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总结**
什么方式最适合自己?
抄底才是最正确的投资方式,一切价投必须建立在历史低位才成立,耐心是投资最大的美德
大力加强抄作业大法,希望大家多多推荐愿意分享逻辑的实盘贴
收益率: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一如既往保持着过往过山车的烂水平,从头到尾还是那样的让自己心惊肉跳+痛不欲生,集思录持仓显示是30.78%,实际XIRR是30.11%
主要回顾:
1)五月中旬之前靠着牧原和船舶双雄所向披靡,叠加比较准确的抓到了合泰的底部,虽然绝对收益率不咋地20%+,但比起转债人股票人,相对差距很大,突然感觉自己就是周期+ST之王;
2)五月开启的ST周期,在退市新规阴云的笼罩下,跌幅又大又猛,到六月中还没见停止的迹象,但已经把低价债干傻了,然后在能繁拐点的驱使下,大仓位牧原正股切三房转债,然后在三房70左右的成本情况下,又吃了30%+的跌幅,出现全年最大最猛的回撤,差一点就跌回水下;
3)六到九月基本就是被10%收益率线压制的动不了,之后就随着大盘一起一波反弹至30%附近
4)因为ST在9月末的这波高潮中屡屡跌停拖后腿,终于把近三成仓位的合泰在底部割掉,本打算在10月20日之前全部买回来,但10月18日创业板又突拉涨停,再次丢掉买回的部分仓位,然后就眼睁睁的看着之后这轮牛市到目前为止开启的最大的高潮:低价股小盘股的狂舞。这部分如果拿住的话,自己的收益率至少应该在60%这条线,只能说这就是命。。。
经验总结:
1)周期经验:
顶部反转及时撤退,可以提前
底部反转及时介入,股价够低也可以提前,否则宁可推后
2)ST经验:
只要不退市,低位就要狠狠的拿住,低位就是ST最大的王道
大体季节性节奏把握:
年报季之前:摘帽股(精选个股,难度大)
年报季退市潮之后的三季度:任意ST,超跌股为首(可摊大饼,难度小)
9-10月:重整股为重点(精选个股,难度中)
其他时节:全部为事件驱动,精选个股,地狱模式难度
2)战略方向:(和去年保持不变)
宏观研报>策略研报>行业研报>公司研报
要严密关注行业研报,盯紧周期反转核心变量数据
**明年展望**
战略方向:
继续三板斧周期、ST和转债
周期方向:
1)鸡猪(中)
2)各种设备更换(长)8年左右?
3)各种化工品(中)3-4年?
ST方向:
不搞什么狗屁打分表了,就看退不退市,是不是几年最低附近
转债方向:
高科技板块正股替代+把握不准的周期和ST正股替代
另外基于:
1)最高层对房市的明确政策指导+地产链需要赌一把大的
2)医药年线四连绿,也需要小赌一把
宏观上:
外部最大的变量就是美国的持续打压,已经小十年了,逼着他们撕破脸必须全力打压的就是我们的2025工业计划(中国制造2025),现在已经2025年了,其实在2023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我们基本除了芯片外,可以说是完美的实现了战略目标。
这个十年的工业计划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股市在去年之前就是以一个融资为目的的市场存在,我们需要不停的千金买马骨来刺激公司和人才实现产业升级以实现我们在建国百年之前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长期目标。
而去年的退市新规里重点提及的分红,以及最高领导层9月下旬开始的一系列必须要搞出牛市的动作,相信接下来进入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股市时代了。
但长期来看,股市必须要和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所以内部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现在的经济困境,个人不学无术的理解就是产能相对过剩的经济周期底部,手段无非两个:
需求靠政策刺激
供给靠过往类似的供给侧改革
如果效果不好,就加大药效,直到搞好(其实不吃药,周期时间到了,也会见底开启周期反转),所以搞好是必然的,政策会加速这个过程,明年很可能会出现多个行业周期同时反转的局面,所以自己要盯紧(自己相对熟悉的)各种设备更换和各种化工品周期——这是自己明年最重要的战略方向。
收益率目标:
信仰要坚定的激进,手脚要灵活的保守,还是拍个脑袋20%吧
继续列上今年要坚持的信条:
往年经验警示:
坚决不在中高位大仓位入手周期股
坚决不做周期下行的周期股
人一生只能做成两件事,一是自己喜欢的,二是自己擅长的
三知道:知道底,知道顶,知道时间,保证情绪不崩溃
向下亏损有限,向上空间巨大的机会,必须重仓赌
机会是拿来浪费的,不要耿耿于怀,但是要搞清楚机会后面的逻辑
重数据,重逻辑,轻结论,杜绝情绪
投资性买入,投机性卖出
底部看估值,顶部看情绪
2024ST总结
23年总结
22年总结
22年实盘暨21年总结
21年实盘暨20年总结
呼吁停止猪周期底部再融资
对低溢价策略本质的理解
贸易战梳理
辉丰回售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的共益债投资研究
主动退市时间线对比
2025贸易战捡漏清单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Luff123D 、乐鱼之乐 、大魏忠臣毌丘俭 、kakasdu 、塔塔桔 、更多 »
本周鸡猪周期新低14只(其实就是上周10只+点名的4只),超过跟踪样本(27只)一半了,上周10只继续新低。本周鸡猪周期新低17只,总共就跟踪27只,已经近三分之二了。
14只中有6头猪:新希望、大北农、天邦、傲农、金新农继续,再加上东瑞。
同时养殖ETF、畜牧ETF都创出了周期新低。
另外,傲农不光是击穿本轮周期底,上轮周期底也击穿了,是正邦之后第二头这样的猪,同时还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低价
本轮21年第一轮的行业周期底就剩5只(新五丰、巨星、华统、温氏和立华),其中新五丰属于脱离基本面的乱炒,照道理也该创周期新低的;22年第二轮周期底的还有2只,益生和京基,益生是当时禽流感缘故,京基是跟地产,都属于非典型;23年第三轮周期底正邦、神农和牧原,正邦属于崩盘,神农和牧原属于基本面错乱杀,但神农估值过高。然后就是今年这轮大盘狂杀。
17只中有9头猪:新希望、大北农、天邦、天康、唐人神、金新农、傲农、正虹和东瑞
同时养殖ETF、畜牧ETF都再次创出了周期新低。
另外,傲农不光是上市最低价的问题了,在这轮暴跌中,最低价2.38甚至比之前的历史最低价5.19还腰斩更多。唯一的希望在于刚刚发布的预重整,但随着年报季的到来,还有现在预期对退市力度的加大,最终退市再创新低的可能性极大。
天邦追随傲农脚步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后面金新农新希望正虹新五丰也都奄奄一息的样子。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Luff123D 、lansehaiyang88 、又一村 、Provence 、WwBoom 、 、 、 、 、 、 、更多 »
2024年操作复盘
实盘每日收盘仓位情况
1-12之前 银行股
备注:两小频发利好,两小走独立行情
1-12 300 底仓20%
备注:开始退两小,大盘阴跌中,决定每天加1%沪深300
1-15 300-21%
1-16 300-22%
备注:16号国家队进场300,这时开始决定买入速度
1-17 300-30%
1-18 300-99%
备注:300换手异动,银行策略切300波动
1-19 300-90%
1-22 300-100%
备注:18-19-22号 国家队加大买入力度,满仓倒金字塔做T开始
2-1 300-60%
备注:换手放慢开始做波段
2-2 300-100%
2-5 300-60%
备注:5号,500/1000换手异动,准备开始切500/1000
2-6 500-45% 1000-45%
2000-8% 300-1%
备注:5号开始,2000规模太小,需要逐渐养大,2000波动大,需要加大溢价率,吸引套利者。
2-7 2000-50% 300-45% 1000-5%
备注:净值新高,500/1000连续两大爆涨,微盘继续爆跌,但2000换手很高了,是时间切2000。
2-8 盘中2000-100%
收盘2000-55% 300-45%
备注:开盘2000换手很快超过7号,微盘低开横盘,这时是最佳进场时机,全力做多2000,收盘重回平衡型。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转债市场今天的一些重要数据:今日含退市债共550只转债
当前有547只转债,当前有103家回购,32家增持,只有51家减持
印象中回购和增持数量历史新高,减持数量历史新低
平均溢价率71.61%,历史最高。前十3天是本月,7天是22年4月和5月——都是在股价低位
溢价率中位数53.12%,历史最高。前十2天是本月,8天是22年4月和5月——都是在股价低位
转股价值中位数71.4,历史第六。前十其他日子均为2018年10月;...
回购106家,今日增加3家
减持今日清除5家1月到期未发公告的,还有46家
平均溢价率和溢价率中位数均再破昨日记录,继续历史新高
转股价值中位数升至第三
转债对应正股历史新低(2017年以来)107家,正股价格百分位10%以内290家,这两项数据印象中也是历史新高了

转债市场今天的一些重要数据:当前有547只转债,当前有103家回购,32家增持,只有51家减持印象中回购和增持数量历史新高,减持数量历史新低平均溢价率71.61%,历史最高。前十3天是本月,7天是22年4月和5月——都是在股价低位溢价率中位数53.12%,历史最高。前十2天是本月,8天是22年4月和5月——都是在股价低位转股价值中位数71.4,历史第六。前十其他日子均为2018年10月;前二十有...转债不是两融品种吧?怎么能简单方便的上杠杆呢?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Shawlock 、醒余四舍五入 、huawenzhe012 、DYXY0222 、Charly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当前有547只转债,当前有103家回购,32家增持,只有51家减持
印象中回购和增持数量历史新高,减持数量历史新低
平均溢价率71.61%,历史最高。前十3天是本月,7天是22年4月和5月——都是在股价低位
溢价率中位数53.12%,历史最高。前十2天是本月,8天是22年4月和5月——都是在股价低位
转股价值中位数71.4,历史第六。前十其他日子均为2018年10月;前二十有昨天和今天,22年4月26日,其他均为2018年10月和11月——充分说明了当前股价估值极低
平均价格113.278,2019年以后最低
中位数价格108.542,2019年以后(除了2021年前五个月)最低
中位数价格还不能和21年前五个月比,但是平均价格低于这段时间。主要原因是当时是牛头熊,有相当一部分大票及热点行业股价在天上。
总体来看,单独看转债市场,的确进入了一个适合进入的时机,但因为溢价率还是高企,尤其相对之前的低位(股价低位时点)高出不少,性价比差不少,如果再有10-15%的单独溢价率跌幅,转债市场彻底进入历史最底部区间,就会极其值得上杠杆了。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丽丽的最爱 、geneous 、宫正
两天的连续大幅反弹,牧原基本没做任何贡献,还差点大拖后腿,真是垃圾。。。

楼主有没有研究面板周期???邓晓峰重仓面板了,是不是快反转了吗?????中小尺寸的OLED工厂23年开始就是满产了,24年基本也都是满产满销,但是a-si和LTPS工厂稼动率不行,订单都被OLED抢走了。大尺寸工厂稼动率有所恢复,但是离满产还有距离,房地产不行叠加欧美没有消费,大尺寸要反转看起来还要一段时间。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李小录2024 、乐鱼之乐 、九头 、sunpeak 、Kluer 、更多 »
还有一家快速暴跌的金新农,差点跌破周期底部,这是去年曾被爆炒的小猪之一
所有不管基本面的爆炒,最终都会显形的。
到目前为止,周期涨幅超过翻倍的有:
1)涨幅近3倍的巨星:
信披猪企中最烂,所以很多东西只能靠猜。然而只要巨星没有造假,跌成傲农那样是不可能的,但是出栏增速不能实现预期的话,大幅的回调在所难免,毕竟按23年的出栏,头均市值是牧原的2.2倍;
2)涨幅1.5倍的华统:
华统没有造假的风险,风险和巨星有一点类似,出栏增速不能实现预期的话,大幅回调在所难免。
巨星和华统都算是成本领先行业平均,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出栏量都应该能站稳,主要看今明两年是否能顶住。
第三涨幅的新五丰,底部接近翻倍。各大媒体爆出新五丰能繁近乎减半(自己未证实),叠加新五丰高企的成本,跌成傲农那样的跌幅可能性很高,风险巨大,绝对不碰。
第四就到了温氏,如果剔除黄鸡业务的话,温氏表面上头均市值和牧原相当。考虑到温氏的成本贵1.5元/公斤左右,但未来两年出栏增速和牧原差不多,所以温氏还是略贵一些的。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牧原和温氏全年出栏数据出炉。按照昨天牧原12月的15.3元/公斤的成本,年度亏损大概率超过40亿
预计牧原全年亏损35-40亿,温氏全年亏损65-70亿。
牧原史上第一个年度亏损,温氏史上第二个(之前是2021年)
同时牧原牛逼的地方在于:能繁数量再次增长,当前为312.9万头

赞同来自: fengxubryan 、乐鱼之乐 、卢安 、skyblue777 、我是一个host更多 »
高管是通过信托计划增持的,考虑到这个冬天严重的疫病,估计刚刚拿到钱就和我们散户心态一样迫不及待的就干进去了。12月的去化除了涌益咨询的数据说去化只有-1.2%左右,不及预期。其他两家民间机构和农业部数据的去化率基本都在-1.6%以上,大致在-1.8%左右。总体来看,我个人觉得去化情况还是可以的。
顺便再多说两句这个疫病,这波和去年一季度那波,机构研报角度来看,去年机构当时很高调宣传疫病严重,去化甚至到了20%这个级别,结果被狠狠打脸,当时还有钱的猪企通过高淘高补使得月度能繁去化看起来根本不像经历什么严重的疫病(一到三月按农业农村部的去化分别为-0.5%,-0.5%,-0.9%)
现...
你对一季度的推断和我是非常接近的。但我不太看好2季度猪价触底改善以后的去化情况,这波去化预期如果1-2季度间在股价里反应,我会结束头寸。如果真的2季度价格变化了,仔猪价格还在低位没有反弹,同时去化还高,那我会再买回来。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看公告高管增持成本39.88?有点无法理解,难道是底部的时候不增持,涨上去了开始追高……高管是通过信托计划增持的,考虑到这个冬天严重的疫病,估计刚刚拿到钱就和我们散户心态一样迫不及待的就干进去了。
顺便再多说两句这个疫病,这波和去年一季度那波,机构研报角度来看,去年机构当时很高调宣传疫病严重,去化甚至到了20%这个级别,结果被狠狠打脸,当时还有钱的猪企通过高淘高补使得月度能繁去化看起来根本不像经历什么严重的疫病(一到三月按农业农村部的去化分别为-0.5%,-0.5%,-0.9%)
现在这个时点,首先去化数字四季度是-0.7%,-1.2%,-1.7%(12月是农业部内部数字,不会公开披露,真实性待确定,消息来源较可靠,仅供参考),呈现明显的加速去化情况,而且按照冬季疫病的特点,这种严重情况起码持续到温度回升的3月,所以即使在猪企和四季度一样的假设条件下,预计1-2月的去化应该也会在-1.5%这个级别,所以对应的月度能繁减少12月开始,应大约分别为70万+,60万+,60万+。
11月末的能繁是4158万,这样推断下来,2月末会到3950万这个级别了。
如果再叠加猪企作为一个整体,资金恶化的情况,去年一季度的高淘高补大概率不可能出现,没钱导致的疫情防控措施还要更加弱化,所以2月末实际很有可能比3950万这个数字还要低。
疫病的严重,如上一个回复提到的,它其实是既提升猪企整体的成本,又压低猪企整体的售价,对现金流的打击极其严重。在这个当下出现这种严重情况,会让猪企在明年即使有心,但也更无力增加产能,甚至大概率只能逼迫继续加速减产能。所以我对明年一季度后的去化,目前也是保持持续的谨慎乐观。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没看到有公开机构研报做这样的量化去化分析,也许是一种利好?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流沙少帅 、gaokui16816888 、泛舟Rain 、yakov 、solino 、 、 、 、 、 、 、 、更多 »
1)高管的增持10-12亿的子弹几乎打光了,不是今天,是早之前;
2)12月成本增长了4毛到了15.3元/公斤,下半年活活涨了1块/公斤
今天这种砸法肯定是大资金干的,九十月那时也是,猜测都是内幕提前被机构知道,然后提前抢跑。再恶意的揣测可能是同一波机构干的,砸盘更重要是要砸死融资盘,拿到带血的筹码。
再进一步分析,两个利好:
1)秦牧原还没增持(5-10亿)
2)12月销售月报,大多数猪企的销售均价环比降幅远超牧原,说明它们也受到了严重的疫情干扰,成本上升幅度大概率要大于牧原
而猪周期比拼的不光是自己要优秀,因为互相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拼命,更拼的是我是不是没你更惨。在这种窒息的底部,大家的成本全部抬升,而售价全部降低,对资金链更紧的企业无疑是最致命的一击。
况且,披露12月的成本的猪企,到目前为止,就牧原一家。继续拭目以待。。。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Luff123D 、吉吉木
猪肉的周期被烫平,牧原再优秀也敌不过大势,现在去超市猪肉柜台很少看到人买,促销品种更是品相和新鲜度不佳,更没有买的愿望。到底要多久才能赚钱?上次暴跌的原因是因为大跌而暴跌,元凶是融资盘。
今天牧原公告新增借款占净资产2成,不知道是否包括转债,市场开始遐想。好在今天还是有资金抄底,留下挺长的下影线。
炒股真难,炒周期股更难,炒看不到周期的股难上加难。
目前还搞不懂今天卖的资金到底是何方神圣,有说融资盘的,有说基金净卖出的等等。。。
特别是后者,如果是净卖出造成的,不知道何时卖完,本韭菜戴着尿不湿含着泪再忍忍吧

solino - 每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风云紫轩 、evergreenman 、好奇心135
牧原能繁增加在我眼里单纯的认为就是牧原牛逼猪肉还有周期么?
卷,我有另外的帖子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86588,这是我眼中的卷
换句话说就是:
因为成本低能继续扩张的是符合周期本质的,而单纯因为钱多能继续扩张或者钱多成本高却坚决不缩减的才是卷。
像牧原这种优秀猪企在每轮周期都会有——这是每轮周期优胜劣汰的最终表现,但像这轮周期这么卷的资金支持可能是首次
感觉这几年周期被烫平了,产能不减,吃肉不增。要熬到何时,再优秀都被熬死。。。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九头
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得卷??牧原能繁增加在我眼里单纯的认为就是牧原牛逼
卷,我有另外的帖子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86588,这是我眼中的卷
换句话说就是:
因为成本低能继续扩张的是符合周期本质的,而单纯因为钱多能继续扩张或者钱多成本高却坚决不缩减的才是卷。
像牧原这种优秀猪企在每轮周期都会有——这是每轮周期优胜劣汰的最终表现,但像这轮周期这么卷的资金支持可能是首次

闲菜
- 多看一眼算我输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喜欢烧米饭 、凡先生 、xgjxgq 、多枝的树 、 、 、 、 、 、 、 、更多 »
1. 目前的大环境是走向双循环。内循环的标的必须避免出现内卷,外循环的标的本质上是一种增量,需要找到价值成长型。几个例子,永新股份,森麒麟/赛轮,中材国际。当然可能还有化工方面的桐昆/新凤鸣以及荣盛石化等。
2. 周期方面除了考虑供给和需求,还得考虑可能存在的美联储降息,提前考虑降息将会带来些什么变化。两个例子,铜,全球铜新增供应将在2023-2024 年见顶,2025 年后新增供应快速萎缩。钼,根据测算,2022-2024年国内钼供需缺口分别为1.66、2.37、3.14万吨。降息如果没有合适标的,无脑怼大盘股,算是一种策略。
3. A股向来喜欢走A,波浪比较大。目前的位置,银行、医药的性价比正在逐渐显现。银行再怎么风险后置,总不能全是坏账。掌握了印钞权,却想着收缩货币,很难。少子、老龄化是大趋势。前几年的赛道,往后还能不能成为赛道,需要极强的跟踪能力,个人放弃了。因为我忽然发现,科技行业根本难有护城河,当然这个也可能是个人偏见。
还有啥较好的行业或者标的,希望大家补充。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拍脑袋的结论是:中证A50才是真正适合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对标的
3、选样方法
(1)对于样本空间内符合可投资性筛选条件的证券,剔除中证 ESG 评价结果在 C 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
2
(2)选取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证券作为待选样本:
➢ 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内过去一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排名第一;
➢ 样本空间内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 300;
➢ 属于沪股通或深股通证券范围。
(3)在待选样本中,选取过去一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 50 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同时满足各中证二级行业入选数量不少于 1 只。
本韭菜的理解:
替代同一个行业标的的大概率只能是在同行业(二级?三级?)的公司,而如果爆炒某家公司,大概率这个行业的公司都会鸡犬升天,所以中证A50当接盘侠的机会大大降低。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海阔天空888888 、WwBoom 、塔塔桔 、UniqueLy 、skyblue777 、 、 、 、更多 »
**2022总结**
收益率:非常凄惨,集思录持仓显示是0.04%,实际XIRR是0.87%
回撤经验总结:
1)三四月大盘崩塌的回撤,无药可救,未来应该还会继续装死模式;
2)七月底和九月底两次大回撤属于周期波动的回撤,但是两次截然不同的,七月底属于湘佳自己脱离板块,九月底属于板块齐跌。七月底利用股债切换埋了一些种子,遗憾的是仓位没有上的再大一些。九月也算无药可救的难题,至少在自己当前的认知里。
其他经验总结:
1)周期经验:
坚决不在中高位大仓位入手周期股——说得就是自己年初上头,以湘佳全年最高价阶段超重仓(三分之二左右仓位),造成自己全年被动挨打;但凡自己能憋到二次探底的时候再布局,去年的收益就会极其明显的改观。
坚决不做周期下行的周期股——说得就是中远海控为典型的情况,通常这个时候市场会出现一批比周期人力量强大的多的夹头接盘(而且他们接盘的依据的确头头是道),当然这种情况去年出现了例外,煤炭。
反问自己N回以下两个问题:
——有没有定量分析周期股估值的能力?
——确定这个行业的周期逻辑是不是消失了?
这两个问题对自己是超难无比的题,所以只能放弃不答。
2)战略方向:
宏观研报>策略研报>行业研报>公司研报
继续保持去年的节奏,但是要开始注重公司研报。
周期行业对自己来说,其实了解行业相对比较容易,找到行业周期性变化的主要矛盾比较复杂,这两点自己目前似乎好像摸到门口了。最难的是能提前洞察出影响这个主要矛盾的因子变化情况和方向,然后能在周期股的波段炒作中充分的利用这点超强洞察力,并能果断的进行大仓位交易,这点自己目前连门的方向都不知道在哪里。。。
所以去年自己说的:必须挖掘那些低位有强烈反转预期的标的,尽可能的不交易,躺平等待逻辑的兑现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今年自己想喷一句:简直就是瞎扯淡,把自己想偷懒的心态表达的一览无遗,也为自己可能的碌碌无为打下了“坚实的害己基础”。
**明年展望**
战略方向:
周期周期还是周期,目前在摸索的方向:
1)鸡猪(中)
2)造纸(短)
3)造船(超长)
4)散运(长)
5)涤纶长丝(中)
收益率目标:
去年说两年翻倍,鉴于自己去年玩了个寂寞,现在只好恶狠狠的骂去年的自己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今年只能继续恬不知耻的不设目标,所以以后这块要在模板里删除:)

我是一个host
- ST,周期和转债
赞同来自: m飞m 、byff 、吉吉木 、诸葛若愚 、WwBoom 、 、 、 、 、 、 、 、 、 、 、 、更多 »
年度收益艰难收在新高上,勉强得到安慰了,集思录仓位显示是12.98%,XIRR显示是13.27%
回头再看看有没有啥可总结的,今天还建了奥康和工智的观察仓,仓位再次打满,报下年末持仓:
中国船舶33%+
牧原股份26%+
敖东转债17%+
亚药转债9%+
*ST步高6%+
ST工智2%+
全筑转债2%+
ST奥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