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同来自: 忆落 、KKWX 、青火 、盒饭的饭盒 、sunpeak 、 、更多 »
我毕业十年,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投资,节省开销。勤勤恳恳上班,一直在一家公司做到现在,可投资产辛辛苦苦到A7.5。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去上市公司的机遇和能力的
一起进来的同事18年跳槽的,现在公司科创板上班,他市值4000多万。
20年跳槽的,去年上市,市值2000多万。
最厉害的是15,16年一个创业的,喊我n次我没去,现在科创板上市后身家大于40亿。
科创板造福了太多太多人,唯独拉下了我。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是自己太沉迷于集思录的氛围,整天...
机遇出现,主动放弃确实不太可取的
果真职业生涯有层主这种机遇,当然还是建议投资职业两不误,少量时间和精力在低风险上。
但是看个人取舍吧,层主也只是有些许不甘,但是如果从来再来一遍,你估计大概率还是会选择现在的路,毕竟这条路稳妥而“低风险”,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ST牧羊
- 此人不学无术,贪财好色,与人常做无谓口舌之争,遇事夸夸其谈百无一用,判其投胎南瞻部洲,当一股民,昼则殚精竭虑交易,夜则膏油继晷复盘,终年盘桓于三千点,账户缩水日甚一日,活活亏煞他罢了
赞同来自: kolanta 、timtimtim 、zhuzi51 、山的那边 、hwyfbfb 、 、 、更多 »
“35,40以后职业生涯无望再学集思录薅羊毛吧。否则年纪轻轻,整天套利,赚个仨瓜俩枣,还沾沾自喜得意的,实在是格局太低了”。第一、35岁是一个大门槛,35岁之后,智慧之门开始关闭,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过往的经历中找到答案(且不管这个答案的质量),思考,接受,改变的能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35岁不能成道,这辈子指望也就不大了。
说得太好了,年青人有此认识了不起!这正是我想说的。
记得2015年大牛市时,在茶水间有同事谈论股票,我说年青人35岁前不要炒股,一个同事说:我能够赚钱就行,你管我多大啊?!我回答:你要能够赚钱,谁拦你啊,就怕你赚不了钱,甚至亏钱,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他似乎心有不甘,说我后年...
第二,赚钱从来不是投资的目的,投资的目标是主动,是自由
第三,我教导35岁以上徒弟(或者所有徒弟),只做两件事,一,强迫建立路径依赖,二,发现不符合要求马上赶走!

赞同来自: kolanta 、柳白 、zcgh 、sunpeak 、青火 、 、 、 、 、更多 »
“35,40以后职业生涯无望再学集思录薅羊毛吧。否则年纪轻轻,整天套利,赚个仨瓜俩枣,还沾沾自喜得意的,实在是格局太低了”。这还真的是“各花入个眼”不能一概而论。
说得太好了,年青人有此认识了不起!这正是我想说的。
记得2015年大牛市时,在茶水间有同事谈论股票,我说年青人35岁前不要炒股,一个同事说:我能够赚钱就行,你管我多大啊?!我回答:你要能够赚钱,谁拦你啊,就怕你赚不了钱,甚至亏钱,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他似乎心有不甘,说我后年...
我就主张“如果想把投资作为事业的话”,不仅需要越早越好,而且不能三心二意(必须早早职业),甚至,在上学和孩提时代就要有意识培养和养成一些思维和习惯,,,,否则,仅仅是打酱油而已。(再说了,投资这条路不仅宽阔,而且长久,还金闪闪的。)
实践上,我,就是我说的例证。我不仅在自身完全实践了上述,而且还子女培养继承上基本做了上述----完全是有意识主动去做的。这也是我自傲的地方。
至于积累本金,其实,(如果按我上述的话)真的不重要----前提是理解和愿意从事金融行业。(这话,在这里说似乎高深了些)。
看着很多人“好心劝诫”和“疑惑询问”,我只能说说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走上那一条路,对于成功者来说,没有轻而易举和容易的)当然,这也是“条件和自身性格使然”的结果,一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再说回本金。如果没有合适能力,(积攒了再)进入股票市场就是“俗称的韭菜”,虽然残酷,事实大约就是如此。
话,又多了。。。。

赞同来自: Addivon 、hwyfbfb 、sunpeak
我毕业十年,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投资,节省开销。勤勤恳恳上班,一直在一家公司做到现在,可投资产辛辛苦苦到A7.5。一起进来的同事18年跳槽的,现在公司科创板上班,他市值4000多万。20年跳槽的,去年上市,市值2000多万。最厉害的是15,16年一个创业的,喊我n次我没去,现在科创板上市后身家大于40亿。科创板造福了太多太多人,唯独拉下了我。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是自己太沉迷于集思录的氛围,整天想着套...深有启发,我一直热衷研究套利,想着毕业后努力工作挣50万,然后稳定年化20%顶别人打工,实现资金复利增长等资金滚大了就去创业。现在看来是格局小了,有时候太过执着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赞同来自: 蝶恋火2 、yc138 、timtimtim 、happysam2018 、逍遥che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目前怀孕在家,算是全职投资。
我的本金来源于:前三年工作存下的15万+父母给首付钱买卖房子获利30万(+40万首付款)+结婚时彩礼嫁妆25万
我跟我老公家庭条件都不错,但父母都是赚的血汗钱,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投资,所以他们赚了钱后也只会买当地县城的房子和商铺,或者就是懵懂的买理财产品。
我深感其中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很早就开始学习投资理财,为的是能够降低家庭资产配置的风险系数。
如今我母亲开始相信我的投资能力,会主动把存款交给我打理,我每个月会给她一个点的利息。

赞同来自: waken北接东晚 、zyc95 、kolanta 、timtimtim 、一思难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毕业十年,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投资,节省开销。勤勤恳恳上班,一直在一家公司做到现在,可投资产辛辛苦苦到A7.5。“35,40以后职业生涯无望再学集思录薅羊毛吧。否则年纪轻轻,整天套利,赚个仨瓜俩枣,还沾沾自喜得意的,实在是格局太低了”。
一起进来的同事18年跳槽的,现在公司科创板上班,他市值4000多万。
20年跳槽的,去年上市,市值2000多万。
最厉害的是15,16年一个创业的,喊我n次我没去,现在科创板上市后身家大于40亿。
科创板造福了太多太多人,唯独拉下了我。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是自己太沉迷于集思录的氛围,整天...
说得太好了,年青人有此认识了不起!这正是我想说的。
记得2015年大牛市时,在茶水间有同事谈论股票,我说年青人35岁前不要炒股,一个同事说:我能够赚钱就行,你管我多大啊?!我回答:你要能够赚钱,谁拦你啊,就怕你赚不了钱,甚至亏钱,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他似乎心有不甘,说我后年就35了,就可以炒股了。
其实,年青人炒股最大的损失不是钱,最大的损失是时间精力。这些精力用在工作上,也许能够有所成就,却耗在股票上,关心今天涨2毛,明天跌了3毛!
我去年离开工作选择职业投资,其实都心里不甘。考虑到只有几年要退休了,再像年青人一样996去拼搏,身体怕吃不消。
最近集思录有篇文章很火:粪坑里面捡豆子!跟我的比方基本相同:垃圾堆里捡破烂。
我等年老体衰,垃圾堆里捡破烂也就罢了。年青人身强力壮,何必如此啊。这个市场就是一个垃圾场,只有微弱的价值,不值得耗费青春啊!统计的年化平均收益率好像是4%。
特别要警惕一些网络大V,有极其少数是真的赚到了钱的,要么有能力,要么幸运,或者兼而有之。
还有一些人是别有用心,把证券投资说得多么容易美好,真实目的是“卖课”。点到为止。

赞同来自: caifeng2018
第一个百万非常累,靠工资攒了几十,靠结婚生孩子的礼金有了几十,套了公积金买了小房子又赚了几十。完成它用了我8年的时间。后面的百万就快多了。希望有一天一天进出就能百万。靠结婚生孩子的礼金有了几十,牛

赞同来自: 超级怂人全靠蒙 、coding 、kolanta 、卢训 、青火 、 、 、更多 »
我毕业十年,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投资,节省开销。勤勤恳恳上班,一直在一家公司做到现在,可投资产辛辛苦苦到A7.5。一起进来的同事18年跳槽的,现在公司科创板上班,他市值4000多万。20年跳槽的,去年上市,市值2000多万。最厉害的是15,16年一个创业的,喊我n次我没去,现在科创板上市后身家大于40亿。科创板造福了太多太多人,唯独拉下了我。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是自己太沉迷于集思录的氛围,整天想着套...我也毕业十年了,不怎么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投资,节省开销。但我身边还没有一个发家的,包括那些前些年就已经进来的。比我早几年工作的还混了个部门负责或副手,跟我差不多时间进来的,不管是多努力工作的,收入也没有副手多。行业差别太大,不可同日而语。
卷和躺其实只是一体两面,前几年身边卷得厉害的现在比我还废,因为意识到卷也没啥卵用,信念都崩塌了。

以前投资,有分级基金,小散还能买债券,有封闭基金折价,买理财也有5%的收益,有07年和15年两波大牛市,那个时候炒房更赚钱,还有p2p,非标信托还没暴雷……现在都不知道能干啥了,群里大部分都在转债里消磨下时光而已。唉这就是资产慌

赞同来自: 一思难过 、luffy27 、happysam2018 、XIAOHULI92 、超级怂人全靠蒙 、 、 、 、 、 、 、 、 、 、 、 、更多 »
加油!13年生小孩时,无房。买房首付20w一把梭股市。15年,买100w房。感谢14-15牛市,赚了个首付。16年,装修30w。18年,在p2p栽较大跟头,损失30多w。21年,买20多w车。家里我一人上班,周末下馆子、逛商场是常态……每年工资全花完。感谢工资现金流稳定。无增量资金入市,股市资金这些年不增不减,偶尔中中新股,也用来改善生活,奖励自己……延迟满足没有错,莫待无花空折枝。以前我也想着降低欲望,积攒本金。但是看了6000光年外速度极快移动的物体视频后,觉得在宇宙中连灰尘都不如,短短几十年就该及时行乐,莫待无花空折枝。

赞同来自: caifeng2018 、happysam2018 、fanfunfan 、izmh 、sh46552946 、 、 、 、 、 、 、更多 »

cosa121 - 梦想跨越阶层的笨蛋
赞同来自: 风轻阳 、哈天 、沿路回望 、basementkids 、Addivon 、更多 »
父母信用贷款20
岳父信用贷款5
很多银行都贷过,估计5-6家吧。20,12,30,25基本信用贷最多就是10-30W,反反复复的到期还了又贷。最后一笔也是最大的一笔是抵押了一套房子贷了100W。实际上贷款期间扣除了中介手续费和利息,没剩多少盈利了。
现在除了房贷是没有办贷款了。主要是除了抵押贷,增加资金的比例也有限了。
我想的是资金有一定基础后,如果有能力,靠这些种子发展壮大也够了。否则不停的投入,很可能最后一把黑天鹅亏掉以前的所有盈利。现在就是每年逐步从账户里取钱出来用了。

赞同来自: AILOVEU 、zql13100228643
1000万亏成500万,跟10万赚成100万,最后谁的钱多呢?所以本金的起点同样重要。本金4万,买买买,增长了上千倍,不是有多精明、多有眼光,而是机遇、运气、遇到了好时代,做了正确的事,再加上当时的一些无奈。

赞同来自: eric0016 、happysam2018 、cyanjade 、平安夜 、高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普通人积攒本金太难了。我家小孩出生后从医院出来的时候我和我媳妇两个人所有的钱加起来还不到500块,过了两年买车又花的只剩不到三万块,过了五年买房掏空所有的积蓄,过了三年装修又清空了一次。尽管有过不到半年翻倍的时刻,可是本金少的可怜,杯水车薪。加油!
13年生小孩时,无房。买房首付20w一把梭股市。
15年,买100w房。感谢14-15牛市,赚了个首付。
16年,装修30w。
18年,在p2p栽较大跟头,损失30多w。
21年,买20多w车。
家里我一人上班,周末下馆子、逛商场是常态……每年工资全花完。感谢工资现金流稳定。
无增量资金入市,股市资金这些年不增不减,偶尔中中新股,也用来改善生活,奖励自己……
延迟满足没有错,莫待无花空折枝。

赞同来自: 一口一个鸡肉卷 、coding 、火龙果与榴莲 、一思难过 、happysam2018 、 、 、 、 、 、 、 、 、 、 、 、 、更多 »
买房我可以理解,普通人没钱买车干啥?反正我现在有孩子,也有钱买车,但是我还是没有买车。大城市我觉得车仍然是利用率不高。每天打车即省钱又多出很多时间可以看新闻,去远地方租车,在市内就打车。如果有钱就算了,买完车后都没钱了还要去买车?以前我也这么想。
但有车后,市内,车库到车库,吹不到风,淋不到雨,湿不到鞋。
市外,一家几口旅游时,想走就走,早上出发,中午到景点,玩一下午,傍晚开到酒店;返程那天,下午六点在景区附近吃了晚饭,开300km回,无车时不可想象……(有些地方公共交通、打车到不了,或者极不方便)。
还是搞一辆,10来w就行。
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今人曰:钱嘛,纸嘛,花嘛!

赞同来自: 爱喝橙子的妞
打新这个事情我亲身经历,14年下半年入市,一直干到15年年中,赚了100多万应该有的,后面15年10月清仓去买了房子,首付就是打新赚的,现在房子1000多万了,这把操作少奋斗10年起码没参与现金打新,可惜了。
当时,身边有人赚得不如你多,但也有三二十万。

ST牧羊
- 此人不学无术,贪财好色,与人常做无谓口舌之争,遇事夸夸其谈百无一用,判其投胎南瞻部洲,当一股民,昼则殚精竭虑交易,夜则膏油继晷复盘,终年盘桓于三千点,账户缩水日甚一日,活活亏煞他罢了
赞同来自: L1996
没一个人说对的,别人问的是如何积累本金?不是问你家多少钱。如何积累在股票市场来说就是复利是核弹,和本金无关,一万到一千万需要十个翻番,每个翻番可以分解为7个连续的10%,或多个5%等等。实现这一过程中不能提出本金,需连续滚动,控制回撤,坚韧不拔。实现十个翻番的时间一般为7年到70年,也有在3年左右完成的,那样的话需要每周挣一个5%,实际上有人能做到,凤毛麟角,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做到,那总资产就不是1...股市里的本金积累特指第一个100万,100万以下那是娱乐,不需要本钱的

赞同来自: 小会砸 、coding 、东北大雪 、请叫我啦啦啦 、好奇心135 、 、更多 »

赞同来自: BenjaminAA 、困了学索隆 、xiuzhenxw
看成功者的故事,无非魄力加运气。也可聚沙成塔,但速度慢得多,也是适用大多数人的。

2013年开户入市,早期研究的是多因子选股模型,基本就是个小市值因子做基础叠加几个价量因子,能回测出很夸张的收益率,然后开始办卡,套现,巅峰时期,动用三个人名下,接近30张卡,共计五十万左右额度(初期大概不到20w额度,巅峰时期是20年左右),开始投资小市值策略,不过早期意志不坚定,没有全仓搞小市值,当时也投了可转债,封闭式基金,15年下半年开始全仓小市值,19年中开始全仓吃贴水,19年末资产到1...劳烦讲下套现花费的成本是多少,50万你是怎么做到每次都能还上的?是否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在支持?

赞同来自: luffy27 、happysam2018 、平安夜 、问桃酥桃酥 、赵先森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吧,2010年大二时华泰证券到我们学习推广时开的账户,自己学的也是金融业专业,虽然学的不怎么样,但是也算了解各种指标、知道计算风险收益预期之类的,这是开端。1、2010-2011年,停牌规则的交易机会。后面逐渐关注到了更多股市上的现象,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一个规则: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的涨跌幅过大(超过20%)时,需要公司发布公告表明没有未披露的信息、同时下一个交易日推迟1小时...打新这个事情我亲身经历,14年下半年入市,一直干到15年年中,赚了100多万应该有的,后面15年10月清仓去买了房子,首付就是打新赚的,现在房子1000多万了,这把操作少奋斗10年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