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确定重新投保健康告知没问题的话,也可以考虑。如果打算重买要抓紧了,监管要求定价利率从3.5%降到3.0%,也就是今年内的事了,这会导致所有长期险,保障型的涨价,储蓄险的降收益。长期险按照现在通胀率,保额以后值不了多少钱
我也是买的华贵定寿2020版,但是我试算了一下今年的保费,相同保障保费还降了,需不需要退保再买如果确定重新投保健康告知没问题的话,也可以考虑。
如果打算重买要抓紧了,监管要求定价利率从3.5%降到3.0%,也就是今年内的事了,这会导致所有长期险,保障型的涨价,储蓄险的降收益。
我也是买的华贵定寿2020版,但是我试算了一下今年的保费,相同保障保费还降了,需不需要退保再买其实不是便宜了,而是新版的区分了各种健康体,最优健康体的费率是便宜了。想退可以退,退了后在加购一个麦芽糖,挺好的
赞同来自: 西北哈哈哥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请问买的哪款定寿这么便宜
我认为医疗险的续保稳定性比保证费率更重要,保证续保在你需要的时候能给你选择要的权力。20年期的时间维度下,想保证费率做不到,未来的医疗费通胀是什么水平完全不可预测,保证费率只能让保险公司严重亏损。虽然20年的医疗险不保证费率,但调价机制是监管明确限制了的,倒不必担心保险公司乱涨价,目前的调价约束机制只会让保险公司赚取少量合理的利润,而且说实话寿险公司一般也看不上医疗险这点利润,医疗险一般都是获客或...感谢解惑
对医疗险的观点值得我再好好思考下,六年到期后是否切换到更长保期的不保证费率的产品上去,多谢
房屋险之前阅读条款时,发现貌似只有非自身造成的房产损失才在理赔范围内,包括自身主动疏忽或被动遭遇,譬如家里线路老化引起的火灾造成的损失,也不在理赔范围内。。。
天灾也不赔付
再精炼点,好像也只有邻居造成你家的损失,才在理赔范围内,是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吗
赞同来自: Duckruck
感谢lz的诚意分享,有几点想请教下:我认为医疗险的续保稳定性比保证费率更重要,保证续保在你需要的时候能给你选择要的权力。20年期的时间维度下,想保证费率做不到,未来的医疗费通胀是什么水平完全不可预测,保证费率只能让保险公司严重亏损。虽然20年的医疗险不保证费率,但调价机制是监管明确限制了的,倒不必担心保险公司乱涨价,目前的调价约束机制只会让保险公司赚取少量合理的利润,而且说实话寿险公司一般也看不上医疗险这点利润,医疗险一般都是获客或者维系客户粘性用的,重疾才是主要价值贡献险种。但也要有预期这个费率未来必然是会上调的,医疗大幅通胀不可避免,如果到时费率不能接受,那就不再续保好了。
1,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目前都是不保证费率的,6年期的貌似还保证,您是觉得费率不会是问题,所以推荐前者吗?
2,家财我只看过平安的房屋险,但通读两遍条款后,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情况下的房屋损毁是能够赔付的。。。
财险领域我不专业,我买的家财险能覆盖的场景,主要是火灾、爆炸和自然灾害类的。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感谢lz的诚意分享,有几点想请教下:
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
1,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目前都是不保证费率的,6年期的貌似还保证,您是觉得费率不会是问题,所以推荐前者吗?
2,家财我只看过平安的房屋险,但通读两遍条款后,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情况下的房屋损毁是能够赔付的。。。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必须给您点个赞。您是我见过的相关从业人员里面难得的清醒坦率派。
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
赞同来自: frommywindow
大佬,能说说城市惠民型保险,比如上海的沪惠保,对于百万医疗来说,是否有替代性?个人认为惠民保只适合两类人,一是经济过于困难,连普通百万医疗几百钱至一两千的保费也难以负担,可以选择几十元至一两百的惠民保,好歹有个基础保障;二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投保普通百万医疗的人,比如年龄过大、健康原因无法通过核保或被除外责任,也可以通过惠民保获取基础保障,惠民保最大的特点就是核保宽松可纳入既往病史客户。
惠民保虽然性价比极高,保险公司也没什么利润,但保障过于基础,而且和普通百万医疗一样存在续保隐患。有条件的健康人群还是优选20年保证续保的长期医疗险。
惠民保适合三类人,1、买百万医疗健康告知核保不通过,被拒保的人2、年纪大(60+)的人 ,常规医疗险贵2000,随年龄增长,惠民保固定价格3、买了百万医疗保险,被除外承保的部分,用惠民保补充其他人能买商业百万医疗的,都建议买百万医疗打错几个字,第二点60+是常规百万医疗一年保费2000+,续保到80岁的话可以达到一年保费6000+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大佬,能说说城市惠民型保险,比如上海的沪惠保,对于百万医疗来说,是否有替代性?
从资产增值的角度看,内地的保险公司显然是不称职的。平安算是不错的公司了,不断踩雷,远的就不说了。最近的恒大地雷,又受到很大的伤害。买保险以后,缴纳的保费,要承担业务员的提成,保险公司的行政费用和利润,然后才是投保人的回报。保险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有多少?看看保险公司的报表就知道,不会超过5%。
分析完成了。结论不言自明。
我们为远方小镇居住的家中长辈(女性,当时58岁)买了支付宝的好医保(6年保证续保且共享一万免赔额的那款,此款已停售)。长辈平时看起来身体很好,几乎不上医院,我们当时只是觉得以防万一觉得她大概率用不上的。
结果一年后,长辈发现宫颈癌,去外地医院手术、放疗化疗一系列,仅医疗费花了十几万。等长辈回到小镇后我们才有时间处理保险问题。说实在提交报销资料的时候很忐忑,过程还算顺利。剔除掉医保已经报销的部分,剩余的大部分保险公司都给赔付了,除了petct等明确不在保险范围之内的。保险公司前后给我们赔付了5、6万。
期间有个插曲,收到我们的报销要求后,人保特地从省级公司派了个理赔员到小镇上亲自拜访长辈,了解投保前长辈的身体状况医疗记录等等,以确保投保时的健康告知是真实的。
这件事情经过我的宣传,我身边以前对保险各种不相信的都开始去投保了。但其实很可惜,很多人都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已经买不了一些医疗险/重疾险了,除非做除外责任的约定。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感谢分享经验。值得认真学习。
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
赞同来自: jadepan
我最担心的就是出险的时候,保险理赔员指着保单的一行小字说:“您这病不符合出险规则,不能给与您理赔呢。”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买保险时故意隐瞒真实病情的时候,或者是买的是重疾险没有达到理赔门槛的时候,
听了这话,本来还能多活几年,会不会原地去世啊。本来已经被疾病折磨的不成人样了,最后拿着保单找保险公司寻求安慰时,再被狠狠的踩一脚。
所以说保险会是兜底的吗?在你危难的时候,让你更加绝望。
在身体非常健康,没有体检出异常之前,买上医疗保险,就极少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至于说理赔门槛,没办法,重疾险本身就是只管条款上约定的重大疾病,见过很多人,一个小小原位癌获赔几十万,手术切了后下床就活蹦乱跳的;但是脑梗躺床上一个月,都一分钱赔不了的情况。
其实现实里面很多人都是,身体体检查出毛病了,赶紧买保险,买了没几年,就这个体检查出的地方出问题了,100%的会遭遇拒赔。没办法,人性如此
赞同来自: katn
按照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分类比较好。社保基本上人人需要,而且对于上班族是强制的。至于商业保险,针对不同人,应有不同方案。
比如一个年入10万以内,还及其不稳定的,那么适合的就是买个意外险,几百块钱一年,万一出现意外残疾了,也有钱拿;
如果是一年几十万的精英打工族,家里的顶梁柱,那才开始需要重疾,至少保一年的年收入,毕竟大病需要医疗期,而医疗期内薪酬肯定会降,但是房贷和孩子的钱不会降。
至于理财保险,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比如单方面赠与已婚子女,怕对方分钱,或者就是钱多花不完给子女留钱,甚至是贪官为了避免充公给子女买的后路。对于普通人,国内理财保险坑死人~
重要且容易忽视的:房屋险。大概100块能保200万如果你周围有人出过险一定会告诉你,你推荐的保险基本都是坑
其他建议买的: 重疾险 + 寿险 + 政府普惠型医疗险。性价比高,花钱少关键时刻能办大事
出去玩/坐飞机,额外买几天旅游险/意外险。
其他险,比如带分红的,都不推荐。
你想象的保额和出险后的实际,基本是天渊之别,理赔主管个个都是人渣精英会利用合同细节上的每个小字和你反复拉锯
pppppp - +---++--+-+++++++++++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不错,感谢
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
三者应该都是财险公司的,人保财、众安等等,这块责任应该不在寿险公司的经验范围吧?但确实和车险的三者不一样。我自己买的那款,在投保前就对条款细节有很多疑问,致电人保财客服然后被转办到分支机构负责解答,其实机构的业务人员也不清楚实务中细节怎么处理,只能含糊其辞。但考虑到确实找不到更好的产品,价格也不贵,一年几百块,还是选择投保了,即使未来可能存在理赔纠纷的风险。不在寿险中,都是财险干的事情,是我表述有误,其实是想说个人的三者,准确表述也就是人身险中的三者。
我出问题的那款是安盛的,理赔人从来没有遇上过这种情况,直接先拒了再说,然后找银保监投诉,反馈后让提供证据……他娘的,怎么提供,后面算了,太折腾了。然后同类型的险种问了平安,情况和你的一样,相关人员也不清楚细节怎么处理;我严重怀疑这帮人在设计该险种的时候,就压根没考虑理赔时候怎么办。你能理性看待这个事情,后面出理赔后可能有纠纷,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这个理性,很尴尬。目前大的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压根不敢推这种险。
赞同来自: 水脱体三
你寿险的研发从业者,哈哈,我是寿险的销售从业者,保险学出来干内勤,然后转销售的。三者应该都是财险公司的,人保财、众安等等,这块责任应该不在寿险公司的经验范围吧?但确实和车险的三者不一样。我自己买的那款,在投保前就对条款细节有很多疑问,致电人保财客服然后被转办到分支机构负责解答,其实机构的业务人员也不清楚实务中细节怎么处理,只能含糊其辞。但考虑到确实找不到更好的产品,价格也不贵,一年几百块,还是选择投保了,即使未来可能存在理赔纠纷的风险。
说的非常的好!赞一个、
你这种思路,我们在销售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中产以上的家庭,其实以国内绝大多数家庭的对保险认识水平,到不了你这个地步。
说下三者那个地方吧,哎,我对某些公司的失望就是在这个地方,寿险中的三者,和车险中的三者很不一样,在于举证难。我有有个客户买的是这种责任险,但是在举证的时候被保险公司将死了,经历了...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请问如果要选择 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三者和定寿这些险 一般去哪里去查看信息呢?
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
2、买保险一定要做好健康告知,不要忽视这个,多少人因为买保险的时候没认真告知,等到要理赔的时候被查出之前的就医、买药记录,因此被拒赔。
3、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这四个是推荐消费型的。买保险之前多去研究下各个大V推荐的,再择优选择性价比高的、保费自己能承受的。
4、消费型意外险是最便宜也最实用的,家里所有人都应该买。其他的就先紧着家庭支柱。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你寿险的研发从业者,哈哈,我是寿险的销售从业者,保险学出来干内勤,然后转销售的。
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
说的非常的好!赞一个、
你这种思路,我们在销售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中产以上的家庭,其实以国内绝大多数家庭的对保险认识水平,到不了你这个地步。
说下三者那个地方吧,哎,我对某些公司的失望就是在这个地方,寿险中的三者,和车险中的三者很不一样,在于举证难。我有有个客户买的是这种责任险,但是在举证的时候被保险公司将死了,经历了银保监投诉,我这个销售人员出面投诉都没有用,虽然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只是客户放弃了。这种险的发展,且长远呢。
学手艺 - 多学几门饿不死的手艺
第一是寿险,给家庭经济主力上一份就行,有保障20/30年,也有终身的,我感觉保到65左右就可以了。万一70岁身故对家庭经济影响也较小了。同时寿险条款争议小,各家产品内容大同小异方便比价。
第二是意外险,主要是便宜,一年一续,比较能发挥保险杠杆的作用。
第三说下重疾和医疗,主要区别是医疗险实报实销,重疾是符合条件就赔钱不管你治不治。重疾跟寿险有一点类似,建议给家庭还在挣钱的人配置;医疗可以都配置。但是,这两个险种争议很大,主要是理赔条款跟天书一样,听说学医的都表示不理解这两个险种赔付的疾病及治疗方式的定义。所以光看赔付金额很诱人,问题是即使以后得了保险覆盖的病种但能不能赔付到手要打个问号,总之聊胜于无吧。
下面说一下如果想配置保险还是要趁早,第一越年轻越便宜,第二一旦有病了很多保险也上不了了,第三买完保险有个豁免期这期间尽量不要做体检,做出体检有问题,保险光速退费,合同不再生效。
最后说下费用,一家三口3×4应该12份保险,小孩子寿险没必要,我又少买了份重疾。在某宝里面吊丝配置10份保险一年5k+,感觉可以接受。不过这里面都是大佬,只是做个人的一点分享。
个人是寿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一点与业外人士稍微不同的观点。总体的思路是务必覆盖低频高损风险,即很难发生,但损失无法承受的风险小,这才是真正的兜底。而高频低损风险,我认为不是必须通过保险覆盖的,要不要覆盖完全看个人情况。以下是分类讨论,请尤其注意三者责任的部分,这方面我基本没见过行业大V讨论过。非常好的分析。和我自己花了很长时间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强烈推荐这位的回答。
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
重疾险没那么便宜吧,上次去平安推销的重疾险五十万的每年要交一万多,交十年还是十五年,保险金撬动的杠杆不到一比三,我觉得不如自己存银行支付宝上好医保-长期医疗,可以看下,1年几百,保证续保6年。还有一个20年的条款我没看,你可以去看看条款
赞同来自: 益人与人 、灯火澜珊处 、大y阿飞 、frommywindow 、ouyangd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太长不看版: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和三者责任必买,定寿、意外、家财最好买,重疾看个人情况,储蓄类的年金、两全、增额、分红、万能如果有基础的投资能力就不该买,护理、失能暂不考虑。
储蓄类:
按险种类型划分,包括年金、两全、增额终身寿,稍微具备一丁点投资能力的人都不应该购买。这类产品的精算定价利率不超过3.5%(监管规定的上限),实际的长期收益率(IRR)还要更低,一般能到3.2%就不错了,因为还要扣除渠道费用等成本。至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有期,买长期国债、证金债指数都能做到这个收益率,流动性还更好。
按产品设计类型划分,包括分红、万能、投连这类浮动收益性的储蓄类产品,目前分红和万能的精算定价利率上限是3%。在售产品万能保底结算利率最高有3%,低的还有2%的,无论现在万能结算利率有多高,万能险的实际结算利率和分红险的浮动收益部分(即保单红利)长期都会受到寿险公司投资能力的瓶颈限制,而寿险公司长期的投资收益水平大概在5%-5.5%左右,扣除利润、费用等,给到客户手里就更没多少了,因为个人长期投资收益能达到5%就不该买任何储蓄性质的保险。至于投连险其实和基金性质差不多,我不认为寿险公司在费率和投资能力方面比基金公司有更多优势。
保障类:
医疗 :所有人都应该买一张20年保证续保的长期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是目前监管规定的上限),费率很低,30岁有社保大概年交三四百元,保费随年龄逐年上涨,50岁的时候大概年交一千左右。保额数百万,囊括社保外费用,报销比例基本是100%,起付线一般是1万,完全覆盖低频高损的医疗风险。至于门诊医疗、小额住院医疗、中端医疗、高端医疗都不是必须的,完全看个人需求。
寿险:
定期寿险:如果家庭经济收入主力不幸身故,剩余家庭成员的收入能力不足以维持当前生活,那就应该买一份。尤其是有房贷的人,要确保收入主力遭遇意外,房贷不断供,房子不被银行收回,因此定寿保额至少要超过房贷余额。保险期间看个人情况,我自己买20年的,因为预计20年后遗产足够家人生活了,没必要买太久。30岁男性保20年交20年百万保额大概年交七百。
终身寿险:一般是给有钱人解决资产传承、风险隔离的,普通人用不上。
重疾:我个人是罕见的作为从业者尤其是产品相关岗位却不买重疾的人。这块争议比较大,我并不认为重疾不值得买,还是看个人情况。首先要知道,重疾险是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率最高的险种,是价值贡献的主力,说白了就是利润最高。我个人不买的原因是我觉得有长期医疗保证续保20年就可以解决20年内的所有低频高损医疗风险了,至于收入补偿,我自认为有积蓄扛着,也能解决。20年后我认为自己的资产已经不必担心医疗费用了,没有重疾险和医疗险兜底也可以接受。而且重疾的费率还是挺高的,我不想买重疾占用我一笔不小的现金流,损失较大的潜在预期收益,而其覆盖的风险在20年内是可以被医疗解决掉大部分的。如果有人确实有买重疾的需求,我个人建议只要不是投资能力过差(长期低于3.5%),最好买消费型,也就是绝不附加两全险(即所谓的满期返本),最好身故责任都不要,身故在定价时占成本的比重很高的。
意外:
意外险是典型的低费率却覆盖低频高损风险,但因为其功能已经被定寿(意外身故)和医疗险(意外医疗)部分覆盖,其实买不买都行,不差钱懒得买就不买;想算计性价比就买一份,毕竟费率更低,百万保额一年几百块。
三者责任:
这块是99%的保险大V都不会提到的,其实这属于财险领域,我做寿险的也不太专业。但我认为责任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覆盖低频高损风险的险种,典型应用就是车险里的三者,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动辄百万级别赔偿,很容易倾家荡产。而生活中的责任场景不止自驾车,其电瓶车撞伤人、出租的房屋热水器漏电造成租户伤亡、养的宠物咬伤别人家小孩造成残疾等等,虽然听起来很难发生,但发生了就是灾难性的风险,非常需要保险兜底,其实就类似塔勒布的黑天鹅了。这方面产品很少,也没有太满意的,我自己是在微保上找了一款勉强还行的。
家财:
也是低频高损典型,财险我不太懂,也没法给出选购产品思虑,但拥有一二线城市昂贵房产的人,应该搞一份。
护理、失能等小众险种目前发展不完善,不讨论。
重疾险没那么便宜吧,上次去平安推销的重疾险五十万的每年要交一万多,交十年还是十五年,保险金撬动的杠杆不到一比三,我觉得不如自己存银行查了一下,2015年买的阳光人寿关爱e生重大疾病保险D款,保到70岁,保额30万,20年交,2550一年,当时保险竞争还没这么激烈,现在应该有性价比更好的,如果只保到60岁,应该额度还能更高。重疾可能有绿医通道服务,所以最好还是大一点的品牌,从性价比来说二线大牌比较好,例如阳光保险这种全国第6-10位的。
不要看保险公司推销的,可以去看自媒体评测,他们不仅推荐产品还说明理由,几个大V的说法互相印证,大概就心中有数了,基本能选出又便宜又不坑的。
赞同来自: linlin 、edvintracy 、skyblue777 、阴影下的猫 、ayahayumemi更多 »
轻的时候不满足条件,必须病的要死了,才能满足这些条件说到这个我想起前几年重疾险的一大乱象,就是各家公司重疾产品中的轻症责任变着花样在搞“军备竞赛”,今天你扩充病种数量,明天我就提高理赔比例,而且加量不加价哟,往往只需要在纯重疾的价格上,加20-30%的费用,轻症的保障金额就能够提升到重疾保额的60%甚至更高。
你是愿意轻的时候自己花钱看病,还是拖到重了以后用保险看病?
更坑人的是有些病到死都没凑齐保险要求的这些症状,保险就等于白买了
最终银保监看不过去,在2020年更新重疾命名规范的时候,顺便就把轻症的保额限死在重疾保额的30%。为什么,因为所谓的加量不加价,基本上可以说是营销噱头,核心原因就是:轻症看似理赔条件更加宽松,但在实际理赔中,往往是没有机会按照轻症理赔就到重疾去了,所以保险公司才有底气加量不加价。
所以不是轻的时候自己花钱看病,是很多时候体检都没查出什么东西,怎么去治疗嘛。
想要理赔条件宽松的,有更好的就医条件和服务的,找医疗险,而不是重疾险,不同的险种有不同的功能。
重疾险就是比医疗险要贵,而且对疾病各种限制,但是医疗险是直接理赔医疗费用,不考虑病种限制,而且即使是带直付功能的中端医疗险,费用也不见得比性价比最高的定期重疾险要贵。带直付功能是指医院直接和保险公司结算,不用患者先行垫付,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就医前通知保险公司,获得权限就可以。
但即使如此,医疗险仍旧替代不了重疾险,因为重疾险的作用是收入补偿,而不是医疗费报销。
赞同来自: edvintracy 、ayahayumemi
买重疾险不能光看保费是不是便宜,还要看疾病具体内容有个监管规定叫《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你举的这个例子虽然不是属于必须保障的6大重疾之一,但起码属于统一规范疾病定义的28种重疾之一,所以我也很好奇有哪一家公司的产品能够突破这个定义范畴(2020年之前的产品以2007年的使用规范为标准)。
可能贵的重疾险条款宽松,只要得了病就能赔付,便宜的重疾险条款苛刻,得了病之后还要达到特定的状态才能赔付,这也是很多人说的得病之后理赔难的原因,一分价钱一分货,没有无缘无故的便宜,保险公司是为了赚钱不是慈善家
举个例子
肝功能衰竭指因慢性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衰竭
须满足下列任意三个条件:
(1)持续性黄疸;
(2)腹水;
(3)肝性脑病;
(4)充血...
而到实际理赔上,是以合同为标准;保险公司和申请理赔者对于合同理解有差异的,以符合大众认知的理解为标准。
所以我也很好奇合同定义一样的情况下,理赔差异都在哪里。
保险产品当然存在差异,但是这个细枝末叶上的差异相对于飙涨的价格而言,我认为不值咯
zaqscxzse - 80后全职奶爸
赞同来自: timtimtim 、edvintracy 、高139
买重疾险不能光看保费是不是便宜,还要看疾病具体内容轻的时候不满足条件,必须病的要死了,才能满足这些条件
可能贵的重疾险条款宽松,只要得了病就能赔付,便宜的重疾险条款苛刻,得了病之后还要达到特定的状态才能赔付,这也是很多人说的得病之后理赔难的原因,一分价钱一分货,没有无缘无故的便宜,保险公司是为了赚钱不是慈善家
举个例子
肝功能衰竭指因慢性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衰竭
须满足下列任意三个条件:
(1)持续性黄疸;
(2)腹水;
(3)肝性脑病;
(4)充血...
你是愿意轻的时候自己花钱看病,还是拖到重了以后用保险看病?
更坑人的是有些病到死都没凑齐保险要求的这些症状,保险就等于白买了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可能贵的重疾险条款宽松,只要得了病就能赔付,便宜的重疾险条款苛刻,得了病之后还要达到特定的状态才能赔付,这也是很多人说的得病之后理赔难的原因,一分价钱一分货,没有无缘无故的便宜,保险公司是为了赚钱不是慈善家
举个例子
肝功能衰竭指因慢性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衰竭
须满足下列任意三个条件:
(1)持续性黄疸;
(2)腹水;
(3)肝性脑病;
(4)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宣传时说保这种病,但赔付时说不满足条件,不能赔付
赞同来自: TuesFool
重疾险没那么便宜吧,上次去平安推销的重疾险五十万的每年要交一万多,交十年还是十五年,保险金撬动的杠杆不到一比三,我觉得不如自己存银行他买的是纯消费型的,纯纯纯重疾,纯到一旦发生理赔,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往往会有较大概率纠纷的重疾险……普通重疾险,不可能那么便宜的。
赞同来自: TuesFool
重疾险没那么便宜吧,上次去平安推销的重疾险五十万的每年要交一万多,交十年还是十五年,保险金撬动的杠杆不到一比三,我觉得不如自己存银行走性价比路线的定期重疾,费用不及平安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赞同来自: 嘤嘤嘻嘻嘻嘻嘻 、Cogitators 、freetstar89 、TuesFool 、Addivon 、更多 »
首先保家庭经济来源,有能力再保小孩老人,险种排序是意外、重疾、定寿(老人小孩不用买这个)、医疗。一般家庭支柱必买3大件,意外、重疾、定寿,保险年限到60岁就够了,要保60岁以后,费用指数型增加,不符合杠杆最大化的初衷,保险缴费方式能选多长期限的分期就选多长,一般是20到30年分期,这样基本可实现杠杆最大化了。意外100-300元可保50-120万,重疾1500-2500可保30到50万,定寿1000-1500可保50万。医保一定要买,百万医疗险可以考虑,20多到30几岁一般只要300元左右,综合下来每年3000到4000元,基本能实现病了有钱医,有个万一的话也能留下百八十万。
60岁以后怎么办?能混得好的话也不需要保险了,混得不好的话,就认命吧,该怎样就怎样。
医疗(拓展社保外用药类产品),负责医疗报销;
意外(拓展社保外用药),负责因意外事项的收入损失+医疗报销;
定寿至60岁,体现个人对家庭的经济责任,俗称“大爱产品:
重疾负责因疾病导致的收入损失,在退休之后可以充当医疗的补充
财产险:家财+三责,避免财产被人一把清袋;
意外和财产险是属于相对高频的产品,建议大公司,有事联系方便;
医疗要看不同的品种,注重就医体验升级到中端医疗,找带直付功能的产品;只看重医疗费用报销的,普通的百万医疗就行;我自己偏好选择带医疗背景的保险公司;
定寿+重疾属于很低频的产品,同质化程度也高(保险产品同质化都高。。。),推荐找性价比高的;
理财险和带返还的,一律不看,除非接近退休可以看看年金类产品
赞同来自: 郝忠秀 、freetstar89 、常思考 、qsj0123
其他建议买的: 重疾险 + 寿险 + 政府普惠型医疗险。性价比高,花钱少关键时刻能办大事
出去玩/坐飞机,额外买几天旅游险/意外险。
其他险,比如带分红的,都不推荐。
赞同来自: 小胆子 、胖有型 、jadepan 、ktong47 、Addivon 、更多 »
没有任何疑问的就是社保,可以是职工社保,也可以是居民医保+居民养老
最基础的就是定期寿寿险,家庭顶梁柱必备的,保额拉高
其次是重疾险,保额也要可以覆盖到家庭三年的基础性支出,预算高的话,就5年
第三是意外险,大人100万起,也可以拉高到300万
第四才是医疗险,这个是补充医保的补助。
很多人会说医疗险应该排到前面,但他最多往前提一个位置到第三,我们还是要看理赔数据的多数,不用去看那些新闻上的宣传。定期寿险和重疾险才是真的能解决问题。
之后有余力了,集思录都是大佬,家财万贯的,在去考虑下年金险,给家庭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赞同来自: 宽基er 、zhangre 、不戒 、zddd10 、xineri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2、能兜底的还是自己腰包的RMB,配备医疗保险(职工医疗+新农合)+50W/人的资金储备差不多就可以了。 基本自己的50W+医疗保险50%能覆盖100W的治疗费用,一个病如果100W打不住,那基本就没得治了,该吃吃该喝喝