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请否决华泰证券的配股提案——写给证监会的公开信(作者:价投事竟成)

作者:价投事竟成
链接:https://xueqiu.com/9384933317/238978103

当我写下这封对证监会的公开信,一定会有很多投资者说没用的,不要傻乎乎的浪费时间,但我仍然想写,也许是对心中理想资本市场的执念,也许是对证券会的信任,也或许是对正义与事实的肯定,作为中小投资者的我把所有的希望交付给证券会。

华泰证券2022年12月30日发布配股公开发行证券预案,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本次H股配股以H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的H股股份总数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合资格的H股股东配售,A股和H股的配股比例相同。

本次华泰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总股本9,075,589,027股为基数测算,本次配售股份数量为2,722,676,708股,请证券会予以否决。

具体否决内容如下:

否决华泰配股理由1,华泰证券2014年股本为56亿,增发上市以后股本为71.63亿,2018年增发股本为82.52亿,2019年增发为90.02亿,截至目前股本为90.76亿。

如果此次华泰证券配股发行通过,那么按照华泰配股预案的设想,股本将会达到117亿左右,也就是8年的时间,华泰并没有送转股,而股本直接从56亿翻倍为117亿左右,这样扩张股本的速度令人感到诧异,在资本市场这样的现象极其少见,这样的融资行为与频率丝毫没有顾忌投资者,以及在资本市场的形象,企业的发展完全是外生性的融资发展,而不是利用业务模式的优势,形成内生性的企业价值增长,如果你从2018年开始统计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华泰证券2018年实际增发股份10.89亿股,募集资金141.33亿元,增发价格为13.05元,2019年华泰成功发行GDR并在伦交所上市,成为首家按照沪伦通业务规则登录伦交所的中国公司,共计发行82,515,000份的GDR,每份GDR发行价格为20.50美元,共募集资金美元1,691,557,550,00元,大约折算人民币120亿左右。

也就是说华泰2018~2019连续以股本的方式募集260亿左右的资金,股本从71.63亿变动为90.77亿,要是此次设想的配股方案通过,华泰的股权将会从2018年的71.63亿变动为117亿左右,而这次发布配股方案的时间为2022年12月30日,如若通过,华泰大约4年的时间将以股权的方式融资3次,这在券商行业历史极为罕见,这样只知道以股权融资的方式募集资金发展主营业务,理应得到驳斥,不管是监管角度还是投资者立场,乃至企业文化塑造与企业长远发展都极为不利,4年左右融资3次的案例不应该出现在华泰这家企业,更不应该出现在我国重要的证券行业。

否决华泰配股理由2,华泰证券从2013年~2021年历年分红为,2013年8.40亿,2014年28亿,2015年35.81亿,2016年35.81亿,2017年没有分红,2018年51.98亿,请注意这一年华泰开启再融资,2019年27.01亿,2020年36.13亿,2021年40.64亿,以上合计约263.79亿元。

也就是华泰2013~2021年分红为263亿左右,但是股本从56亿增发为90.77亿,以股权方式募集资金超400亿以上,远高于分红数额,也就是长达8年的时间,华泰证券没有给投资者正向的回馈,反倒是不断以股权的方式融资。

这样利用融资的方式壮大企业规模,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反而是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实现企业地位,作为监管层与投资者应该制止华泰这样的行为,倡导企业发展内生性价值增长,回归以经营的思路,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合理融资方式的道路。

否决华泰配股理由3、以同花顺软件统计数据,华泰证券目前员工将近15000人左右,人均薪酬为77.33万元,疫情这些年,尤其是2022年华泰也没有像别的行业或者企业一样节衣缩食,不管是员工数量还是薪酬层面都处于非常景气的状态。

以东方财富软件统计,华泰证券周易总裁,首席执行官直接持股72.00万,薪酬达到456.25万元,姜健副总裁,直接持股60万,薪酬达到366.32元,孙含林副总裁,直接持股60万,薪酬达到366.32万,张辉董事会秘书直接持股60万,薪酬达411.10万,华泰的高管以及很多人员的薪酬都是达到几百万级别。

按照企业这么不断再融资而言,华泰是需要资金运转的,要是此次配股发行通过,华泰4年左右连续以股权的方式融资3笔,可以看出华泰的发展急需资金,但是现实层面是怎么样的呢?在2022年券商受资本市场影响,业绩下滑的背景下,高管仍然拿着高额的薪酬,信息研发费用也高达行业第一,企业并没有裁员,也没有节衣缩食,反而再次向资本市场与投资者伸手融资,请问监管层,这样的现象合理吗?一方面向着资本市场以股权的方式融资,掏钱的都是投资者,而另一方面高管拿着高额的薪酬,企业花费完全没有下降的意思,一副只要融资就能解决问题的态度,难道这样的融资方式监管层应该予以支持?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从华泰证券半年报披露数据显示,营业收入是下滑的,营业利润是下滑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下滑的,但是营业成本却是上升的,去年为81.90亿元,而今年高达93.70亿元,在整个今年券商行业节衣缩食的背景下,华泰的支出丝毫没有调整的意思,那么请问既然公司对于现金流那么自信,在这样的条件下,再次开启再融资合理吗?而且是在18~19年连续两次以股权方式融资的条件下。

另外华泰证券近两年的信息研发投入费用一直遥遥领先于行业,处于行业的第一名,但是移动端平台的人气与实力,或者说带来的效应并没有东方财富这些企业强,东方财富的研发费用只不过8亿左右,而华泰去年高达22亿左右,但是实现的成绩与东方财富这些企业没有比较,不仅如此,华泰近两年还推出综艺节目《闪闪发光的你》,作为投资者只能被动支持,但是一家金融企业搞综艺节目,请问监管层这样的行为应当支持吗?这是利益最大化的吗?如果说可以给品牌与行业建立推广作用,那么华泰连续两季的综艺节目从业绩与业务层面来看,并没有实现出色的进步,倒是支出花费不少,要是华泰能够减少这些无用的营业支出,以及踏踏实实的信息研发费用,那么何必以股权的方式融资呢?难道华泰需要做的不是调整内部人员结构,重塑企业文化?不浪费企业的运营资金,建立于长远发展的思路,让企业的利润形成规模的提升,而不是需要钱就不断的融资,这样伤害股本,影响企业长远经营理念的方式。

否决华泰配股理由4、当下华泰的市值为1150亿左右,而发布的配股预案提议不超过280亿,这样280亿的规划怎么能够匹配目前的市值?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2022年的实际募集资金也只有223亿左右,而华泰居然张口配股不超过280亿的规模,这简直前所未见,要是以目前市值测算这样的配股金额,那么配股融资可以高达当前市值的25%以上,而其他大多数券商再融资也就占比市值15%左右,类似于中信证券只有市值的10%左右,华泰在18~19年股权融资以后,在低于净资产的情况下,居然向市场提出这样的再融资方案,也不知道管理层是怎么想的出来的。

那么以10配3,不超过280亿募集资金方式测算,隐含配股股价大约为10.30左右,假设静态的理解,这样配股的价格明显低于净资产,损害投资者与企业股本的利益,作为华泰的投资者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华泰的管理层为何要这么做?而且我国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现在融资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定增,可转债,永续债等,华泰可以执行更加温和的融资方式,为何要在市场低迷,企业低于净资产的时候发布配股预案呢?

有些银行低于净资产配股,我想是可以理解的,那是因为银行的业绩与分红这些年都不断实现增长,而且再融资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即将达到资本金的下限,但是华泰证券可没有面临这样的问题,华泰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中期股东回报规划(2023~2025年)中所说的是片面的,基本围绕资本市场即将迎来注册制时代,现在监管层也鼓励证券公司做大做强,这些话不能够成为华泰再融资的理由。

原因很简单,华泰多次再融资,而且监管层说要做大做强券商,也是应该从企业自身业务层面出发,而不是融资做大券商,按华泰这样的思路,岂不是所有企业只有融资都能做大吗?这样的理念压根曲解监管层的意思,监管层应该制止所有滥用股权融资的企业,虽然在注册制的背景下,直接融资时代将会到来,但是融资也是要适当的,合理的,利益最大化的,而不是完全依赖于融资经营企业,这样的思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也是不符合我国证券企业发展的,华泰以这样的理由提出配股,而且在这样低于净资产的背景下,融资那么多的金额,实属不应该,不合理,不正确,至少过往券商几乎没有在低于净资产的情况下发布配股预案,即使股价是动态的,华泰在配股的时候,股价也高于净资产,至少现在这样的提议也应该得到驳斥,这样丝毫不考虑投资者与不考虑现实环境的融资方式,应该予以制止。

否决华泰配股理由5、按照华泰未来对于股东的回报,分红层面的理念是错误的,如果说企业不断的再融资,然后给投资者分红,这有任何意义呢?

因为站在这个角度华泰的分红是拿着股权融资的钱,投资者把钱给企业,而企业再分红给投资者,而且分红的数额低于投资者融资的付出,请问这样的游戏投资者会答应吗?如果华泰真的需要资金发展,投资者反而愿意降低分红,而不是采取配股这样的方式。

比如说平安银行这些年分红就不是很高,但是并没有以股本的方式再融资,企业虽然没有较高的分红,但是把剩余资金非常好的利用到运营之中,利润不断创出新高,给投资者交出满意的经营答卷,当然华泰也可以学习平安银行这样的方式,降低分红,合理运用信息费用的投入,不滥用资金搞综艺节目,将公司的运营资金最大利益的利用起来,我想这样才是企业发展应该执行的理念,而不是依靠不断再融资实现行业地位的提升,要是企业依靠不断再融资从而实现收入,长远角度来说,这样的企业是脆弱的。

否决华泰配股理由6、现阶段的华泰压根没有必要再融资,原因在于华泰之前也发行过永续债,而且2022年华泰的三季报显示,在汇兑收益层面就实现20亿的收入,也就是说华泰能实现较高的汇兑收益,资金层面至少是不没那么缺乏的,完全可以按照调节运营模式的方式而取得长期企业的价值提升。

比如说不利用股权的方式适当的发行债券融资,其次调节国际业务的资金投入,调节员工支出费用,高管以及管理人员降低薪酬,反而给基层人员加薪,鼓励基层人员创造企业收入,未来不搞那些虚而不实的综艺节目,适当降低信息投入费用的力度,不再购买办公楼这些资产,调整对于培训中心的投入,至少很多不必要的项目可以在未来适当的年份再启动,而不是急于求成,过度耗费没必要的资金,将企业的精力集中于主营,发展轻资本业务的路线,不要过度消耗资本金,建立于客户基础发展业务模式。

我想这样的经营必然能实现华泰业绩的提升,那么随着利润收入,时间的累计,资本金也是能够得到补充的,而不是只知道利用市场再融资,而且还是在当下阶段提出配股这样荒谬的预案。

否决华泰配股理由7、不是说完全不支持华泰再融资,作为金融企业来说,肯定是需要向市场募集资金的,比如说近些年券商也有再融资的行为,但是华泰不可以,原因之前也说过,要是这次配股方案提议通过,华泰大约4年的时间融资3次,这在券商行业前所未有,不能开这样的先例,其次以上这些方式也足以解决华泰再融资需求的问题,更是立足于企业发展,正确打造企业文化的思路,至少能够成为参考建议。

如果华泰真的需要再融资,那么也应该以更为温和的方式,非要以股权的方式融资,那么可转债则能够成为首选,因为这样的融资方式是温和的,也是很多银行采取的融资策略,采用可转债的方式,能够以时间过度融资所带来的股本消耗,那么就不存在4年左右融资3次的事件,因为从发行可转债到转股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可转债也能够补充企业的资本金,为何非要急迫的采取配股这样逼迫的方式呢?在券商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就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在低于净资产那么多的情况下发布这样的配股预案,而且是10配3股的方式,市值只有1150亿,就张口融资280亿这样的提议,不仅是荒谬,更是为行业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配股的方式能够出现在很多券商企业,但就是不能在现阶段的华泰出现,非要配股也要在未来恰当的时候,而且可转债这些完全能够胜任再融资的方式,监管层应当监督华泰不要为行业带来这样的负面形象,华泰身为科技创新口号的公司,创新是指业务与行业引领,而不是千奇百怪,前所未见的融资方式。

否决华泰配股理由8、经营企业是需要章程的,也确实符合规则就能提出议案,比如法不容情就是这样的道理,但是法律以及规则制度也是因情况而定,因事情背景而定的,脱离人物只讲规则的制度有何意义呢?

华泰可以提出配股的预案,这是企业的自由,毕竟只要合规就可以,但是监管层对待此次事件的时候,是否能够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出发,当华泰发布配股预案的时候,网络各大平台投资者都是骂声一片,基本找不到赞同这样做法的投资者,那么为何投资者会如此反对呢?

华泰自上市以来其实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反而是投资者在这多年的过程中帮助华泰,陪伴华泰,华泰2010年在上交所以20元的价格上市,而当下的股价是多少呢?毫无疑问,没有给长期建立于价值的投资者带来收益,这也许有市场的原因,但与华泰的经营做法与融资方式也有关系。

华泰确实这些年利润层面实现提升,也稳固行业排名,但是这样的成绩完全是依靠于不断的再融资,比如15~22年连续的股本融资,作为投资者以及监管层,我想谁都不愿意看到企业只知道利用融资提升行业排名的,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企业能够实现内生性的价值提升,业务模式层面有创新,有特色,有壁垒的券商企业,这样的企业才符合建立航母级别券商,打造国际投行的发展思路,如果依靠再融资做大企业成为券商的主要方式,那么还会有更多的企业会跟风,本质层面上来说,这违背行业正确发展的思路。

任何一家企业给资金都能够比原先更强大,但是资金是要利益最大化利用的,而且优秀的企业都是回报大于索取的,融资是慎重的,尤其是以股权的方式,反而是以企业经营产出利润的方式壮大企业的价值,实现行业地位的提升,要是再融资,配股成为常态,尤其是低于净资产配股成为常态的话,那么企业将会完全依赖于资本市场,就好比没有钱的孩子问家里大人要钱,而不是自己去思谋如何生计,不依靠自身赚取收入一样的道理,这应当引起监管层的重视,千万不能让华泰这样行业具备资产规模的券商,给行业起这样的带头作用,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与监督,请监管层不只是从规则层面出发,也能够从中小投资者利益,资本市场发展,行业发展层面角度思考这件事情。

以上这些我想任何一条都能够驳斥华泰此次配股融资的议案,数据层面有不对之处也请证监会矫正,作为国家资本市场过程中忠实的投资者,倡导价值的投资者,当然是希望证券行业能够以正确的思路发展,也想看到我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强盛,很多人都说作为中小投资向证券会写公开信是没用的,但我不相信,我认为公道自在人心,如果你是正确的,作为投资者你心系行业,总是站在价值角度思考问题,也能够站在监管角度理解问题,作为证监会是会考虑投资者诉求的。

也许证券公司与证监会的关系较为密切,希望证监会的领导以及管理层,乃至从业人员能够真切的站在市场角度,行业发展,中小投资者利益出发,毕竟作为我们中小投资者也只能够信任,依靠证监会,至少我对于证监会是非常尊敬与信任的,我想资本市场的初衷是未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资本市场也应该有责任保护中小投资者,因为没有投资者的市场谈何价值呢?尤其是那些手无寸铁,没权没势的投资者与倡导价值的机构投资者,这些也是资本市场的意义所在,万分恳请证监会请否决华泰证券此次的配股提案。

本文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过往互联网平台写文章从未要求过粉丝以及投资者转载,但是这封公开信的意义不同,请将近30万的华泰持有者,以及券商的投资者能够转发此文,本文允许投资者在各大正规平台转载,如果可以置顶那就更好,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引起证监会与资本市场的重视,让我们中小投资者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作用,把此次华泰配股的事件刷上热搜,让有关部门的从业人员能够知晓中小投资者的想法,另外我也会联合其他中小投资者去上访证监会,如果你也是华泰的持有者,可以私信我,还是那句话,有理走遍天下,中小投资者不要认为自己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要联合起来就有力量。
0

wf123

赞同来自:

配股已经很有底线很给面子了
定向增发才是A股长胖不长高的元凶

可是这是他们捞钱的法门,敢不敢取缔的

不存在的

与虎谋皮尔
2023-01-05 11:55 来自上海 引用
0

自由椰子

赞同来自:

科创板高价发行。高额融资怎么破?
2023-01-04 20:44 来自北京 引用
3

humor007

赞同来自: wdwonderone jsjyxf ZachVizla

坐等华泰董事长被查…
2023-01-04 20:31 来自宁夏 引用
1

西王

赞同来自: wdwonderone

为什么券商爱配股?花的费用低?
2023-01-04 20:18 来自广东 引用
0

poorhtd

赞同来自:

嘴炮 不如用脚投票 不当“怎么不管管”人
2023-01-04 19:57 来自广东 引用
0

东方龙2014

赞同来自:

要是发280亿转债早就涨停抢疯了。
2023-01-04 19:24 来自浙江 引用
0

易尔奇 - 安待久 渐息散

赞同来自:

@资水
写的不好,没有站在证监会立场讲道理。看看证监会自己的角度:1月3日盘中,证监会罕见发声。证监会表示,我们关注到有关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我们一直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
当然了,一般散户与证监会的
位置、角度、层次、格局不同;
自然就不同,不过也难能可贵。
2023-01-04 18:05 来自四川 引用
2

booboo

赞同来自: wdwonderone 西王

文章应该围绕华泰恶意融资破坏证券市场稳定展开,最后建议ZJH将华泰摘牌退市。
2023-01-04 16:46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0

xueshen

赞同来自:

先禁止国泰君安和长江证券再融资再说
2023-01-04 16:38修改 来自河南 引用
33

西王

赞同来自: YTM等于0 wdwonderone jsjyxf 山林野士 幸运钱 xhz3347 风格手电筒 ziwu haitun2011 PYTAO 杨白劳读天书 jisabao 深圳小散 wz2105 发财牛 等一万年 宇文青浦 Oliver815 小羿是我呀 ZZ想养猪 青蛙1999 林相王 sdu2011 黄山松2007 sighsmile miaomiaoa snowstorm2022 xueshen 风清扬9527 wowpaladin zkguest 好奇心135更多 »

看到不少冷嘲热讽的。

但是资本市场或者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正是作者这样的人,而不是他们。

说了不一定有用,但是不说肯定无用。
2023-01-04 15:58 来自广东 引用
2

landandwater

赞同来自: 林相王 好奇心135

已经回应了:
证监会回应“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刘慧)证监会3日回应“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强调上市>证券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我们关注到有关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一直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同时也会支持证券公司合理融资,更好发挥证券公司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
  该发言人说,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
2023-01-04 15:56 来自江苏 引用
10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小番茄黄瓜 等时间认输 gaokui16816888 snowpear 流沙少帅 billyqwer 人来人往777 geneous zoetina52 neverfailor更多 »

写的不好,没有站在证监会立场讲道理。看看证监会自己的角度:

1月3日盘中,证监会罕见发声。证监会表示,我们关注到有关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我们一直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证监会也会支持证券公司合理融资,更好发挥证券公司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
2023-01-04 15:50 来自上海 引用
6

就这样了吧 - 没事多看动物世界

赞同来自: 不明真相的玩家 苏幕遮oo 等时间认输 gaokui16816888 流沙少帅 billyqwer更多 »

意义不大,还是从股东乃至中小投资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抱怨,而不是从破坏融资市场秩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如果目的是吸粉,那他一定程度上能获得成功;如果目的是解决问题,那未免有些南辕北辙了。
2023-01-04 14:55 来自广东 引用
0

tcswcch

赞同来自:

就是,否决配股,发发转债呀
2023-01-04 14:54 来自移动 引用
1

huxj2015

赞同来自: 风清扬9527

用脚投票...................
2023-01-04 14:46 来自四川 引用
3

yiyi8484 - 小女子经济要独立

赞同来自: 总是人生Guang xineric 风清扬9527

用脚投票就是了
2023-01-04 14:38 来自上海 引用
1

varvar

赞同来自: jisabao

作者可以考虑买下51%股份,一票否决
2023-01-04 14:25 来自上海 引用
0

闲敲棋子00

赞同来自:

2023-01-04 14:03 来自湖北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易尔奇
易尔奇

安待久 渐息散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1-05 11:55
  • 浏览: 3590
  • 关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