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国营危爆厂上班,冬天的时候要把手指伸到结冰的胶水里面去粘产品,同事们都很羡慕一墙之隔坐办公室的人,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将来有朝一日可以坐进办公室接待客户,做管理者。但是我妈和我说,她从来都不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危爆厂经常出生产事故,办公室就在生产车间的隔壁,出了事一样的跑不了,可能因为传达的原因还会跑的慢一点。
隔壁车间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以后,我妈下定决心要离开这个国营单位。我妈说她这辈子都很感谢我舅舅,因为在她走投无路之际,舅舅给她张罗了一个卖布的摊子。
我从小就是在我妈卖的布料上爬来爬去长大的,我妈起初在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卖布,后来有了点钱就从卖布变成了卖服装。
那个时候大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比谁是农贸市场服装销量第一,我妈话很少,人也瘦瘦的,都是在一旁听着。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大家比来比去的那个第一名,好像还没有她生意挣的多。
她和我说,在农贸市场做生意,主要是两点:
第一就是别人有的货要卖的便宜,别人没有的货可以卖的贵,然后推荐客人买贵的。大家天天比第一,她就盯着所谓的第一第二去学习,她们畅销款货她也要有,然后畅销款她就比别人便宜一点,营造出我们店物美价廉的形象。她说当年在农贸市场大家都怕了她,我妈对外宣称她可以从家里带饭去吃(我外公家当时挺有钱的),做生意就是为了找个事,不靠这个挣钱,气势上就压倒同行。但同时进一批款式差不多但是品质高一点点的货。那个年代大家特别看重面料,她就选稍微重一点点的,让别人上手一摸一提,果然不一样。这样别人有的我们便宜,宾客盈门,我们还有别人没有的品质更高的货,一相比较客户就心甘情愿付高价买贵货了。
第二就是做生意要勤奋虚心,她说有的人稍微生意好了几天就不可一世,动辄给自己放假看戏逛街打牌。她说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四天都在摊位上,每天早上她和我爸都是出了名的第一个到农贸市场,晚上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关门,平时的兴趣爱好就是到街上的大店子里面取经,所以我的感受就是从小我爸妈似乎只有过年那一天晚上,才能休息休息一起看个春晚吃个饭。
后来我妈做生意挣了钱以后,就一门心思想离开农贸市场出去做生意,她想去我们的主街上买个门面。因为只有中午的时候才有时间,所以她天天端着饭盒沿路挨个看,她说市委招待所门口的门面又大又宽又便宜,只要二十万。我爸不同意她买,她继续端着饭盒到处找,最后我爸妥协了,说给你买一个,你别得了想病,我妈这才如愿以偿的在街上开了自己的服装店。
我妈因为在农贸市场有了历练,出来就没有再做女装了,她打算做的是中老年服装店。她的第一个店子就开在新华书店旁边,自己当了自己的房东。她说这样就比较方便照顾我,她在服装店卖衣服,就把我放在新华书店去看书。
所以我的小学初中就是在新华书店长大的,我看书之余就在店子里面写作业,我觉得我的成长环境还是挺好的,有数不清的免费书籍可以看,而我的同学们都没有这个便利,我感觉很开心,然后我妈也能安心的做她的中老年服装生意。
我妈做了很多年中老年服装,我后来问她为什么要选择中老年服饰,她告诉我:
一,中老年服装和一般的服装不太一样,款式单一,没有流行元素,三年前的款和三年后的款基本变化不大,所以没有库存压力。
二,老人家都要个实惠,所以我们的店根本没有装修,十年如一日就是几个大衣架子,墙上都掉皮,然后我们的店子都是自持门面,所以对外宣称就是,反正自己的门面不要房租,就是挣点饭吃,老人家听起来很舒服,认为我们就是卖实惠的店,我们也从此没有了装修的折旧。
三,中老年服装店的核心买单人群根本不是老人,而是带着老人来尽孝心的儿女。要体现孝心的根本办法就是买好的衣服,而好衣服的特点就是要贵。所以我们店的衣服,其实可以说是全城最贵,也就变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全城最好的中老年服装店。
怎么维持这种体系呢,她总结有几个要诀
1.会定价的艺术
别人一件30块进的衬衫,卖60块左右是市场价。我们一件45块进的衬衫,卖160块是我们的定价。一开始我爸认为我妈疯了,怎么可以这样子卖,但是市场证明我妈是对的。因为服装是个非标品,你定了这个价格以后,客户就觉得你这个果然好一些,他心里就有一个暗示,你卖的贵是因为它好,而且我们的成本确实也贵了15块钱嘛。假如过年过节想给父母买一件好衣服,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要带着父母来我们家的店子买,因为所有的老人都知道,去新华书店旁边那家店子买是有面子的,买了在老人间都是有聊资的,所以每逢大的过年过节,我妈就要很兴奋的和我说,今天又做了两万多块钱生意。
2.对待供货商要大方干脆讲诚信
我妈和我说,别人去进货,都喜欢到处比价,放肆砍价,为了一件一两块钱就可以跑一整天。她不一样,她喜欢花时间去找畅销款式里质量较好的衣服,然后也不太和供应商讲价,只和对方提一个条件,我们县的货,你只能允许我一人做独家销售,而且承诺人家,一定会多销他们家的货,然后说到做到。这样我家的货就变成县城独一无二的了,哪怕款式差不多,我们也能说这是杭州的品牌,上海的品牌,和本地的货不一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供应商就会愿意给我们免费铺货。还有一点就是绝对不能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不要人家催,你主动就把款打给人家,你讲诚信做生意干脆,人家就会同等的对待你。如果你要开拓新店,一众供应商第一个支持你,也不会让县城第二个人出现他们的品牌,甚至新店铺货全部都可以免费供过来。因为你帮别人挣了钱,所以等到你要退货的时候,人家也会宽容一点,帮你多退一点,这样就又形成了一项新的核心竞争力。
3.不要自己乱价
每到变季,服装行业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打折,满街的服装店都贴着各种黄色红色的大条子,仿佛不卖出去就会砸在自己手里。我妈最反对的就是打折了,我家基本上很少会洗货。我妈宁愿把没卖完的衣服存到家里的仓库,或者利用和供应商优质关系把货退掉。她说别人本来买我的货就是觉得我的货好,一旦打折别人就不觉得我的货好了,反正中老年服饰又不会过季,能退则退,不能退就来年再卖。
4.对待客人要有耐心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一位老人拿着一件衣服说有质量问题,非要退钱。那时候我妈去银行去了,我和店员在店子里守着。店员说我们没有退钱的规矩,你这一看就是穿旧了故意搞烂来换,我也和老人大吵一架,最后老人拿着衣服愤愤而去。等到我妈回来,我很高兴和我妈说起这个事,我妈就告诉我,有时候还是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咱们这件事看似是赢了,其实我们输掉了一个客户,可能她以后再也不会来了。当时在店的一众客户看着我们这样子搞,大家心里都会有杆秤。凡事不要意气用事争个输赢,而是要把问题处理的漂亮。
很多供应商都怂恿我妈去扩张,去多开店。因为他们觉得我妈会做生意,他们也愿意支持她。但是我妈挣了钱后,她更愿意买门面。她说她看到了许多扩张的人,后来连原有的生活都保不住。她觉得扩张的核心是要懂管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她没读多少书,不会管理人,既怕和别人起冲突,又无法对员工说出很严厉的话。但是门面听话,没有情绪,每年只需要拿着它去收租就好了。所以她挣了钱以后就买门面,实在要扩张,她就拉上她的兄弟姐妹。
后来果然就出了问题,最终我舅妈姨妈单干了,剩下我舅舅与她合伙。我舅舅平生酷爱炒股,不单单白天看行情,晚上也要看,进货要看手机,连做生意都心不在焉。挣钱的时候意气风发,心思根本就不在铺子里。15年牛市,他说他挣满500万就收手,等500万够了,他又开始盼600万。
我妈说,她根本就不信他这种话。她认为投资本就是一条康庄大道,为什么存在到了多少多少就收手这种道理呢?只有赌博才存在收手一说啊。但是我爸就对舅舅就颇有微词,每年分这么多钱给他,然而所有的经营决策都是我妈,他做的似乎更像是个店员的事。
我妈说,她当初从爆炸的危爆厂出来,就是舅舅给她张罗的摊位,后来发现低风险投资这条路,也是源于我舅舅炒股告诉她打新。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带着弟弟发财她认为理所当然,但是她也告诫我,做生意不要找亲戚。
直到我老婆开始了她的事业,我妈才真正的退休。因为她觉得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搞中老年服装行业了。临近歇业之前,她想把店子让给已经单干的舅妈的儿子,她还是觉得一家人不要有隔阂。有稳定的客源,有成熟的定价体系,有一众交情深厚的供应商,她认为对我表弟来说这是一个好差事。
她告诉他不用担心房租,反正随行就市就好,既然也不打算干了,我们仓库里的存货也一并送给他了。我妈没想到的是,我弟去经营了一个星期,从他的铺子里调来了一批货,从仓库里调来一批货,借势就是各种贴条子各种洗,一个星期后,存货出清完毕,关门,歇业。
我妈和我说,如果她带着他去认识一下供应商,把道理掰得更碎点和他讲就好了,不过似乎她也没有义务要这么做。说到底,无论多少钱多少财富,人,才是决定成事与否的决定性变量。
之前我妈做服装店的时候,特别喜欢和一些带父母来买衣服的厂矿老板聊天,她说那些大老板也觉得她和一般卖衣服的人不一样,而且因为也不存在什么同业竞争,就什么企业经营情况都和她说。她也喜欢和一些医生老师公务员聊天,她从他们身上又发现了另外一种生活。
她说她选择买门面选择低风险投资,本质上还是因为她认为她不懂管理。等到她领悟到了管理的真谛的时候,她却已经老了。她把她领悟了一辈子的所谓管理告诉了我。
她认为的管理就是,风险要自己担,所以这块蛋糕才是属于你的。收益要分给别人,别人才会把帮你把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人都是厌恶风险,渴望收益,你要做的事就是要会识人,德才兼备的人。当你带领别人去挣钱,别人终究会让你发财。她和我说,直到后来她才明白,在经营的世界里,钱不是最重要的,人心才是。管理的艺术,便是识人和平衡人心的艺术。
我问她,那这些经营的技巧,你是怎么想到的呢?她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和我说了一件往事。
她说她在危爆厂上班的时候,一个月收入一两百块,我外公家那时候在做生意,一年除去家庭开销结余七八万。我妈有一次替我外公去存钱,利息一年有三千多,这让她认识到了一个道理,钱比工作重要。
后来外公分家产,因为观念比较传统,传男不传女。我姨妈拉着我妈去要,我妈拒绝了她。她认为,父母带了自己这么大,就不应该去问父母要钱,人应该要靠自己。这么多年下来,事实也证实了她的说法,人比钱重要。
她一直强调的就是要靠自己。如果要想领悟一件事,就必须要亲力亲为,不能假手于人,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去思考问题,自己对自己每一个行为决策负责,时间才会让你领悟更多的事。
她和我说,做这么多年生意,她也不是没有遗憾,或者与其说是遗憾,不如说是当初没有选择。
一,择行很重要。中老年服饰终究是个小行当,你做的再成功,也没有办法和做大了的厂矿企业比。而有的行当,你即使做的很一般,人云亦云不出彩,行业性质也决定了财源依旧滚滚。另外一个,县城生意你即使做的再好,市场容量决定了,和沿海城市根本没得比。
二,选择合作伙伴很重要。只有大家共同奋斗,才会让你觉得付出值得,如果没有好的伙伴,就不如一言堂。她发现在县城里,帮派制管理模式的企业往往发展的比较好,就是一个老大,带领一众小弟们去挣钱。看似一言堂,实则老大在发展中锻炼了决策,小弟在发展中锻炼了执行,最终精兵强将,无往而不利。
这些年,我们过的平安顺遂,我妈也渐渐老了。她经常和我唠叨的,从十几年前的事变成二十年前的事,最近,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她说,她结婚的时候,我爸带着她去北京住地下室,看天安门,看故宫下雪
她做生意的时候,我爸就抱着我在布上爬
卖老人衣服的时候,他们就让我在新华书店看书,她们去做生意
我们住在跑马楼的时候,床下藏满了西瓜,我们三个人一下可以吃好大一个。
后来住在楼梯间的时候,一有风吹草动,我爸就起来护着她
每天晚上,别人店九点钟就关门回家了,我们三个人就坐在店子门口的长凳上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多做一两个生意,一直守到十点十一点。
她买了一些门面,如果我不会读书,大小还能当个老板
哪怕后来条件变好了,我们租一个2000块的房子住在一块,开着顶棚掉下来的颐达到处跑
我们渐渐超越了身边的亲戚和朋友
我们住进了自己的大房子,娶了媳妇,有了孙女
每天都照顾奶奶和外婆
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有两个梦想,第一她喜欢看书,所以她买了一家书店。第二她喜欢买衣服,所以她买了几家服装店。
她说,只要朝着你的初衷不断努力,生活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美好的生活从来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一手一脚经营出来的。
楼主真是太能写了!我佩服的要死!答主有点谦虚了 你这不是小学文化 仅仅是小学学历 但学历也代表不了什么的。你的文字透露出你是一个很有文化最起码是有一定文字功底和学识素养的人。
按超额财富获得算做成功的话,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不多。我觉得这不多的人群里都是不可复制的。有人主要靠勤奋,有人主要靠智慧,有人主要靠运气。但是,勤奋智慧运气都必须兼顾两样,您如果只有一样的话也很难获得成功。搞投资的人大多都不是什么勤奋的人(反正我特别懒),我主要靠运气,小学文化水平靠着家里有个稳定的工作,早年还给买了房子。99年去创业一塌糊涂幸好只是赔了小钱,工作吃...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yingbin195 、夜里偷笑
哪年的事情呀?日本打工三年可以在上海买3套房子。。。初中的时候大概是99年00年吧
我家当时也买过一套黄埔小房子,7万块钱。当时说会动迁,最后弄到去年大放水才拆的钱。
当时虽然小日本的收入翻我们20-30倍差不多,但上海女人能有这种决心魄力和认知还是蛮厉害的。
赞同来自: XIAOHULI92 、miaozai 、stylexf
没啥借鉴意义那个年代对小商小贩还是比较友好的,而且信息差很大友好?80-97年这段时间,社会对个体户是排斥,歧视的。98年后就好很多。为什么,98后下岗潮,原来特制内最最看不上小商小贩的人,很多被迫也出来摆摊养家了。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非凡猪 、roark 、Zhangkli91 、npc小许 、FF章鱼更多 »
在他初中的时候,只身一人去日本打工,工作了三年然后回国。然后上海买了3套房子。1套在松江、1套是黄浦动迁房。
当时在大学的时候听到室友说了这事,还挺新奇惊讶。现在回想,不得不说大智慧大胆量大决心的人才会这么做。
那时大学时代已经普及手机了,但每个宿舍还是会有座机电话。他老妈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每通话1分钟,当中会插播30秒广告。我室友说,这样通话就能免费了。
虽没有给家庭带来大富大贵,但是她也给子女的铺了一条自己力所能及的成长道路
云南的小鹏 - 投资就是重复实践物超所值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neverfailor 、Jackie202009 、白柏 、非凡猪 、 、 、 、 、 、更多 »
充满智慧
在阿姨经营服装店中,我学习到:
①垄断核心利益
作为唯一代理商,高质衣物货源的垄断,为后来的高价高利润销售策略提供了根本基础
②注重长期利益
一是不打折扣清库存
二是敢于花费提服务
这两个事都是把握好短期和长远的关系,在能维持远端高利润的条件下,是明智之举
③关注营业细节
门面不装修,节省成本提升利润
中老年定位,细分行业库存价值高
与经销商关系好,可以协商退货降低库存提高周转
从 开创护城河
到 扩大护城河
在没有谈及杠杆率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利润率、提升周转率
竞争优势是怎么保持乃至扩大的
差异化的根本是什么
差异化能否保持
都是很值得思考的点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企业的文化果然精彩
长乐未央 - 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看准了方向和品种2有安全边际的下重注,选择一个赛道就和男人选择一个行业一样重要
赞同来自: aj007 、明目标稳脚步 、willchenjian 、非凡猪 、xiyueza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这句话真是大智慧
工作做了才知道,人都是厌恶风险的
但是超额收益,只能来源于风险
赞同来自: 非凡猪 、一梯八户 、还剩19次交易 、neverfailor 、量化基本面 、 、 、 、 、 、 、 、 、 、 、 、 、 、更多 »
按超额财富获得算做成功的话,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不多。我觉得这不多的人群里都是不可复制的。有人主要靠勤奋,有人主要靠智慧,有人主要靠运气。但是,勤奋智慧运气都必须兼顾两样,您如果只有一样的话也很难获得成功。搞投资的人大多都不是什么勤奋的人(反正我特别懒),我主要靠运气,小学文化水平靠着家里有个稳定的工作,早年还给买了房子。99年去创业一塌糊涂幸好只是赔了小钱,工作吃了劳保还能继续回去上班,在单位找了条件挺好的媳妇。媳妇整天唠叨我得房太远(那时候四环就是荒郊野岭),我一想单位附近在买吧,又靠着家里买了房。当时几千一平米,家里给了我三十万,一算贷款利息又打听了附近的房租,很果断做了决定。
说实话,首先要感谢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又是在北京,还是赶上了好时候。我一个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凭借算房租和房贷利息的数学水平赶上了房价上涨的春风!这是何等的运气啊!所以,我是典型的天上掉馅饼大傻子吃罗圈饼的那种。如果在中了彩票什么的,估计就是上辈子做了大善事了。
到了做股票上就没了运气,因为这个市场本来就是主要靠智慧的。08年到15年做股票投资都不挣钱就是特正常的事,因为没有脑子想不明白事在这个人精的市场里肯定就不行了。总结一下,勤奋智慧运气要在不同的路上发挥其优势。买房就是运气,股票就是智慧,勤奋应该是在工作上吧?
赞同来自: 雪雁悟道 、最初梦想1990 、明目标稳脚步 、非凡猪 、集思致富 、 、 、 、 、 、 、 、 、 、 、 、 、 、更多 »
楼主母亲非常像我一个亲戚,也是小县城摆摊卖衣服起家,新华书店对面买铺面开店!不过我那个亲戚主打便宜走量的衣服,业内成“吼货”,根据流行趋势随时换款式,跟楼主家打法不一样。
我自己毕业工作两年后也觉得不能靠工资,辞去了不错的工作出去做生意两年,在这过程中也发现管理的本质,意识到我的性格不适合管理,才又几经周折回到职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投资。
不管楼主母亲的年代还是现在,聪明的人总能更快发现本质的东西。
本想打赏,一看金币已空,最近行情不好,就白嫖一篇吧哈哈
赞同来自: 明目标稳脚步 、非凡猪 、还剩19次交易 、hantang001 、skyblue777 、更多 »
畅销的布料我也有,而且价格更低。这是成本领先策略。
更好的布料我有,别人没有,利润更高。这是差异化策略。
开老年服装店,避开红海,进入蓝海,蓝海策略。
一个县独家代理,垄断策略。
老年服装折旧小,用什么名词,想不出来?
赞同来自: 一梯八户 、touraco 、二零20大吉大利 、boeing767 、苦咖啡2022 、 、 、更多 »
很多人还是不以为然,或者赞叹一声后羡慕一眼,仅此而已。同样学知识,人的吸收能力差异很大,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有的是学霸有的成了学渣;同样在人大附中读书,有人上了清华北大,李天一进了监狱;整天看NBA学习,还是打不好篮球;同样上集思录,有人稳定盈利了,有人还在追涨杀跌。
就如同不少人抱怨:封基/分级A等,以及一些股票和转债案例,都已经是过去式了,甚至永远消失的东西,学了也是白学。
孙子兵法是2千多年前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直到现在却依然是必学的军事著作,对于这样显而易见的反例,这些人视而不见。
菜市场卖菜的大妈们,其中也不乏有个别类似于楼主妈妈这样的能人。许多光鲜亮丽的大老板其实根本不值得一提。
人们往往看同一本...
赞同来自: willchenjian 、非凡猪 、一梯八户 、集思致富 、还剩19次交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就如同不少人抱怨:封基/分级A等,以及一些股票和转债案例,都已经是过去式了,甚至永远消失的东西,学了也是白学。
孙子兵法是2千多年前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直到现在却依然是必学的军事著作,对于这样显而易见的反例,这些人视而不见。
菜市场卖菜的大妈们,其中也不乏有个别类似于楼主妈妈这样的能人。许多光鲜亮丽的大老板其实根本不值得一提。
人们往往看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或者同一样东西,但实际上看到的却又是不同的东西。
XIAOHULI92 - 唯自渡方是真渡
赞同来自: 童童年 、九月森林 、量化基本面 、海浪9999 、阿宽20211019 、 、 、 、 、 、更多 »
从之前楼主的帖子就看出来啦,做生意都是有传承的。我家也是,:)别的小姑娘偶像是小鲜肉,我的偶像是雷军和史玉柱。。。爱好是分析赢在中国,感谢哔哩哔哩。。我算是第三代了,不过我家每代卖的货都不一样,我自己是温州人带我入行的。我自认为是有点生意天赋的,但是题外话,真的比不过温州人,他们家族传承太厉害了,思维比我灵活太多了,也能吃苦。能做大做好,肯吃苦,有天赋缺一不可。现在判断本行业大势得转向,我实在干不动,就直接转投资来了。
希望以后我们家族能像楼主家一样发达吧。祝楼主摄影事业越来越好,题外话,我爹就是摄影行业的,不过我一点都没遗传到艺术细胞:)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很多供应商都怂恿我妈去扩张,去多开店。因为他们觉得我妈会做生意,他们也愿意支持她。但是我妈挣了钱后,她更愿意买门面。她说她看到了许多扩张的人,后来连原有的生活都保不住。她觉得扩张的核心是要懂管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她没读多少书,不会管理人,既怕和别人起冲突,又无法对员工说出很严厉的话。但是门面听话,没有情绪,每年只需要拿着它去收租就好了。所以她挣了钱以后就买门面,实在要扩张,她就拉上她的兄弟姐妹。"
赞同来自: touraco 、风过树梢 、happysam2018
她说,只要朝着你的初衷不断努力,生活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美好的生活从来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一手一脚经营出来的。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