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店面的价格会随市变化,预测未来会在90万-110万波动,价格波动造成的盈亏有你承担;
3、此店面每季度租金约3000元至5000元左右,即年租金1.2-2万之间。
以上开店模式就是国债期货的跨期挪仓套利,“店面”就是1手国债期货(十债),每季度跨期挪仓一次,挪仓收益大约0.3-0.5左右(近期加息预期升温,跨期价差近1元)。
盈利分析:
不考虑价格涨跌的情况下,利润就是国债期货跨期价差,只要跨期价差是正的,“租金”就是正的。而跨期价差理论上取决于国债期货定价模型,本质在于持有收益-资金成本,这个差值理论上永远是正的(极个别特殊情况除外)。
风险分析:
1、“店面”浮亏风险,未来进入加息周期后国债会亏损严重;
2、如发生利率倒挂情况,比如目前美国国债,“租金”会短期变负数,加剧亏损。
总结:
国债期货跨期挪仓套利,本质是永远持有一份国债做底仓,承担价值波动风险而获取长期挪仓收益。从性价比看,夏普比率也许较低,收益风险比不高;但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或可作为股债平衡的工具,平滑权益仓位的风险。
欢迎讨论!

商品期货的升贴水和成本关系很大,而股指和市场情绪强相关,单就IM来说和对冲端利润也有很大关系,很多用在如小市值轮动对冲等领域造成深度贴水。所以IM不建议采用“原油的跨期价差”方式吃贴水。
IM很难找到中性的对冲策略也是导致深贴水的原因之一,相对而言IC就方便些,可以用一些外盘工具实现中性对冲。

你说的现货是etf,建议改成国债现货,用期货价格和现货净价对比一下相差就不大了。这几天还在思考开店模式,国债实在不太熟悉,股指期货的吃贴水熟悉,我就用股指期货来表达一下。
股指期货虽然有贴水,但是无奈波动太大,实际中不容易抗住,那有没有办法能只吃贴水而不承担波动呢?特别是现在,IM的贴水达到了12%以上,看着眼馋。
后来受 @空仓股民1 另一篇原油期货跨期价差的启发,我想到了,就是在股指期货上做跨期价差,这样就不承担指数本身的波动,只承担贴水的变化。
我认为,现在就是非常好的时机,因为IM的贴水已经达到历史极值,无论是中性策略还是衍生品产品,都没有更大的力量让贴水再扩很大了。
那接下来再把几个问题核实清楚,就更有把握了:
1 IM这两周贴水能到这么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原因会怎么变化?
2 如果贴水再继续扩大,能扩大到哪个极限位置?
3 如果贴水收敛,能收敛到多少?最长得多长时间?
4 IM期货的各期之间的价差结构是线性的,还是像原油期货那样是曲线变化的?
以上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年化收益率,决定了下单跨期结构,决定了建仓方式。
展开说就很长了,我也正在研究。再次感谢 @空仓股民1,相当于是给了我两个思路。希望熟悉这个领域的朋友指导哈

你刚才提到了定价模型,期货比现货少了资金成本那这样的话,长期持有国债期货开店就有点问题了。
定价模型中的持有收益和资金成本,导致了跨期价差,那么把跨期价差补上后,国债期货就不应该长期跑输现货了吧?模型先放一边,我们从结果来看:
长期持有国债现货作为店面产权价值基本不变,因为有票息作为房租,这长期是正收益,开店能干。
但因为国债期货涨幅不如国债现货,那长期持有国债期货作为店面产权价值是不断下降的,有跨期价差作为房租,好像也只能把产权下降的部分补起来而已。
相比之下,持有IC吃贴水就好些,长期持有IC作为店面产权价值长期看略上升(逻辑是GDP增长,总体企业利润增长,虽然可能IC成分股利润未必,但大概齐逻辑也可以),因为有跨期价差作为房租,这长期是正收益,开店能干。但看了您其他帖子,好像对股指不太感兴趣,更偏向于个股了。
不知道我哪个环节理解错了?再请教下,谢谢!

有时长短利率的倒挂发生在通胀期,比如这几年的美国,虽然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导致挪仓收益为负,但因为国债价格低以及强烈的降息预期,不是卖出的好时机。
国债期货定价模型中的资金成本一般指的是无风险利率。

就算每个季度挪仓补偿0.4,那也大概只有26。
也就是说持有十债挪仓,除了杠杆因素外,远不如持有511260。
请教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长短利差走平后,几乎没有了挪仓收益,拿着国债期货纯赌涨跌了;类比持仓开店IC吃贴水的策略,卖出的理由是牛市IC位置太高可能几年内都回不来了,而不是因为贴水消失(往往是IC点位低的时候)而卖出。如果贴水消失卖出然后贴水回来再买入,往往是卖在低点买在了高点。
另外因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几乎一致,就算未来继续通缩,长期利率下降幅度也很有限。
那么持仓开店国债期货的策略,卖出的理由就应该是长期利率太低了未来几年不太可能再低了,而不是因为长短期利率的一致。
国债不太熟,能这样类比吗?
“跨期价差理论上取决于国债期货定价模型,本质在于持有收益-资金成本”,这里的资金成本因为有40倍杠杆的存在,是不是应该是“持有收益-资金成本/40”?

Leon22
-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50倍杠杆还是太高,如果我们预期是90-110波动,最好还是将杠杆控制在10-20倍。也就是相当于10万定金,季度赚3000-5000租金。实际上也是不错的资产。底层资产涨跌我们长期忽略,永久持有可以不考虑短期
这和我两个转债之间套利,两个相关股票之间套利,实际是一样的思路,无视底层资产涨跌,薅差价羊毛

赞同来自: callput 、陈国辉 、春雷滚滚 、齐天大圣666 、人来人往777 、 、更多 »
“国债期货跨期挪仓套利,本质是永远持有一份国债做底仓”----国债期货的本质不是永远持有一份国债做底仓,而是持有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到期后才可以以当时的期货成交价买入一份国债,而且国债期货是交割券的净价,不带利息。应该不能跟股指期货吃贴水这样玩。你说的没错,国债期货不是现货,国债期货不产生利息,国债期货吃的是基差和远期贴水,以目前的可交割券22国债19为例,现货净价为97.4元,而持有T2306最终转换成22国债19的成本是96.38元(转化因子0.9679)。
BTW:国债期货里面的数学含量还是比较高的,不深入了解还是不要玩,即使玩也不要高杠杆玩。
持有22国债19到6月可赚利息0.7元左右;
持有T2306到6月换成22国债19可赚1.02元。
很简单的数学题

赞同来自: jackymin001 、朝阳南街 、gaokui16816888 、火星十三粥 、e老实和尚更多 »
BTW:国债期货里面的数学含量还是比较高的,不深入了解还是不要玩,即使玩也不要高杠杆玩。

赞同来自: physign 、春雷滚滚 、Leon22 、正溢价套利善人 、朝阳南街 、 、 、 、更多 »
1、关于远期贴水是否一定存在?是否有理论依据?
远期贴水即跨期价差为正,是有理论依据的,跨期价差是由远近期货的基差不同引起的,而基差取决于三个变量,其中关键变量我认为是国债的持有收益-资金成本,也就是只要国债持有收益率高于短融利息,那么理论上贴水就会始终存在。但也有极端的情况,比如目前的美债,远期利率大幅低于近期利率,但这种倒挂的情况不常见,也不会长期维持。
2、关于本金盈亏和租金的关系只是心里账户的骗局。
我认为这就是投资理念的层面了,开店模式本就是忽略店面价值波动,而追求稳定现金流的方式。
3、国债期货杠杆太高,容易爆仓,风险太大。
可以主动降杠杆啊,账户里留了10万甚至15万,风险就小了,收益也下降了,风险收益比可以调的。

2017年初,发生过这样的事,你的两点都碰到了。幸好持续了一两个季度,最多影响一次移仓。记忆不深刻。如果是流动性危机还好说,忍忍就过去了。万一是通胀,就麻烦了,不会那么快结束
美债那里,现在也倒挂,懒得差相关数据,与我无关。

问个关于倒挂的问题:历史上什么时候会出现倒挂利率呢?是不是短期利率大幅飙升的时候?2017年初,发生过这样的事,你的两点都碰到了。幸好持续了一两个季度,最多影响一次移仓。记忆不深刻。
如果是这时侯,会不会:
1 移仓由于是负收益,所以没法进行下去;且
2 短期利率大幅飙升往往是在高通胀或者是流动性危机之时,这时国债价格也会大幅下跌。
你就面临如下困境:房价大幅贬值,租金收不上还倒贴。
美债那里,现在也倒挂,懒得差相关数据,与我无关。

赞同来自: dafengtongxue 、数据矿工 、朝阳南街 、gaokui16816888 、人来人往777 、 、 、更多 »
but非要把一个风险收益剥离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债券价格涨跌,一部分是“贴水”。忽略一,赚到二那就是心理账户效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