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股,特别是国有四大行的股的正确姿势

首先,我问大家,为什么要买国有四大行的股票?我想,大家首先看重的是这些银行的每年分红吧!现在的价格,按照分红预案,几乎都在5%以上的收益率了,要大大好过拿钱去买银行的理财了吧!比如交通银行,公布的分红预案是每股分红0.355元,而其股价还不到5元,毛估估,收益率7%,请问,你买哪家银行的理财能达到哪怕5%?更何况7%的收益率?所以,买银行理财,我看,还真不如买四大行的股票!现在就买!别等到大家都说好的时候去买,大家都没注意的时候买,你才能买到性价比高的东西。

第二点,前面,我们弄清楚了,我们为什么买银行股。因为,我们是把银行股当成银行理财来买的!我们是长期投资!不在乎一时的股价波动!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也晓得,我们不是追求股价涨落来获取价差的。为什么有人说,持有四大行的股票,几年了,还拿交通银行来说,前几年,交通银行股价在6-7元,当时买的人,到现在还被套住了。的确,他们在6-7元价格买进,到现在还没解套(算上分红),但是,如果你当初6-7元买进的时候,不是冲着长期分红买的,而是冲着股价波动,想投机取巧获取利益的话,你根本就不应该买这些银行股!你的出发点就错了!而且,你就算想投机股价波动,那么,在交通银行走向4元多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继续买?你是害怕了?还是没钱了?无论你是害怕了,还是没钱了,这都说明你本身的问题,你既不会投资,也没有投机的本事!

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

对于长期投资四大行,以股息收入替代银行理财的人来说,四大行的股价,越跌越开心!
越跌越买进!(看到这里,猛然想起,股神巴菲特老先生似乎也有类似的言论)

因为,对于一个好商品(股票也是金融商品),对于买家来说,当然是价格越低越好啊!

至于有股评认为,四大行杠杆高,资产质量不高,甚至可能破产,我在这里表示呵呵了!

四大行都要破产的话,我国的经济会是啥样子?你的银行理财还会存在吗?所以,我个人
对四大行是完全放心地.

总有人说,在股票市场,7亏,2平,一赚。

我要说,你把买四大行,以其股息替代银行理财,分步买入,股价越跌越买,

你将会是一个赢家。成为股市中赚钱的那一个 !

在这个论坛里,总有人在吐槽,买了四大行,股价走织布机行情,买入,放了几年还没赚钱。这些吐槽的人,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他们买错了股票。他们想快速致富,却没有快速致富的本事。二,他们犯了既想又想的错误。既想快速得到银行给予的丰厚股息,又不想持有银行股票。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吧!他们买银行股,就是抱着进来捞一把的心态,结果,偷鸡不着蚀把米,哈哈。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的。得到什么的时候,必定也是失去什么的时候。

比如,你要得到分红,就需要失去一定的“时间”,有句话说的好,时间就是金钱!用在这里,非常合适!

有人说,分红要除权,的确,大家难道不知道要除权?就你一人晓得?

不除权才不对 !不除权,你不是可以登记日买进,分红第二天就卖出,

持有一个晚上,你就可以和持有一年的人一样,获取一样的分红额了,

这样公平吗?所以,分红除权是很正常的!

假设,你买进一个股票,价格是1.5元,这个股,每年预计分红0.1元,再

假设,这个股的价格不涨只跌,设想一下吧,你1.5元买进以后,分红0.1元,

你的持有成本变成1.4元,第二年,再分红0.1元,你成本成为了1.3元,到了

第5年,你持有的股价,成为1元一股了,按现在的规定,要成为退市股啦,

哈哈哈。有趣吧!!!这个例子说明两点,

1,你买进一个有价值的股(比如国有四大行),买进价格越低越好!

如果市场恐慌来了,这个股价格大跌,真是太好了!这个时候,不买进

更待何时?所以,你应该在股价越跌的时候,越开心!因为,这个股有

底价的。你如果买了真的退市股,那个时候,你才是欲哭无泪啊!

2,买国有四大行股票,你一定要抱有长期持有的心态和准备。千万不

要“既要又要”,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要认识到,“自己很笨”

自己很老实,不会投机,自己只会买银行理财,现在理财不保本了,银行

理财其实也在买债券。那还不如自己买靠得住的股,国有四大行!

3,那些抱怨买四大行不赚钱的人,一种是高位买进的。一种是想在四大行

上投机的,一种是想“既要股息,又想快速致富,而不想长久持有的“

这些类型的人,真的很难致富,因为,他们的心态和行为,还需要修炼。

加油吧!

假设你买进一个靠谱的股,价格是1.5元,这个股,预计每年分红0.1元,第一年分红后,你的持股成本变为了1.4元,5年后,你的持股成本1元了,15年后,你的持股成本成为了零。16年的时候,这个股还给你分红0.1元,可是你没有持股成本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即使这个时候,没有买这个股票(因为零成本,相当于没有花钱),这个公司还在继续给你分红,因为,你手里有它的股票。很多人说,分红等于是分的自己的钱,这些人,是近视眼,急于求富!完全不晓得,每年你的持股成本会随着分红而降低,直到为零。靠谱的公司相当于永续债!这可比银行理财里面所谓固守 要靠谱的多了!因为,那些固守 里买的债券啊,也是企业债券,另外,现在进入加息周期,应该出售债券,这个时候,买债券是自杀!而买靠谱公司的股票,攻可以享受股价上涨收益,守可以有靠谱的分红垫底、何乐不为?

(本文写于2022年3月)

这里顺便说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市盈率概念,上面说的15年你的持股成本为零,那么,你的这个持股的市盈率就是15.就这么简单。
0

WMAW

赞同来自:

@dldwh
有个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上市公司为何融资(增发配股或者发债)的同时又要分红呢,这两种目的相反且都负和的行为为何会同时存在呢?感觉这跟子女今天找父母要2000,明天还他300也不是一回事儿。
------------------
- 很好理解。
上市公司分红,是让股东减少投资“负债".也就是通过分红,将股东的股本金逐年返还给股东。而股东的股数并没有减少。
而上市公司融资,是上市公司增加股本金或者增加负债。
2025-04-21 11:03 来自江苏 引用
2

小猫50128015

赞同来自: dldwh 好奇心135

@dldwh
有个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上市公司为何融资(增发配股或者发债)的同时又要分红呢,这两种目的相反且都负和的行为为何会同时存在呢?感觉这跟子女今天找父母要2000,明天还他300也不是一回事儿。
1、有没有可能就是,根据证券法,如果不分红,就不能再融资。

2、分红是股东收钱,再融资是上市公司收钱。上市公司不差钱,股东就不一定了。
2025-04-21 08:49 来自北京 引用
0

lazioslg

赞同来自:

@dldwh
有个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上市公司为何融资(增发配股或者发债)的同时又要分红呢,这两种目的相反且都负和的行为为何会同时存在呢?感觉这跟子女今天找父母要2000,明天还他300也不是一回事儿。
股东要分红啊,每个公司都有负债,按你这么说,只要有负债的公司就不能分红,那股东都要饿死。
2025-04-20 23:15 来自新疆 引用
1

疯狂帽子

赞同来自: alongside

耐心资金可以选银行
2025-04-20 15:57 来自上海 引用
1

WMAW

赞同来自: alongside

@三沙

> 农行2018年初横盘到2023年初,分红刚抵消下跌,纯纯的亏存款利息,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个人拿得住。

- 农行分红,降低了你的持股成本,下跌无关你的持股成本,如果你不需要卖出,那么,你只管拿住每年分红。这样,你的持股成本将会为零,而你的股份数不会减少。你的分红也一直会给你。相当于永续债。
2025-04-20 14:26 来自江苏 引用
0

三沙

赞同来自:

农行2018年初横盘到2023年初,分红刚抵消下跌,纯纯的亏存款利息,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个人拿得住。
2025-04-20 10:56 来自浙江 引用
0

太保破发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别把本金塞进去

赞同来自:

@WMAW
------------
- 那是因为,大资金也会犯错。
还记得lsy时期社保在4.x元价位大量减持交通银行,而今财政部8.71元开始投资
2025-04-20 09:34修改 来自湖北 引用
0

太保破发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别把本金塞进去

赞同来自:

好蠢的问题。
分红是给股东现金回报,融资是公司为了更大的发展。不是么?
2025-04-20 09:40修改 来自湖北 引用
0

WMAW

赞同来自:

@烟涛微茫
三年前的四大行跟现在的四大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那个时候不如此不受待见?
------------
- 那是因为,大资金也会犯错。
2025-04-20 09:22 来自江苏 引用
0

dldwh

赞同来自:

有个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上市公司为何融资(增发配股或者发债)的同时又要分红呢,这两种目的相反且都负和的行为为何会同时存在呢?感觉这跟子女今天找父母要2000,明天还他300也不是一回事儿。
2025-04-20 00:00 来自四川 引用
0

巴兰

赞同来自:

@烟涛微茫
三年前的四大行跟现在的四大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那个时候不如此不受待见?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2025-04-19 22:19 来自广东 引用
0

巴兰

赞同来自:

@巴兰
本来都准备关电脑了,刷手机看到这个问题,刚好今晚写文章做了个回测,就把结果摆上来吧。
很多人觉得银行业高杠杆运作,又和地产不清不楚的,所以就很排斥银行股。但是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四大行,四大行还是很特殊的。
四大行,股息率大于6%买入,最近1年上涨超过50%或者股息率低于3%卖出,每10天审核一次持仓条件,闲置资金持有银华日利,回测结果是最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是14.65...
今天收到集友点赞才想起有过这么一回事,现在再看策略,恍若隔世,没想到四大行策略在2024年可以实现71%的收益,当时有谁能想到呢?



所以怎么可能做得到最好呢,所有的结果都带着各种的偶然性,能做到稳定在前20%就很好了。
2025-04-19 22:18 来自广东 引用
1

烟涛微茫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三年前的四大行跟现在的四大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那个时候不如此不受待见?
2025-04-19 20:04 来自广东 引用
1

床前月光光

赞同来自: 沧浪

@WMAW
很多人不看好大型国有银行,除了担心房地产拖累外,还有一点,没有看到在中国大陆,国有银行是执政的基础之一!国有银行是不可能垮掉的。不理解这点的人,设想一下,你自己去开个钱庄试试看,你能开的成功吗?山西票号,胡雪岩等为什么能成功?
四大行不会倒,但股东不是。
2025-04-19 17:35 来自浙江 引用
1

咸鱼电梯俯卧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有个疑问,就是既然分红后必然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红利再投,那在市场环境、经营状况等没有发生显著变动的情况下,除息后的股价是不是一定会高于市场上「所有人都选择不复投」的股价?
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一些指数基金的成份股分红会再投进去,而许多基金分销商也在鼓励基民将基金分红设置为再投,也有很多股民会将分红再投,这些加起来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
如果上述假设为真,那是不是就可以推断,不考虑行业、经营与环境时,经常分红的公司有着比不分红的公司更厚的安全垫
2025-04-19 14:09 来自江苏 引用
0

WMAW

赞同来自:

很多人不看好大型国有银行,除了担心房地产拖累外,还有一点,没有看到在中国大陆,国有银行是执政的基础之一!国有银行是不可能垮掉的。不理解这点的人,设想一下,你自己去开个钱庄试试看,你能开的成功吗?山西票号,胡雪岩等为什么能成功?
2025-04-19 10:39 来自江苏 引用
0

谷神星

赞同来自:

22年银行还是“大烂臭”,现在倒成香饽饽了
2025-02-07 12:18 来自浙江 引用
0

云月至文

赞同来自:

22年的银行和10年前的茅台一样,能在那时候重仓杀人的到现在都挣大钱了
2025-02-06 11:24 来自北京 引用
0

天龙儿

赞同来自:

2022年买的到现在的基本股价都翻倍了,时间不语。
2025-02-06 10:51 来自江西 引用
0

lazioslg

赞同来自:

@量化投资先锋
上海老8股,5家变过*ST,变*ST率高达63%
1、豫园商场(600655,豫园股份),原始复权价为-0.58元,现股价9.90元,也就是说每股可挣10.48元。
2、真空电子(600602,云赛智联),原始复权价为0.52元,现股价6.90元,也就是说每股挣7.42元。
3、飞乐音响(600651, 曾:*ST飞乐),现股价只有3.39元,位于12年来的低位。
4、申华电工(600653,申华...
这正验证了一句话,就是人多的地方,别去
2023-12-22 04:17 来自新疆 引用
0

综产者 - 反女权,米格道红丸主义

赞同来自:

@deepocean
我想知道四大行之前(90年代)的股东都有哪些?他们亏了多少?数据都没有,就在这里信口雌黄。况且90年代四大行“技术性破产”不等于真破产,与股民有何关系?
无非那个时候股份制还不完善初平安银行也就是当时的深发展外大部分银行都没上市,之前股东也是国资,股东权益被同样是国资的财政部稀释也是郭嘉左手倒右手。
但技术性破产,谁注入资金谁会占股稀释老股东这是市场行为。
前几年的包商银行就是例子,储户是保了,银行也换牌子继续运营了。但老股东直接归零了。
2023-12-21 22:13修改 来自四川 引用
1

deepocean

赞同来自: sunpeak

@综产者
四大行不能破产是保储户,不是保股东。
90年代末四大行可以说都是技术性破产,财政部注资,可以说之前的股东输惨了。
我想知道四大行之前(90年代)的股东都有哪些?他们亏了多少?数据都没有,就在这里信口雌黄。况且90年代四大行“技术性破产”不等于真破产,与股民有何关系?
2023-12-21 19:36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0

超弦资本

赞同来自:

@巴兰
但有什么是没有风险的呢?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堆亏钱的交易,但仍旧不影响我们继续交易继续赚钱。
四大行在我个人看来还是能够赚钱的了,不像其他银行股那样不确定性很大,四大行只是对价划不来。
风险补偿足够的,垃圾债也是很好的投资品种嘛,集友“中国海”今年的垃圾债基本都要翻倍了。
所以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关键是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以及能够得到多少的问题而已。
十年国债等同于无风险,绝对没风险的不存在
一堆亏钱的,额,亏钱的又,一大堆的,那赚钱的占比大,不然的亏不少
跑不赢m2的都是输家,四大行躺平赚钱够久了,也给出清了,其他银行倒贴钱都不要
普通人还是别玩垃圾,还不如买比特币,都翻2倍了,妥妥的赢家
一大堆好东西,真没必要碰银行,秃噜的狮子,明摆着
等暴跌了,洗出去了老股东,然后就是入场捡尸体,搞一波折价估值修复
2023-12-21 18:57 来自浙江 引用
1

巴兰

赞同来自: hjndhr

@超弦资本
果然是没有持有才说的通透
不利于围墙的意思是只有有风险不碰银行股就是
但有什么是没有风险的呢?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堆亏钱的交易,但仍旧不影响我们继续交易继续赚钱。

四大行在我个人看来还是能够赚钱的了,不像其他银行股那样不确定性很大,四大行只是对价划不来。

风险补偿足够的,垃圾债也是很好的投资品种嘛,集友“中国海”今年的垃圾债基本都要翻倍了。

所以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关键是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以及能够得到多少的问题而已。
2023-12-21 16:04 来自广东 引用
0

超弦资本

赞同来自:

@巴兰
我有比四大行更好的选择,所以也没持有四大行,并不存在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
只是在个人的理解里:如果四大行都一起完犊子了,即使是上个世纪末的那种,国企下岗潮也让不少人生活大受影响。更加不要说今天的金融监管要严于上个世纪末,如果再次出现四大行一起陷入危机的事件,个体的感受只会比上世纪末更难受。
而且不是我们能够决定是否立于危墙之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怎么处理风险而已。最简单的方法,我分散持有就...
果然是没有持有才说的通透
不利于围墙的意思是只有有风险不碰银行股就是
2023-12-21 11:37 来自浙江 引用
1

巴兰

赞同来自: 神秘加冰

@超弦资本
如果出现一步完犊子的未来情况呢
这个是历史数据,可不能代表未来哟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小心敬慎没错
我有比四大行更好的选择,所以也没持有四大行,并不存在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

只是在个人的理解里:如果四大行都一起完犊子了,即使是上个世纪末的那种,国企下岗潮也让不少人生活大受影响。更加不要说今天的金融监管要严于上个世纪末,如果再次出现四大行一起陷入危机的事件,个体的感受只会比上世纪末更难受。

而且不是我们能够决定是否立于危墙之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怎么处理风险而已。最简单的方法,我分散持有就是了,四大行或者整个金融行业只配置一部分的仓位。
2023-12-21 09:17 来自广东 引用
0

巴兰

赞同来自:

@神秘加冰
请教一下,这个策略是按分红再投入计算的吗?
是的,用的后复权价格
2023-12-21 09:07 来自广东 引用
0

超弦资本

赞同来自:

@巴兰
本来都准备关电脑了,刷手机看到这个问题,刚好今晚写文章做了个回测,就把结果摆上来吧。
很多人觉得银行业高杠杆运作,又和地产不清不楚的,所以就很排斥银行股。但是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四大行,四大行还是很特殊的。
四大行,股息率大于6%买入,最近1年上涨超过50%或者股息率低于3%卖出,每10天审核一次持仓条件,闲置资金持有银华日利,回测结果是最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是14.65...
如果出现一步完犊子的未来情况呢
这个是历史数据,可不能代表未来哟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小心敬慎没错
2023-12-21 08:52 来自浙江 引用
0

神秘加冰

赞同来自:

@巴兰
本来都准备关电脑了,刷手机看到这个问题,刚好今晚写文章做了个回测,就把结果摆上来吧。很多人觉得银行业高杠杆运作,又和地产不清不楚的,所以就很排斥银行股。但是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四大行,四大行还是很特殊的。四大行,股息率大于6%买入,最近1年上涨超过50%或者股息率低于3%卖出,每10天审核一次持仓条件,闲置资金持有银华日利,回测结果是最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是14.65%...
请教一下,这个策略是按分红再投入计算的吗?
2023-12-21 08:52 来自湖北 引用
16

巴兰

赞同来自: 炫彩千纸鹤 xiebaobao 大饼炒鸡蛋 逍遥chen csfires 李小录2024 hjndhr ht151 djc354133 神秘加冰 流浪者 雷同 大7终成 闲菜 何必当初 好奇心135更多 »

本来都准备关电脑了,刷手机看到这个问题,刚好今晚写文章做了个回测,就把结果摆上来吧。

很多人觉得银行业高杠杆运作,又和地产不清不楚的,所以就很排斥银行股。但是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四大行,四大行还是很特殊的。

四大行,股息率大于6%买入,最近1年上涨超过50%或者股息率低于3%卖出,每10天审核一次持仓条件,闲置资金持有银华日利,回测结果是最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是14.65%,最大回撤仅有12.52%:



但同期申万银行的表现如下:



都是棋子,有的是卒、有的是车,有的是帅,彼此间的地位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2023-12-20 23:18 来自广东 引用
5

综产者 - 反女权,米格道红丸主义

赞同来自: 可期可梦 luckzpz 逐利 优质资产收集人 夏日骑缘更多 »

四大行不能破产是保储户,不是保股东。
90年代末四大行可以说都是技术性破产,财政部注资,可以说之前的股东输惨了。
2023-12-20 22:32 来自四川 引用
3

sunkan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李四月天 llllpp2016

@FREEY
注意,这次上冲可以卖出了.
这不是买银行股特别是国有大行的正确姿势,正确的姿势是:不管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2023-06-13 18:05 来自浙江 引用
0

难以低调

赞同来自:

请问四大行是什么?
2023-06-13 17:31 来自福建 引用
0

cddw

赞同来自:

农行,准备,3块及以下买回来
2023-06-13 17:05 来自湖南 引用
0

lcdc - 股息养老

赞同来自:

@小伞户
到沪深300里除了金融以外的一些股票大部分变便宜了,也就涨差不多结束了;到时候银行没啥性价比了
好像有性价比的时候,你们也没看上。
2023-05-08 13:46 来自山东 引用
0

香橙柠檬

赞同来自:

@FREEY
野村:从“日特估”看“中特估”行情
日特估是什么?
2023-05-08 12:44 来自广东 引用
0

小伞户

赞同来自:

@FREEY
四大行股价上涨目标是哪里???

难道不会首要目标是净资产?
到沪深300里除了金融以外的一些股票大部分变便宜了,也就涨差不多结束了;到时候银行没啥性价比了
2023-05-06 14:05 来自上海 引用
1

lcdc - 股息养老

赞同来自: konedd

@FRANK2000
好东西,都是先被人鄙弃的。
都被认可的,就估值高,并不值得买。不被认可,甚至被鄙视,才能出现低估值,正好这家还不错,比如四大行,那就正好是值得买。
2022-11-22 13:42 来自山东 引用
5

wzy7565

赞同来自: xiebaobao alongside brendachen 问桃酥桃酥 温酒斩华佗更多 »

买四大行是需要有万寿无疆的心态才能买的,因为是需要时间获取收益的,如果觉得活不了多长时间最好不要买四大行,因为赚不了多少钱。
2022-11-22 13:21 来自湖南 引用
0

FRANK2000

赞同来自:

好东西,都是先被人鄙弃的。
2022-11-22 12:40 来自江苏 引用
0

FRANK2000

赞同来自:

",另外,现在进入加息周期,应该出售债券,这个时候,买债券是自杀!而买靠谱公司的股票,攻可以享受股价上涨收益,守可以有靠谱的分红垫底、何乐不为?"

---------------------
- 论坛里,很多人的银行理财负收益了,何也?
- 如上所述,银行理财很多含有债券投资,最近债券大跌,自然带来理财负收益了~!
2022-11-18 15:56 来自江苏 引用
0

boeing767

赞同来自:

@FRANK2000
在这里,我顺便提示一下,如同股市里,拉高是一个难得的赚钱机遇一样,大幅下跌,也是一个“赚钱”的难得机遇,特别是对于国有四大行来说,大幅下跌,简直是难得的赚钱机遇!真是所谓的黄金坑!今年,我已经遇见了两回黄金坑并且毫不犹豫的跳了进去,并且也毫不犹豫的将跳进去的“兵力”在获取值得骄傲的年化收益之后,又胜利班师回朝了。
投机还是看技师水平的
2022-11-16 12:03 来自北京 引用
5

FRANK2000

赞同来自: 理想已实现 gzjohn Allentt 小会砸 我心飞扬33更多 »

在论坛里,一直有着所谓左侧还是右侧交易的争论。

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左侧还是右侧,不是由股价走势决定的,
而是由你的标的性质决定的!怎么样?一般人我是不会告诉"ta"的。
这里,我简单阐释一下:如果你的标的是可转债,那么,你觉得,你需要右侧交易吗?
如果你的交易标的是“妖股”那么,你能不采用右侧交易吗?
真理一句话,那些长篇大论的东西,往往是为了赚稿费的! 哈哈哈

国有四大行,就如同我在本篇前面所言,就是你的硬寨,就是你的不败之地,
有党国为你背书,你还需要右侧吗?左侧就是你的选择!因为,你知道,右侧
一定会来的。而那些斤斤计较于左右的人,左侧不进,右侧来的时候,TA也不会
进去的,为什么?以后再说。
2022-11-16 10:29 来自江苏 引用
3

FRANK2000

赞同来自: xlqy灿烂千阳ch 悠悠白云 zsp950

在这里,我顺便提示一下,如同股市里,拉高是一个难得的赚钱机遇一样,大幅下跌,也是一个
“赚钱”的难得机遇,特别是对于国有四大行来说,大幅下跌,简直是难得的赚钱机遇!真是所谓的黄金坑!今年,我已经遇见了两回黄金坑并且毫不犹豫的跳了进去,并且也毫不犹豫的将跳进去的“兵力”在获取值得骄傲的年化收益之后,又胜利班师回朝了。
2022-11-15 22:06 来自江苏 引用
2

FRANK2000

赞同来自: xlqy灿烂千阳ch Jifandailu

很多人,很多论坛上,关于银行股,总是有着“买银行股,分红吃股息”等于分自己的钱的论调。
我总在想,为什么会有这种论调?可能是因为,很多银行分红之后,没有马上填权的缘故。分红留下了一个分红缺口,导致很多手拿银行股的人,获得银行股息以后,手里的股票市值没有马上得到提高!这样,就有了获取银行的股息,就等于是分自己的钱的感觉。这个感觉,其实是似是而非的!因为,你在获取银行股息的同时,你手里的银行股权,一点也没有减少!设想一下,你左手拿一万元钱,自己分自己5%给右手,这样,你的左手只有9500元了。可如果你用一万元钱买了银行股,分到了5%的股息,虽然没有填权,可是,你的手里有价值9500元的股权(这个股权不会消失)!这就是区别!而这个区别,将随着时间而越来越体现价值!
1万元,买了国有四大行的股票,每年,四大行就将你的股本金归还你一部分,而你的股权一点也不减少!这就是价值所在!
你得到的四大行归还你的股本金,你可以再去投资你认为值得投资的地方!
而如果你自己的一万元钱,你自己分给自己的话,总和还是只有一万元钱!
这就是区别!
2022-11-15 22:01修改 来自江苏 引用
1

FRANK2000

赞同来自: xineric

@谢顺喜
银行的转债不是还可以么
问问自己,为什么买银行转债?
然后,你就会明白自己的行为了。
2022-09-22 08:08 来自江苏 引用
0

谢顺喜

赞同来自:

银行的转债不是还可以么
2022-09-20 08:11 来自北京 引用
2

今年

赞同来自: 麋鹿蕉鹿再驯鹿 zsp950

苏州银行 下调转股价无望 只有拉股价 每年分红率5% 又可做深市值 五年内只赢不输的投资
2022-09-09 19:51 来自江苏 引用
1

FRANK2000

赞同来自: llllpp2016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22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了2022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

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

第一组9家,包括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按照《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的要求,持续做好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工作,增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合力,促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 请特别注意,是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
- 第一组最低,第五组最高(目前尚缺)
2022-09-09 18:41 来自江苏 引用
0

cddw

赞同来自:

上行市和震荡市拿银行的体验比较差。

下行市配置做防守比较不错。

想起07年,我同学大头拿了大秦铁路、水务、民爆这些防御股。别人眉飞色舞赚得飞起。
2022-09-08 19:18 来自湖南 引用
0

水流云在

赞同来自:

@芊芊来了
想问一下,中证红利的股息很低啊,为啥会建议更分散的红利呢
低吗,现金股息有5%+,还可以吧
2022-09-08 16:46 来自河北 引用
2

lxh226226

赞同来自: neptunus KKKKKKK

目前的实体经济下,银行利率差趋势处于下降通道,你说去买银行股?
2022-09-08 11:46 来自江苏 引用
3

sunkan

赞同来自: Duckruck banxialy 罔两

@罔两
言下之意似乎银行股不可能大涨,那我就呵呵了。可能吧很快银行股会有一波50%左右的大涨,那又何止是吃息呢?
大部分人都被市场洗脑了。似乎银行股最多就是吃息。真是好奇怪的想法。
趁着你们大家都不要的时候,我又多买了100万银行股。
那就看看喽。
一波50%的大涨,这个胃口吊的有点大。不过即使在短期内上涨50%,我也是不会卖的,如果国有大行能保持5-10%的业绩增长,4-5个点的分红率,8-10倍的市盈率,仍然很有投资价值。也就是说即使上涨1倍,仍可继续持有。

现在似乎很多人认为大银行的业绩是不会增长的,不仅只能吃息,甚至连这个息也是固定不会增长的,这是14年到20年几个大银行业绩停滞(姑且先不论什么原因)给人形成的固定思维。以前看过达里欧写的《原则》,名气很大,说实话没觉得写的有多好,但其中有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刻,就是他说要善于发现常识中的错误。
2022-09-08 11:35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小伞户

赞同来自:

银行ETF涨20%不奢望,先涨4%,行不行?
2022-09-08 11:26 来自上海 引用
3

宿不移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人来人往777 xineric

我没否定银行股可能的上涨呀。
楼主说的是无视股价,长期稳定吃股息。
上涨较大幅度,属于不稳定,可以卖出,然后呢?回落了又继续长期稳定吃股息,很可能更大的投入(储蓄搬家),持续的投入(工资),继续信仰。

我觉得目前转债市场的规模也已经间接对银行股形成一定牵制作用,银行股整体超过20%的大涨,可能性非常小,要想大涨的话,先向下再上来。
2022-09-08 10:58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0

wyh4030

赞同来自:

@罔两
言下之意似乎银行股不可能大涨,那我就呵呵了。可能吧很快银行股会有一波50%左右的大涨,那又何止是吃息呢?大部分人都被市场洗脑了。似乎银行股最多就是吃息。真是好奇怪的想法。趁着你们大家都不要的时候,我又多买了100万银行股。那就看看喽。
不论你赚还是亏,但本质赌徒一个
2022-09-08 10:32 来自浙江 引用
7

罔两 - 力求集思录最稳第一。

赞同来自: xlqy灿烂千阳ch 跑路皮皮 画眉 hydk 问桃酥桃酥 m300126 xineric更多 »

@宿不移
关于纯粹的银行吃股息的帖子一直以来太多了,本无意回复,只是看到 正确姿势 几个字,突然有感而发,想说几句。
什么种类单一的风险呀,房地产的影响呀,我不太懂就不谈了,就谈姿势。其实,正确姿势确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必先自宫。
也许银行正像楼主说的那样,未来多年下来股价基本保持着,平稳吃息。但是越是平稳吃息的年头长,对此信念就越发坚定,逐渐形成不可更改的信仰,就会为将来的痛苦埋下伏笔。
经济毕竟有周...
言下之意似乎银行股不可能大涨,那我就呵呵了。可能吧很快银行股会有一波50%左右的大涨,那又何止是吃息呢?
大部分人都被市场洗脑了。似乎银行股最多就是吃息。真是好奇怪的想法。
趁着你们大家都不要的时候,我又多买了100万银行股。
那就看看喽。
2022-09-08 10:24 来自福建 引用
5

量化投资先锋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画眉 hydk CAT108 大7终成更多 »

人老保持一种姿势,时间长,要出问题的,坐久了,要站起来活动一下,活动久了,也要静静休息一下。需要动静结合

固定一种姿势,肯定不好。调整姿势,是一种常态。

股市需要各种姿势准备,一种姿势容易受伤。
2022-09-08 10:00 来自陕西 引用
6

宿不移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chenuny owen11 猪尾巴草77 大魏忠臣毌丘俭更多 »

关于纯粹的银行吃股息的帖子一直以来太多了,本无意回复,只是看到 正确姿势 几个字,突然有感而发,想说几句。
什么种类单一的风险呀,房地产的影响呀,我不太懂就不谈了,就谈姿势。其实,正确姿势确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必先自宫。
也许银行正像楼主说的那样,未来多年下来股价基本保持着,平稳吃息。但是越是平稳吃息的年头长,对此信念就越发坚定,逐渐形成不可更改的信仰,就会为将来的痛苦埋下伏笔。
经济毕竟有周期,利润大幅下滑必将到来。至于何时来到,无法预测。
即使向下周期没来到,但是短暂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而在金融危机到来时,你是无法预知它是短暂的呢,还是经济周期反转的中长期。即使是如2008年一样短暂的,你确定你能无视股价熬过去?当年香港一大批中产阶级用半辈子的积蓄来表达对汇丰半辈子的信仰,被割在了底部,这时候就算你的总账幸运的还能保本,可那么多年的时间成本呢?
当年的茅台,时间玫瑰但总转身说去TM的玫瑰吧;没有人更懂茅台的董总据说账户里也和他自己一样脱光光了。而在此之前,他们都经历信仰崩塌的过程。
不过呢,如果现在岁数不是很小,将来也不是高寿,信仰又足够坚定的话,确实有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信仰崩塌的机会,你可以用你的人生来证明你持有银行股吃息是完全正确的,但这并不证明对别人也是正确的。
所以,银行股吃息,正确姿势是首先进行自宫,当然并不是肉体自宫,而是思想自宫。把自己的人设设定为泰山崩于眼前而谈笑自若的人,则事成矣。

顺便再说一句:我们往往在没有好的选择余地的时候,才退而求其次,矮子里拔高个。现如今有这么多转债,何必搞银行股吃息?
2022-09-08 09:31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0

dpmei

赞同来自:

@wyh4030
不破产,不意味股份不清零。破产,不意味存款不付,有破产制度。至少50万是保的
破产的话有清算程序,对大银行来说,最坏的结果是储户强制转成股东,没有清0的可能,塞浦路斯,希腊都是这么搞的。
2022-09-08 08:21 来自上海 引用
2

dpmei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topiceman

@deepocean
你以为机构都是赚钱的?大顶是他们买出来的,大底是他们砸出来的。死在乐视,两康,还有个什么退市的疫苗股,等等,SB机构多了去。
机构不就是大号的韭菜吗。他们有什么能力。随便举个例子,中国铁建,这家破公司从上市到现在基本面都没啥本质性的变化。大部分时间的估值都非常低,然而在2015年却出现过一个不可思议的高价,这不就是那机构买上去的。连散户都知道,就靠着个一带一路的概念根本支撑不起这么高的估值。
现在我也一样坐等那些机构在新能源上翻车
2022-09-08 08:16 来自上海 引用
0

wyh4030

赞同来自:

我搞不明白,存银行他没利息吗?银行股分红也没高多少啊,还要承受大回撤的风险。真的既然进股市了,就别想分红的事,除非如果你有1亿以上资金
2022-09-07 17:03 来自浙江 引用
1

生身盛世诗书史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芊芊来了
想问一下,中证红利的股息很低啊,为啥会建议更分散的红利呢
因为股息来自于经营成果,单个公司业务具有不确定性。当然也不是像中证红利那样摊大饼。
2022-09-07 16:31 来自上海 引用
0

生身盛世诗书史

赞同来自:

道理我都懂,可是交通银行凭什么要4.59,为什么不能是4.29?这差价得吃掉一年股息吧。
2022-09-07 16:30 来自上海 引用
1

超弦资本

赞同来自: 画眉

@温酒斩华佗
股息率20%那我拿5年不就回本了嘛?如果银行都破产,那必定经济都完蛋要不就有世界大战,那你还要钱来干嘛?
老美的银行隔各二三十年换一遍股东,也没见全部经济破产
2022-09-07 14:40 来自浙江 引用
2

温酒斩华佗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topiceman

股息率20%那我拿5年不就回本了嘛?如果银行都破产,那必定经济都完蛋要不就有世界大战,那你还要钱来干嘛?
2022-09-07 14:18 来自广东 引用
0

骑驴过小河

赞同来自:

银行股收股息不如水电。金融危机来了,银行股受损最严重。
2022-09-07 13:11 来自广东 引用
0

大魏忠臣毌丘俭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赞同来自:

如果银行股一直不填权,什么时候买都一样,人们总恐慌有黑天鹅出现,恐慌预期出来前即使股息率到百分之20,我也不觉得会涨,看看海控就知道了
2022-09-07 12:19 来自北京 引用
6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chenuny 困了学索隆 jiandanno1 壹壹壹 basementkids happysam2018更多 »

@Penny
举个反例:@打新交朋友
你举一个年化22%的,说他正慢慢变富。。。
2022-09-07 11:54 来自陕西 引用
1

鱼游泳

赞同来自: 韩江

别坑人了,愿意买自己买去吧。
2022-09-07 10:35 来自天津 引用
0

芊芊来了

赞同来自:

@水流云在
既然以吃息为目的,那为什么不买现金流更好的的移动?或者更分散的中证红利?这两个比四大行更合适
想问一下,中证红利的股息很低啊,为啥会建议更分散的红利呢
2022-09-07 09:32 来自江苏 引用
7

Penny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周周菇凉 老实的很 neverfailor 人来人往777 赖没钱 云南的小鹏更多 »

@资水
慢慢变富是忽悠人的,慢慢不可能变富,一个都找不出。所有的成功投资者,通通都是快快变富。
靠股息率想致富,做梦吧。
举个反例:@打新交朋友
2022-09-07 09:21 来自广东 引用
0

Leon22 -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赞同来自:

市场多年来集体对银行的错判?不见得。
只看结果。这几年买银行的收益确实很低,很多人长持没有收益,甚至是亏损的。
明后年会涨上去?去年前年也是这么想的……
2022-09-07 09:10 来自湖北 引用
1

理财的唐僧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感觉不如神华和移动
2022-09-07 08:48 来自福建 引用
12

雪翼龙

赞同来自: xlqy灿烂千阳ch liyiming Spike1988 wzy7565 画眉 房产理财专用 跑路皮皮 telescope 色彩3 好奇心135 xiaofeng71 问桃酥桃酥更多 »

比如农行,你可以理解成花100万买一套房,每年收7万的房租,至于房价涨不涨无所谓。固定每年付给7万的利息最重要,这种资产特别有利于稳定和养老,真有急用时,比房子的变现能力强太多。
2022-09-06 20:53 来自移动 引用
1

天地玄黄宇宙洪

赞同来自: jng199

不是国有六大行么?
2022-09-06 20:07 来自北京 引用
1

lcdc - 股息养老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既然四大行的股息能够养老,那为何还去玩那种做差价的零和游戏?跟着大股东吃个股息,满意了。至于股价是涨是跌,天知道。
2022-09-05 10:20 来自山东 引用
3

hzzlvqq

赞同来自: 我心飞扬33 xineric 画眉

@wyh4030
买银行股不是好的生意,因为你用分红利息的思维来股市,股市是股份,是可以清零的。非常适合一句金融本质:你想的是人家利息,人家想的是你的本金!
想要利息的是那几个大股东:汇金、财政部、社保基金等
2022-09-05 09:07 来自北京 引用
3

wyh4030

赞同来自: jng199 画眉 杨阿贵贵

@FRANK2000
LZ,也就是我,根本不需要赌。财政部作为大股东的国有四大行,会破产吗?你词语不严谨!银行会破产重整,且已有先例。我在此再明确一下哦,国有四大行。一定不会破产!相反,河南村镇行事件,其实,更是对国有四大行的利好。各位,听说过存工农中建交银行的存款,有问题的吗?
不破产,不意味股份不清零。破产,不意味存款不付,有破产制度。至少50万是保的
2022-09-04 19:58 来自浙江 引用
5

FRANK2000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YmoKing Icerivers xiaofeng71 arking83更多 »

@超弦资本
楼主是再赌银行一定不会破产,可惜现实不是想的那么美好
何况银行赚钱的速度就知道,真的不太行,
如果追求个4-5%年化就看看分红,还能接受真出事了还有饭吃就去买吧
LZ,也就是我,根本不需要赌。财政部作为大股东的国有四大行,
会破产吗?你词语不严谨!银行会破产重整,且已有先例。我在
此再明确一下哦,国有四大行。一定不会破产!相反,河南村镇
行事件,其实,更是对国有四大行的利好。
各位,听说过存工农中建交银行的存款,有问题的吗?
2022-09-04 19:48 来自江苏 引用
2

wyh4030

赞同来自: zzzzzzs csh888

说实话,金融行业银行真的不如证券,看看估值就知道,大家更愿意给证券估值高些。银行赚的是假钱,一个企业赖掉本金要好多企业的利息,证券赚的是大把的真金白银,如果证券行业降低员工收入,股价应该有所反映
2022-09-04 19:42 来自浙江 引用
1

wyh4030

赞同来自: jng199

@乔神马233
股民想的是银行的利息,谁想要股民的本金呢?几大行大股东是中央证金、社保基金。
银行有资本充足率要求,作为放杠杆的行业,最怕的是没有资本金。
但是,银行的客户想赖掉本金,甚至银行的内鬼想着这些钱。看看恒大等一些贷款客户
2022-09-04 19:36 来自浙江 引用
0

超弦资本

赞同来自:

楼主是再赌银行一定不会破产,可惜现实不是想的那么美好
何况银行赚钱的速度就知道,真的不太行,
如果追求个4-5%年化就看看分红,还能接受真出事了还有饭吃就去买吧
2022-09-04 16:38 来自浙江 引用
2

乔神马233

赞同来自: hzzlvqq

@wyh4030
买银行股不是好的生意,因为你用分红利息的思维来股市,股市是股份,是可以清零的。非常适合一句金融本质:你想的是人家利息,人家想的是你的本金!
股民想的是银行的利息,谁想要股民的本金呢?几大行大股东是中央证金、社保基金。
银行有资本充足率要求,作为放杠杆的行业,最怕的是没有资本金。
2022-09-04 15:49 来自上海 引用
3

wyh4030

赞同来自: 生身盛世诗书史 超弦资本 jiubaoz

买银行股不是好的生意,因为你用分红利息的思维来股市,股市是股份,是可以清零的。非常适合一句金融本质:你想的是人家利息,人家想的是你的本金!
2022-09-04 15:22 来自浙江 引用
1

廿年奔波

赞同来自: caifeng2018

牛,大佬是怎么做到的?
2022-09-04 15:05 来自山东 引用
0

我心飞扬33

赞同来自:

@wzy7565
二百多万的资金,买了四大行,每年的分红派息近二十万,很满足了,比房产出租和商铺出租的租金要高。
A股只有10万吧,港股不清楚
不过银行股的传统一直都是分红不填权......
2022-08-27 20:32 来自广东 引用
0

king1000

赞同来自:

@zsp950
我实践了两只。建设银行长持3年,微亏割肉。兴业银行高抛低吸,同样三年,爽歪歪,成本都到7块钱了,之前还有配债收益。去他娘的长持不动吃股息,教条主义害死人啊。
闲钱吃息,你不是闲钱就有流动性的压力。所以,是否用银行股吃息,千人千面。
2022-08-24 08:08 来自河南 引用
13

sunkan

赞同来自: xlqy灿烂千阳ch 跑路皮皮 gzjohn LUYUJIANG telescope 分分钟狮子王 我是简单1 上兵伐谋 just4money xiaofeng71 小伞户 Lubin2000 xineric更多 »

@资水
慢慢变富是忽悠人的,慢慢不可能变富,一个都找不出。所有的成功投资者,通通都是快快变富。
靠股息率想致富,做梦吧。
想慢慢变富,结果可能碰上机会快快变富,所谓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如果一笔投资一开始就想快快变富,在预期高收益的同时,必然承担高风险,而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首先考虑的必然是避免过高风险。当然几十万或再略多点玩玩的无所谓,但这样的资金量很难称为真正的投资者。再说,快慢也是相对的,比如说5年翻倍,快乎?慢乎?我认为很快,也许有人认为天天打板才叫快。股息率不能致富乎?假如业绩稳定并略有增长,7%股息率可以慢慢变富,而7%的股息率到4%股息率的过程,则可以快快变富。
2022-08-24 07:59 来自浙江 引用
2

caifeng2018

赞同来自: 中原来客e king1000

4.32买了工商银行
2022-08-24 07:00 来自广东 引用
1

clince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银行股看资产质量,不看股息率
2022-08-24 04:03 来自浙江 引用
1

Neutronstar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前面的都赞同哈,但最后15的PE是说按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能在15年把你的投入赚回来,不是你的持仓成本为0哈。
2022-08-23 20:23 来自广东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4-21 11:03
  • 浏览: 63014
  • 关注: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