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庆节看了一本些碧桂园的书,又对这个行业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建筑行业就是借钱借钱在借钱,扩张扩张再扩张,一旦不能扩张了,等着就是死,甚至保不住现在的现金流。
赞同来自: jameslamgz 、大家好 、好奇心135 、luckych
这种大央企的成长性和稳定性不需要过度担心,政府会考虑基建饱和后这类企业的出路。所谓高应收、高负债这些西方会计学忌讳的财务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央企,股价不涨的主要原因是机构不抱团,而某些中小型基建公司股价却被游资炒老高,但基本面远不如央企基建公司。股价不涨的主要原因是机构不抱团?摊子大,散户太多,很多筹码在散户手中不卖,机构怎么抱团?!需要多少机构去当活雷锋?!
赞同来自: 音扬 、长期复利之路 、happysam2018 、跑路皮皮 、SHIGANWAN 、 、 、 、 、 、 、 、更多 »
经营现金流为负
赚的是“假钱”
我转一下某基金经理的解答:
这是一个财务上的常识题,当一种生意模式需要较大规模的营运资本投入的时候,并且业务还在增长、订单还在增加的时候,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金额就是会持续的小于净利润。那么反过来,当它的业务停止增长的时候,应该回归到二者相匹配的状态,甚至是现金流还会比利润稍多一些。这个是一个财务上的常识,这种商业模式就是这个样子的,不是什么硬伤,也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大毛病。
其实绝大多数的公司在增长的过程当中都需要适度的资本投入,那建筑业务需要投入的是营运资本,其他一些重资产的业务,需要投入的是固定资本。只有当大家不增长进入到平稳状态的时候,现金流才会好,也自然而然的会变好。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机械的去看待和套用一些财务指标,还是要理解指标背后的商业实质
赞同来自: 秉承认
港股这些银行、基建、房产、证券、保险、多元金融企业,最后都沦落到2pe,这是世界普遍现象,还是中国特色。动不动就共同富裕,股东玩个毛
一个企业赚钱,还得制度,环境跟上,不然赚再多也是零
赞同来自: wdwonderone 、不知子 、wuchunlong
净资产才2800多亿,应收款就超过这个数字了,还有3000亿的存货加在建工程。这样的企业没有经济学上的意义啊,当然其他方面有意义的。一个年收入万亿的公司,应收款1818亿,很过分吗??
哪个公司不是3-5个月的账期,什么东西都不要张口就来好么
赞同来自: wdwonderone 、来考试的 、econometrics
就如银行与恒大有关的都无法涨一样,特别是光大银行
赞同来自: 大勇止割 、xineric 、等待等待牛市 、fengxubryan 、wuchunlong更多 »
之前不也是持续了四年的阴跌,搞得很多人怀疑人生
股市就这样,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慢牛反而是很稀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