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来自: Ujg68gy
对于未来,我们基本上都是基于对过去经验数据的分析,假设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历史会重演,规律会存在,然后作出预判,可能会怎样怎样,然后决策我们要怎样怎样。
说只应对不预测的,其实也必然预期了几种可能的场景,测算了相关情形下的收益和风险(没有模型的也少不了在心里盘算),基于这个制订计划预设应对方案。
我们看不上的,只是不靠谱的预测,比如基于较少信息就过于武断地预测出一个精确的价格,甚至时间、原因都言之凿凿,很多近似神迹的预测根本不用去多想——那必然是不靠谱的。
赞同来自: malajisi
我理解提出不预测只应对这种说法是在说面对市场短期走势的态度的。或者精确点是在说通过预测短期走势,且据此做出择时的交易决策。而应对则是制定交易计划后被动实现交易,而不去判断短期是涨还是跌。当然这个长短因人而异,对应三个知道中时间不知道的情况,也就是核心在说不择时。事先按某种逻辑买入一只股票,到了某个价位或买入逻辑消失时卖或者止损,确实是预测未来这只股票大概率能涨到某个程度才会这么干,抑或是可转债1...说得非常赞,我补充一点儿自己的看法。预测和应对应该是密不可分的(信口开河的预测者不在讨论内),好的预测应该是基于正确的事实、合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结论,是一件比较伤神的一件事。很多分散交易者提倡多应对少预测,大概是每个仓位占比非常小,每个细小的仓位不值得过分伤神预测。同时很多喜欢押重仓的交易者提倡多预测,大概是马上要做的交易仓位比较大,关系重大,不得不慎重考虑。总之,不用的交易者或侧重应对或侧重预测……,但应对和预测是密不可分,不可分割的。一家之言,错的可能性非常大!
赞同来自: 方程组 、guo888000 、韭菜9527 、安忍 、塑料镰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没有凡事预测立的说法。
这个预可不是预测,而是先有预案或叫计划,要有多种可能性预备。
预测只能是一种结果,当预测结果是正确的,没有问题。
如果预测发生差错,又该如何处理?
预案是可以充分论证,做好最坏可能性准备。
预备可以事先演练。
而不是让你事先设定结果,结果不可能都如你所原。
比如水库,到了警戒水位,就一定先降低水位。
而不是先预测水位是否继续上涨。
先预测的话,如果预测水位会下降,即使过了警戒水位,你也不会降低水位。
预测正确没有问题。
一旦预测发生错误,水位继续上涨,就可能发生溃坝风险。
预测正确收益无法覆盖预测错误损失。
很多人缺乏赔率概念。
很多时候致命错误发生概率很低,我们依然要防范致命性错误发生。
比如低价低溢价率转债对比股票,就有赔率上优势。
比如贴水期货,也有赔率上优势。
哪怕只有50%预测准确性,如果你能充分理解赔率,也一样可以赚钱。
赞同来自: UniqueLy 、集XFD 、Jifandailu 、lorzen 、mmmym 、 、更多 »
客观预测可称阳谋,此心法不可学,只能悟。D内叫实事求是,道家称道法自然,这二者悟则以心生律,适合强者入世;说的真好,点赞!
红军的四度赤水胜利是靠预测蒋总的排兵布阵吗?大决战的胜利是靠预测杜律明不会撤退才合围而歼灭的吗?“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
关于实事求是,毛选就不必说了。最近正在读黄奇帆的《分析与思考》,颇具毛选的气质 —— 分析深刻却言语直白。特别下面摘录的《后记》,直指 实事求是 和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至于具体案例,看第一篇《降杠杆和风险化解》就可以了,非常简洁漂亮的解题思路;读起来很爽、忍不住击节而赞。我本人上次读到这么有爽感的文章,还是在看主席的《寻乌调查》。
“在几十年的经济管理和研究经历中,我总结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范式:“问题—结构—对策”。面对各种问题时,先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结构性的、体制性的、机制性的、制度性的短板,通过改变问题的联系方式、边界条件,使得问题朝着理想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转化,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了。上述方法也是我一系列书籍、文章、演讲的核心分析方法。”
赞同来自: gxlis 、mmmym 、ylxwyj 、海浪9999 、pppppp 、 、 、 、更多 »
主观预测,那就是“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后视镜看总会有一半人会预测正确,那又如何?主观预测不会带来胜利。
红军的四度赤水胜利是靠预测蒋总的排兵布阵吗?大决战的胜利是靠预测杜律明不会撤退才合围而歼灭的吗?“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谁主观谁客观还不够清楚吗?投资确实不是打仗,但觉得实力强就一定胜利,蒋总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赞同来自: Ujg68gy 、投资旗舰 、ziwu 、vanilla7 、瀚海银沙 、 、 、 、 、 、更多 »
但是观察了几年,也没真发现啥不预测只应对的赚钱大法。
慢慢的对这话理解的其实是菜鸟跟熟手的区别,菜鸟没经验,对未来会发生啥或可能发生啥没预见性,只想着大涨赚大钱,而一段时间市场没有按预期走甚至完全反方向走就懵逼了,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而熟手交易经验多了,知道市场有各种可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对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很从容应对。但是出现一些新情况时仍有很多熟手不知所措,但一些高手会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把新情况仍然可以纳入自己交易系统。
这个交易系统本质还是预测,这个预测是针对n种可能性的,跟刚入行韭菜二极管类的预测不同。
chineseumi - 中国海 · 全栈基金经理
赞同来自: Ujg68gy 、vanilla7 、懒人养花 、好奇心135 、arking83 、 、 、 、更多 »
事先按某种逻辑买入一只股票,到了某个价位或买入逻辑消失时卖或者止损,确实是预测未来这只股票大概率能涨到某个程度才会这么干,抑或是可转债110以下买,130以上卖,是基于规则及过去的统计,预测这样做胜率高。而触发交易却是被动实现的。
这个市场里,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是基于预测的,区别在有的去预测近期涨跌指导买卖,有的则预测长期胜率赔率而对短期涨跌只是应对。
不过不预测的交易我认为也仍然是存在的,比如永远持有指数,底大概不知道(非负),顶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三个知道都不知道不预测,用本币替换成体现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数,中间靠基于算术事实而非统计的套利。我认为这就不是预测了,如果非要说还是预测,那就是预测未来实现事实套利+长期涨幅加一块大于0。所以其实凡事都有个度,概率大于99.9%的事就已经很接近不预测的事实了,再加上那0.1%的概率也并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案(出现指数归0,那法币还有啥用?)也就不用去考虑了。
赞同来自: Ujg68gy 、cheche88 、海浪9999 、番茄老爷 、zengyongqiang更多 »
本质上任何应对背后都是习惯或者模型下的预测驱动,也就构成了马尔科夫决策链,复杂点用机器学习的话说就是强化学习:你的决策跟你当前状态有关系,为什么在当前状态你选择了这个动作,其实是你根据了当前状态对未来进行了预测(虽然很多人实践了预测,却不承认预测),这个状态可以是你关注测度的集合,比如说溢价率,k线,贴水,业绩等等。
本韭菜认为,将预测与凯利公式(仓位管理)结合形成的马尔科夫决策投资链,堪称完美的投资框架,随便什么策略、品种都可以往里面装。
有的人发出来就是自己开心皮一下,还有的人发出来是为了引导其他人做预期实现,还有的人则是为了通过这种形式吸引粉丝来从别的方面挣钱。
以上这些预测大抵都并不是对走势有绝对的把握,甚至都没太大把握。
这一点概莫能外,哪怕是牛逼如巴菲特,当他出来絮絮叨叨讲投资理论的时候,也纯粹只是为了引导大家按他的想法估值,各家估值套路一样,自然就能把价格顶上去了……
另一个很符合这个特点的金融品种就是比特币
至于很有把握,预测很准且不希望其他资金进来分摊收益的,当然是自己闷声发大财,全仓加满杠杆上啊,谁还在外面没事瞎发帖子水论坛……
赞同来自: cheche88 、Lemonhouse
赞同来自: vanilla7 、波波的未来时空 、辣椒炒粉 、番茄老爷 、wsytss更多 »
你说前者的人预测是真的预测吗?肯定是预测,我们预测的结果是不会大面积爆雷。但不预测谁是最后的爆雷品种。直接无脑上品种分散。后者的不预测难道真的是不预测吗?其实后者也在预测,预测爆雷品种可能在小品种低信用的可转债身上,所以一开始把主要资金集中在金融转债大盘转债高等级转债等身上错过这几年气势磅礴的可转债大牛市。其实后者本身就陷入了预测之中。只是身在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而已。
楼主你好,楼主走好,隔壁安道全qq群才是你不预测的信仰归属。申明一下。我本人是很感谢和尊重安道全老师的。但楼主不能以为自己掌握了纳西木塔勒布的不预测投资圣杯,而看不清看不起其他的投资方法。这是心胸狭隘,闭关锁国的心里特征表现。同时也不利于自己投资认知的提升。股市赚钱多少最终是投资认知的变现。多了解一下,多虚心一点。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赞同来自: fydydhorse
至于说投机中的预测那是更加常见,更加过往历史有些行情可以判断出未来走势
当然这部分非常少了,而且普通人就不要想了,没个五年十年年看盘经验是入不了门
赞同来自: cheche88 、vanilla7 、luckych 、jxlzqq 、南霸天2 、更多 »
作为普通韭菜,银行里面没有若干位数的存款,可以等着收利息就能过着不错,不预测难道等死不成?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大部分人毕竟不是出生就大富大贵,生下来到去世恐怕都没搞清楚钱从哪里来的。如果一般韭菜说这话,可以说脑子糊涂。如果真是富贵人家的孩子说这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ween2020 、guo888000 、凌霄子 、慢牛部落MN 、大海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做趋势的,根据K线统计数据预测;
做量化的,根据模型回测结果预测;
做价投的,根据业绩增长预测;
做套利的,根据不同市场价差收敛预测;
做博弈的,根据揣测对手盘意图预测;
没有一个人不预测的,差别只是预测的依据不同而已。
有人说“只应对,不预测”,那也只是根据历史统计形成了自己的模型,预测了未来的大概率。
所谓三个知道,知道底,知道顶,知道时间,不全都是预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