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孩读初中,每周要上六天半的课外加五个晚自习.
更不必说,每天晚上回来功课要写到10点半以后,晚的时候甚至接近12点.
我没有让她在外面补课,但班上前十名的同学只有两三人没有补课. 很多人都是晚上8点晚自习后直接被家长接到补习班里面去补.
平时上课课间休息时,大家都在疯狂的写作业.说是课间休息,其实几乎就是没有休息. 课间不写作业, 就意味着晚上就要熬夜.
这种疯狂的学习状态自然是极不正常的.
我曾经跟她谈过,不要再读什么实验班了,直接转到普通班去,但她不愿意. 没办法, 同学之间的鄙视链已经形成了, 去普通班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看她做的那些数学题和物理题, 说实在的, 确实比三十年前难度大很多. 我们那个年代颇有难度的竞赛题, 放到现在就只是普通题. 我也不明白, 做那么多偏题怪题, 到底对于以后的事业又有多少的帮助呢?
中国好学的氛围还是太强了.个人觉得并不是教育资源少的原因, 因为我记得我那个年代考取大学的人更少, 但也没见那时的同学有现在这么拼的, 更没听说还有人上课外辅导班的. 可能是大家收入提升后更愿意在孩子身上投入了.
也许是中国的文化导向要改一改? 比如说多宣传一些厉害的工匠, 技师. 现在的厉害手艺人赚的可比普通大学生要多很多.

赞同来自: tctzff
国内没有工匠,只有工作条件极差的水泥工、油漆工,钱是赚了一些,但很累,长期会损害身体。医生、会计都快被AI取代了,还工匠?你以为是18世纪?他说的工匠可能是搞那些手作的,手工打造手表,刀具,铁锅什么的。。有些人似乎就吃这一套。。
毕竟用脚踩的酒,在大腿上卷的烟,有钱人都觉得比机器的香。。
有钱人不强行造成点差异,就没法体现自己的特别。。搞这些所谓匠人精神的未必会被取代
这些东西在国内其实也存在的。。各种小众领域里泛滥。。各种莫名其妙的DIY..。主打的就是纯人工,手工的噱头。。甚至连给玩具玩偶修脸之类的更细化的都发展起来了。
当然我们穷人里也流行手包的饺子比机器包的香之类的说法。。。。
当然也可能指的是所谓我们要转型的“莱茵资本主义”流行的那种技术工人,所谓国家现在要大力发展培养的专业职校。。
也可能指的是欧美那种超贵的人工导致的狂赚钱的维修工人,安装工人。。传说他们安装个空调给安装工人的费用贵过空调的费用。。
水电工啊什么的人工费更是超级贵,以致大部分人都自学一部分。。。
(国内其实也挺好赚的,我朋友热水器进水阀口坏了,维修工上门花5分钟换了一个拼多多几块钱的,就拿走了150.。。这并不是个例,小红书上许多对于这些高昂的人工的吐槽,各种自己动手的教程吸粉无数)

pppppp
- +---++--+-+++++++++++
赞同来自: 红泡泡 、老白汾 、XIAOHULI92 、你猜再猜 、XXWWJJ 、更多 »
我能说一句妈妈们不爱听的话么?不仅浪费时间,简直扼杀灵性,可惜人都困在网中,不挣扎了,越抗争束缚越紧;
小孩子的各种学习压力都是妈妈们搞出来的,我问过身边10几个熟人,都是如此。妈妈们除了爱逛淘宝买衣服,就是给小孩报各种课外补习班。
要我们男人的话,就算钱和时间多得发慌,也最多给孩子报几节艺术类和体育类课程,因为这些都是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还可以提升孩子自己的幸福感。
我也看了数学补习班教材,这哪是数学呀,完全是脑筋急转弯,明明可以用数学方程简单解决的问题,非要绕着...

我觉得工匠有啥不好的?收入也不低,工作还稳定,还不用人情世故阿谀奉承。除非你说的是打螺丝的那不叫工匠,那叫工人国内没有工匠,只有工作条件极差的水泥工、油漆工,钱是赚了一些,但很累,长期会损害身体。医生、会计都快被AI取代了,还工匠?你以为是18世纪?

赞同来自: 阿戒1899 、三勾 、乐蜀人 、caifeng2018
最近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更是深恶痛绝,太烂了。改革来改革去,小孩子越来越累,老师越来越贪,文凭越来越水,创新越来越少,失业越来越多。看完资本论后,我的看法是资本主义这种生产过剩导致的危机不可调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zaqscxzse - 80后全职奶爸
赞同来自: b9x633
我觉得工匠有啥不好的?收入也不低,工作还稳定,还不用人情世故阿谀奉承。除非你说的是打螺丝的那不叫工匠,那叫工人只要你能想得开就行,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想,教育就不会这么卷了
我看到有些家长说中考分流只让50%的孩子上高中是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只要孩子愿意上就要让所有孩子都上高中,看到这种观点我也是无语了

赞同来自: 影约 、hantang001 、fanjinlong 、画眉 、无敌舰队 、 、 、更多 »
比如
上国际学校,然后出国留学
自己做生意,以后让孩子接班
购买股票房子之类的资产,孩子将来收租就能过日子
我不担心孩子学习,学的好就学,学不好就教他炒股

对于大多数家庭,孩子只要愿意学就没什么可着急的,孩子不愿意学才真的急死人向上的名额就那么多,大家卷的正常题分不出名次,只能继续卷,用偏题怪题分名次楼主说中国的文化导向要改一改,多宣传一些厉害的工匠技师,如果让你孩子去干工匠技师,你愿意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劝别人之前先劝自己讨论职业股民的帖子里面一堆人说炒股赚了一千万,也不如公务员,医生,老师,律师这些工作有社会地位,这就是社会的价值观,赚了一千...我觉得工匠有啥不好的?收入也不低,工作还稳定,还不用人情世故阿谀奉承。除非你说的是打螺丝的那不叫工匠,那叫工人

风儿吹过 - 低风险操作学习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三勾 、梦昫2020

赞同来自: 三勾
作为过来人,深知:鸡娃危害毒害终身,年纪轻轻高度近视,引体向上只拉一个,厌学情绪容易抑郁,兴趣探索提也别提,走向社会失去目标,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庸庸碌碌凡人一个。若不鸡娃社会毒打,考试垫底赶不上去,老师忽视同学歧视,自我否定失去自信,早进社会阶层划定,一不小心人渣一个。罢了,我等皆凡人,悬崖之上踩钢丝绳,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小心翼翼求个平衡,能上大学菩萨保佑,身心健康我心甚慰,育儿经历不堪回味,儿...资水老师所言
代表了俺们的心声
资水老师已经自由了
俺们还在煎熬之中
底线一降再降
娃儿只要好好呆在学校
不搞出幺蛾子
就算满意了
至于学习有没有努力
成绩有没有进步
唉
活着
就好吧……

zaqscxzse - 80后全职奶爸
赞同来自: alongside 、hantang001 、sdu2011 、好奇心135 、画眉 、 、 、更多 »
向上的名额就那么多,大家卷的正常题分不出名次,只能继续卷,用偏题怪题分名次
楼主说中国的文化导向要改一改,多宣传一些厉害的工匠技师,如果让你孩子去干工匠技师,你愿意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劝别人之前先劝自己
讨论职业股民的帖子里面一堆人说炒股赚了一千万,也不如公务员,医生,老师,律师这些工作有社会地位,这就是社会的价值观,赚了一千万照样让人看不起
人人都想有社会地位,人人都要卷,要是只想搞钱,那方法就多了,有个明白人带着你,比什么学历都管用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风过树梢 、maxyang 、CASA猜猜 、影约 、简单0539l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鸡娃危害毒害终身,
年纪轻轻高度近视,
引体向上只拉一个,
厌学情绪容易抑郁,
兴趣探索提也别提,
走向社会失去目标,
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庸庸碌碌凡人一个。
若不鸡娃社会毒打,
考试垫底赶不上去,
老师忽视同学歧视,
自我否定失去自信,
早进社会阶层划定,
一不小心人渣一个。
罢了,我等皆凡人,
悬崖之上踩钢丝绳,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小心翼翼求个平衡,
能上大学菩萨保佑,
身心健康我心甚慰,
育儿经历不堪回味,
儿已长大我得自由。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戒定慧灭嗔痴 、三勾
中国2022年毕业大学生1071万人,哪怕是每年毕业生递减不超过10-15年,也超过一个亿了。毫无技能的大学生将会出现就业难,薪资低。这个市场不只有大学生的打工人可以拿高工资。有技能的,做生意的,不怕累赃的…也可以拿高工资。
我丝毫没有贬低大学生的意思(我自己还后悔一脚踏进大学的时候因为其他的原因退学了),我只想说别钻牛角尖,逼得太狠了

赞同来自: 大富靠天 、edvintracy 、三勾

赞同来自: 三勾
确实,刷题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分拔高。中国大陆学生在中学生IMO大赛中历来成绩领先全球,但却没有出过一个菲尔茨奖得主,未来即便有,很可能是接受过西方最高学历教育的。充分说明,卓越这事需要主观能动性,靠催,靠卷是不行的,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当然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卓越,而是把别人卷死。
前几年深圳的一些中学招聘了不少清华北大乃至世界名校的硕博毕业生来当老师,据我所知,还有博士后去当小学老师的,目的是提高孩子刷题分数,提高学校排名,由于今年财政困难,深圳中小学教育系统普遍降薪,这些新入职的非教育学科班出身的高学历老师有人...

如果方向错了,用力越猛,受到的伤害越重。中学的书本知识,反复刷题是没有价值的。作为成年人,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有必要为子女免除这样的负担。国际学校是一个好的方向。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还有世界观、价值观等等。改变不了社会,就只有改变自己。确实,刷题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分拔高。中国大陆学生在中学生IMO大赛中历来成绩领先全球,但却没有出过一个菲尔茨奖得主,未来即便有,很可能是接受过西方最高学历教育的。
前几年深圳的一些中学招聘了不少清华北大乃至世界名校的硕博毕业生来当老师,据我所知,还有博士后去当小学老师的,目的是提高孩子刷题分数,提高学校排名,由于今年财政困难,深圳中小学教育系统普遍降薪,这些新入职的非教育学科班出身的高学历老师有人打算跑路了,可见他们并不是热爱教育,只是冲着收入高和空闲时间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也就罢了,过分的是,他们有人骂孩子笨,并教训鄙视孩子家长说没他们懂得多。这样的老师不炒他鱿鱼,留着过年啊?

那就奇怪了,为啥美国那些精英,都叫自己的小孩去当律师,当医生,当金融分析师,没有人叫小孩当油漆工呢?第一,人云亦云罢了。
美国精英家庭的小孩,卷的也是很厉害的。每天只睡4个小时,喝4大杯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坚持熬夜也是常态。
肯定不是所有精英都去当医生、律师。
很多美国人都是追求理想而放弃高收入职业的。
第二,精英阶层本质就是社会筛选出来的。他们的爱好就是赚钱和追求财富,人家喜欢再这个赛道卷,而不是去喜欢当吃不起饭的歌手和画家。
比如:美国华尔街很牛逼的那个高盛交易员安东克雷欧,太拼了,但他也说了,他就喜欢金钱,就喜欢交易。
人家那是在自己喜欢的赛道,追求极致。
我们是啥,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必须来卷一次。

赞同来自: 果实果果 、shiming666 、人来人往777 、集XFD 、三千军甲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别的不说,现在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一般也就50%+,那么多孩子上不了高中将来就算职高毕业干什么工作?是进工厂打螺丝还是去黄袍加身送外卖?别举那些逆袭的特例,特例根本没意义。
现在教育是卷的特别厉害,投资回报率也越来越低,但为什么还有无数的人在这条赛道里卷?除了路径依赖之外,不就是因为相比起来这已经是普通家庭孩子将来能找份高收入的好工作最简单的路径了吗?看看别的路径:股市里能长期赚钱的有多少?创业的成功率又是多少?

赞同来自: WiensLHD 、pppppp 、bbblll
@deepocean
活好自己就行了,别人聪明又不送给我一毛钱,不必理会
前几天看过一个韩国视频,某记者采访路人对教育内卷的看法,一个韩国小哥说,考分高不代表聪明,精辟!目前国内的学校太过于重视分数和排名了,这完全是古代中国封建余孽的思想流毒。要想解决教育内卷问题,改变排名思维是第一步,高考中考录取要打破按分数分配的原则。

胆子真不大 - 股债平衡
赞同来自: 可期可梦 、之鱼星 、wjxxj 、lid765a 、乐鱼之乐 、 、 、 、 、更多 »
360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表面上理解是干啥都行,隐含的意思却是处处想挣第一。哪怕拧螺丝状元也是人中龙凤好不好!
对社会来讲人人求上进,分母大了出精品的概率大增。对个人而言,不能光盯着分子,位置要摆正,自己首先是分母的一员。家长和娃都有能力那就卷吧,美好生活谁不向往?如果卷得娃身心俱疲、家长生活质量大幅下降,那就歇吧,现代社会如此发达,干点啥不能混口饭吃?

赞同来自: 我是阿冰 、三勾 、chenjiandong31 、无敌舰队

娃儿们整体素质也大踏步前进了
反而咱们这些为人父母的
可能没有完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几十年前德智体美劳如果有一样出类拔萃
在同代人中间就已经可以划入优秀良好级别了
现在的娃儿
据我窄视野范围观察
学习成绩优秀的娃儿
各类体育项目也从小训练得好
身体倍儿棒
精神面貌也让人如沐春风
个人修养也很好
更让普娃家长气愤的是
人家娃儿的游戏也比自家熊孩子玩得好
另外
现在的娃儿出问题的
可能是家长或者孩子对自身的期望
超出了自己能力所致
所以
要不要卷
还是得看娃儿是不是那块儿料子
如果娃儿客观上是那块儿料
又主观上愿意去卷
按咱们外交部发言人的话就是“您就偷着乐吧”
如楼主老师这样扯娃儿后腿的
那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呀

赞同来自: gxlis 、zengyongqiang 、青蛙1999 、hantang001 、pppppp 、 、 、 、 、 、更多 »
其实学的东西屁用没有,只是养活教育线上的一堆食利者而已。
真正的学习是什么?
读读教员的实践论吧。从来都是项目成就人才,而不是人才成就项目。流水线的填鸭教育,不过是人为设置障碍,二桃杀三士的把戏,归根到底是剥削人的手段,和阶级再生产的道具而已。

赞同来自: YKK8453 、传达室李老伯 、星马豪 、alongside 、numberscis 、 、 、 、 、 、 、 、 、 、 、 、 、更多 »
本人华五本硕毕业,两娃均未上小学。我感觉并不是这样,绝大多数家长(特别是妈妈)们鸡娃的目标路线并没这么长远和清晰,他们也知道成绩与未来的人生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根本动力来自于攀比:
我对当前鸡娃的态度是:鸡娃可以,注意程度。
1、鸡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直接的原因:鸡娃==》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人生
这个逻辑放20年前,是成立的。但在目前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这个逻辑不能说不成立,至少是大打折扣的。好大学不代表有好工作,好工作不代表有好人生,绝大多数所谓高材生,也不过是普通人,想打破阶层谈何容易!
所以我认为当前鸡娃比较理性...
1、同事家孩子上了好学校,我的孩子不差,凭什么只能上普通学校?
2、邻居家孩子得了个什么奖,我的孩子也不笨,为什么就不能得?
就是攀比,越是大城市,遇到高端家族的概率越大,家长们就越焦虑越爱攀比;小城市大家差别不大,攀比情况就少得多。如果真是为了前途,按理说小地方的人想去大城市,应该更卷才对呀?你都已经出生在北京、上海了,已经比全国其他孩子起点更高了,为啥还要更卷呢,不就是攀比么?

赞同来自: 朱顶红 、newbison 、孕气十足 、海浪9999 、雷同 、 、 、 、 、 、 、 、 、更多 »
这个方面,唯有娃本身有自鸡动力可解。
二是鸡哪个方面。娃还小,我家的想法是体力重要,视力不要太早透支。别的什么……也得看看我家的娃是不是那个料。
其实看着他现在的表现,我表示:你开心就好,长大后不要嫖不要赌和毒已经很好了。
钱嘛什么的,当妈的确实应该赚一些……

我能说一句妈妈们不爱听的话么?小孩子的各种学习压力都是妈妈们搞出来的,我问过身边10几个熟人,都是如此。妈妈们除了爱逛淘宝买衣服,就是给小孩报各种课外补习班。要我们男人的话,就算钱和时间多得发慌,也最多给孩子报几节艺术类和体育类课程,因为这些都是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还可以提升孩子自己的幸福感。我也看了数学补习班教材,这哪是数学呀,完全是脑筋急转弯,明明可以用数学方程简单解决的问题,非要绕着弯去...孩子也是衣服

赞同来自: 御女雪千寻 、益人与人 、zddd10 、阴影下的猫 、tiandb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1、总体来看,顶尖学生,主要还是拼聪明。勤奋自律当然很重要,但这是第二位的。 上面说的15清北, 其中13人是靠学科竞赛直接保送或优惠降分进入清北的。而一般认为,学科竞赛要到这个程度,光靠勤奋是不行的。
2、这个班的氛围很正常,我觉得跟自己30年前的重点班没什么区别:学生聪明活泼,思想自由开放,集体荣誉感强, 足球踢得好得能跟有半支体育特长生的班抗衡。
3、卷的作用有,大概能提升1个级别: 211到普通985;或,普通985到华五;或, 学科竞赛银牌变金牌;金牌变国家集训队。 而高考华五到清北,这真是赌运气,这个提升没看到。 聪明决定了天花板,我没看到能提升两个级别的。
4、卷的方式,一般人见到的是:勤奋、补课。 这个班的学生有这样,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规划和资源。 所谓规划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结果,用什么作为参照系; 资源:现在网络其实很公开,绝大多数资源(尤其是学科竞赛)对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可及的,但资源的运用,和自身资金和决心的投入,差别很大。

赞同来自: fykjyy 、御女雪千寻 、斯文强盗 、happus 、yuanyuan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对当前鸡娃的态度是:鸡娃可以,注意程度。
1、鸡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直接的原因:鸡娃==》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人生
这个逻辑放20年前,是成立的。但在目前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这个逻辑不能说不成立,至少是大打折扣的。好大学不代表有好工作,好工作不代表有好人生,绝大多数所谓高材生,也不过是普通人,想打破阶层谈何容易!
所以我认为当前鸡娃比较理性的目的是:适度提高孩子的生存底线,仅此而已。
2、父母到底期望什么?
期望小孩飞黄腾达?当然小孩飞黄腾达最好,不过理性的家长恐怕也不期望如此吧?
在当前这个世道上,最客观的期望应该是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正常生活。
3、健康快乐的正常生活需要什么?
我认为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心态积极阳光、有份好职业(可以是自由职业)。
而鸡娃,从效果看,只能是对有份好职业有部分的帮助,他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4、结论
鸡娃有一定的必要,但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鸡娃过度对孩子其他方面产生太多负面的时候,就必须有所取舍。
条条大路通罗马,鸡娃不是唯一的路,更不可丢西瓜捡芝麻,均衡发展、放低期望更重要。

赞同来自: heaven32006 、三勾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的文化有一种对体力工作的鄙视,各种从事体力工作的人(比如快递员)社会低位低下,遭受鄙视,家长都希望下一代读书好,不用从事体力工作那就奇怪了,为啥美国那些精英,都叫自己的小孩去当律师,当医生,当金融分析师,没有人叫小孩当油漆工呢?
前几天看“全美一叮”(America's got Talent)这个节目,主持人问参赛小伙做什么工作,那小伙回答“油漆工”,说这话时的神态,我想在我们国人的脸上是看不到的
再想起以前,我小区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必须亲自带去小区垃圾站,不...
美国精英家庭的小孩,卷的也是很厉害的。每天只睡4个小时,喝4大杯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坚持熬夜也是常态。

赞同来自: 深海里的渔夫1
20年前,我们读书的时候还想着踢球能改变命运呢。现在都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
富士康那么多拧螺丝的,能从拧螺丝干到中层的概率估计连1%都没得,干到高层基本就是0。也别说什么工匠精神,有那精神还真不如卷读书。
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概率一定是最大的。几千年来,古今中外都是

赞同来自: j88c 、影约 、原花青素 、不赚钱的股民 、好奇心1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小孩子的各种学习压力都是妈妈们搞出来的,我问过身边10几个熟人,都是如此。妈妈们除了爱逛淘宝买衣服,就是给小孩报各种课外补习班。
要我们男人的话,就算钱和时间多得发慌,也最多给孩子报几节艺术类和体育类课程,因为这些都是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还可以提升孩子自己的幸福感。
我也看了数学补习班教材,这哪是数学呀,完全是脑筋急转弯,明明可以用数学方程简单解决的问题,非要绕着弯去做。只讲按固定模式做题,不传授数学思想,这种东西不是浪费时间吗?

赞同来自: sdu2011 、xds438 、flybirdlee 、巴依老爷Lagom 、jeffrey1220 、 、 、 、更多 »
我家儿子初一初二基本不超过9点就结束学习了,经常8点半和我们一起到隔壁大学跑步。初三第二学期能学到11点吧。英语和语文一塌糊涂。
到了高中,也不着急,高一还勉强全校四五百名,高二就落到了五六百名,现在高三,最近三模考了快七百名,还是英语严重拖后腿,数理化也没啥强项。即使高三这么紧张的时候了,最晚学到11点就收摊了,二升三时我和他爸爸焦虑得不行,这半年过去我和他爸已经接受现实了,爱咋咋吧,家庭气氛又回到了安静祥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