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网坛巨星费德勒宣布退役,我作为他的粉丝也一阵伤感。费德勒在体育界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用俗话讲,就是大家都认同他很牛X。
“牛X”通常代表着羡慕。但是如果深究下去,同样是羡慕,不同的人获得的“羡慕”又不太一样。一个深圳有几十套房的土著,身价过亿,过得花天酒地,也会被很多人羡慕。但是大多数人对这种“土豪”的“羡慕”和对费德勒的“羡慕”有区别——对前者的羡慕,很多人会夹杂着嫉妒,甚至少数人还带着鄙视;但对费德勒,一般都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认可。
更深入点探究,对费德勒的“羡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想是因为人们觉得费德勒的成就来自于他的独特能力——他在网球场上如艺术家一般的发挥,这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人都做不到。而多套房的土著,大家认为他的财富不是来自于个人能力,而是投胎好、运气好。当然,有人说投胎也是一种能力,那就从另一个角度看:费德勒的卓越“属性”是没有办法转移给其他人的:不管一个人多想成为费德勒,也没法练出他的球技。但是“土豪”的财产,从理论上是很容易转移给其他人的:假如土著把房产都赠与给我,那么只要几天功夫,大家就不羡慕他了,转而羡慕我了。
本文讨论的“牛X”,就是费德勒这种无法转移的,只属于个人特有的“卓越属性”。“牛X”这个词不好准确表达这层含义,我下面换一个说法,叫做“具有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
很显然,“有钱”不算这种能力,因为钱转移起来很容易。“有权”也不能算——换个人上位,权力就变了。“考上清华北大”算一种“卓越能力”,因为这个没法转移给其他人。一个状元可以来教我,但教得再用心,让我去参加高考,我大概率还是考不上清华北大。更进一步总结,我认为“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需要同时满足下面4个特点:
- 可证明性:一个人可以自称“我内心很强大”,“我有超强的使命感”,“我每晚在梦里是另一个帝国的皇帝”……但是这些“能力”恐怕很难被认可,因为它们不容易被证明。通常来说,“卓越能力”需要对应的“公认成就”来证明。比如自称“学习好”用处不大,而“考上清华北大”肯定会被认可为“学习好”。一个人说自己“思维敏捷”,其他人只会笑笑,但他如果能上《最强大脑》这类节目去比赛,那就会获得普遍的认可。
- 稀缺性:人可以使用双足行走、奔跑,这在物理学上其实是超高难度的能力——机器人研究了几十年也做不到稳定的双足行走和奔跑。但是,没人觉得双足奔跑是“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跑。只有跑得比绝大多数人快(比如苏炳添那样),才能叫“卓越能力”。
- 难以获得性:一个人如果看了一万部电影,或者去过大量的景点旅游,应该算稀缺了。大多数人没看过这么多电影,没玩过这么多地方。但是多数人并不认为看一万部电影是“卓越能力”,因为他们觉得只要自己有时间,也可以去看一万部电影,即,这个事情的达成没什么难度。相比下来,“跑一百个马拉松”就难多了,需要身体素质、耐力、毅力等很多“卓越能力”,会被很多人佩服。
- 被很多人向往:我从小在一个小镇里生活,在一些熟悉的地方玩了很多年。有可能我对一些生僻的地点特别熟悉,比如我知道哪棵树下有几个蚂蚁洞。但是这种偏门的“能力”不会被大多人向往,他们觉得这能力“没什么用”,因此不会成为“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
“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是否重要呢?我认为它是很有用的。最近有很多讨论是关于职业投资好不好,会不会与社会脱节的。我觉得这和是否具有“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有一定关系。有很多人会说:追求这么多干嘛?人生在世,身体健康、家人平安、开心快乐过一辈子不就行了吗?——这话当然没错。但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如果能够有某方面能力获得他人认可,还是会产生更多的心理愉悦和自我满足感,同时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我而言,如果让我可以选,在不付出过多的代价的前提下获得某项“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我肯定是乐意的。如果有人还是对这种追求嗤之以鼻的话,不妨再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希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具有“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
投资本身是不是一项“卓越能力”呢?对于有的人肯定算。比如巴菲特的投资能力就得到了普世的认可。但是散户的投资能力在“可证明性”这一点上非常难,首先业绩是不是真的就没法考证,除非实时公布所有操作并长期接受公众验证。其次,投资能力的证明太过于耗费时间,三年五年的业绩在很多人眼里都只算“短期”,觉得是只不过是运气好。强如巴菲特,都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卓越,获得认可时已经垂垂老矣,远不如“考上清华北大”这种成就来得早,可以骄傲一辈子。更何况,漫长的投资之路上,翻车的可能性太大了。即使像王亚伟这样曾有辉煌的业绩,一旦业绩掉下来,很多人也不认可了。如果是像我这样其实并没有“卓越投资能力”,只不过是靠一点普通、简单的方法赚点生活费的,那就更没什么值得社会认可的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自己能在某方面获得“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从而得到更多的满足感?
赞同来自: wdwonderone 、PorcoRosso 、yizhouhit
得,既然软件行业内的知识也不能讲,那以后只说投资,其他什么都不谈。
过度贫富差距,社会会增加动乱。
任正非的名言,人才是用钱砸出来的。
华为之所以强,还不是研发强度比其它公司高。
开源并不是科研的主流行为。
技术进步更多需要不断升级迭代,需要资本高强度介入。
美国科研投入资金比重要比其它国家高的多。
中国房地产投入资金比重要比其它国家高的多。
美国大学基础研究也需要政府拨款,社会捐助。
开源软件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能搞,大量科学技术需要高昂的设备,需要大量试验,这些花费都是很大的。
赞同来自: 棉花糖1357
比如安卓(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都是回馈社会的不同方式,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我个人更倾向于能力回馈胜过资金的捐助。
单谷歌的GMS并不是开源的。
开源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郭美美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一些事情。
比如韩红捐助自己财富,韩红的影响力,又影响很多人进行捐助。
如果韩红只是嘴炮,他人会跟随她捐助嘛?
理由很简单,钱都是政府印的,哪里需要钱,政府直接印,远比靠公民捐款有效率。
但是像Linux系统,以及高科技产业的人才,尖端知识,政府光靠钱怎么也印不出来。只能靠一腔热情的牛人来主动贡献。
单谷歌的GMS并不是开源的。
开源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郭美美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一些事情。
比如韩红捐助自己财富,韩红的影响力,又影响很多人进行捐助。
如果韩红只是嘴炮,他人会跟随她捐助嘛?
赞同来自: alongside
一个人首先得实现个人价值,再追求社会价值、首先要确保自己生存无忧,否则不用谈回馈社会的问题。
费德勒和比尔盖茨已经实现个人价值,证明自身强大。
你再回馈社会才有意义。
在座的,连个人价值都没有实现,去谈社会价值,是否太奢侈了?
马云有钱,可以说不喜欢钱,对钱不感兴趣。
你没钱,你说不喜欢钱,对钱不感兴趣。
他人是两种感受。
比尔盖茨没有足够财富怎么搞NGO?
如果生存没有问题了,想要回馈社会的时候,我觉得钱不是最重要的变量。因为要论慈善、扶贫等等这类事,政府做起来远远比民间有效率,资源配置也更合理。一些明星试图花大钱去搞慈善,反而还惹一身的麻烦事。
而政府解决不了的,恰恰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参与的人、以及稀缺的能力的问题。我所处的软件行业看这个问题就很明显:因为大家开价都很高,真正牛的程序员往往选择的是工作环境而不是薪水。蓬勃发展的开源软件更是明证:那些顶级的程序员,宁可一分钱不要的去写开源代码,纯粹就是因为对行业的热爱,想要推动行业进步。Linus写风靡全球的Linux操作系统时,可没有一个公司给他发工资。
"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在USTA网球评级中,4.0在整个体系里是偏低的水平。网球职业选手起步都在6.0以上,而每0.5的差距都可以造就比赛吞蛋的结局。所以4.0遇到任一个职业球员,在他们眼里都只是个笑话。
什么是社会?肯定不是一小撮人,更不是个人。楼主网球水平很高,估计读书成绩一般,所以特羡慕考上北大清华的人,但你个人的感觉不代表“社会”。其实你的网球水平放在北大清华学生中是前1%,他们应该羡慕你的网球水平,你觉得自己牛逼吗?但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你不如他们,这个稍后再说。
什么是认可?认可是偏向正面的肯定。某贪官位高权重物质享受条件好,甚至他还可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我的职业是程序员,网球只是个爱好。要说水平,我写代码的水平肯定远比网球高。但是体育上的很多心得往往能给人其他方面带来不小启发。
生存肯定是第一位的,生存都保证不了其他任何追求都别谈了。要谈赚钱绝对是写代码比搞体育来钱容易多了,而对论坛上的大佬们来说,投资又比写代码来钱快多了。我发帖的原本动机,是看到论坛里经常有人说不工作感觉脱离社会,社会认可度低之类的,于是试图剖析一下这个问题的原因。同时思考了一下对于生存不愁的人,下一步应该追求什么。这个问题对我自己也很重要,因为我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也是会不工作的。即使对于有工作的人,如果当前事业并非自己人生的目标,也值得想想是不是同时干点别的。
1、费德勒为什么获得了这么高的评价。
这个网球圈子里大概有共识,首先是成就足够高,大满贯数量、排名记录什么的;其次是技巧出众,华丽啊,优雅啊,全能啊,总之不是靠努力就能实现的;最后是人格魅力,谦逊友善、严于律己、温和待人、热心公益、家庭和睦等等。
体育明星能同时做到上述三条的,其实很少。
2、人怎么能获得高社会评价。
参考费德勒的例子,首先要通过成就达到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次是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创造价值。价值可能是有形的收益,也可能是无形的知识、价值观等。同样是富豪,杰克马自己HAPPY,比尔盖茨去搞NGO,社会评价自然天差地别。
3、楼主自己怎么能获得高社会评价。
如果认同上述路径,楼主得看看自己的成就到底有多高,社会影响力有多大,然后明智地使用自身资源,努力实现效用最大化。
楼上很多兄弟,其实是认为人不需要用社会评价来证明自身价值,这是另一个话题。
赞同来自: 阿戒1899 、tianyantong
什么是社会?肯定不是一小撮人,更不是个人。楼主网球水平很高,估计读书成绩一般,所以特羡慕考上北大清华的人,但你个人的感觉不代表“社会”。其实你的网球水平放在北大清华学生中是前1%,他们应该羡慕你的网球水平,你觉得自己牛逼吗?但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你不如他们,这个稍后再说。
什么是认可?认可是偏向正面的肯定。某贪官位高权重物质享受条件好,甚至他还可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但社会并不认可他,因为他对社会的贡献总体是负值。
什么是卓越能力?起码是当下同行中的前五名吧。体育成绩达到当下同行中的前五名,难度太高,网球你起码要达到一亿人中挑一的优秀,才能算卓越。但读书只需做到千里挑一就能达到读北大清华的门槛。读个名校较好的专业,未来大概率能混个中产阶层,但一名网球选手取得千里挑一的成绩,未来大概率难靠网球混个收入尚可且稳定的饭碗。
所以,怎样让自己显得牛叉不重要,生存是第一位的,尽量选择竞争相对不激烈的赛道。
挺高兴的,看到好多回帖终于谈正题了。没错,我想讨论的的确是类似于“成功学”的话题,但是我看过一些成功学的书,感觉讲的那些玩意儿不是我想知道的东西。首先,我不希望讨论怎么“修心”。我认为心理学有科学的方法,不用去用国学、玄学包装。我们只谈做事的技巧,学习的方法、诀窍,用英文讲,就是know-how。其次,“有钱”和“有权”都不是我的目标。原因我在主帖的一开始就讲得很清楚了。如果说非要问我为什么追求...感谢分享。进入这个市场五年了,18年亏损,之后的几年包括今年都是正收益。从去年开始,明显感觉到遇到了瓶颈,那种每隔一年甚至半年就觉得自己是个傻x,认知迅速迭代的状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停滞不前。跟打网球的例子挺像的。
目前仍然不知道如何再有效提升自己。暂时先转为调整状态,最近不论是锻炼还是作息都很好,不过觉得愈发远离了对市场的思考。反而是在焦虑中,更能激发对交易机会的挖掘和把握。
真正【研究】数学的人俺觉得很牛x,
真正【学懂】量子力学、相对论的人俺觉得很牛x,
那些【顿悟】物理理论的人,哪是上帝派来的。。。
其他人包括俺,只能装逼而已,呵呵...
也就是楼主说的“显得很牛x”,而已 :)
赞同来自: 惠程工
谢谢宿不移老师一直以来的喜欢。今天坐了一天的高铁,刚刚翻集思录才看到老师的回复,诚惶诚恐。我想说,其实我们并没有老师说的这么好呢。我妈做中老年服装店的时候,认识一个也是专门买门面的叔叔,有一次他带着他妈来我们店买衣服,看着我们那墙上掉皮的装修,他说出了一句和别人不一样的话。他对我妈说,你的这个摊子肯定很挣钱。我妈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笑道,你也有那么多门面,不挣钱,你还会在这里干?这个叔叔,买...受益匪浅!!
患者:大夫,怎样让自己显得很牛X?
大夫说: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
患者:自从2年前我打网球发现一般人打不过我时,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让我吃饭睡觉都不规律了,工作都没法做了!好难受……
大夫: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严重些?
患者:平时没什么两样,就是人一多我就有这个想法,特别是美女多的时候,我就想秀一下肌肉,还有看到身边有很多一群辣鸡的时候,这种情况要严重些
大夫推了推眼镜,又看了看患者,对患者说:这是一种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得治,不然以后会很麻烦,要慢慢来,我先开点药吃吃,下个礼拜再来复查诊,药要按时吃,不要胡思乱想。
大夫在电脑上面一顿操作,对患者说,好了,下去缴费取药去吧!
患者高兴的说:谢谢大夫!
等患者走了,旁边的大夫说:老李,看着这个病人病情挺严重的,你给他开了什么特效药了?老李笑笑说:你还是太年轻了,开什么特效药,谁都有年轻的时候,荷尔蒙分泌过多,等他遭受了社会的毒打了,棱角磨圆了,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好了,我就给他开了点维生素吃,从B1开始,没事还可以补充一下维生素,挺好的。
未完待续!(本故事纯属娱乐,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博君一笑耳)
赞同来自: 立義 、FUZE 、柚子不好哭 、hydk 、风收益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首先,我不希望讨论怎么“修心”。我认为心理学有科学的方法,不用去用国学、玄学包装。我们只谈做事的技巧,学习的方法、诀窍,用英文讲,就是know-how。
其次,“有钱”和“有权”都不是我的目标。原因我在主帖的一开始就讲得很清楚了。如果说非要问我为什么追求能力,可以举一个例子:我的网球水平最高时大约接近4.0吧(看不懂数字意思的,只要知道数值越大越强就行),我也打过2.0的比赛,3.0的比赛,但回忆起来,我始终觉得水平越高的比赛对抗越激烈,越让我快乐。并不是说拿到冠军后向别人装X很快乐(虽然那个也确实快乐,但不是最主要),而是整个高水平对抗的过程就很过瘾,我喜欢。
人生是一场体验,体验得越多人生宽度就越大。而任何专业达到更高水平时,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这跟去陌生地方旅游探索有一点类似。这段有点抽象,不知道好不好看明白。
那怎么能快速达到高水平?第一想法当然是“走捷径”。“走捷径”这个词会让很多人嗤之以鼻,那我换个说法,叫做“不走弯路”。
我算半个业余网球教练,经常教圈子里的初学者。十几年下来,我发现学网球的业余球员存在非常普遍的规律:绝大多数人在2.0,3.0等固定的水平阶段上会产生技术瓶颈,大量的人停在那个水平数十年也上不去。无论怎么努力练都一样。
我仔细观察他们在训练中的表现,再结合我自己的体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是否愿意主动改变自己的习惯。
大多数的球员在击球时是滞后的,教练都知道这一点,也会反复的提示“击球点靠前”,但是观察绝大多数学球的人,他们不管怎么被提示,击球点也还是滞后的。在一次又一次重复自己熟悉的“错误方法”中,他们不断的强化错误的肌肉记忆和节奏感。
当我分析出这一点后,我开始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来压缩击球节奏。办法也很简单:我逼着自己每次都在感觉打不到球的地方开始提前挥拍,每个球都这样打。然后,才几个月时间,我的水平在之前停滞十年之后又突然提升了一大截。
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简单,但是大多数人做不到?因为大多数的球员本能的恐惧,他们觉得在那个位置击不到球的,他们根据生物学的本能反应判断:球还那么远,现在挥拍怎么可能碰得到球嘛?但是他们没有时间仔细想:一个300多克重的球拍移动一米多的距离也是要时间的啊!
再好的教练,除了一遍又一遍的唠叨提示,在这种情况下真帮不上什么忙。人的进步还是只能由内在驱动的。
从此我认为:在瓶颈阶段,要敢于多路径尝试,不管那条路在你现在看来多么不可能成功,当你发现当前的路已经走不通时,勇敢的去试一试看起来不可能的那条路。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难,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赞同来自: 子非鱼b 、得得里 、素素Kelly 、努力吃饭吃饭 、Lazarus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goalsum我这种憨直型的不太会绕。按照你的说法,柠檬妈妈已经获得了你所说的“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而无需经过“被社会认可”这个过程,是这样吧?你的问题就是怎样获得类似的这种卓越能力,是吧?那么假设我们现在采访柠檬妈妈:请问您是如何获得这种卓越能力的?您获得这种能力后有没有感到更满足?我不知道她会如何回答,我猜想一下她回答的大意:做好自己,脚踏实地,开动脑筋,多角度思维,勤奋负责。卓越不卓...谢谢宿不移老师一直以来的喜欢。今天坐了一天的高铁,刚刚翻集思录才看到老师的回复,诚惶诚恐。我想说,其实我们并没有老师说的这么好呢。
我妈做中老年服装店的时候,认识一个也是专门买门面的叔叔,有一次他带着他妈来我们店买衣服,看着我们那墙上掉皮的装修,他说出了一句和别人不一样的话。他对我妈说,你的这个摊子肯定很挣钱。我妈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笑道,你也有那么多门面,不挣钱,你还会在这里干?
这个叔叔,买门面比我妈早,当初收房租也比我家多。退休了以后,卖了一栋楼,买了一台卡宴,开着它一会儿川藏线,一会儿去新疆。剩余门面的钱,一不搞民间借贷,二不搞证券投资,就是一门心思在银行买理财,自己的女儿,也在银行上班。
我妈说,如果我不回来做低风险投资,可能她也就和这个叔叔一样了,买点儿银行理财,收点儿房租。我们近些年取得了一些小成绩,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走上了低风险投资之路。这条路更适合我们的性格,也不用与人打交道,相对容易走一些,挣的也多一些。这是运气,也是幸运。她说她是个俗人,做生意搞投资就是想挣点钱,然后让身边的人生活好一点。
我家老房子门口的巷子转角,有一家馄饨店。我刚回家乡的时候,我和我妈特别喜欢在收摊之后,到这里吃碗馄饨当宵夜。他家的馄饨很清爽,泡上紫菜,热腾腾的吃下去很舒服。每次我们去,都是宾客盈门的,很多人特意开着车从很远跑过来吃,巷子口都堵得不得了。他家开了十几年,老板娘是个70多岁的老太太,带着几个子女一起做,儿子下馄饨,她一个人在那里坐着慢慢包。
我妈说她家应该还挺挣钱的,做了这么多年,大家都口口相传赶着来吃,一年挣个几十万应该没问题。
但是有一天,馄饨店关门了,又过了一段时间,馄饨店重新开张。听说有一天老太太包完馄饨,晚上睡觉突发脑溢血,没有救的过来。
后来我们又去那家馄饨店吃了几次,总感觉差了点什么。他家变成了既卖馄饨,又卖米粉的店子。重新装修了一下,变成了新潮的工业风,把门面也扩大了。米粉的码子,种类繁多,定价比之前贵了一点。但是吃粉的话,老板舀码子的手总是要抖几下,一碗粉就剩了一点点码子,吃的不够爽。馄饨的骨头汤,似乎也能尝出点味精味,肉也没有之前放的那么足了。整个店子,似乎也没有之前那么干净整洁。
我妈和我说,生意不是他们这么做的。做生意,就是要做口碑。用心包好每一个馄饨,用好材料,做出一碗自己会满意的馄饨,而不是把挣钱摆在第一位。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客户会用嘴巴和眼睛感受得到,你稍微收贵一点,客人都能接受,然后才会成为回头客,慢慢做大。她对我说,如果她娘还在的话,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她是个有坚持的人。
后来馄饨店的生意就真的慢慢的转淡了,我们也搬离了那间房子,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从前那个做馄饨的老太太,我妈很是敬重。老太太应该早就有了够花的钱,却依然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说她做不到。现在的社会喜欢用挣钱多少来论英雄,我妈觉得不是这样。把馄饨做好,把店子搞得井井有条的,老太太用一辈子就做好了一件事,她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挣钱不过是给她的一份奖励而已。这样的人,在我们整个社会还有很多。我们这边人民医院的大内科主任兼副院长,实打实的地区十大名医之首,很受群众敬仰。她说这个副院长是她同学的老公,当初是乡下的赤脚医生出身,后来才去到人民医院。她还在上班的时候,有一天,她去她家玩,看到他老公拿着一个猪的心脏在摸,把她吓一跳。她问这个是干什么的,她同学说,他老公技术不太好,所以就买了猪的心脏在家里琢磨做手术。我妈说,那天可是休息日啊,一个人在业余的时间,都能够想着怎么把工作做好,那就有点了不起,现在发展成这个样子,其实是可以预见到的。
我妈没啥朋友,平时就喜欢在河边散步。有时候我爸和她一起散步,有时候我和她一起散步,但她更喜欢一个人在河边走,边走边想以前的事情,我觉得这样有点孤独,但她不觉得。我妈散步也不太看路,有一次她和我爸回来,我爸和我说,你妈不看路差点踩到了一条蛇,还好我叫住了她,我爸笑着对她说,你看我救了你。
最近我到宁波来有点事,我和老婆邀她一起来住住柏悦酒店,便宜又能升套房。到东钱湖边散散步,吃吃黑珍珠的钱湖渔港,享受享受,反正家里也有保姆照顾老人了。她说算了,宁波柏悦她来过,东钱湖和我们河边相比也差不多。她说她要在家里盯着我爸,我爸最近血糖有点高,她要控制他饮食。然后说她在家里帮我带女儿比较好,女儿才刚刚开始学说话,又没有打疫苗,当下不要乱走。
想起我昨天在家的时候,女儿学会说了一句话,”小白兔,白又白”,吐字很清晰,说得很顺畅。我很开心的表扬她,说你真聪明。后来吃饭时,我妈和我说,很多年前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她看过一本育儿的书,里面有一句话她至今都印象深刻。
她说,不要表扬孩子聪明,咱们应该要表扬她的进步。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阙为方
针对这句话,我有一点反向的思路。我读过的一本受益匪浅的心理学书籍,其中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提出一种思路——无条件自我接纳。你提到的“更多的满足感”属于有条件自尊的范畴。而这样的行为是根据你对自己当前或过去特点的局部评价,对你的个性进行的整体评价,它不是永久性的,需要不断重建。这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让你拼命追求社会的认可,却只能证明你在拼命;当别人没有按照应有的方式对待你时,导致恼火、愤怒;帮助你向世界展现出虚假的一面等等。总之,我认为这样的满足感是短暂的,让人欲罢不能的虚幻。
以下是我摘录的一点笔记:
有条件自尊
- 当你的思想、感情、行为可以帮助你(及其他人)取得主要目标时,你将它们定义成“优秀”和“值得推荐”的思想、感情、行为。当你取得这些结果时,你讲你自己和你的整体评价为“优秀”。因此,你的自我评价取决于你的“优秀”成就。
无条件自我接纳
- 选择可以帮助你(及其他人)的目标和价值观,同时坚定地接纳或承认你自己或你的整体,不管你是否表现优秀,是否获得其他人的认可。即使当你认为你的行为不理想、不利于你所选择的目标时,你仍然承认或认可你自己。
赞同来自: janescheng 、goalsum 、XIAOHULI92 、好奇心135 、田野麦芒 、更多 »
这涉及到几个因素。
所选行业的社会关注度和竞争激烈程度。比如,同样艰苦训练十几年,乒乓球冠军可能就比举重冠军获得的社会关注度高,但另一方面,热门行业可能面临更多的竞争而难以出头。所以,如果能预测到社会变迁的方向,选中当前冷门但日后可能成为风口的行业,那么早期投入的就容易获得高回报率。
在获得社会认可过程中,获得的其他附加收益。附加收益越多,在成本核算上就越有利。比如你磨练了某种技能,除了能让别人觉得你很牛X外,还能赚很多钱,或者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身体健康,交际能力等等,那就比较值得。反过来,在某方面确实强到让人赞叹,但在满足自己虚荣心之外,却没有现实的收益,那为此付出太多可能就不那么值得。
目标受众群体。比如你根本不在乎广大普通人怎么看,只在乎业内人士的尊敬,那就可以选择那种在社会上认知度不高的专业。反过来,如果你想征服的主要目标人群,就是普通俗人,那就要尽量避免曲高和寡的境地,成为娱乐明星的收益,可能就比成为考古专家要大很多。说实话,普通俗人缺乏专业素养,并没能力分辨“真的牛X”还是“看上去牛X”,征服这类人群,还是外在的东西比如钱财,头衔,荣誉这些管用,无冕之王还不如戴个假皇冠更能招摇过市。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在有天赋和兴趣的项目上,自然就会比别人有优势,容易做到付出相对少成就相对大。如果只是因为某个行业在社会上热门,众人趋之若鹜,就不顾自身条件去参与,未必会有理想结果。
综合以上来看,如果对投资比较有天赋和兴趣的话,努力成为成功的投资者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一是会赚很多钱,对普通人,这比虚幻的社会地位实用多了。二是目标群体如果是广大俗人的话,他们评价一个人是否牛X,还是会把钱财作为比较重要的参考的,赚很多钱未必能获得“行业大牛”那种程度的尊重,但比社会平均水平肯定是高的。很多职业投资者社会形象很一般,跟他们不太在意这方面有关,真的在意,用心包装一下(弄个什么私募之类的头衔),骗骗俗人是管用的。
赞同来自: linshanghong 、口口夕口木
比如费德勒,是靠比赛成绩决定的,无论你是否认同他这个人,你是否无法否定他的比赛成绩。
投资也需要靠成绩说话,至于别人是否知道,和成绩没有关系。
比如工作中,只需要你的老板认同你的能力就行,至于社会是否认同有什么关系?
成人之间认同本质是利益交换。
而不是像拜神一样崇拜。
大魏忠臣毌丘俭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赞同来自: 吉光 、柚子不好哭 、imba汤 、zhxyh 、wjwdx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觉得人本质上区别没有太大,很多时候在于见识和机遇,就好像我现在感觉自己低风险这块入了门,但这些其实跟我自己关系不大,并没有什么是我想出来了,无非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但是当从我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不明真相的人群也会很惊异其间的奥妙,或许在他们眼里我此时就是个牛逼的人,只不过是他们不知道获取途径罢了。世间万物,各种成功的人士,很多也不过如此,无非提前有人铺了路,有人提前获得了信息,有了guideline,努力只不过是最次要的事情了。很多人讲自己多辛苦多努力,无非是借口罢了,不然世界首富必然是天天拉磨的驴。可以听一听,说一说,但是说多了,让自己真的信了,那就太蠢了。
再换个角度,牛逼又能怎样呢?很多人看历史天天把自己代入曹操,桓温这种枭雄,梦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满足,但历史的评说还不是个小姑娘,你的功过评说完全取决于后世的社会状态,是好是坏是褒是贬,在很多时候其实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再或者说,真的有人记得吗?人只会记住对自己有影响的人和事,记得你曾经牛逼除了当做吹嘘装逼的资本之外又有何用?随便举几个人,魏无忌,马援,陆抗,李泌,韦皋之类的,甚至李存勖李嗣源的也不见得有几人知道吧,他们曾经不牛逼吗?无非都化作历史的尘埃了,也没人记得了。远的不说,现在的陕西甘肃又还有几座多公祠左公祠呢?
看了很多历史,慢慢我的心境变的自然,尤其是进入社会多年后,我再也不会把自己代入到决定他人命运的高欢一类,而会把自己自然代入到某个朝代的一名普通白丁,我希望能在自己勤劳付出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生活。
我这种憨直型的不太会绕。
按照你的说法,柠檬妈妈已经获得了你所说的“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而无需经过“被社会认可”这个过程,是这样吧?你的问题就是怎样获得类似的这种卓越能力,是吧?
那么假设我们现在采访柠檬妈妈:请问您是如何获得这种卓越能力的?您获得这种能力后有没有感到更满足?
我不知道她会如何回答,我猜想一下她回答的大意:做好自己,脚踏实地,开动脑筋,多角度思维,勤奋负责。卓越不卓越的我并不知道。至于满足感,我就是我,没有另一个比较对象,更多的满足感无从谈起。
这是一种获得“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的方式,并没有刻意去追求,自然而然就得到了。
另一种是科学家、医学家、艺术家等,是一开始就有追求目标的,理想照进现实了。
还有一种,比如原来是出老千的赌博高手,后来回头是岸立地成佛,利用自己的技能进行反赌宣传。
有什么办法获得这种“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这题目实在太大。成功学、心学、第一性原理、天赋和努力等等,都能给出一些答案,但恐怕又都不是能满足你的答案。我觉得不如就对照上面说的三种类型,顺其自然吧,何必强求?尤其是”卓越“,简直是奢求呢。
你说的这些在方向上和我要讲的一样,但是要求比我说的“卓越”还高多了。好多评论以追求个人舒服为最高宗旨,说明追求个人舒服也是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
其实卓越是个相对概念,一个人可以在自己家庭里卓越,可以在一个班级里卓越,也可以在一个小镇里卓越。考上清华北大,至少在高考同龄人中算是卓越的。
至于辛德勒,以及革命烈士,他们的个人品质也是公认卓越的,而且都是有明确的事迹得到证明的,符合我说的“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
但是看看评论回复,好多都是批判追求卓越的,以追求个人舒服为最高宗旨。更别提什么“报天下”了。
平凡的人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也能获得社会认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298352685126026&wfr=spider&for=pc
赞同来自: 柚子不好哭
那就以柠檬豪斯的妈妈为例。感觉你还是把我的原文理解成了要追求“尽可能出名”,以及“在社交圈里面有面子”。但我本意想说的是追求一种“能力”,“被社会认可”只不过是“能力”的定语。现代社会认可的能力是很多的:自信、自立、坚韧都是社会认可的。而不认可的,恐怕除了违法犯罪,就都是消极颓废,为害他人的那些东西。
柠檬妈妈在她的服装贸易行业和商铺出租行业,都默默无闻,看上去很平凡。然而在JSL,在低风险投资行业,虽然她没有亲自说一句话,虽然她的故事没有涉及任何证券投资的案例,却已经是JSL公认的低风险思想大师。如果柠檬不说,我们又有谁会知道这么一位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大师呢?她又何尝有什么不满足呢?
银行商铺那个案例,如果买下来,儿媳妇就能以原银行员工的身份,去找老领导收房租,让...
一个小镇的商人,在小镇里做到顶尖,那么至少在“小镇商人”这个圈子里,她肯定是卓越的,经商能力是被社会认可的。至于要不要往小镇之外的媒体大肆宣传,都不会影响这种能力的社会认可属性。她的满足恰恰来自于自己在行业内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和我原文讲的价值实现是一样的。
而银行商铺的例子,我不了解故事的具体细节,但我可以做个假设来讨论(如果这个假设不对,那就当是我虚构的一个场景,请原谅):找领导收租这件事情体现出来的能力也许是“羞辱别人”,或者“爱慕虚荣”,而我不认为这些能力是被社会所认可的。而不去做老领导的生意,体现出的是“高风亮节”、“不计前嫌”等等品质,这才是社会认可的。所以你举的这个例子,恰好证明了我所说的要求追求“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啊!
什么是社会所认可的,不是看一个基层小圈子的风气,而是看整个社会的核心导向。我还是那句话:你怎么教育孩子,那就是你认同的价值观。你会教育孩子“高风亮节”,还是教育他要“爱慕虚荣”?在这种价值判断上,我还是相信大多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有些人表面上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作出很多妥协,但是在下一代的教育上,他们还是会教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东西。而未来我们的社会,就是当今我们教育的下一代啊。如果下一代都认为“舒服躺平”是最高追求,“卓越能力”是自卑的体现该批判,那这个社会要完了。
拥有某项超高技能。一般人如果能在某项领域达到专业的级别水平,即可获得身边人的普遍认可(某某的某能力很牛X)。登峰造极者像苏炳添、像郎朗、像齐白石....社会公认牛X。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权力;或拥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或获得某类难度较高的证书(奖项)。
有钱。能登上服不服排行榜的人都很牛X。即便达不到服不服排行榜,但是能让身边人都“知道”很有钱的人,也显得很牛X。
能让别人尊重的人显得很牛X,尤其是能获得牛X的人尊重的人显得很牛X!
想显得很牛X的人至少达到以上四条之一。
楼主的结论大体上正确,但举的例子很拉跨你说的这些在方向上和我要讲的一样,但是要求比我说的“卓越”还高多了。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人生目标是:修身、齐家、报天下(原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人理解:牛叉≈被社会认可=(修身、齐家)之后的“报天下”
一个人是否会被社会认可、被普遍尊重(被认可的高级阶段)、广受爱戴(被认可的更高级阶段),他(她)必须要满足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的某种需求才行,但不一定要具备卓越能力,有时具备普通能力即可。
高考考上北大清华,连“修身”阶段都没...
其实卓越是个相对概念,一个人可以在自己家庭里卓越,可以在一个班级里卓越,也可以在一个小镇里卓越。考上清华北大,至少在高考同龄人中算是卓越的。
至于辛德勒,以及革命烈士,他们的个人品质也是公认卓越的,而且都是有明确的事迹得到证明的,符合我说的“被社会认可的卓越能力”。
但是看看评论回复,好多都是批判追求卓越的,以追求个人舒服为最高宗旨。更别提什么“报天下”了。
赞同来自: 画眉 、竹小丫 、风过树梢 、幽灵资本 、wuseq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柠檬妈妈在她的服装贸易行业和商铺出租行业,都默默无闻,看上去很平凡。然而在JSL,在低风险投资行业,虽然她没有亲自说一句话,虽然她的故事没有涉及任何证券投资的案例,却已经是JSL公认的低风险思想大师。如果柠檬不说,我们又有谁会知道这么一位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大师呢?她又何尝有什么不满足呢?
银行商铺那个案例,如果买下来,儿媳妇就能以原银行员工的身份,去找老领导收房租,让老领导陪笑脸,多有面子啊。当这事传开了,多么被人认可啊。但是柠檬妈妈不考虑这种面子问题,而是从实际出发,不买这个铺面。
做好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知道自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好,证明自己就足够了。优秀的人难道需要别人认可才能满足吗?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人生目标是:修身、齐家、报天下(原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人理解:牛叉≈被社会认可=(修身、齐家)之后的“报天下”
一个人是否会被社会认可、被普遍尊重(被认可的高级阶段)、广受爱戴(被认可的更高级阶段),他(她)必须要满足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的某种需求才行,但不一定要具备卓越能力,有时具备普通能力即可。
高考考上北大清华,连“修身”阶段都没完成,与“报天下”差得就更远。
网球大赛出成绩后的罗杰费德勒,具备了过人的网球比赛能力,可以说完成了修身阶段,并达到了被网球迷普遍尊重的阶段,即,他满足了某些网友爱好者欣赏网球比赛的快感(球迷的多巴胺分泌需求)。
职业股民做到了可以炒股养家的成绩,甚至还拿出一些钱资助亲戚朋友,只是达到了“齐家”阶段,仅被小范围人群尊重。
沃伦巴菲特,他不是职业股民,他是职业投资经理人兼企业所有者,本质上是个大资本家,已经达到被普遍尊重的阶段,因为他帮助某些人赚了钱,还做了很多慈善。
奥斯卡辛德勒,二战期间救了很多犹太人,所以至今他在犹太世界广受爱戴。
能力不一定要卓越,黄继光,作为军人能力一般,但已达到受国人广泛爱戴的程度。
那么,严谨的问题是指这个吧?你理解成要追求尽可能出名了,而我本意想说的只是在某行业内得到认可。因为业内普遍认可其实就代表了社会的“认可”。对于有成就的科学家来说,他在科学圈内被认可了成就,就已经算“卓越”了。而且还很容易证明,现在有SCI、引用计数等各种数据可以很容易评价学者的大致水平。
我也提出严谨的问题:为什么要在某方面获得“被社会认可的,而且还得是卓越的能力”?你现在已经有满足感,为什么要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难道你认为被钱学森光芒掩盖的诸多科学家不值得?难道你认为不太为人所知的企业家就不算成功的企业家?
企业也是一样的,本来企业应该追求的就不是知道的人多不多(除非是做大众快消这类营销品牌的),在企业界有他们的成功标准。有些衡量标准可能偏多元化,比如社会责任之类的。但至少也是成就说出来后社会公认是正面的。
足够优秀到卓越块就可以了。仅仅比普通人强一点会遭到羡慕嫉妒恨,而比普通人强特别多就只会收获赞美。主帖里的深圳几十套房的土著比普通人不是只“强一点”吧?照样遭到羡慕嫉妒恨而不是真诚赞美。所以我分析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钱就是社会对人的认可的衡量标准之一这个说法只在一定程度上对。比如在同一个行业的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当然是对能力越强的人开价越高。
所谓的清华牛逼
就是上清华了毕业年薪100万 上蓝翔毕业年薪10万
这两者之间的差 就是表示了社会 或者说其他人对这个人的能力的认可
除了工资以外 很多其他能力也会得到钱上面的回馈
比如在公司舔领导 在股市根据多因子轮动转债 跟着温州团炒房
实际上这都是个人特有的卓越能力 也符合lz说的四个特点 而最终结果 都是变得比其他人更有钱
所以脱离钱谈牛b 有失偏颇...
但是一旦跨行业,这个平衡可能就不存在了。互联网火爆时,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收入,很可能超过航天行业里一个资深工程师。难道那些普通程序员的水平比资深航天工程师要高?恐怕不是这样。
再举体育界的例子,就更明显了:中国女子垒球队曾经获得过奥运亚军,但是她们自称连一副手套都买不起。前几年还有国家队的体操运动员去乞讨的新闻,这些都说明并不是只要某方面能力卓越就一定能获得大量财富。
集思录很多大佬投资赚钱都是哗啦啦的大笔进账,大佬们应该会认识一些身边能力很强的朋友(比如在没落的传统行业一直深耕技术的),赚得却不如自己多。应该很好理解这个问题。
为什么叫显而易见呢?因为大部分人可能不是亲历者,也就是ta不知道这个人到底牛不牛,只是从一些外在表现觉得这个人应该很牛。
如果这么分析下去,ta就具有了典型的韭菜特质:从众,追随,比较等。
那么,ta关注哪些外在表现呢?
1. 极端值。平均值肯定很一般呀。
2.具体可感的极端值体现。比如豪车豪宅。
3.其他韭菜口中的极端值,也就是声誉。
赞同来自: coolchan 、烈火情天 、嘟歪 、used2bvivian 、charlies 、更多 »
你在意谁的看法,说明你就是那个层次的.只有跳出这个层次,你才会摆脱
你会在意农民工对你的看法吗(没有贬低意思)
不会.因为不是一个level
你会在意马云对你的看法吗?(没有抬高的意思)
不会,因为不是一个level
你会在意同事,家人对你的看法吗(没有其他意思)
会,因为你看他们,如同他们看你.在一个level上,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其实这些都没意义.不是他们肯定你才会成功..你持续稳定盈利了.他们自然肯定.
赞同来自: 唐顿庄园 、goalsum 、Jifandailu
竟然那么多人还在讨论“显得”很牛叉不合理, 然后还阐明观点应该要“真”的牛叉
。。。。。。。。。。
大家就只看标题就开始写文回复了么? 连楼主文章第一行内容都沒看?
赞同来自: zdjun 、一团小叶子 、甘泉 、yandabai 、skyblue777 、更多 »
从实际价值来说,真的牛X>自认为牛X>显得牛X。
“真的牛X”不必说,“自认为牛X”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最不济能避免自卑内耗。真正“自认为牛X”的人,一般不太在意别人能不能理解和欣赏他的牛X之处,别人能欣赏自然不错,别人不能欣赏只能说明他太愚钝,反而会因此产生更多智商优越感。
而太在意“显得牛X”的人,往往是不太自信,内心都不觉得自己真的牛X,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显得牛X”来给自己壮胆,或者通过“显得牛X”来换取别人的认可。“显得牛X”也不是完全没用,能短暂满足一下虚荣心,也常常能换来一些实际利益(比如求职,交友机会多一些),但因为他不是“真的牛X”或者他相信自己其实并不牛X,整个过程中他是心虚焦虑的,生怕真实实力被别人看穿,这种心理状态并不健康和享受。没有真实实力支撑的“显得牛X”,甚至最终会被证明是一种负资产,有人愿意成为马保国吗?
所以,不能舍本逐末,还是应该专注于追求“真的牛X”,或者至少“自认为牛X”,至于“显得牛X”,有了前两者,并不难得到这个副产品。“自认为牛X”的人除非刻意隐藏,接触多了别人自然会觉得这个人言行“显得牛X”的,所谓霸气侧漏。
赞同来自: 李乐毅 、skyblue777
按楼主所说,所有门槛够高为人所需的技能都算,所谓各行的技术大拿了。
不过考上清北这个能不能骄傲一辈子也是要花几十年证明的,因为混得好好中途会不会犯错都是未知,只能说起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