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应该熟读兵法
我发现智慧都是相通的,巴菲特老爷子那句:不要赔钱,其实孙子兵法里已经讲过了。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形篇》
我发现智慧都是相通的,巴菲特老爷子那句:不要赔钱,其实孙子兵法里已经讲过了。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形篇》

6
赞同来自: zhongmingma 、smallrain3 、长腿小白兔 、fuyda 、jimxim更多 »
【始计篇】(进场前的警告、胜率赔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曾经曰过的,战争决策是国家大事,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要慎行啊!
应用于交易:决定进场甚至以交易为生,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有些衍生品交易甚至可以把人搞得家破人亡(据我所知因为期货投资失败而跳楼的不少),一旦进场,则基本上没有什么退出的可能(人性使然),每个人进场前都要拷问一下自己的灵魂,你做好迎接资本市场血雨腥风的准备了吗?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谋攻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军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应用于交易:这段话是将作战之前计算敌我双方的胜算的“五事七计”,在每笔交易成型的前夕,我们也要计算这次投资的胜率和赔率。
胜率达到峰值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孙子说,知胜有五,能够预见胜利的五种情况有:
懂得什么情况下可以与敌作战,什么情况下不能与敌作战的,能够获胜;(timing,在什么时候要择时?)
懂得根据兵力的多寡而灵活采取不同战略战术的,能够获胜;(下多少注?)
将帅与士兵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能够获胜;
以有备之师对付疏懈之敌的,能够获胜;(每笔交易都要做准备)
将帅有组织指挥才能而国君又不妄加干预的,能够获胜。(旁边没有所谓的“股神”“砖家”在耳边瞎叨叨)
相应地:
公司估值低,安全边际大,胜率就高,公司未来增长潜力大,赔率就高,但是我们人脑天生就不是为了概率计算而准备的,我们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训练自己的大脑,把所有的不确定性事件量化成概率进行表述,这样在投资的时候有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
比如,同学邀请你本周日去同学聚会,你因为不确定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发生而定不下来去不去得了(比如有可能老妈生病有可能去医院,公司有可能让你改个PPT……),一般情况下你会说,“不好意思老同学,我现在周末还不知道能不能去”。如果你时刻精于估算的话,你可以这么回答,“老妈56%的可能去医院,公司32%的可能改PPT,我只能答应你有12%的可能性会参加同学聚会”,当然你要是真的这么回答了很可能被当做是nerd。但是训练这种思维方式总是没错的。
你在任何的交易中,如果你把“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当做你的机会成本的话,那么只要是你的猜测和现实有偏差,那么你就会有“损失”(和你的机会成本相比,少赚的钱也是一种损失)。你的猜测和现实相差越大,损失越大。但是你又不得不事前估计,因为多算胜,少算不胜。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应用于交易:这是庄家对散户的策略,我觉得中国A股不仅仅在去散户化,而且也在去庄家化,这些奇技淫巧还是不要过度深入地研究为好。
【作战篇】(资金量、机会成本)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应用与交易:每一个交易者的资金量是有限的,长期浮亏的账户会错杀你的锐气,让你“疲惫”,这个时候你还会有信心补仓吗(如果你对未来的看法是正确的)?能在市场上长期作战的都是心灵受到过训练的牛人。
所以说趋势交易者心里会好受一些,因为速胜,而反趋势交易者要承受百倍的煎熬,因为浮亏账户一直在亏损,而其他的股票可能蹭蹭的往上涨。
我们不是巴菲特,拥有无限的现金流,无限的现金流当然会使你的操作空间大的多。我们现在有的子弹只能省着点打。
【谋攻篇】(认识自己的心理学、投机)
孙子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应用于交易:我们普通散户其实是没有时间进行盯盘和高频交易的(这里的高频交易不是指的那种高大上的高频交易),所以为我们就不应该“百战”,因为我们没时间“百战”。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地形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应用于交易:交易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在这个旅途中你将充分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人性的脆弱,并为此付出代价。当你克服了人性的弱点,把你的对手盘研究地透透的,你在投资生涯中就有了知己知彼的资本。
另外,这里面的知己知彼还可以做扩展的解释,因为任何市场都是多空博弈的结果,你既要知道自己,又要知道对手盘,还要知道队友是怎么想的(这里的队友指的是多空两方的某一方和你站在一起的那批人)。
凯恩斯选美理论
“选美理论”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研究不确定性时提出的,他总结了自己在金融市场投资的诀窍时,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他的投资理论,那就是金融投资如同选美。在有众多美女参加的选美比赛中,如果猜中了谁能够得冠军,你就可以得到大奖。你应该怎么猜?凯恩斯先生告诉你,别猜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能够拿冠军,而应该猜大家会选哪个美女做冠军。即便那个女孩丑得像时下经常出入各类搞笑场合的娱乐明星,只要大家都投她的票,你就应该选她而不能选那个长得像你梦中情人的美女。这诀窍就是要猜准大家的选美倾向和投票行为。再回到金融市场投资问题上,不论是炒股票、炒期货,还是买基金、买债券,不要去买自己认为能够赚钱的金融品种,而是要买大家普遍认为能够赚钱的品种,哪怕那个品种根本不值钱,这道理同猜中选美冠军就能够得奖是一模一样的。
把凯恩斯的选美的思维方式应用于股票市场,那么投机行为就是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上。打个比方,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花二十块钱一股去买呢?因为你预期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从你那儿把它买走。马尔基尔(Burton G.Malkiel)把凯恩斯的这一看法归纳为最大笨蛋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发展中国家股票换手率高,股市可能其实是一个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我们应该警惕这一点。
【军形篇】(择时,风险控制)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应用于交易:我觉得这是兵法中最值得玩味,最值得实践的一句话。
我们的世界正在走向混乱不堪,热寂就是我们的终点,在这充满随机性的市场上存活,我们的最佳策略全部都浓缩到上面这句话里了:先将自己置于不可被战胜的境地,在漫长的时间里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时机。自己能控制的只有“自己不可被战胜”这一点,而战胜敌人这个结果,是在敌人手中控制的。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的就是“管好自己”,保证自己不可被战胜,而不能保证敌人一定能够被我方做战胜。所以胜利是可以预知的,而不是可以强求的。
这段话其实不仅仅是讲在竞争或者博弈中我们要做到防守反击,更重要而是,投资是赢得输家的游戏,在游戏中剩者为王。
在投资生涯中,我们不应该将每次的大获全胜作为目标,而是应该将“不败”作为目标。虽然说大获全胜让人血脉喷张,激动不已。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要以一个看起来“次优”的选择来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说“法乎其上者得其中”吗?
还是要谈起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风险。
风险到底是什么?
风险能否简单的认为是波动率?
风险是无法测量的,它属于“未然历史”的一部分,你的这次成功,可能永远无法知晓你所承担的风险是什么,你这次的“高目标”是否考虑了你承担的风险?你是否保持着做人做事的底线?许多人都在告诉我们人生应该设定高目标,但是从不告诉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高目标在这种时候变成了“上可封顶,下不保底”的打法。
与其这样,那为什么不直接把目标设定为“不败”呢?你把目标设定为不败,你就已经赢了市场上所有的输家。
那么问题来了,你赢了市场上所有的输家,那么你的上限能够赚多少?
我认为不会少,因为在散户主导的市场中,散户们太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引起的情绪波动的影响了。心动必回行动,行动很有可能是瞎行动。
所以A股是心灵修炼场。
这又回到另外一句话“耐心是投资者的良好的品德”。你如果是企业家,你会无时不刻的找风口,什么赚钱干什么,拼命地想要多元化。投资者手中的钱,无时不刻在追寻着涨停板,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总是充斥着新闻栏目里。
这归根到底是因为“财富焦虑”,没有人希望慢慢变富。上班太苦了,我要躺赚,我要躺赢,那么我就得财富自由。
结果呢?瞎操作导致返贫,no 作 no die。
侥幸和贪婪是投资路上的大敌。投资的本质很可能是反向的,是要立于不败。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应用于交易:胜利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求同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要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等有胜利的把握再打。
如果计算不能赢,或者赢的概率比较小,那么我们应该好好的秣马厉兵,发展经济,做好运营,而不是贸然出战,出战了再心存侥幸心理使出一些奇怪的招式妄图诱使敌方上当从而依靠侥幸获胜。
将这个战争策略映射到我们的投资市场,即为作为交易员,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应该都是无所事事的,在这无所事事的交易日里,我们更应该阅读和思考,武装自己的头脑,掌握操盘方法,提高那些肥尾事件发生时候获胜的概率。
在赌场开门的日日夜夜里,要克制自己的“操作欲望”因为不操作也是一种操作。躺平装死没准是一种最好的策略,因为不作死就不会死,要克制自己的“战略焦虑”,避免被市场的情绪反复收割。
查理芒格说,人的一生的投资机会只有20个,如同在打孔纸上打孔,打够了20个就收工就好了。
在漫漫的投资生涯中,我们应该学会做一只埋伏在草丛中的猎豹,80%以上的时间守株待兔就好了,只有那20%猎物出现的时间,你才应该果断出击,百米冲刺,一口咬断敌方的喉咙。
投资市场遵循二八定律,80%赚大钱的机会分布在20%的时间中,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忍耐,不要真正的机会出现的时候,你的子弹已经用光了。2007年的时候,美国有一家著名的基金公司的策略分析师做了一个硏究。他搜集标普500指数近30 年来每天的价格变化,一共是7300多个观察值。根据历史数据的规律,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尤其是这种日度收益率,它的分布非常地近似正态。大部分的日子中,标普的表现是中规中矩、波澜不惊的。只有极少数日子会狂跌或者暴涨,这些日子就是钟形曲线的尾部。这些尾部的观察值对整体的影响有多大呢?首先他去掉了50个业绩最坏,也就是暴跌的交易日。50个交易日意味着不到总样本的0.7%。标普指数原始的数据平均的年复合收益率是9.5%,而去掉这些暴跌的日子以后,收益率上升到18.2%。同样地,去掉了50个业绩最好,也就是暴涨的交易日,标普500的收益率从9.5%下降到了 1%。标普 指数的均值,很大程度上是极端值决定的。这也就是塔勒布所说的,金融市场不是“平均斯坦”而是“极端斯坦”,影响市场最大的那部分因素,永远还是那些正向或者负向的黑天鹅事件。
【兵势篇】(资产配置)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应用于交易:所有的战争都要分兵,所有的投资和交易都要做资产配置。兵法上常说,以正合、以奇胜,就是说,先用防守型的资产稳定住自己的基本面,把资产锚定在一个稳定的“锚”上面,用不用的钱或者闲置的钱去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如期权),这样就形成了塔勒布的杠铃策略:把大部分的钱购买低风险固定收益的资产,少部分的钱去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标的,忽视中间风险和中间收益的投资标的。在中国,我觉得最容易实现这个策略的方法是:把大部分资产锚定在优质房地产上,剩余资产可以去追逐金融衍生品的高收益(注意不要加杠杆)。
额对了,奇读作“鸡”。
【虚实篇】(交易系统)
孙子曰:……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应用于交易:首先,在交易市场中,赚钱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你不可能每种都会,每种都能用的精,炒个股的可能不懂得买基金,玩期货的可能不懂期权,A股散户可能根本就不去碰港股美股,趋势交易的不能做反趋势交易,右侧交易的可能抗不过左侧交易的煎熬,用均线的可能不看k线,市场是允许“一招鲜吃遍天”的。
我们要警惕的是,你的交易系统不稳定,一会看均线、一会看MACD,一会又价值投资,一会又看财报做估值,没个长性。如果你要问这些散户为什么要来回的切换自己的交易系统,他可能会告诉你,那个谁谁谁用了这个操作系统,两天就赚钱了,我取经之后就觉得挺有道理,就抛弃了原先的交易系统。
兵法说了,我们要去调动敌人,而尽量不要被敌人调动。想一想你每一笔交易,当初做交易的“初心”是什么?是不是被市场上的消息面或者其他的交易系统“带跑偏了”?
总是变更自己的交易系统,不遵守止盈止损的纪律,这样做的话很可能变成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以我自己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本来我是不准备操作个股的,仅仅是想当做门票股打新,但是由于今年2月到6月市场波动,门票股的市值大幅缩水,我也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进行了大幅度的补仓,把门票股的仓位一步一步的提高到了60%-70%,现在还是在接飞刀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已套牢)。
这让我想起了下面的游戏:
有个游戏。现在你面前有100张牌,已知70%是红色牌,30%是黑色牌。
所有的牌都是背面朝上,而且长得一个样子。
请你来猜牌的颜色,猜中一张奖励一万块。
请问,以下两种策略,你选择哪一种?
策略A:70%的时候猜是红色牌,30%的时候猜是黑色牌;
策略B:每次都猜是红色的牌。
你会选哪个?
答案是B。
据说在实验测试中,即使参与者都是聪明人,但是大部分选择了策略A。
但事实上,策略A猜中的机会是:
70%✖️70%+30%✖️30%=58%。
而策略B的猜中机会是70%。
道理套用在交易系统上,就是不要轻易的变更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要“乱动”。
过分防范各种情况,患得患失,这也防备着,那也防备着,损失一定不会小。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你知道了什么情况下就可以出击进行交易,在一个最有利的时间进行交易,那么胜率就能大大提高。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我们可以在有了一定的交易想法的时候先进行小幅度的试探,小幅度的建仓,这就相当于派出了一个“斥候”去探探虚实,如果后期市场的走势证明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大胆子进行大幅度建仓。
把一些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强行设置成零,就如同“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打分原则一样,不考虑极端情况就会吃大亏。
后面都是战术层面的东西,和投资的联系不大。此处略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曾经曰过的,战争决策是国家大事,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要慎行啊!
应用于交易:决定进场甚至以交易为生,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有些衍生品交易甚至可以把人搞得家破人亡(据我所知因为期货投资失败而跳楼的不少),一旦进场,则基本上没有什么退出的可能(人性使然),每个人进场前都要拷问一下自己的灵魂,你做好迎接资本市场血雨腥风的准备了吗?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谋攻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军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应用于交易:这段话是将作战之前计算敌我双方的胜算的“五事七计”,在每笔交易成型的前夕,我们也要计算这次投资的胜率和赔率。
胜率达到峰值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孙子说,知胜有五,能够预见胜利的五种情况有:
懂得什么情况下可以与敌作战,什么情况下不能与敌作战的,能够获胜;(timing,在什么时候要择时?)
懂得根据兵力的多寡而灵活采取不同战略战术的,能够获胜;(下多少注?)
将帅与士兵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能够获胜;
以有备之师对付疏懈之敌的,能够获胜;(每笔交易都要做准备)
将帅有组织指挥才能而国君又不妄加干预的,能够获胜。(旁边没有所谓的“股神”“砖家”在耳边瞎叨叨)
相应地:
公司估值低,安全边际大,胜率就高,公司未来增长潜力大,赔率就高,但是我们人脑天生就不是为了概率计算而准备的,我们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训练自己的大脑,把所有的不确定性事件量化成概率进行表述,这样在投资的时候有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
比如,同学邀请你本周日去同学聚会,你因为不确定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发生而定不下来去不去得了(比如有可能老妈生病有可能去医院,公司有可能让你改个PPT……),一般情况下你会说,“不好意思老同学,我现在周末还不知道能不能去”。如果你时刻精于估算的话,你可以这么回答,“老妈56%的可能去医院,公司32%的可能改PPT,我只能答应你有12%的可能性会参加同学聚会”,当然你要是真的这么回答了很可能被当做是nerd。但是训练这种思维方式总是没错的。
你在任何的交易中,如果你把“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当做你的机会成本的话,那么只要是你的猜测和现实有偏差,那么你就会有“损失”(和你的机会成本相比,少赚的钱也是一种损失)。你的猜测和现实相差越大,损失越大。但是你又不得不事前估计,因为多算胜,少算不胜。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应用于交易:这是庄家对散户的策略,我觉得中国A股不仅仅在去散户化,而且也在去庄家化,这些奇技淫巧还是不要过度深入地研究为好。
【作战篇】(资金量、机会成本)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应用与交易:每一个交易者的资金量是有限的,长期浮亏的账户会错杀你的锐气,让你“疲惫”,这个时候你还会有信心补仓吗(如果你对未来的看法是正确的)?能在市场上长期作战的都是心灵受到过训练的牛人。
所以说趋势交易者心里会好受一些,因为速胜,而反趋势交易者要承受百倍的煎熬,因为浮亏账户一直在亏损,而其他的股票可能蹭蹭的往上涨。
我们不是巴菲特,拥有无限的现金流,无限的现金流当然会使你的操作空间大的多。我们现在有的子弹只能省着点打。
【谋攻篇】(认识自己的心理学、投机)
孙子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应用于交易:我们普通散户其实是没有时间进行盯盘和高频交易的(这里的高频交易不是指的那种高大上的高频交易),所以为我们就不应该“百战”,因为我们没时间“百战”。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地形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应用于交易:交易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在这个旅途中你将充分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人性的脆弱,并为此付出代价。当你克服了人性的弱点,把你的对手盘研究地透透的,你在投资生涯中就有了知己知彼的资本。
另外,这里面的知己知彼还可以做扩展的解释,因为任何市场都是多空博弈的结果,你既要知道自己,又要知道对手盘,还要知道队友是怎么想的(这里的队友指的是多空两方的某一方和你站在一起的那批人)。
凯恩斯选美理论
“选美理论”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研究不确定性时提出的,他总结了自己在金融市场投资的诀窍时,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他的投资理论,那就是金融投资如同选美。在有众多美女参加的选美比赛中,如果猜中了谁能够得冠军,你就可以得到大奖。你应该怎么猜?凯恩斯先生告诉你,别猜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能够拿冠军,而应该猜大家会选哪个美女做冠军。即便那个女孩丑得像时下经常出入各类搞笑场合的娱乐明星,只要大家都投她的票,你就应该选她而不能选那个长得像你梦中情人的美女。这诀窍就是要猜准大家的选美倾向和投票行为。再回到金融市场投资问题上,不论是炒股票、炒期货,还是买基金、买债券,不要去买自己认为能够赚钱的金融品种,而是要买大家普遍认为能够赚钱的品种,哪怕那个品种根本不值钱,这道理同猜中选美冠军就能够得奖是一模一样的。
把凯恩斯的选美的思维方式应用于股票市场,那么投机行为就是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上。打个比方,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花二十块钱一股去买呢?因为你预期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从你那儿把它买走。马尔基尔(Burton G.Malkiel)把凯恩斯的这一看法归纳为最大笨蛋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发展中国家股票换手率高,股市可能其实是一个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我们应该警惕这一点。
【军形篇】(择时,风险控制)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应用于交易:我觉得这是兵法中最值得玩味,最值得实践的一句话。
我们的世界正在走向混乱不堪,热寂就是我们的终点,在这充满随机性的市场上存活,我们的最佳策略全部都浓缩到上面这句话里了:先将自己置于不可被战胜的境地,在漫长的时间里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时机。自己能控制的只有“自己不可被战胜”这一点,而战胜敌人这个结果,是在敌人手中控制的。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的就是“管好自己”,保证自己不可被战胜,而不能保证敌人一定能够被我方做战胜。所以胜利是可以预知的,而不是可以强求的。
这段话其实不仅仅是讲在竞争或者博弈中我们要做到防守反击,更重要而是,投资是赢得输家的游戏,在游戏中剩者为王。
在投资生涯中,我们不应该将每次的大获全胜作为目标,而是应该将“不败”作为目标。虽然说大获全胜让人血脉喷张,激动不已。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要以一个看起来“次优”的选择来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说“法乎其上者得其中”吗?
还是要谈起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风险。
风险到底是什么?
风险能否简单的认为是波动率?
风险是无法测量的,它属于“未然历史”的一部分,你的这次成功,可能永远无法知晓你所承担的风险是什么,你这次的“高目标”是否考虑了你承担的风险?你是否保持着做人做事的底线?许多人都在告诉我们人生应该设定高目标,但是从不告诉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高目标在这种时候变成了“上可封顶,下不保底”的打法。
与其这样,那为什么不直接把目标设定为“不败”呢?你把目标设定为不败,你就已经赢了市场上所有的输家。
那么问题来了,你赢了市场上所有的输家,那么你的上限能够赚多少?
我认为不会少,因为在散户主导的市场中,散户们太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引起的情绪波动的影响了。心动必回行动,行动很有可能是瞎行动。
所以A股是心灵修炼场。
这又回到另外一句话“耐心是投资者的良好的品德”。你如果是企业家,你会无时不刻的找风口,什么赚钱干什么,拼命地想要多元化。投资者手中的钱,无时不刻在追寻着涨停板,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总是充斥着新闻栏目里。
这归根到底是因为“财富焦虑”,没有人希望慢慢变富。上班太苦了,我要躺赚,我要躺赢,那么我就得财富自由。
结果呢?瞎操作导致返贫,no 作 no die。
侥幸和贪婪是投资路上的大敌。投资的本质很可能是反向的,是要立于不败。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应用于交易:胜利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求同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要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等有胜利的把握再打。
如果计算不能赢,或者赢的概率比较小,那么我们应该好好的秣马厉兵,发展经济,做好运营,而不是贸然出战,出战了再心存侥幸心理使出一些奇怪的招式妄图诱使敌方上当从而依靠侥幸获胜。
将这个战争策略映射到我们的投资市场,即为作为交易员,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应该都是无所事事的,在这无所事事的交易日里,我们更应该阅读和思考,武装自己的头脑,掌握操盘方法,提高那些肥尾事件发生时候获胜的概率。
在赌场开门的日日夜夜里,要克制自己的“操作欲望”因为不操作也是一种操作。躺平装死没准是一种最好的策略,因为不作死就不会死,要克制自己的“战略焦虑”,避免被市场的情绪反复收割。
查理芒格说,人的一生的投资机会只有20个,如同在打孔纸上打孔,打够了20个就收工就好了。
在漫漫的投资生涯中,我们应该学会做一只埋伏在草丛中的猎豹,80%以上的时间守株待兔就好了,只有那20%猎物出现的时间,你才应该果断出击,百米冲刺,一口咬断敌方的喉咙。
投资市场遵循二八定律,80%赚大钱的机会分布在20%的时间中,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忍耐,不要真正的机会出现的时候,你的子弹已经用光了。2007年的时候,美国有一家著名的基金公司的策略分析师做了一个硏究。他搜集标普500指数近30 年来每天的价格变化,一共是7300多个观察值。根据历史数据的规律,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尤其是这种日度收益率,它的分布非常地近似正态。大部分的日子中,标普的表现是中规中矩、波澜不惊的。只有极少数日子会狂跌或者暴涨,这些日子就是钟形曲线的尾部。这些尾部的观察值对整体的影响有多大呢?首先他去掉了50个业绩最坏,也就是暴跌的交易日。50个交易日意味着不到总样本的0.7%。标普指数原始的数据平均的年复合收益率是9.5%,而去掉这些暴跌的日子以后,收益率上升到18.2%。同样地,去掉了50个业绩最好,也就是暴涨的交易日,标普500的收益率从9.5%下降到了 1%。标普 指数的均值,很大程度上是极端值决定的。这也就是塔勒布所说的,金融市场不是“平均斯坦”而是“极端斯坦”,影响市场最大的那部分因素,永远还是那些正向或者负向的黑天鹅事件。
【兵势篇】(资产配置)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应用于交易:所有的战争都要分兵,所有的投资和交易都要做资产配置。兵法上常说,以正合、以奇胜,就是说,先用防守型的资产稳定住自己的基本面,把资产锚定在一个稳定的“锚”上面,用不用的钱或者闲置的钱去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如期权),这样就形成了塔勒布的杠铃策略:把大部分的钱购买低风险固定收益的资产,少部分的钱去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标的,忽视中间风险和中间收益的投资标的。在中国,我觉得最容易实现这个策略的方法是:把大部分资产锚定在优质房地产上,剩余资产可以去追逐金融衍生品的高收益(注意不要加杠杆)。
额对了,奇读作“鸡”。
【虚实篇】(交易系统)
孙子曰:……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应用于交易:首先,在交易市场中,赚钱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你不可能每种都会,每种都能用的精,炒个股的可能不懂得买基金,玩期货的可能不懂期权,A股散户可能根本就不去碰港股美股,趋势交易的不能做反趋势交易,右侧交易的可能抗不过左侧交易的煎熬,用均线的可能不看k线,市场是允许“一招鲜吃遍天”的。
我们要警惕的是,你的交易系统不稳定,一会看均线、一会看MACD,一会又价值投资,一会又看财报做估值,没个长性。如果你要问这些散户为什么要来回的切换自己的交易系统,他可能会告诉你,那个谁谁谁用了这个操作系统,两天就赚钱了,我取经之后就觉得挺有道理,就抛弃了原先的交易系统。
兵法说了,我们要去调动敌人,而尽量不要被敌人调动。想一想你每一笔交易,当初做交易的“初心”是什么?是不是被市场上的消息面或者其他的交易系统“带跑偏了”?
总是变更自己的交易系统,不遵守止盈止损的纪律,这样做的话很可能变成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以我自己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本来我是不准备操作个股的,仅仅是想当做门票股打新,但是由于今年2月到6月市场波动,门票股的市值大幅缩水,我也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进行了大幅度的补仓,把门票股的仓位一步一步的提高到了60%-70%,现在还是在接飞刀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已套牢)。
这让我想起了下面的游戏:
有个游戏。现在你面前有100张牌,已知70%是红色牌,30%是黑色牌。
所有的牌都是背面朝上,而且长得一个样子。
请你来猜牌的颜色,猜中一张奖励一万块。
请问,以下两种策略,你选择哪一种?
策略A:70%的时候猜是红色牌,30%的时候猜是黑色牌;
策略B:每次都猜是红色的牌。
你会选哪个?
答案是B。
据说在实验测试中,即使参与者都是聪明人,但是大部分选择了策略A。
但事实上,策略A猜中的机会是:
70%✖️70%+30%✖️30%=58%。
而策略B的猜中机会是70%。
道理套用在交易系统上,就是不要轻易的变更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要“乱动”。
过分防范各种情况,患得患失,这也防备着,那也防备着,损失一定不会小。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你知道了什么情况下就可以出击进行交易,在一个最有利的时间进行交易,那么胜率就能大大提高。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我们可以在有了一定的交易想法的时候先进行小幅度的试探,小幅度的建仓,这就相当于派出了一个“斥候”去探探虚实,如果后期市场的走势证明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大胆子进行大幅度建仓。
把一些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强行设置成零,就如同“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打分原则一样,不考虑极端情况就会吃大亏。
后面都是战术层面的东西,和投资的联系不大。此处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