与耗材用量应该是下滑,核酸成本也是由医保与政府共同承担,这些都是大家以后看病的钱。所以利空整个医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