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来自: 廿年奔波 、gaokui16816888 、好奇心135 、火锅008
我是为数不多的都唱反调的,一是今年的经济不容乐观,二是上证指数3000点一点都没低估、是多空平衡点。想真有牛市只有在指数挖了很深的坑再借助某个导火索才可能(如2005年股指足够低998点,借助股权分置造就后来的大牛市)。
2023年沪深300今年的涨跌不会很大,3600-4000点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xiaofeng71 、巴兰 、Hx918 、朝阳南街 、更多 »
2023开年来,投资界有个笑话,那就是头部券商中金公司对2022年宏观经济的的十个预测中错了九个,这证实了著名学者秦朔所说预测宏观经济是不靠谱的,因此作为一个民科的普通投资者预测宏观经济更是一种没有意义的事情。本周证监会发文,2023年2月1日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在制度建设上迈出巨大的一步,将对A股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各位专家和普通投资者各抒己见,纷纷做出了自己的预测,这些预测是否正确?在余下的几年内,它们将一一被验证。
是的,所以有大佬说“不预测,只应对”。这样说预测、特别是对宏观经济的预测是不是没有任何意义呢?我的看法是预测、预测宏观经济还是很有必要的,对某些类别的投资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奉行“...
在A股作出任何预测都是困难的,公开发表是有风险的。预测错误的例子数不胜数,远的如董某珍前几年对茅台的预测,近的如是某金对2022年宏观经济的十大预测等。
以上例子能不能证明预测、特别是宏观经济的预测对A股投资就没有任何价值呢?答案肯定是不对的。
因为用有限的例子来证明一个命题,属于不完全归纳法,农场主假设中的火鸡学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集友们对预测的各个讨论,有时候感觉到他们对预测的定义、预测的内涵和外延等基本概念都是不明确的、是有差异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交流起来往往很困难。
那么预测到底是什么?
广义的预测是,指人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手段,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活动。具体说来,就是人们根据事物过去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和某些规律性,根据事物运动和变化的状态,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事物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所进行的科学推测。预测作为一种人类认识活动,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中,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个人乱评:根据这个定义,人们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源于预测,生活如此,工作如此,游戏如此,投资者的每一个决策也是如此。
狭义的科学预测是,预计未来事件的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它包含采集历史数据并用某种数学模型来外推与将来。它也可以是对未来的主观或直觉的预期。它还可以是上述的综合,即经由经理良好判断调整的数学模型。
进行预测时,没有一种预测方法会绝对有效。对一个企业在一种环境下是最好的预测方法,对另一企业或所在企业内另一部门却可能完全不适用。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进行预测,预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是完美无缺。但是,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不进行预测而只是等到事情发生时再采取行动,一个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经营规划取决于对公司产品需求的预测。
按在规划未来业务方面企业使用可分三种类型的预测: 经济预测、技术预测、需求预测。
1、经济预测,通过预计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房屋开工率及其它有关指标来预测经济周期。
2、 技术预测,即预测会导致产生重要的新产品,从而带动新工厂和设备需求的技术进步。
3、 需求预测,为公司产品或服务需求预测。这些预测,也叫销售预测,决定公司的生产、生产能力及计划体系,并使公司财务、营销、人事作相应变动。
按它包含的时间跨度来分类,也有三种分类:短期预测、中期预测、长期预测。
个人乱评:人们常说投资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可能就来源于此,投资者对投资市场的预测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由此作出的每一个操作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艺术的。因为广大投资者的认知不一,所以由此作出的操作更具有薛定谔式的味道,结果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偶然,绝大多数预测看起来毫无意义。
对我这样的(伪)巴菲特信徒来说,预测宏观经济还是有必要的,它是我选择投资品种的第一步,“好行业、好公司、好价值”三部曲的最关键一步。同样的,由于预测宏观经济更为困难,所以预测也是正常。
但是投资者不能对预测躺平,不能因为困难就无视它。当你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这种由上到下的选股方式时,预测宏观经济是关键的第一步;当你的投资收益一部分来源于央行的放水,央行是否放水是宏观经济决定的;当你认可A股是政策市,景气行业很大的程度有一张A4决定;当你认为择时对A股是有效的、投资品种的轮动是有效的、等等,它们都与宏观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有的知识都是关于过去的,所有的决定关乎于未来的。关于预测,你是逃脱不了的。你看,今夜整个宇宙将为你灿烂。
2022年初的时候,也见过很多预测文章,说5.5是国家意志,一定会实现的。然后现在都在装死了2023开年来,投资界有个笑话,那就是头部券商中金公司对2022年宏观经济的的十个预测中错了九个,这证实了著名学者秦朔所说预测宏观经济是不靠谱的,因此作为一个民科的普通投资者预测宏观经济更是一种没有意义的事情。
是的,所以有大佬说“不预测,只应对”。这样说预测、特别是对宏观经济的预测是不是没有任何意义呢?我的看法是预测、预测宏观经济还是很有必要的,对某些类别的投资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奉行“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的价值投资者更有必要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没有预测,那么你是根据什么逻辑开仓买入股票或其他标的的呢?当你买入的一瞬间,就已经对你买入的股票或其他标的作了预测(笑)。
关于预测宏观经济对某些投资者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稍微思考一下就感到问题的沉重,实践下来更是困难,但因为它的价值可能巨大,特别对我这样好处巴菲特信徒的(伪)价值投资者来说,肯定是有相当大的价值,所以预测宏观经济还是有必要的,它是我选择投资品种的第一步,“好行业、好公司、好价值”三部曲的最关键一步。待续。
赞同来自: 老蚂蚁 、Alexhuh 、大勇止割 、川军团龙文章 、tigerpc 、更多 »
对持续变化的沪深300,不但要关注终点,更要关注演化的过程,搞清楚其中的逻辑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是单纯的跳大神。而我正好是一个跳大神的,所以不负责任地说出个人的瞎猜瞎想:对2023年的沪深300来说,它是一个扁平的N型,期间高点上涨30 %左右,然后回撤30 %,最终全年收涨10 %~15 %。说说其中的逻辑:2023年的中国经济是困难的一年,困难不在于不增长,而是找到和落实GDP增长5 %的途...2022年初的时候,也见过很多预测文章,说5.5是国家意志,一定会实现的。然后现在都在装死了
@xusm0731
我就问你是你说的沪深300估值高吗?那沪深300这300家公司都去港交所上市了吗?去港交所上市的有几家?占比多少?沪市第一股茅台,深市第一股宁德都去港交所上市了?连大哥都没去港交所上市,你怎么拿H股来对比沪深300?港交所和沪深市相比流动性和成交量对比如何?这几个问题回答一下?
沪深300目前估值肯定不低,同股同权的AH股那么高的溢价足以佐证。沪深300里面有H股的就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指数想在2023年有很好的表现要么是本身业绩的提升,要么就是资金方面的宽松。我的观点是2023年国际国内形式并不乐观,资金方面中性概率较大。2023年沪深300指数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023年业绩中报低于预期将带动指数拐头向下,拭目以待。
ST牧羊 - 此人不学无术,贪财好色,与人常做无谓口舌之争,遇事夸夸其谈百无一用,判其投胎南瞻部洲,当一股民,昼则殚精竭虑交易,夜则膏油继晷复盘,终年盘桓于三千点,账户缩水日甚一日,活活亏煞他罢了
赞同来自: llllpp2016
究竟谁在瞎扯?你要不要回去看一下你自己的发言?自己说沪深300估值高,问你说怎么判断估值高,你就扯A/H股,我说沪深300大多数都没港交所上市,你就扯回A股整体,逻辑如此混乱,究竟谁在瞎扯???
148家上市公司的中位数A股比H溢价72%,难道还说A股估值低,很便宜。你说沪深300大多数都没港交所上市,随便给你列一下中国中车中国中铁建设银行中国太保中国石油中国神华 中信银行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比亚迪新华保险等等这些都是有H股的,应该有代表性。
赞同来自: llllpp2016 、xineric
沪深300 2021、2022年已经连跌2年了, -5.2%, -21.6%, 从2018年还是涨了99.6%。从全球来看,沪深300涨幅的不是最小的,最小的是恒生综合,恒生指数分别为77.86%,71.91%。央行利率大幅下调空间打开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幅度减税了?2018年来的数据有问题,
因此,股市应该还是难上涨的,估计一年会在+/-15%波动,年终收于+/-5%。
1月上涨,2月、3月横盘、4月调整,5月,6月、...
大牌886 - 愚蠢的人类
赞同来自: Jonathanqi 、Wanli012 、zengyongqiang 、awenger2021 、sdu2011 、 、 、 、 、更多 »
指数涨跌就几条因子
- 最重要的就是货币因子
比如利率空间打开(如美股1982, 00互联网泡沫, 09 金融危机反弹等等等),股市的上升都伴随着利率空间从高到收缩,利率空间犹如股市的燃料,核动力之一 - 危机下的情绪反转,出现市场底部真空,暴力击穿往往伴随伴随暴力反弹(如1987 ,1994 2020 等等)一般是外部冲击,导致市场供需短期失衡,筹码快速交换
- 强力政策驱动,或者对企业利润造成短期强力冲击,特别是:大规模降税(反正出现这个,股市基本必涨),毕竟这也是最赤裸裸的短期刺激了企业利润
只要记住这3条,你就是指数小霸王,券商报告那些都是XX,因为这3条根本预测不出来的,都是瞬间出现的或者长期积累出来的因子。
第一条直指经济周期,第二条是外部冲击下的心理战,第三条是政府干预
然后分析当下的股市:
1. 利率空间有,但呵呵
2. 没啥意思
3.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大牌886 - 愚蠢的人类
赞同来自: awenger2021 、川军团龙文章
是央行利率大幅下调空间打开了?还是信贷规模趋势突破了?难道要大幅度减税了?财政赤字要乱来了吗?
但凡有一条,我立马梭哈,倒是有本事搞呀
啥都没有,今年能涨5%已经很给你面子了
而且我认为下跌空间随时可以到30%以上,一个跌可以3成,涨才5个点的一年,除非暴跌,不然没啥好做的
赞同来自: dengca1987 、sdu2011 、选择大于努力V 、巴依老爷Lagom 、lilianx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而我正好是一个跳大神的,所以不负责任地说出个人的瞎猜瞎想:
对2023年的沪深300来说,它是一个扁平的N型,期间高点上涨30 %左右,然后回撤30 %,最终全年收涨10 %~15 %。
说说其中的逻辑:
2023年的中国经济是困难的一年,困难不在于不增长,而是找到和落实GDP增长5 %的途径,这一点是很难的,但是它是国家意志,所以必须要实现的。这是大前提。
如果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呢?
关于外围。美国预计是增长回落,但也不至于衰退,相信美国经济是有韧性的;欧洲预计是增长的,缘于常识,欧洲走过了最为困难的2022年,俄乌冲突、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以及化工行业等领域的衰退,在2023年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日本经济则好也好不了多少,坏也坏不了多少;亮点是印度和东南亚,它们的增长在2023年是非常有确定性的。综合以上,对2023年的中国出口、进出口总额不至于大幅下滑,估计维持在0 %附近。
关于经济增长的动力。第一是消费,它是慢变量,由于疫情的伤疤效应和持续扰动的影响快速上涨是很难的,大幅上涨短期是不可能的;第二是投资,房地产仍然是小幅回落,基建保持10 %左右增长,制造业由于出口和内需的影响,民企和外企是不能大幅提升,而央企国企是主角,但总量就有限度的;进出口因为外围的影响,不可能扛起经济增长的主角。
关于政策的发力点。在2023年,由于美国加息和美债利率处于高位,所以央行是不可能有大的降息动作,降准是可以有的,能够做到维持适当性“宽松”也是尽力了;财政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所以中央财政是发力的主力,它是要做到“精准有力”,那么发力在何处?消费在哪一方面着力不好知道,基建不可少,具体落实到制造业的哪些部门也是不好猜测的。
但是对沪深300来说,它们所在的行业是有相当大的确定性机会,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股上涨是有大的机会的,而其他中小公司,以及中小公司中成长股,具体到哪些行业和哪些公司却不好确定。
那么2023年经济有没有增长?增长的途径是什么呢?沪深300有没有增长?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
经济增长由于疫情放开,经济动能恢复,加上2022年的低基数,因此2023年经济增长5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应地,沪深300中公司盈利水平上涨10 %~15 %,指数相应也上涨10 %~15 %,这是大概率事情。在具体过程中,因为人们的信心以及A股股民的特性,冲高也是必然的,冲击30 %的高点是有可能的,但是因为实际情况将对人们的乐观预期打个折扣,所以回落也是必然的。
综上,在2023年信心对A股是第一位的,也是因为只是信心而过程很难,全年沪深300将走成扁平的N型,具体时间点为3月、6月、9月,触发因素是两会的政策预期、中期报告的证实或证伪、三中全会的政策预期等。
以上,纯是个人的瞎猜瞎想,可能作为也可能不作为自己在2023年前段时间的投资基石,而不是对其他人的任何投资建议。如果有人由此制定和实施自己的投资计划,引发的投资收益或者损失,本人则概不负责。切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贴跳大神,风险皆自负。
赞同来自: CAT108 、gaokui16816888 、neverfailor 、峰从海上来 、不多12 、 、 、 、 、 、 、 、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