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张图里,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1、 直观的,这两条线将继60年代的3年自然灾害之后,再一次交汇在2022年,总人口开始往下走。至于未来的某一年,会不会再创新高,不清楚。但确定的是在可见的未来数年,人口的峰值已经定格在2022年的某一天了。
2、2023年开始,死亡人数的曲线将开始变得陡峭,2-3年内冲到1500,甚至2000都是有可能的。不仅仅是因为小病毒,更多的原因是因为适龄人口的基数。当然,小病毒也是超额死亡的一个关键变数,美帝的数据是(因为小病毒?)过去3年全美的平均寿命从78.9下降到76.4,下降了2.5年。
3、同时,出生人口的数据。现在的育龄,是90后这一波,按照当年的出生人口,育龄人口在未来几年,是逐年下降的,从2000万降低到1500万。所以,也可预见的,出生人口这个数据,在过去3年已然陡峭的下滑曲线基础上,叠加小病毒因素,加速下滑。
4、我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人口学家,但简单的加加减减就能看到,此消彼长,在3-5年后,这个剪刀差会汇聚在约1000万人。即,全国每年人口净减少1000万人。因为3-5年后,按照75岁的平均年龄,离开我们的主要集中在1951-1953的年龄段,而这个年龄段是建国初期的出生人口第一次高峰期,约2000万人/年,而届时的出生人口必然不超过1000万人。每年净减少1000万,是不是有点吓人?
5、在当下,逐渐退出就业市场的人口,主要是60年代人,补充进来的主要是00后,两者之间大概有-1000万的缺口。而现在不管是官方数据还是媒体数据,就业形势都是近年来比较糟糕的。如此明显的反差,只能说是企业收缩得太厉害,是大量中级以上就业岗位净减少或者消失导致的。
6、并且,就业结构性失衡,不是今天才发生的事情。未来我们面对的就业市场,是一个中等以上就业岗位不足,即便有近-1000万的缺口,仍然无法让当下的大学生充分就业。而中等以下的岗位,长期缺乏劳动力,人力成本上升,怎么破?产业转移,还是引进国外劳动力?
5和6加在一起,就是现在或者即将面对的劳动力紧缺叠加就业率不足的尴尬。
========================
5分钟做了一张破图,然后絮絮叨叨想了几个小时,这么多的后续。。。
人口毫无疑问是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底层逻辑之一,我们一路走到今天,未来只会越来越难,不仅仅是消费,很多无法迈出国门创造第二曲线的行业和企业都会越来越难。所谓的内循环,以国人吃苦耐劳勤勉钻研的优良品质,拉长曲线来看,将是一片血海。而刚刚过去的2022或者已经到来的2023,应该就是长期变化的拐点和元年,过去30年大部分的经验和规则都在不断的改变和坍塌。当然,如果有啥逆天改命的国策,以上所有的思考过程和结论都可以推倒和忽略。
不过,这是一个长期的变化,不管是基本面还是估值体系,明天该涨涨该跌跌,吃喝玩乐,啥都不影响哈。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研精覃思致远》,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同来自: 传达室李老伯 、roark 、zhangre 、hantang001
你吐槽的是92年前没交养老金但是也算工龄这回事吧。但是当时大部分人都是国企员工/公务员,公务员本身就不创造价值,收入/养老金来源就是国家税收,国企员工创造的财富也归国企了,没交养老金也是减轻了国企的负担,你没看现在各种国企无偿划转股份给养老金?这也算是还债了。你也知道分工不同呀,农民种地的都不算人了吗,体制外的不算人吗?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吧,扯的再多也没用,而且00后的人看着80前辈上养老下养小还要被舆论绑架买房子送彩礼结婚的样子早就绝望了,现在才是刚刚开始,你以为只是断层,00以后的还会教导后辈怎么做,你懂的。
flushz - 新手,非价投
赞同来自: timtimtim 、Luff123D 、Boiledwater 、skyblue777 、geneous更多 »
我拍脑袋瞎说几句:集思录还是有明白人啊,不过和你拍脑袋的想法相比较,我拍脑袋的想法还要乐观些。
人口减少的趋势已经形成,短期内看不到逆转。
按照人口趋势推演,预计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左右。
gdp增长趋缓,高增长恐难再现。
按照未来gdp每年2%的增长率(跟上通胀率),预计2050年中国gdp达到30万亿美元。
人口下降,gdp趋缓,未来人均gdp会缓慢提升。
按照上面的推演,2050年人均gpd将达到3万美元以上。
如果未来没有大变动,到2050年将完美实现总设...
虽然很多人给我贴标签说我悲观。
如果现在上面的想法也还坚持是3步走的大方向,那就可以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啥政策都没有了。
赞同来自: 塔塔桔 、freetstar89 、eckeels 、夜路沙冷 、IT民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人口减少的趋势已经形成,短期内看不到逆转。
按照人口趋势推演,预计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左右。
gdp增长趋缓,高增长恐难再现。
按照未来gdp每年2%的增长率(跟上通胀率),预计2050年中国gdp达到30万亿美元。
人口下降,gdp趋缓,未来人均gdp会缓慢提升。
按照上面的推演,2050年人均gpd将达到3万美元以上。
如果未来没有大变动,到2050年将完美实现总设计师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赞同来自: tinymouse 、laplace 、skyblue777
那种生完不管的,你让他多生是容易得很,问题是国家接不住这个包袱。
政策怎么应对,太难了。
赞同来自: why888 、skyblue777
那些现在一月领几千上万养老金都哪来的钱?他们发就有,给别人发就没有?大家不生孩子大部分不是真生不起养不起,他们只是不想让自己后代一生下来就变成一只被人操纵互相撕咬的蛊虫。不生已经说明大家都已经觉醒了,这种事情不拿好处只凭嘴忽悠解决不掉的。你吐槽的是92年前没交养老金但是也算工龄这回事吧。但是当时大部分人都是国企员工/公务员,公务员本身就不创造价值,收入/养老金来源就是国家税收,国企员工创造的财富也归国企了,没交养老金也是减轻了国企的负担,你没看现在各种国企无偿划转股份给养老金?这也算是还债了。
房价只是一方面,鹤岗这种地方,几万块就一套房子,生育率也不高。鹤岗这种地方房价低没用啊,当地没有工作机会,年轻人过去能干嘛
只不过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国家也没有这个意愿,毕竟人均资源太少。
赞同来自: nkfish 、hjndhr 、一剑飘雪 、大魏忠臣毌丘俭 、水和蚕豆 、 、 、 、更多 »
2020年做了第七次人口普查,2022年人口数据则是在七普的基础上,根据这两年的0.1%人口抽样调查估计的。人口抽样调查的标准时点是每年的11月1日,调查的是这个时点的人口情况。
弄懂规则就会明白,最新公布的人口数据并不包含12月的情况,也就和12月以来防疫开放后的超额死亡无关,这部分数据要明年的人口数据才能反映。
2023年开始,每年几百万的减少。
赞同来自: hjndhr 、传达室李老伯 、skyblue777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比中国日子过得好的应该就是那二三十个发达国家,其他100多个国家都不如中国日子过得好。你就举了德国法国英国这几个发达国家的例子,以偏概全了。中国人均gdp刚过中位数吧,人均消费率应该不到中位数
赞同来自: 和讯 、coolchan 、freetstar89 、ergouzizzz 、sdu2011 、 、 、 、 、 、 、 、 、更多 »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靠抢发家,如果你也能用这个办法,那没问题。否则,看看日本失落衰退多少年了?我们的基础不如日本好,但是我们的老龄化比日本要凶!真的是靠抢么?光靠抢能发达这么多年么,大概率就是不敢正视自身不足找的借口罢了。
赞同来自: luckych 、heaven32006 、hydk
后期发展路径:
1、保证底层人民的基本生活,居住,教育,医疗,养老,让想生的人,敢生。
2、向富裕阶层,收遗产税,房产税,资本利得税,向普通人转移支付。
3、社会越来越两极化。富裕阶层与普通老百姓,会有生殖隔离,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如美国,日本。
但国内有其特色主义,制定政策,首先考虑自身利益,再追求稳定。公务系统工资都发不出来,还管普通人的生活成本。
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而且国家也不希望底层人民拼命生一些没质量的人口,还是希望在有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出生人口数的。目前看来很难。年轻人抱怨房价高,生存压力大。如果真的把房价打下去了,那么土地出让金就少很多,国家就掌握不了大量的资源。而不解决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生育意愿又起不来,形成了一个死结了。关于生活成本,部分城市可以学新加坡模式。公屋和私人住宅结合,公屋价格很便宜。私人住宅永久产权,价格很贵,且每年的房产税比例也很高。这变相的让富人来养普通人。
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而且国家也不希望底层人民拼命生一些没质量的人口,还是希望在有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出生人口数的。目前看来很难。年轻人抱怨房价高,生存压力大。如果真的把房价打下去了,那么土地出让金就少很多,国家就掌握不了大量的资源。而不解决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生育意愿又起不来,形成了一个死结了。房价只是一方面,鹤岗这种地方,几万块就一套房子,生育率也不高。
只不过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国家也没有这个意愿,毕竟人均资源太少。
中国这个国情,人口想上去非常容易。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而且国家也不希望底层人民拼命生一些没质量的人口,还是希望在有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出生人口数的。目前看来很难。年轻人抱怨房价高,生存压力大。如果真的把房价打下去了,那么土地出让金就少很多,国家就掌握不了大量的资源。而不解决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生育意愿又起不来,形成了一个死结了。
一方面,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影响。另一方面,国家掌握着大量的资源,稍微倾斜一下,就足够让很多人改变生育意愿。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阿邦查 、复利游戏 、xiaofeng71 、ljg3 、 、 、更多 »
德国人口没你中国多,日子过得比你好;全世界200多个国家,比中国日子过得好的应该就是那二三十个发达国家,其他100多个国家都不如中国日子过得好。你就举了德国法国英国这几个发达国家的例子,以偏概全了。
法国人口没你中国多,日子过得比你好;
英国人口没你中国多,日子过得比你好;
XX人口没你中国多,日子过得比你好;
全世界,现在只有印度不能填到这个XX里面。日子过得还没我们好。
我们依旧是绝对的人口大国,在人口这个事情上,我觉得我们还有足够的资本浪至少10年。
人口问题不是问题,8090后所有无结婚史的,免费自动缴满中档养老,只要他们无后顾之忧,结婚难光棍多不愿结婚的分分钟解决。分分钟给你生一堆出来,现在的问题是一直压榨8090主力军,他们又不是傻子给你生个屁。免费自动缴满,钱从哪来来?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旁氏了,你还继续这么搞,只会奠定旁氏的结果,更早完蛋。。
laplace - 分散不重仓,股息,找到下行锚,好生意.....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期望,提高容错率
赞同来自: honghu3000 、雨夫子
flushz - 新手,非价投
赞同来自: xiaofeng71 、Kluer 、hydk 、sdu2011 、hys0133 、更多 »
中新网1月17日电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现在的很多问题,最终都是2个核心问题。
下一步看中央有没有发钱...
谁出钱?
或者,
钱怎么分?
比如人口,要么补贴,要么引进,或者放任自流。补贴可能效果好一些,也快一些,但是就是谁出钱的问题。头部几个城市的补贴是没有意义的,只会造成更深的地区差异,中央补贴的话,那就是钱从哪里出的问题。
今天新闻出来了,说是预期之内也是预期之内,问题似乎很大,但暂时也只能干瞪眼看着。我相信上面一定在更早的时间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啥也没做。
当家总是困难的,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吧。作为投资者,有些似乎需要问自己为什么,而有些时候不需要知道更深的原因。比如当下,我们只要接受这个事实就好,并且根据现有或者即将发生的情况,调整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flushz - 新手,非价投
赞同来自: Luff123D 、laplace 、Abendusj 、henze 、sdu2011 、 、更多 »
下一步看中央有没有发钱鼓励生育的政策了。
(个别头部城市的用处不大,大部分地方补贴不起)
赵甲 -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赞同来自: freetstar89 、xiaofeng71 、御女雪千寻 、topcool 、fuyda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小会砸 、freetstar89 、非凡猪 、gaokui16816888 、不赚钱的股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少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增多,反着来。
现在人口确实多了点,每年-1000万,降70年也就到7亿,还是人口大国。何况从小被教育我们有大块土地不适合人类居住。降点挺好。
说不定降着降着,拐点自然到来。
赞同来自: 之之早安 、苴国浪子 、落入凡间 、好奇心135 、blacklevi0823 、 、更多 »
老年人如果超额死亡,撇开情感,应该是养老金库开始盈余,对经济有利,少了广场舞扰民。
劳动力人口数,是20几年前出生就知道的,不需要今天来分析,你这反射弧迟了20年。
至于劳动力人口下降而找工作更困难,说就业岗位锐减,逻辑本身是对的,但跟上述一起分析,就显得你很业余。
如今无人码头,20年前香港片码头搬运个人,挖掘机,你就知道就业岗位是怎么少的了。挖掘机取代锄头,是促进经济好不好,全国取消挖掘机,就业岗位急剧暴增,劳动人民一片火热,日子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