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来自: J077690083
请允许我解释一个常识...银粉的一个逻辑是,未来银行可以不追求规模增长,而是像澳大利亚的那些大银行那样,疫情前能一直维持90%+的派息率,现在也能70%的派息率。。
银行的利润,大部分是必须用来补充核心资本的,不能用来分红。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的所谓“未分配利润”,也是不能分配的,因为绝大部分已用来补充核心资本。银行的估值,最好是根据派现率,以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来估算
下面随意举例说明,很粗略也不精确,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假设一个银行的资本金100万。再假设根据核心资本监管指标,允许放贷1000万
第一年,吸储900万,放贷1...
这个逻辑,按我在某球的检索,至少15年的时候,云蒙就已经在这么提了。
如果是通过会计手段实现的利润,那就是假钱了。
银行有成百上千种调整利润的手段,兴业现在竟然用减少拨备的方式来调节......
现在是公司爆雷的经济下行期,谨慎的管理层不是应该增加拨备吗?
如果减少了拨备,那么至少这部分增加的利润就是假的。
赞同来自: yanghongyong
在银行报表里面借旧还新能不能发现? 比如皮特今年借了1000万,100万还了银行利息,900万被消费掉了。明年皮特向银行借了2000万,其中的1,000万还了上一年的借款。200万还了银行利息。800万被批准消费掉了。第3年皮特向银行借了3000万,其中的2,000万还了上一年的借款,300万还了银行利息,700万被消费掉了。只要能够借到新款,那么对双方都是利好,银行的营收越做越大利润年年增长,...信用宽松的时候可以这么干,但只要信用收紧了你能借的钱是会变少的,这么干一定会还不出钱变成坏账。那些借了几百上千亿的公司是银行不想给它续借大家双赢么,是不允许这么干啊。
@赵甲 兄贷款可以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赵甲兄所说的应该是信用贷款,信用卡贷款就属于信用贷款。各银行的信用贷款规模都不会很大,多数占总贷款规模的10%+
你实际去银行借一下就知道这种操作能不能行了。不要听网上那些妄人呓语,真要有这么好的事儿,小贷公司早倒闭了。
告诉你一个事实:
能从银行贷出钱的人(公司)都具有良好信誉(征信)。
必须有抵押物。
信用贷款风险大,所以提供给客户的额度通常比较小,想空手借1千万是不可能的,能让你借5万就不错了
以杭州银行为例,按金额计算,房贷坏账率只有0.08%,信用贷坏账率是其几十倍(我记得是30多倍,需要查报表确定)。考虑到一笔房贷的金额通常过百万,而一笔信用卡逾期金额可能只有几千,所以估算下来,出现几百上千个不还钱的卡奴,才会出现一个不还钱的房奴。即,房贷始终是最优质的贷款
银行的走势就是经济危机的前兆,银行最开始从小银行开始重组,慢慢到大银行,最后重组也没用,直接破产(目前国内有前兆了)。未来慢慢清空资产准备承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从1990年(也就是平成二年)到2018年(平成三十年),日本的银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平成元年,日本最大的15家银行,在20年后,无一例外名字都消失了。1.瑞穗金融集团的诞生。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三家大银行在2000年(...其实还是这帮人,换个马甲
也可以叫中国工农建设银行……
在银行报表里面借旧还新能不能发现?其实发现不了。更有甚者,可以从A银行借钱还B银行,从B银行再借还C银行。
比如皮特今年借了1000万,100万还了银行利息,900万被消费掉了。
明年皮特向银行借了2000万,其中的1,000万还了上一年的借款。200万还了银行利息。800万被批准消费掉了。
第3年皮特向银行借了3000万,其中的2,000万还了上一年的借款,300万还了银行利息,700万被消费掉了。
只要能够借到新款,那么对双方都是利好,银行的营收越做越大利润年年...
你再联想到我们M2的增速,你就明白为啥市场高度不信任银行的业绩。
赞同来自: 怡宝tuff
在银行报表里面借旧还新能不能发现?赵乙、赵丙、赵丁。。。赵十亿,这些人不得不用自己的血汗钱去还透支的信用卡本金及利息,加起来抵消了皮特的消费,银行只是个收中介费的。
比如皮特今年借了1000万,100万还了银行利息,900万被消费掉了。
明年皮特向银行借了2000万,其中的1,000万还了上一年的借款。200万还了银行利息。800万被批准消费掉了。
第3年皮特向银行借了3000万,其中的2,000万还了上一年的借款,300万还了银行利息,700万被消费掉了。
只要能够借到新款,那么对双方都是利好,银行的营收越做越大利润年年...
奇怪的是,无论赵乙。。。赵十亿,还是皮特,都对银行恨之入骨,但又不得不去求银行。银行说,你管我挣真钱还是赚假钱,关键的时候你们都得叫我大爷,有种你就销了你的所有银行卡。
兴业在过去的一年,发了转债和700亿金融债,年中又降了拨备(250是几乎最低了)稀释后的每股利润只增加了4%,而实质资产质量恶化!实质还是股市行情不好和银行股不受待见,此前兴业银行资产质量好转经营挺好时也并没有享受溢价。
相当于兴业会计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了个正增长,却被机构散户们一眼看穿了内裤!
赞同来自: alongside 、lcdc 、topiceman 、jjmdh 、苦海争渡 、 、 、更多 »
收储放贷也是一个非常安全的生意,在现有的抵押贷款制下,只要不出现内鬼,坏账都是可测、可控的。巴菲特说过,只要不做傻事,银行是一门好生意。
银行是一个“躺着都能赚钱”的生意,不要拿金融危机倒掉的雷曼来类比,08年美国垮掉的银行都是“投行”,储蓄银行都活得很好。
在长期通胀的社会里,银行是最能收益的行业。90年代欠银行几百万坏账的都是大户,可现在翻回去看,那点钱根本不值一提,相反那些存钱的人是最吃亏的。同理,现在看似巨大的坏账,只要验钞机还在运行,最终都会被通胀抹平。
但是银行里面分化也很厉害。部分银行没有按照监管的要求进行经营,甚至有的银行内部人员里勾外连掏空银行资产,不排除此类银行未来会更艰难,甚至被兼并重组,股东权益清空。
赞同来自: yanghongyong 、neptunus 、lweila
我的结论是假钱。
核心原因是融资的庞氏化。庞氏化融资理论上只要贷款增速超过利息率,那么可以无限盈利。
你看看银行股,他们的贷款客户有几个能还本金的?
赞同来自: 鼓楼滚雪球v 、巫灵啊啊呜 、callput 、neptunus 、马大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放开了拼,肯定会被蚂蚁这样的干掉蚂蚁有个屁的竞争力,绕开监管无限加杠杆而已。钱自己赚,风险丢给整个金融系统。
现在监管一跟上,立马嗝屁。
蚂蚁干的破事还少吗。当年把私募债和垃圾保险公司(宝能系前海开源这种)的万能险卖给散户,然后通过变现贷款卖给招财宝用户狂加杠杆,一直到侨兴债爆掉,大批招财宝用户收不回本金,要不是浙商银行垫付,绝对一地鸡毛。按理说,你众安保险给保的履约险,不是应该保险公司先陪,然后你保险公司和侨兴债的买家,承销银行,发行方去扯皮,凭啥让招财宝用户承担逾期。这种垃圾公司如果能做大,绝对是中国金融市场的毒瘤,有毒资产制造机
赞同来自: 巫灵啊啊呜 、明园 、Restone 、neptunus 、YmoK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银行的利润,大部分是必须用来补充核心资本的,不能用来分红。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的所谓“未分配利润”,也是不能分配的,因为绝大部分已用来补充核心资本。银行的估值,最好是根据派现率,以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来估算
下面随意举例说明,很粗略也不精确,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假设一个银行的资本金100万。再假设根据核心资本监管指标,允许放贷1000万
第一年,吸储900万,放贷1000万,杠杆已经用足
第一年底,拨拨算盘一算,扣除各项成本并纳税之后,净利20万
这20万可以分红吗,不行
如果这20万全部分红,那么第二年的时候,放贷业务就没法开展,因为杠杠已用足,不允许继续放贷。所以,这些利润大部分必须补充核心资本,能分配一小部分就不错了
所以,钱是真的,但确实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