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来自: 数据矿工
在用一个最简单的类比来结束这种低端的收入等于货币的逻辑混淆吧。看了你这个例子就更混淆了
一个老板一千万资产,挣了一百万,给十个工人一个人发一万。第二年挣了二百万,资产收益率20%,给工人发了两万,那工人收入增长率是100%,所以按某些人逻辑老板不如工人,阶层下降了,各位选择打工还是老板都会算吧。
全社会平均提升了12%,老板提升20%超越了一千万人,工人提升100%超越了一亿人,上升和下降都是跟自己原来的阶层相比较,你把老板和工人放在一起比较没意义,因为老板本来就比工人阶层高
老板从一亿名上升到了九千万名,工人从五亿名上升到了四亿名,工人和老板的排名都上升了,但老板没有工人排名上升的快
赞同来自: 巴依老爷Lagom 、yemu 、蝶之梦 、Ake90 、cquhrb 、 、 、 、更多 »
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0年为0.94万元,2022年11.02万元,22年间总共增长了,11.7倍,GDP总量2000年是10万亿,2022年是121万亿,12.1倍, 年化12%。
同期M1从5.31增长到67.17,总共增长了12.5倍;
M2从13.46万亿增长到266.43万亿,22年增长了19.8倍,
看增长率
工资年化11.8%,M1年化12.2%,M2年化14.5%,资产增长速度达到M1的增长水平,可以追上平均工资增长。楼主说追平M2,M2和工资增速...
所以从过去22年看,平均工资,M1,GDP都基本一致,大约年化12%。 M2略高,年化14.5%。 不过考虑过去22年房价的高增幅,社会财富的增幅是高过12%的工资涨幅的,所以M2的14.5%的年化增幅也基本反应了社会财富的年均增幅。
所以,M2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
一个老板一千万资产,挣了一百万,给十个工人一个人发一万。第二年挣了二百万,资产收益率20%,给工人发了两万,那工人收入增长率是100%,所以按某些人逻辑老板不如工人,阶层下降了,各位选择打工还是老板都会算吧。
其次万元户只是新鲜事物,划时代的产物,金钱购买力其实极低。
那个年代,月入五十,一百的人,比现在资产三千万的上海人购买力都不低,千万房产是0元,百万医疗0元,百万养老0元。单拿金钱数额拿出来比合适吗?
工资收入,用最好市场行业对比就知道贬值没有某些人的夸张。同样的购买力,除房子(各地差距根本没法算),近二十年贬值不会超过两位数。这就是那六亿一千收入的人,二十年前不可能是几十吧,端盘子也绝对几百了。
直白点就是八十年代万元户的购买力,现在几万块一样买的到(房子分的,就别拿来说事)
跑赢名义GDP就行了,名义GDP增幅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差不多。 但也不容易,名义GDP增幅一般略低于M2增幅,是实际GDP和CPI的总和。大概每年也要7%~8%,毕竟随着通胀预期养老金今年也要增长5%了不然不够用。每年资产跑赢M2你的社会阶层肯定是快速往上移的。跑赢名义GDP就已经超过全国大多数人收入增长水平了,很好了
罔两 - 力求集思录最稳第一。
m2增长的另一面是债务扩张。一方面要求资产比肩m2,同时又想自己负债摁住不动,甚至更少,这不科学。实际上是想让自己的净资产要赶上人家资产的增长水平。点赞多是因为你的评论回复直击问题核心。
赞同来自: 超越大我 、卖空调翁 、topdeck 、IMWWD 、qiaomu 、 、 、 、 、 、 、 、 、更多 »
说多了要删帖。你觉得你真的是股东吗?你觉得你真的持有了资产的一部分吗?你觉得我们的产权制度靠得住吗?这时候就又要回到我最喜欢讲的东西了:向死而生,以命相搏。
这都不用去考虑制度是否靠得住,只需要想明白放弃产权制度意味着什么就行,对于一个意向走向稳定的政体而言,意味着什么。
而且纵观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产权得不到尊重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何必去考虑这种东西。
我只在乎一件事:我可以输,但你也得死。只要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价格合适我就敢买。
至于说产权制度得不到尊重的前提下,我们要怎么做,截取一段去年10月份大众情绪悲观的时候,我回复客户的一段话:
也就是说我们在秩序社会的状态下,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动乱社会,可以采取的准备措施是极其有限的(这一点我肯定不会公开展开聊的)。 这就导致了我们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社会不断在秩序和动乱之间来回切换,但真正能够长盛不衰的极其的少,而能够做到的,基本和资产配置不怎么搭边(只有书香世家,权、钱世家基本熬不过一个动乱期)。 所以当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或者我们把范围拓展更加大——当我们持有资产(不限于股票,包括房产、债券等等所有各样各类的资产)的时候,实际上是隐含了一个前提假设——经济经济不会崩溃。关于产权有两本书可以看一下的。
旧文链接:这两年经济会好起来吗?再论投资中的假设与判断逻辑
比较学术派的是《加州淘金热的产权研究》,作者约翰昂伯克;
比较网文、故事性比较强的有《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作者吴思;
更形象一点的,不如看看塔勒布长了个什么样的体格。
赞同来自: 巴依老爷Lagom 、zddd10 、hyok 、胆子真不大 、好奇心135 、 、 、 、 、更多 »
这个道理我们之前讲过很多次,尤其是这篇文章:巴菲特们的投资秘籍:何谓硬资产及如何在投资中对抗不确定性?
以及子篇章:巴菲特的投资秘籍:林迪效应
讲的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某种资产或者某种类别的公司,存在的时间越长,就说明其在社会生产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当我们占有这类型资产的时候,那么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将会从中分到一杯羹。而且在分配中即使无法占优势地位,也会处于平均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投资其实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除非有人否认产权,那就回到黑暗森林体系了,当前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这个道理我个人认为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据我个人的观察,始终是有不少朋友是困在货值这个概念上没法走出来。
比如说我是看到很多很多朋友说上证指数一直不涨、沪深300指数一直不涨什么的,其实这种就是纯粹的货值视角了。
因为价格它除了反映基本面的变化之外,它往往还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尤其是短期波动,基本上都是由情绪推动。
但是我们回到股票的本源:一家公司的所有权凭证。
我们不再考虑估值的变化,而是看净资产的增值速度,其实沪深300指数的表现并不差,从2013年至今的年化增长仍旧是超过12%
图片一
拓展阅读:2022.09.18 价值向左,价格向右
所以单纯的从生产资料的角度来说,沪深300作为中国所有企业的代表性数据集,它是很好的向我们证明了:占有生产资料,才能够在社会分配中获得足够的话语权。
当然获得生产资料的价格仍旧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毕竟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持有体验:
对于一支净资产收益率为10%的股票,如果把每年的利润全部分红且不再买入,1倍市净率买入和2倍市净率买入,30年下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以本金100万进行计算:
图片2
所以想要保住财富地位不复杂:以合理甚至是低估的价格买入可持续产出的生产资料。
ps:从货值的角度来说,我们当初发布:巴菲特们的投资秘籍:何谓硬资产及如何在投资中对抗不确定性?所提到的香港交易所,已经从225港币上涨至335港币。货值只是表象,只要生产资料能够持续产出,货值其实就不用担心。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xiuzhenxw 、阿邦查 、steven1521 、winter2015更多 »
套用企业财务报表的:
m2,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
社会总财富,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项
社会净财富,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项
居民收入,是利润表中的收入项
要想保住自己在社会中的排名,需要使自己的净资产涨幅比社会净财富增长的快,而不是跟m2、cpi、收入涨幅去比。
赞同来自: 蝶之梦 、海阔天空888888 、不虚不实 、aa31
真是张口就来。真实数据是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0.37万元,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3.22万元。2000年M2为13.45万亿元,2020年M2为218.68万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0.37万元---->3.22万元 , 3.22/0.37=870% , 20年年化增幅11.5%
M2: 13.45万亿元---->218.68万亿元, 218.68/13.45=1625%,, 20年年化增幅15%
所以,年化增幅还是比较接近的, 考虑到这20年中,房地产等资产增幅是高于人均收入增幅的。 所以M2增幅是比较客观反应了这20年社会财富的年均增幅的。
作为投资者,M2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参考值,体现的就是个人投资资产在社会总财富中的占比有没有跟上平均节奏。
赞同来自: Kluer
货币乘数变化不会太大,如果M2增长12%,基础货币大体也会增长12%。事实上2021年12月的基础货币32.95万亿,2022年12月的基础货币36.1万亿,大约也增长1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当月净投放现金9971亿元。
这回贴竟有这么多人点赞。
以上是最新数据,m2的增幅还是大于m1和m0的。但这不是关键,就算同比例增长,又能说明什么呢?m2的绝对增加量还是远远大于基础货币的增量,重要的是量,而不是比例。除非你能证明m2的所有增量都来自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派生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赞同来自: 我怕黑天鹅 、海浪9999 、不虚不实 、freetstar89 、好奇心135更多 »
m2增长的另一面是债务扩张。一方面要求资产比肩m2,同时又想自己负债摁住不动,甚至更少,这不科学。实际上是想让自己的净资产要赶上人家资产的增长水平。货币乘数变化不会太大,如果M2增长12%,基础货币大体也会增长12%。事实上2021年12月的基础货币32.95万亿,2022年12月的基础货币36.1万亿,大约也增长11%。
这回贴竟有这么多人点赞。
赞同来自: kt3020790 、猪尾巴草77 、freetstar89 、凡先生 、好奇心135 、更多 »
谁有本事谁就去借钱,既然通胀无法避免,那最好是拿别人的钱去通胀
有人从银行贷款创造了20%的财富,存款人赚利息只能分享到2%的财富,钱和物增长是对应的,所有人一平均M2增长了12%
https://new.qq.com/rain/a/20220409A0ARHE00.html
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是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穷人越存钱,钱越不值钱,最终能买多少东西,是看你的钱和M2的比值,分子虽然增加了,但禁不住分母增加的更多,这个比值越下降,你能买到的东西越少
追不上M2就是贬值了,哪怕不是本金增加,能一直借钱,越借越多也算一种本事,能借一百亿的人肯定比能借一亿的人本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