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是哪些银行成为了大冤种。从侧面可以看看各家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网络上流传这个图片,无法核实数据的真实性,随便看看。注意这里的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不是一回事。大体可以看出,小银行尽量不要碰,和当地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容易被垃圾城投债拖下水。中信,民生,兴业,浙商也要当心,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不在其中。


看看近日的新闻报道吧:财政部重申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说是说做是做,肯定会救的。2021年地方和城投债74万亿?怎么还?房地产都这样了还让地方还钱?可能吗?只能拖,反正地方政府不断换头,等下任解决吧。下一任能借新还旧就借新还旧,实再借不到了,就展期……反正新官不管旧账,时间是个好东西,几年大放水后都敲锣打鼓喊着:平安无事

关键是地方政府的城投以后还能不能借新还旧?还?这个是不用还!国外有个故事:一个人从银行借钱,次数越借越多,越借金额越大。他朋友担心问:“你借这么多钱干什么?”他说:“买坦克”。“那你怎么还钱?”“还用还吗?!”

yanghongyong - 万物皆周期
2023年地方债发行即将启动 一季度发行预计超万亿元,全年地方债发行总规模有望超过7万亿元。这个不用担心。
我们要担心的是这么胡搞瞎搞,钱这么多,要是通胀起来了,这可怎么办。
吸上瘾了,只有继续吸才能续命,直到有一天衰竭而亡!

赞同来自: yanghongyong
关键是地方政府的城投以后还能不能借新还旧?2023年地方债发行即将启动 一季度发行预计超万亿元,全年地方债发行总规模有望超过7万亿元。这个不用担心。
我们要担心的是这么胡搞瞎搞,钱这么多,要是通胀起来了,这可怎么办。

赞同来自: fyzqxm

赞同来自: afatzhao 、xineric 、stylexf
人家只是没付本金而已,利息年年都有的。问题是这个本金展期后就还得起了吗? 怕的是到时候继续展期,无限期展期。。。到时候可能连利息都付不起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银行损失了呢?

赞同来自: Lee97 、zhana 、blacklevi0823 、lululululewis 、e55555 、 、 、 、 、 、 、 、 、 、 、 、 、 、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