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做空是我的信仰
没啥意思,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缓交的是本金,以后收税的是本金+盈利!!!这么搞其实和自己炒股一点优势都没有,即使是45%的税,你到退休起码30年左右,30年的本金+盈利交的税可能比你现在本金的45%还高,除非你买的基金亏损。毕竟我现在自己炒股赚的钱还不用交税!!!我的天啊,你炒股交了印花税千分之一大哥。这税最贵了


0
没啥意思,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缓交的是本金,以后收税的是本金+盈利!!!这么搞其实和自己炒股一点优势都没有,即使是45%的税,你到退休起码30年左右,30年的本金+盈利交的税可能比你现在本金的45%还高,除非你买的基金亏损。毕竟我现在自己炒股赚的钱还不用交税!!!

0
对普通工薪层没什么吸引力,但如果收入适应税率是10%,就应该参加。
以账户收益率4%、个人收入所得税3%测算,第七年收益率就衰减到4.4%以下了,即税收优惠抵减增益不足10%。
个人收入所得税10%测算,第19年收益率就衰减到4.4%以下
个人收入所得税20%测算,第29年收益率就衰减到4.4%以下
个人收入所得税20%测算,第36年收益率就衰减到4.4%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都是静态测算。
今后债券收益率总体趋势是逐步减低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可能逐步提高,税率是逐步减低趋势,个人收入逐步提高。
结论是必须参加。
以账户收益率4%、个人收入所得税3%测算,第七年收益率就衰减到4.4%以下了,即税收优惠抵减增益不足10%。
个人收入所得税10%测算,第19年收益率就衰减到4.4%以下
个人收入所得税20%测算,第29年收益率就衰减到4.4%以下
个人收入所得税20%测算,第36年收益率就衰减到4.4%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都是静态测算。
今后债券收益率总体趋势是逐步减低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可能逐步提高,税率是逐步减低趋势,个人收入逐步提高。
结论是必须参加。

7
赞同来自: mercykiller 、流云涛声 、hantang001 、好平安 、hao8000 、 、更多 »
我不担心个人养老金的优惠。我只担心基金公司的职业操守。香港的强积金2000年以来14年盈利、8年亏损。看起来大部分时间是盈利。但是,强积金亏损不断在刷新纪录。

0
@songbuting
30年自己操作,最终超出个人养老金30%的收益,集思录不少人都能做到吧?我就是这个意思,除非可以用来直接消费掉(买商业险),但是估计是类似年金险(2%-3%);否则投资受限的资产,应该是不值的(政策有变动风险),高税率人群对收益不敏感另说。

2
@songbuting
只有2个方向:自认普通人则参与个人养老金;自认超人则省下1000元和自己其他钱一起杠杆拉满。
否则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放弃远大于贷款利率的稳定收益。
30年自己操作,最终超出个人养老金30%的收益,集思录不少人都能做到吧?这么厉害不贷款炒股?
只有2个方向:自认普通人则参与个人养老金;自认超人则省下1000元和自己其他钱一起杠杆拉满。
否则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放弃远大于贷款利率的稳定收益。

0
@sequeda
按照现行的方式,退休年限一定(30年)的情况下,在25%的税档,同一投资品种,存个人养老金比不存的终值要高30%如果可选择的投资品种有相对高预期收益率的,或者可以直接选择缴费保险(花掉),那存还是有意义的,否则意义不大。等着看官方出的第一批机构和产品了。30年自己操作,最终超出个人养老金30%的收益,集思录不少人都能做到吧?

2
赞同来自: virgilye 、songbuting
按照现行的方式,退休年限一定(30年)的情况下,在25%的税档,同一投资品种,存个人养老金比不存的终值要高30%
如果可选择的投资品种有相对高预期收益率的,或者可以直接选择缴费保险(花掉),那存还是有意义的,否则意义不大。
等着看官方出的第一批机构和产品了。
如果可选择的投资品种有相对高预期收益率的,或者可以直接选择缴费保险(花掉),那存还是有意义的,否则意义不大。
等着看官方出的第一批机构和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