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幻觉】
情境:
技能情境(个体可以通过练习和努力获得想要的结果,是个体可以控制的)
随机情境(个体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是个体无法控制的)
控制幻觉:个体由于不合理的高估自己对环境或事件结果的控制力而产生的一种判断偏差
表现:
2.迷信行为。如,运动员吻球
运动员吻球等行为会带来积极的情绪,最起码不会对技术的正常发挥产生负面影响,不能说是完全的迷信。
如人们将星星连线、看成星座,都是从没有结构的地方寻找结构;人为画出的彩票走势图
原因:对随机性的认识误区(每次开奖都是独立事件,而非条件概率),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
Q:持有的股票已经连跌5天了,明天一定会上涨吗?
上涨和下跌的概率相同,连续是随机的表现
影响因素:
场依存性占优势的个体在对事务关系进行判断时更容易产生控制幻觉
场独立性占优势的个体在对具体的客体做判断时更容易产生控制幻觉
【启发式偏差】
启发式/启发法:人类在做判断时往往会利用直觉,采取走捷径的方式
原因:人类的时间和脑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会使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启发法)做出判断,人们使用这样的启发法时会犯“可预测的错误”
启发式分为:代表性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
代表性启发法:人们通常会根据A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B,或者说A在多大程度上与B相似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原因:
例题,下面的描述有多大的可能性是对一个工程师的描述?
杰克今年45岁,已经结婚并拥有4个孩子。他通常比较保守、谨慎和雄心勃勃。他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自己的爱好上,如家中的木工活、航海以及数字游戏。
受试共有30名工程师和70名律师,受试将后一组描述判断为工程师的概率为0.5,大家倾向更看重描述性的信息,而忽略大前提及样本结构的构成
小数法则:认为小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现象
身高、成绩、销售业绩等连续性数据存在着向平均数回归的趋势
代表性启发式和投资
典型错误:混淆了“好公司”和“好投资”
实证研究:根据公司销售业绩区分“热门股”、“价值股”
热门股:过去5年平均增长速度居前10%的公司的股票
价值股:过去5年平均增长速度居后10%的公司的股票
热门股不一定比价值股的股价涨幅大
易得性启发式: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易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概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原因:记忆中容易提取(例子易得)导致的偏差
容易被提取的例子:信息更生动的,如亲眼目睹的易于报纸阅读的;时间更接近的,如看到翻车对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判断就高
在投资中的表现:偏爱自己熟悉的事物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进行上下并不充分的调整
现象:价格粘性:只要过去的价格被用作对新价格提供参考,新价格就趋近接近过去的价格。如,判断股票价格水平时,最可能锚定的数字是记忆中距离现在最近的价格,导致股价日复一日的趋同
【羊群效应】
从众:人们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羊群效应: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即追涨杀跌
原因:
市场跌到某一心理防线后,投资者会怀疑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正确,从而放弃自己的信息,轻易相信了“场外配资”等信息,而跟随他人操作
影响:
【禀赋效应】
实验:
A.假设你感染了一种有0.001概率会立即死亡的病,你最多愿意花多少钱购买特效药?
B.假如某研究需要志愿者,实验过程中有0.001概率会感染这种疾病,如果你参加这项研究会要求研究者付给你多少钱?
情景A中被试出价200美元
情景B中被试出价1000美元
研究者的解释:情景B被试将自己拥有的健康看做一种禀赋,对其评价更积极导致估价增加
我:B中感染概率0.001,感染后致死概率0.001,死亡概率0.00001,远低于A中,所以出价高不合理
概念: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他对该物品的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你拥有的东西属于你的一部分禀赋,与你即将拥有的东西相比,更看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原因:
卖者:把失去物品看作损失,把得到金钱看做收益
买者:把失去金钱看做损失,把得到物品看做收益
由于损失比等量收益产生的心理感受更加强烈,所以双方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痛苦,卖者倾向于提高卖价,而买者倾向于降低买价
损失规避具有参照依赖性,即损失和收益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点而言的,当参照点发生改变时,个体对物品的估价也发生变化。
参照点转换理论将参照依赖与时间因素考虑进来,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长时禀赋效应
程数指同一拥有物经过拥有者的次数,即该物所有权变更次数
物品的获得:单程——从无到有
物品的损失:双程——先获得某一物品、再失去某一物品,即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由于损失比收益多了“一程”,所以损失比获益引起的心理感受更强烈,故而出现损失规避
伪禀赋效应:对于没有实际拥有权的物品,人们也会体验到损失规避
现象:拍卖会上竞拍者最终的成交价格不仅远远高于拍卖品的真实价值,也高于竞拍者最初设定的最高价值
原因:拍卖前,势在必得的竞拍者将拍卖品看做自己的拥有物,在竞拍过程中,一旦有其他竞拍者提出更高的竞价,为了不失去“自己”的物品,竞拍者就会非理性的抬高价格
【框架效应】
含义:对相同客观信息的不同表述能够显著的改变决策模型,即使框架差异的程度不应对理智决策产生影响
原因:前景理论
正面框架:人们表现出受益时偏爱风险规避
负面框架:人们表现出受损时偏爱风险寻求
参照点不同
类别:
例如,把牛肉描述为“瘦肉占80%”比描述为“肥肉占20%”更能让消费者对牛肉满意;研发团队用成功率来评估自己的绩效,比用失败率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例如,如果不买保险发生意外,损失惨重;如果不做乳腺癌检察,一旦发现就无法救治
含义:冒险的愿望依赖于潜在结果被积极表征(正面框架)还是消极表征(负面框架)
应用:2001年,美国为纳税的公民支付38亿美元,每人得到300/500/600美元不等。政府和媒体采用了“回扣”一次,因为布什政府认为此举可以刺激消费,活跃低迷的经济。2005年哈佛教授研究得出,政府框定此计划所使用的“回扣”一次极大限制了此计划的效力。如果是为了刺激消费和活跃经济,应将其描述为“奖金”
情境:
技能情境(个体可以通过练习和努力获得想要的结果,是个体可以控制的)
随机情境(个体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是个体无法控制的)
控制幻觉:个体由于不合理的高估自己对环境或事件结果的控制力而产生的一种判断偏差
表现:
- 迷恋赌技:成瘾的赌徒都倾向认为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博彩技能而增加赢钱的机会。如,误认为掷骰子和老虎机的力度会影响结果
2.迷信行为。如,运动员吻球
运动员吻球等行为会带来积极的情绪,最起码不会对技术的正常发挥产生负面影响,不能说是完全的迷信。
- 频繁交易:因为过度自信,误认为高交易率带来高收益,实际上往往相反
- 过度解释 无中生有
如人们将星星连线、看成星座,都是从没有结构的地方寻找结构;人为画出的彩票走势图
原因:对随机性的认识误区(每次开奖都是独立事件,而非条件概率),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
- 赌徒谬误
概念:高估反转
Q:持有的股票已经连跌5天了,明天一定会上涨吗?
上涨和下跌的概率相同,连续是随机的表现
影响因素:
- 人格:人体对超自然的信仰程度、认知风格的差异会影响控制幻觉的产生。
场依存性占优势的个体在对事务关系进行判断时更容易产生控制幻觉
场独立性占优势的个体在对具体的客体做判断时更容易产生控制幻觉
- 权力:处于较高社会地位、主导群体、支持权力价值的文化氛围中的成员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可以控制未来
- 关联性:卷入程度、是否拥有选择权、事件对个体的特殊意义等相关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控制幻觉
【启发式偏差】
启发式/启发法:人类在做判断时往往会利用直觉,采取走捷径的方式
原因:人类的时间和脑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会使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启发法)做出判断,人们使用这样的启发法时会犯“可预测的错误”
启发式分为:代表性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
代表性启发法:人们通常会根据A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B,或者说A在多大程度上与B相似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原因:
- 对先验概率的不敏感
例题,下面的描述有多大的可能性是对一个工程师的描述?
杰克今年45岁,已经结婚并拥有4个孩子。他通常比较保守、谨慎和雄心勃勃。他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自己的爱好上,如家中的木工活、航海以及数字游戏。
受试共有30名工程师和70名律师,受试将后一组描述判断为工程师的概率为0.5,大家倾向更看重描述性的信息,而忽略大前提及样本结构的构成
- 对样本大小的不敏感
小数法则:认为小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现象
- 对随机性的误解
- 对向均值回归的误解
身高、成绩、销售业绩等连续性数据存在着向平均数回归的趋势
代表性启发式和投资
典型错误:混淆了“好公司”和“好投资”
实证研究:根据公司销售业绩区分“热门股”、“价值股”
热门股:过去5年平均增长速度居前10%的公司的股票
价值股:过去5年平均增长速度居后10%的公司的股票
热门股不一定比价值股的股价涨幅大
易得性启发式: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易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概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原因:记忆中容易提取(例子易得)导致的偏差
容易被提取的例子:信息更生动的,如亲眼目睹的易于报纸阅读的;时间更接近的,如看到翻车对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判断就高
在投资中的表现:偏爱自己熟悉的事物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进行上下并不充分的调整
现象:价格粘性:只要过去的价格被用作对新价格提供参考,新价格就趋近接近过去的价格。如,判断股票价格水平时,最可能锚定的数字是记忆中距离现在最近的价格,导致股价日复一日的趋同
【羊群效应】
从众:人们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羊群效应: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即追涨杀跌
原因:
- 信息相似性:同样的市场信息、相似的经济模型、机构投资者高度的同质性
- 信息不完全
市场跌到某一心理防线后,投资者会怀疑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正确,从而放弃自己的信息,轻易相信了“场外配资”等信息,而跟随他人操作
- 委托代理:机构的投资策略趋同、模拟基准投资人或相互模仿是保证业绩的最优策略(报酬从众——避免收益落后他人)
影响:
- 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
- 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过度反应现象的出现
- 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禀赋效应】
实验:
A.假设你感染了一种有0.001概率会立即死亡的病,你最多愿意花多少钱购买特效药?
B.假如某研究需要志愿者,实验过程中有0.001概率会感染这种疾病,如果你参加这项研究会要求研究者付给你多少钱?
情景A中被试出价200美元
情景B中被试出价1000美元
研究者的解释:情景B被试将自己拥有的健康看做一种禀赋,对其评价更积极导致估价增加
我:B中感染概率0.001,感染后致死概率0.001,死亡概率0.00001,远低于A中,所以出价高不合理
概念: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他对该物品的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你拥有的东西属于你的一部分禀赋,与你即将拥有的东西相比,更看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原因:
- 损失规避。人们在出售一样东西时的要价常常会远高于他们获得此物时所支付的价格,是由于损失规避。
卖者:把失去物品看作损失,把得到金钱看做收益
买者:把失去金钱看做损失,把得到物品看做收益
由于损失比等量收益产生的心理感受更加强烈,所以双方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痛苦,卖者倾向于提高卖价,而买者倾向于降低买价
- 参照点转换
损失规避具有参照依赖性,即损失和收益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点而言的,当参照点发生改变时,个体对物品的估价也发生变化。
参照点转换理论将参照依赖与时间因素考虑进来,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长时禀赋效应
- 程数理论
程数指同一拥有物经过拥有者的次数,即该物所有权变更次数
物品的获得:单程——从无到有
物品的损失:双程——先获得某一物品、再失去某一物品,即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由于损失比收益多了“一程”,所以损失比获益引起的心理感受更强烈,故而出现损失规避
伪禀赋效应:对于没有实际拥有权的物品,人们也会体验到损失规避
现象:拍卖会上竞拍者最终的成交价格不仅远远高于拍卖品的真实价值,也高于竞拍者最初设定的最高价值
原因:拍卖前,势在必得的竞拍者将拍卖品看做自己的拥有物,在竞拍过程中,一旦有其他竞拍者提出更高的竞价,为了不失去“自己”的物品,竞拍者就会非理性的抬高价格
【框架效应】
含义:对相同客观信息的不同表述能够显著的改变决策模型,即使框架差异的程度不应对理智决策产生影响
原因:前景理论
正面框架:人们表现出受益时偏爱风险规避
负面框架:人们表现出受损时偏爱风险寻求
参照点不同
类别:
- 特征框架效应:以积极语言对事物的关键性进行描述,比起以消极的语言描述更容易得到满意
例如,把牛肉描述为“瘦肉占80%”比描述为“肥肉占20%”更能让消费者对牛肉满意;研发团队用成功率来评估自己的绩效,比用失败率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 目标框架效应:当一个信息强调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导致的消极后果时,比强调为做出这种行为的积极后果,对个体更有说服力,个体也更倾向于做出这种行为
例如,如果不买保险发生意外,损失惨重;如果不做乳腺癌检察,一旦发现就无法救治
- 风险决策框架效应
含义:冒险的愿望依赖于潜在结果被积极表征(正面框架)还是消极表征(负面框架)
应用:2001年,美国为纳税的公民支付38亿美元,每人得到300/500/600美元不等。政府和媒体采用了“回扣”一次,因为布什政府认为此举可以刺激消费,活跃低迷的经济。2005年哈佛教授研究得出,政府框定此计划所使用的“回扣”一次极大限制了此计划的效力。如果是为了刺激消费和活跃经济,应将其描述为“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