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huanhappy2017
我就好奇一点,恒大融创这些暴雷的民企地产,公开债券都不还了,他们借银行的钱能还上吗?假如还不上,银行是准备计提损失还是准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欠银行的债务都有担保品,贷款金额不会超过担保品评估价值的50%-70%

0
@骆驼1978
美国银行破产的原因是购买衍生品和次贷,但他们的杠杆并不高,当时只有三倍左右。中国银行虽然没有衍生品和次贷风险,但最大的问题是高杠杆,高达骇人听闻的7-8倍左右,资产端10%-15%的损失就能让银行资不抵债而技术性破产,就像二十年前那样。你要是在农业银行3.8元以上的时候说这个,我佩服你。可现在,农行2.7元。

4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banxialy 、蓝河谷 、UniqueLy
1、银行高杠杆经营这是事实,没必要去描。
2、有抵押就安全吗?如果抵押物快速贬值呢。这和融资炒股爆仓,如果股票(抵押物)连续跌停而无法强平,券商也要遭受损失一个道理。土地、房子流动性比股票差多了,而且没有跌停板缓冲,跌起来往往一步到位。
3、房子、土地是重要的金融抵押品。银行的风险不光是涉及房贷方向的风险。抵押物贬值会危及与其相关的所有信贷安全。
4、银行经营不善减产减值,虽然可以通过政府重整注资的方式让银行不破产,但股东权益被稀释没了,对老股东而言这和破产有区别吗?
5、房价、地价下跌——信贷爆仓——银行拍卖抵押物——房价、地价下跌;将会形成死亡螺旋。
总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有硬伤的行业最好别碰。
2、有抵押就安全吗?如果抵押物快速贬值呢。这和融资炒股爆仓,如果股票(抵押物)连续跌停而无法强平,券商也要遭受损失一个道理。土地、房子流动性比股票差多了,而且没有跌停板缓冲,跌起来往往一步到位。
3、房子、土地是重要的金融抵押品。银行的风险不光是涉及房贷方向的风险。抵押物贬值会危及与其相关的所有信贷安全。
4、银行经营不善减产减值,虽然可以通过政府重整注资的方式让银行不破产,但股东权益被稀释没了,对老股东而言这和破产有区别吗?
5、房价、地价下跌——信贷爆仓——银行拍卖抵押物——房价、地价下跌;将会形成死亡螺旋。
总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有硬伤的行业最好别碰。

0
@骆驼1978
原因是持有了衍生品(主要是卖出CDS,期权),资产负债表按照衍生品代表的权益金额计算,会导致资产负债表虚增。比如卖出1手IO期权,权利金收到1万(计入股东权益),但承担的风险金额是30万元, 这30万元会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资产负债表。如果剔除衍生品对股东权益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2007年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最高达到3.5倍左右。中国银行也几乎没有衍生品,资产端80%为贷款,其中居民贷款75万亿,企...我也认为房贷不是主要风险,这点楼主说对了,但楼主的盲点是没有看到其他和房地产相关的风险。抵押物是风险,不过是第二层风险。风险首先还是贷款人自身还不上的风险,目前看地方政府卖不出地皮,有可能未来会出篓子

3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skyblue777 、aamir
@mingmingniu
比如卖出1手IO期权,权利金收到1万(计入股东权益),但承担的风险金额是30万元, 这30万元会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资产负债表。
如果剔除衍生品对股东权益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2007年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最高达到3.5倍左右。中国银行也几乎没有衍生品,资产端80%为贷款,其中居民贷款75万亿,企业贷款135万亿,债券和股权投资50万亿。
楼主说的居民房贷只有40万亿,并不是主要风险点。主要风险点在于,银行贷款的抵押物,穿透后60%是土地和房产,你们说银行的未来是不是和房地产绑定?开发商的新房子卖不掉跌价,银行抵押的房子会升值?
查了一下2007财年的富国银行,花旗,和摩根大通的权益和总资产分别是(万亿):原因是持有了衍生品(主要是卖出CDS,期权),资产负债表按照衍生品代表的权益金额计算,会导致资产负债表虚增。
0.0476 vs 0.5754
0.1134 vs 2.19
0.1232 vs 1.56
没觉得它们当时的杠杆率低啊?
比如卖出1手IO期权,权利金收到1万(计入股东权益),但承担的风险金额是30万元, 这30万元会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资产负债表。
如果剔除衍生品对股东权益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2007年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最高达到3.5倍左右。中国银行也几乎没有衍生品,资产端80%为贷款,其中居民贷款75万亿,企业贷款135万亿,债券和股权投资50万亿。
楼主说的居民房贷只有40万亿,并不是主要风险点。主要风险点在于,银行贷款的抵押物,穿透后60%是土地和房产,你们说银行的未来是不是和房地产绑定?开发商的新房子卖不掉跌价,银行抵押的房子会升值?

0
第一,地产和银行的绑定,不是房贷,也不是对房企的贷款。实际上是抵押品,特别是抵押品的计价。次贷危机不是杠杆也不是混业,而是流动性。大金融都有很多的抵押品,而计价是资产表的根基。二十年里,中国最硬的抵押品就是房地产,房子跌了,抵押品怎们办?次贷危机的开始就是如此。
第二,国有行的资产里,以建行为例,21年有21万亿的资产,7万亿的房地产,注意这是20多年在全国形成的。国有行的命很硬,硬在手里的国债和类国债,这不是地方债。
第三,还是建行,21年有1.8亿的普惠金融,这些是在两三年内形成的。什么叫经济晴雨表?国有行就是!国有行变的很快很大,
第二,国有行的资产里,以建行为例,21年有21万亿的资产,7万亿的房地产,注意这是20多年在全国形成的。国有行的命很硬,硬在手里的国债和类国债,这不是地方债。
第三,还是建行,21年有1.8亿的普惠金融,这些是在两三年内形成的。什么叫经济晴雨表?国有行就是!国有行变的很快很大,


0
大银行的股权,六成是国有,三成是洋大人所有(港股),不到一层在散户手里。稀释老股东权益,稀释谁的?
国家保交楼、保房价不快速下跌、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要怀疑国家的能力吗?
至于城投债,城市能倒闭吗,有能力欠债不还吗?
说简单点,怀疑国有大行的营利能力,就是怀疑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上一次银行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的时候,通胀高起,利率到了20%。有人希望再来一次?
国家保交楼、保房价不快速下跌、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要怀疑国家的能力吗?
至于城投债,城市能倒闭吗,有能力欠债不还吗?
说简单点,怀疑国有大行的营利能力,就是怀疑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上一次银行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的时候,通胀高起,利率到了20%。有人希望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